<p><b style="font-size: 20px;">古訓增廣,是中國幾千年人民生活經驗的結晶,雖來自民間,卻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b></p><h1><b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來自網絡,文中書法作品皆為本人親自書寫歡迎朋友們指教!絕非印刷品!本人微信13679351588或者weicong1962)</b></h1><p><b style="font-size: 20px;">【好消息】本人淘寶網店【店鋪名稱:魏聰書法,網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https://shop110223407.taobao.com</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復制上面的網址到瀏覽器即可進入】重新開張,凡進店瀏覽作品的朋友均可免費獲贈《心經》橫幅作品(快遞費自理)1幅。數量不多,喜歡的朋友從速,進入淘寶店鋪索?。?lt;/b></p> <h1><b>增廣賢文》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b></h1><h1><b>人生在世,積德行善全憑自己的一顆真心。</b></h1><h1><b>意思是說,一個人只管多做善事,做好當下就好,不要去牽掛往后的發(fā)展。</b></h1><p><br></p><h1><b>心地善良的人,福報都在路上!</b></h1><p><br></p> <h1><b>愛是有輪回的,你永遠不知道,明天,你的善良會在哪里影響著何人。<br></b><b>當你發(fā)現(xiàn)走在路上無比舒心從容,連花草都吐露著芬芳,當你遇到麻煩時會有多只手來拉你一把,這就是善的回音。<br></b><b>善良或許不能改變世界,但它可以影響你和你周圍人的命運。</b></h1> <h1><b>以后的每一步,都要擇善而行,因為善良,是人生最好的修行。<br></b><b>善良,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br></b><b>很多人喜歡看風水,他們覺得家里不夠興旺,多半是風水不好。<br></b><b>卻不知,不是風水養(yǎng)人,而是人養(yǎng)風水。<br></b><b>如果說家是一座房子,那么善心就是地基,人心不善,整個家就會陷入不安。<br></b><b>最好的家風,是內心的善良。</b></h1> <h1><b>相傳早年間,風水大師劉伯溫在趕路時向一戶女主人討水喝。</b><b>女主人舀了一瓢水,卻在水中撒了一把秕谷皮。</b><b>劉伯溫有些不快,可怎奈方圓幾里只有這一戶人家,他只好一邊吹一邊慢慢喝。</b><b>休息片刻,女主人得知他會看風水,就請他幫忙選塊地方,他想著女主人方才的行徑,就隨手指了一處地方。</b></h1> <h1><b>十幾年之后,因緣巧合下,他再次經過此地,卻看到當年那戶人家家富兒孝,很是奇怪。<br></b><b>這時女主人認出了這就是當年給自己指點風水的大師,連忙把他請進了家門。<br></b><b>席間,劉伯溫問起當年路過討水卻被撒秕谷之事,女主人適才笑著解釋道:<br></b><b>“當年看你趕路著急,又是滿頭大汗,若是讓你猛灌解渴,不僅解不了渴,還會讓你生病,因此撒些秕谷讓你緩緩氣,慢慢喝。</b>”</h1> <h1><b>聽了女主人的話,劉伯溫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感嘆道:善良之家不用看風水,哪里都是福興寶地!的確如此。樂善好施于人終會造福于己。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b></h1> <h1><b>善良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黑夜里的路燈,上一輩熠熠光輝,必將照亮下一輩前行的路。</b></h1><h1><b>曾國藩從小受家庭影響,半耕半讀發(fā)奮苦學成材,即便后來封侯拜相,也再三告誡后代子孫親自參加農事勞動,不許仗勢欺人,不許使婢差奴。</b></h1> <h1><b>他曾說:“為善最樂,為惡最苦?!痹霞易逯匀绱巳瞬泡叧?,這與曾國藩良好的家風、嚴謹的家教密不可分的。古語有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善良是一顆種子,有它落地生根的地方,一切都會欣欣向榮。此間有福田,何處不安身?一個行善事,存善心的家庭,風水永遠不會差。</b></h1> <h1><b>心若善良,步步生香</b></h1><h1><b>作家村上春樹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b></h1><h1><b>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哭過的人,說想念你的人。行善之人看似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其實是一種深藏的遠見。他們心無雜念,持一顆善心過一世安穩(wěn)歲月,因此生活也會更簡單、更輕松。</b><b>禪師救一只落水的蝎子,誰知蝎子蟄了他的手。</b></h1> <h1><b>禪師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子狠狠蟄了一次。</b></h1><h1><b>后來有人問他:蝎子蟄你,你為什么還要救它呢?</b></h1><h1><b>禪師答:蜇人是蝎子的本性,而善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會因為他的本性而改變。</b></h1><h1><b>誠然,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惡行而終止了自己的善心。</b></h1> <h1><b>俗話說得好,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善良兜兜轉轉終有一天會回到你的身上。<br></b><b>所謂,一心善念起,萬千福報來。<br></b><b>你用善良裝飾生活,收獲的是美好;你用暴戾橫行世界,得到的是眾憤。<br></b><b>“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br></b><b>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也必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b></h1> <h1><b>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br></b><b>人生百年,猶如一瞬,金錢權勢一輩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善良的品行才能讓人心安理得。<br></b><b>《劍來》里說:有的人心有花木,向陽而生。<br></b><b>此生,愿你在紅塵中做個良善之人,只問自心,不問得失,一路芬芳。</b></h1> <h1><b>善良,是一生的修行<br></b><b>有人說,人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是骨子里的修養(yǎng),植根于內心的善良。<br></b><b>那什么是善呢?<br></b><b>是蘇軾的“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br></b><b>亦或是金庸的“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br></b><b>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場作為。<br></b><b>薛侃曾經向王陽明抱怨:“為什么天地之間,惡難鏟除,善更難培養(yǎng)呢?”</b></h1><h3></h3> <h1><b>王陽明勸導他:</b></h1><h1><b>“善惡是相對的。你在除草的時候,草相對花來說就是惡的,因為它阻礙了花的盛開。</b></h1><h1><b>但是它卻在某些程度上又給予了花養(yǎng)分,因此它又是善的。”</b></h1> <h1><b>以一顆柔軟心看世界,世界便是斑斕的,世界的顏色取決于你本心的顏色。<br></b><b>或許有人說,一味的善良就是軟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br></b><b>其實,我們主張的善良,是時刻警醒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b></h1> <h1><b>正如曾子曾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br></b><b>一個經常行善的人,福雖然還沒有到來,但與禍的距離卻已經很遠了。<br></b><b>常懷一顆善心,終會收獲善果!<br></b><b>父親和我說過他的往事。<br></b><b>當年,他在工廠冷藏間例常檢查,待完成工作后,卻意外發(fā)現(xiàn)冷藏間的門被關上了,恰逢周末,整個工廠很少有人。</b></h1> <h1><b>那時候還沒手機設備可以聯(lián)絡,父親雖然竭力敲門,但毫無回應。<br>就在父親絕望之際,工廠看門的大爺打開了那扇門,救了父親。<br>后來父親問大爺,他怎么找到自己的。<br>大爺解釋說:“我在這地方工作了大半輩子,每天進進出出上百人,但唯有你是每天早上向我問好,晚上下班和我打招呼的人。<br>今天上班的人不多,我聽見了你的“早啊師傅”,卻沒等到你和我說“明天見”。</b></h1><h3></h3> <h1><b>我就去工廠里轉了轉,這不就發(fā)現(xiàn)了你嘛?!?lt;br></b><b>予人良善,終得福報。<br></b><b>這世上,最靈驗的好運,便是一點一滴的善良積攢的福氣。<br></b><b>人,不一定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也無須把日子過得轟轟烈烈,但一定要溫暖善良!</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