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序:</p><p>時光倒流,又快一年,又是一個酒后的深夜紀錄那些不可觸及的過往!</p><p>“老了”,這個疫情之下2020,身邊朋友越來越多不經(jīng)意言語這個詞。誠然,變老的人生只是一瞬間,此生誰料,心在高山,身老皖南。</p><p>記錄一段段行走的榮光之路,只為記憶我們生命中,曾有過這樣那樣一起行走的美好,且有這么多生命中重要的人,共同走過...</p><p> ——2020.08.17凌晨</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何為EBC之路:</span></p><p>珠穆朗瑪峰8844米,世界最高峰,西方國家也稱其為EVEREST。</p><p>EBC是Everest Base Camp的簡寫,指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大本營。尼泊爾人把珠峰稱為Sagarmatha薩加瑪塔,意為天空之女神。</p><p>EBC珠峰登山大本營正好位于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內,但由于EBC這一稱呼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遠遠大于薩加瑪塔,大家去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徒步又多是以EBC為目的地,所以就習慣說成去EBC徒步了。尼泊爾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徒步者天堂,而EBC則是這個天堂上的一顆明珠。</p> <p>珠峰地區(qū)巍峨宏大、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群峰林立,雪山冰川相映成輝。其中著名的山峰有珠峰東南面的洛子峰(8516米、世界第四)、馬卡魯峰(8463米、世界第五)、努子峰(7855米)、西面是普莫里峰(7145米)、格重康峰(7998米)和卓奧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北面3公里是章子峰(7543米),所以這一區(qū)域以珠峰為首,群峰涌動,波瀾壯闊。 </p> <p>險峰千萬,仰望者十有八九,攀登者十無其一,風雨同路,又有幾人...</p> <p>Day0:2019.11.14日/沒有風鈴的加德滿都</p><p>再次一個人跋涉千里,提前一天抵達南亞的尼泊爾,徜徉山川,旅人一直風雨無阻...</p> <p>Day1:2019.11.15日/加德滿都.集合日</p><p>提前一天抵達加德滿都的生活,在亞洲探險公司混了一餐原俏江南大廚做的中餐,然后回酒店餓著肚子等隊友陸續(xù)抵達akama hotel酒店。</p> <p>Day2:2019.11.16日/加德滿都~曼塔利機場</p> <p>因加德滿都機場整修,飛往盧卡拉機場,需要趕往曼塔利臨時機場,距離加都6個小時之路</p> <p>Day3:11.17日/曼塔利、盧克拉、派克定之路。</p><p>半程飛機、半天的徒步,EBC徒步之旅,正式上線...</p><p>10公里之路....</p> <p>從曼塔利飛往盧卡拉大概20分鐘,喜馬拉雅山脈層巒疊嶂,云霧如面紗輕柔的蓋在山脊上。</p><p>飛機上有兩個駕駛員,一個乘務員,一個小飛機可以坐十幾人,美女乘務員在人員上齊后會挨個發(fā)放糖果和隔發(fā)動機巨大噪音的棉花。</p> <p>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盧卡拉機場,海拔2845米,斜坡跑道寬30米,長527米,不到國際機場5500米標準長度的十分之一,一邊是懸崖,另一邊連著喜馬拉雅山脈,為紀念首登珠峰的希拉里和協(xié)作丹增所建。</p> <p>派克定的酒店Hotel Sherpa,徒步第一天。</p><p>尼泊爾炒飯+寧國牛肉醬,完美!</p> <p>Day4:11.18日/派克定/南池巴扎之路。</p><p><br></p> <p>下午3點多,終于抵達南崎! 這是一個山坳小鎮(zhèn),設有各種商店、咖啡館、餐廳、愛爾蘭酒吧和公共設施。 </p> <p>Day5:11.19日南池巴扎/觀景平臺</p><p>EBC徒步第三日,從南池市場(3440m)至Everest View Point(3880m)觀景平臺往返之路...</p><p>早餐后出發(fā)去南崎背面的一座山,那山上有一家日本人開的Everest View Hotel客棧,可以眺望到珠峰。 身處在這喜馬拉雅山脈里,你會發(fā)現(xiàn)3千米原來也不過是小山丘。 隨著海拔攀升,視野逐漸變得開闊,連綿不絕的雪山奇景一覽無余呈現(xiàn)在眼前,隨拍都是明信片...</p> <p>此處便是今天的目的地,一家以“賞珠峰”為主題的酒店,部分此行隊員的露天觀景咖啡廳小息。</p> <p>Day6:11.20日/EBC徒步第四天,南池至天波切之路,徒步6個小時,一切,漸入佳境...</p><p><br></p> <p>Day7:11.21日/EBC徒步第五天,天波切(3860m)至丁波切(4300m)之路,徒步五個小時,非常輕松的一天,海拔4000以上珠峰南坡昆布地區(qū),遂漸有了喜馬拉雅山區(qū)熟悉的風貌。</p> <p>Day8:11.22日</p><p>EBC徒步第六日,丁波切(4300m)至南迦藏觀景平臺(5073m)之路,用時6個小時,一切恰恰好!</p> <p>Day9:11.23日</p><p>EBC . 徒步第七日,抵達海撥4930m的羅布切村。一路走來,生于內心,印于印象,羅布切村口的瑪尼石堆群,是我此行最想到達的地方之一,致敬那些仙境攀登的先輩們。記錄這一路雪峰林立的世界,努力在心里面好好記下這些雪峰的名字。努普拉峰(5885m)、塔提卡峰(6093m)、空德日峰(6168m)、塔瑟庫峰(6608m)、康特加峰(6685m)、馬蘭普朗峰(6573m)、阿瑪.達布朗姆峰(6856m)、島峰(6189m)、喬波魯峰(6734m)、努木日峰(6677m)、洛子峰(8516m)、塔布切峰(6495m)、措拉切峰(6440m)、羅布切西峰(6149m)、瓊布峰(6859m)、普莫日峰(7165m)、林特倫峰(6749m)、昆布切峰(6665m)、努子峰(7879m)、珠峰(8848m) ...</p> <p>紀念登山死難者的佛塔和瑪尼堆面向Ama Deblam,經(jīng)幡無言飄蕩在藍天下。如今,這里成了最佳攝影點,以及休息站。不少登山者半坐半躺曬著日光浴,更有人拿出了收音機,和向導跳著舞。生之喜悅對照死之無言,往下回看Dingboche方向,熙熙風土暖,藹藹云嵐積,可又曾有人記的那些山路渺無所蹤。</p> <p>Day9:11.24 日</p><p> EBC . 徒步第八日,全天徒步八個小時,抵達行程折返點珠峰南坡登山BC大本營(5364m),今晚入住戈拉克謝普(5170m),余程只剩歸途...</p> <p>珠峰南坡大本營,它狹長的分布在昆布冰川之上,三面環(huán)山。真正到達時發(fā)現(xiàn)比想象的還要小,不過很小的一片冰川平地,海拔5364m,沒有大石頭油漆所標的海撥提示,恐怕很難想象我們身后橫陳的都是七八千米的雪山。也很難想象,在珠峰的登山季4/5月,這片不大的營地會支起五顏六色的帳篷。</p> <p>11月,非登山季的大本營又恢復了它的原貌,下午5點,大風起,陸續(xù)返回到了Gorakshep住處。</p><p>徒步路上,日常時間,只是一個概念,天亮行走,天黑住店,才是真正的一天打開方式。</p> <p>Day9:11.25日</p><p>戈拉克謝普(5170m)~Lobuche4910米</p><p>今日返程下山,需徒步三天至盧卡拉希拉里機場...</p> <p>Day10:11.26日</p><p>EBC.徒步第十日,近四萬步的丈量,離開喜馬拉雅的盡頭,回到人間集鎮(zhèn)南池巴扎...</p> <p>與雪山老友再相逢</p><p>站在我能企及的高處遙望山的那一側</p><p>去重溫曾經(jīng)的美好</p><p>這一路可以淡定的走,在雪山盛宴中記錄喜馬拉雅</p><p>這一路可以隨性的走,在旅途中相識相伴且又相逢</p><p>這一路可以勇敢的走,在稀薄地帶領略這險峻風光</p> <p>盧卡拉機場的名字,是紀念1953年登頂珠峰的丹增·諾蓋和埃德蒙·希拉里。這是人類歷史上,初次有登頂珠峰的史實紀錄。</p> <p>Day11:11.27日</p><p>南池~盧卡拉</p><p>別問EBC有多難,這是一場巡禮喜馬拉雅的徒步</p><p>別問埡口有多高,這是一次徒步旅行的進階之路</p> <p>Day12:11.28日</p><p>盧卡拉~曼德利~巴德崗~加德滿都</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些攻略和經(jīng)驗總結:</b></p><p>總體而言,EBC和想象差不多,并不輕松,但也沒有難得上天。</p><p>第一:海拔高,上坡走起來會較累,很多地方都是要靠登山杖配合休息步慢慢走。</p><p>第二:路況不好,路面大多都是凹凸不平的石頭,埡口、冰川附近幾乎根本就沒有路,全是巨大的亂石堆,靠著前人壘的一個個小瑪尼堆作為方向標才能走出來。這種路容易摔倒、拐腳,走起來需小心。</p><p>第三:對于膝蓋不太好的人,這里的路長距離行走很傷膝蓋,用護膝會好一些,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損傷,而且會影響腿的靈活性。</p><p>關于食宿:</p><p>EBC的食宿配套還是很成熟的,幾乎每個沿途的大小村落都有餐館和旅店,淡季也照樣營業(yè)。一般走一兩個小時都有一個村落,Pangboche后面高海拔的地方少一點,但是半天行程內肯定都有。吃的比想象地好得多了,菜品都還算豐富,比較推薦炒/煮土豆、炒面、意面、煎餅,味道不錯又有能量,不推薦飯類(都很硬)。另外非常推薦檸檬茶、姜茶、薄荷茶之類。</p><p>除非有背夫,否則不建議自己帶太多食物,最多帶一點榨菜、蛋花湯料、老干媽,高海拔沒胃口的時候下飯就可以。另外背包里放足夠的高能量應急食品是必需的,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qū),食宿點距離比較遠的地方,以防半路上體力透支。每個旅店或者餐館都有餅干和飲料賣。 高海拔地段熱水都是按杯買,杯大杯小都是一個價,所以帶個大一點的保溫杯還是比較推薦的,1000ml左右比較合適。大量喝水也是預防高反的最好方法之一。 </p><p>住宿上,南池過后,大部分地方就是一間屋一張床(沒有更好的選擇)。高海拔路段的旅店充電都要收錢,房間沒有插口,把電池或手機給老板充電,按照數(shù)量收費的,每個十多塊人民幣左右。很多驢友會備了太陽能充電板掛在背包后充電。 </p><p>關于背夫和向導:</p><p>建議雇一個,可以省心省力,更輕松地欣賞風景。背夫實際上大多也完全可以同時作為向導,帶路、找食宿、背東西的精力都省了。十五天全程的價格在2000人民幣左右,一路上接觸背夫和向導,大多都是挺靠譜的,服務也很好。</p><p>關于天氣:</p><p>這里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溫度大多在零上,強烈的陽光下可以穿單件衣服,但背陰的地方很冷。海拔越高的地方氣溫越低,如果有風就更冷了。早晚看日出日落,或者晚上看星空的話,外面氣溫在零下十幾度左右,所以一套足夠厚的保暖著裝是必需的。 </p><p>另外:高海拔區(qū)域紫外線非常強,防曬霜、遮陽帽、雪鏡或墨鏡也是必要的。 </p><p>關于保險:一定要買的,要帶直升機救援的,美亞的就可以。因為沒有公路和車輛,如果高反嚴重或者摔傷之類,只能呼叫直升機救援。每天都有很多直升機從頭頂飛過,除了少數(shù)觀光的土豪,大部分都是救援直升機。 </p> <p>后記:</p><p>習慣中的深夜回望整理那段過往,雖未熱淚盈眶,卻也依舊無怨無悔。選擇了這條艱難的路,少數(shù)人才會走的路,或許也只是一個簡單看世界的夢想驅動。</p><p>行至于此,愿大家都能從庸俗世事中剝離片刻,在與大自然契合的路上觀照自己,咀嚼生命中一些本真的味道。</p><p>人間處處總要告別,那就帶著祝福說再見吧,畢竟又是一段旅程回到原點。</p><p>感恩這一路遇見的一切,感謝一路走來的兄弟姐妹風雨同行,讓我在深夜里有了故事,與熱愛徒步的你分享這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