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育是通過傳授知識與方法這種形式,去喚醒一個人內在的力量、尊嚴與自信!嚴格不是嚴厲,不是呵斥,不是打擊,而是溫和地等待,是持續(xù)地鼓勵,是必須達到某個標準,這個過程伴隨著教師的耐心、支持、信任與陪伴,最終師生收獲的是各自的圓滿,是彼此的成就!</h3><h3> 前段時間我再次面臨教學中的卡點,因為我所執(zhí)教的政治科比初中的內容有了全新的改變,現在政治科其實應該叫社會科學,無論從高度、廣度、難度都是初中政治無法比擬的,其中高一上學期是經濟常識,教學內容涉及貨幣(這個部分涉及到外匯這個部分,我對此非常好奇,現在剛好遇到外匯的實操,這對我的教學是莫大的幫助)、銀行(利率、銀行業(yè)務、信用卡)、消費、投資理財、經濟全球化、宏觀經濟的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于新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是個很大階梯,這個科目的學習不僅需要理科的思維,比如推理、計算,也需要文科的思維,比如閱讀理解、記憶,但不少學生對記憶非??謶?、抵觸,導致這門學科很難上手,這個學期我加強了記憶的檢測,但效果不理想,嘗試過不同的方法,但都不奏效!</h3><h3> 這個問題直到昨天我嘗試新的做法后,才有明顯的效果!</h3> <h3> 我當堂批改作業(yè),發(fā)現默寫沒通過的同學,讓他們當堂記憶大段內容,這個過程先教會他們方法,然后不斷鼓勵,包括凝視、微笑、點頭……在他們要放棄時,讓全班同學為其打氣加油,最終全部通過,我與他們擊掌相賀,并且讓那些最沒自信的同學大聲地重復一句話:“我是有能力的!”當時我看到這些學生眼眶中噙著淚水!</h3><h3> 這些默寫沒通過的同學基本上是沒有自信,或自尊度較低的人,我猜他們的成長經歷中曾被漠視、輕視、羞辱過,或者因學習不得法多次失敗,最終自我放棄的人,面對這樣的學生,就是要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成功,體驗到即使是失敗也是安全與被接納的,讓他們重新找回自尊、自信,這是最終讓一個人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不二法門!</h3><h3>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學生們教會我很多!正因為學生完全不以我的意志所左右,無論我是心急還是無所謂,他們都以自己的節(jié)奏存在與發(fā)展,如果我想他們在這個科目提高,只能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走進他們的內心,才能真正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個過程實際上是探究自己內在的過程。</h3><h3> 這個過程會打掉自己的急躁、自以為是,如果學生沒有發(fā)自內心地想學,只是迫于外在壓力而無奈地應付,教師會非常累,這種累是緊張、緊繃,教師要時刻盯著學生,而學生也是在老師盯著的時候才裝模作樣的翻翻書,師生關系淪為貓與老鼠的游戲,這幾乎是在公司管理中、在其他諸如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等其他關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在學校,則通過學生的狀態(tài),演繹出來給我看!</h3> <h3> 因此,要走進學生的內心,調動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動力才能解放自己,我非常厭惡以偷窺、監(jiān)視、強迫、威逼利誘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他人頭上的行為,更厭惡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橫加干涉與控制,來緩解自己內在沒安全感的做法!不控制他人,就能解放自己!</h3><h3> 我希望遇見是不同生命的照見與共鳴!教育則是內在動力的喚醒,而這些內在動力的核心就是成就感、自信心、自尊心,如果沒有這些教師與放牛娃沒有什么不同!甚至比放牛娃還糟糕,因為放牛娃至少知道牛脾氣,牽牛要牽牛鼻子!</h3><h3> 要想走進學生的內心,想知道他們對這學科、對我的教學持什么態(tài)度,這必須在獲得信任之后才能得知,而信任這東西是不能強迫得到的。信任的建立來自每件小事的積累,比如默寫沒通過,我不會說學生懶、沒上進心、無心向學等等這些對人本質的評判,而是講事實,如xxx你有幾次默寫沒通過,而這門學科沒有必要的記憶是沒法通過的,我很為你的未來擔憂,表達我的關心;再比如我說錯一個觀點或遲到,我會很認真地道歉,在這些小事中不斷累積與學生真正相處的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沒有評判,不以分數來衡量他們的價值,愿意傾聽與陪伴他們成長,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贏得信任,學生才能對你說真話,你才能真正調整教學策略,以符合實際情況。</h3><h3> </h3> <h3> 這些方法用在與成年人的互動也是同樣奏效的?,F在發(fā)展比較滯后的企業(yè),在用工過程中,流失率較高,而管理層缺乏與員工的溝通理念與具體工具,導致溝通不暢,同時希望用績效考核的方法約束員工,這在過去是奏效的,但隨著90后、00后逐漸走上工作崗位,這個群體有更強的平等意識、更強的自我意識,簡單粗暴的管理已遠遠無法適應就業(yè)主體的變化,管理層必須改變思路不斷學習新方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h3><h3> 在業(yè)余時間我的其他授課與咨詢中,也采用我在學校教育的領悟為企業(yè)和個人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樣,我也在工作中享受到自我的提升與完整!</h3><h3> 希望這份感悟對大家有幫助,因為你是你家孩子的老師,是你團隊需要支持的伙伴的老師,在你遇到瓶頸時,我的分享也許能啟發(fā)到你,祝福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