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金閣寺出來,大部分游客都乘車離開,我和好友則沿著小馬路向龍安寺走去。路上行人很少很清凈,我們邊走邊觀賞日本街景,好不愜意。大概走了二十分鐘,路邊的樹越來越稠密,我猜想龍安寺快到了,果不其然,拐進一個路口龍安寺就出現(xiàn)在眼前。</h3> <h3>龍安寺的大門并不起眼,白墻黑瓦典型日本寺院的模樣,但門前那兩棵五彩繽紛的楓樹,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美,仿佛在龍安寺清寂幽涼的畫鏡中增添了許多絢麗的顏色,使得龍安寺變得更加幽美動人!</h3> <h3>即便如此,走進大門的我仍然被門內(nèi)的美景吸引了,除了口中發(fā)出的“哇!好漂亮!”之外,整個人仿佛傻掉了,因為眼前的秋色太動人了!</h3> <h3>感謝上蒼的眷顧,剛剛還下著小雨,進門后雨停了。留給我們的是剛剛經(jīng)過小雨沖刷的楓葉,紅的、黃的、紫的、粉的、綠的,層層疊疊,更加的嬌嫩鮮艷!黝黑的石板路也仿佛能化作一首詩,讓你的心都被融化了。</h3> <h3>有的甚至一片楓葉上會有三個顏色,紅色、黃色和綠色。</h3> <h3>日本最為出名的枯山水-方丈庭院,也算是日本枯山水的最高成就了。進入主殿,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庭園中鋪以細細的白砂石以及疊放有致的石組,這并非簡單的造園手段,而是可以讓你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龍安寺布道者的深刻禪意。</h3> <h3> 記得第一次來龍安寺是櫻花季慕名而來,當時就給我留下來極深的印象。而這次前來,讓我更加愛上這里,正所謂春融,夏蓊鬱,秋疏薄,冬黯淡。此時是龍安寺經(jīng)歷了雨水的沖刷,庭院顯得的幽寂、清新,滿園的楓葉更加的鮮嫩嬌艷。</h3><h3> 楓葉季的龍安寺,當為最美,不久的將來再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