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冬日映霞一片紅,落日逐流遍地楓。偷得浮生一日閑,共舞紅楓在畫中。2019年11月24日,我們中國羅山第一群46名登山隊友相聚在大羅山南坑山脊,開啟了一場愉快而又驚險刺激的蓮花石與磕睡犬環(huán)線之旅!</h3> <h3>上午8點,雙岙村,一個古老的村落。此處山青水秀,林場廣闊,文化底蘊深厚。安仁寺,石勝觀,唐代摩崖佛像都屬珍貴的歷史文物;雙岙峽谷,龍王峽谷,平坑嶺古道更是冒險與休閑的樂園。隨著大羅山登山運動的興起,雙岙已成為眾多戶外愛好者挺進(jìn)大羅山的門戶。</h3> <h3>中國羅山第一群創(chuàng)建于2019年1月22日,前身為相約大羅山群,現(xiàn)有群員600多人。這里匯集了一大批溫州各地的戶外精英,喜歡游山玩水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者,以及衷情于大羅山的各屆登山愛好者。自建群以來,已安全的組織了30多次大型戶外活動,最多的一次隊伍將近90多人。隊友們頑強(qiáng)拼搏,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先后發(fā)現(xiàn)并宣傳了大羅山龍椅、外星人、蓮花石、磕睡犬、外國人、摩天石、佛像巖、天狗神石、三象石等許多經(jīng)典的奇石勝景。特別是在10月份的建國70周年,羅山第一群70人徒步穿越大羅山20大水庫,有50人走完全程30多公里,成為一次特別經(jīng)典的徒步登山活動!</h3> <h3>本次活動由羅山第一群帥哥遲留帶隊,隊友們分別來自鹿城、甌海、龍灣、瑞安各地。黃建象、靜謐夜空流星、洪星、徐進(jìn)、葉明雷、明虎、張崇銀、有一為各組隊安全員,一線戀和戢運昕壓隊,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展開。人員全部到位后,拍集體照,沿雙岙水庫大壩西面平坑嶺古道而行。平坑嶺古道建于明代,此處樹林茂密,環(huán)境清幽,置身其中,空氣特別得新鮮,為龍灣區(qū)10條著名古道之一。</h3> <h3>正值初冬的季節(jié),森林中又是一番別樣的風(fēng)景。欣賞過秋日得絢爛風(fēng)光,飽嘗過秋風(fēng)得蕭瑟凄涼,感受過秋雨地纏綿惆悵,經(jīng)歷過生活得繁忙緊張。在依依不舍中,冬天的腳步,卻迫不及待地走來了!</h3> <h3>至望湖亭處,向左行,穿過一片林場,往南坑山脊腹地而行。此行活動的目標(biāo)就是南坑山蓮花石,其造型奇特,由眾多奇石圍簇而成,形如蓮花盛開。在蓮花石還未真正被戶外人發(fā)現(xiàn)之前,南坑山還一直是塊神秘的地帶,今年初,我?guī)ьI(lǐng)羅山群隊友兩次挺進(jìn)南坑山,挖掘宣傳蓮花石和同處南坑山脊的磕睡犬,南坑山也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真正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鳥瞰瑤湖景區(qū)</h3></font></h3> <h3>穿過林場,要想登頂山脊,必須爬上幾處崖壁,方可欣賞南坑勝景。爬崖壁不同于古道行走,必須手腳并用,登山杖要收起來,登山包前胸扣帶全部要扣好,掌握攀爬技巧,方能保證安全順利地進(jìn)行。</h3> <h3>至高處,回首遙望。四海之內(nèi),遠(yuǎn)處,甌江潮起潮落;近處,人間城市煙火,時空的變遷,讓人感慨萬千。春夏秋冬的輪回,是大自然的循環(huán)規(guī)律;是每個季節(jié)的千姿百態(tài)和異彩奇裝;是風(fēng)情萬種的盛宴和絕唱;是詩情畫意的美麗畫卷和美輪美奐的風(fēng)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登上山脊,向東面行進(jìn),目標(biāo)是蓮花石。站在此處四望,大羅山各個山頭連綿起伏,危巖疊嶂,視野極為廣闊!</h3></font></h3> <h3>蓮花石位于南坑山脊之巔,之前戶外人有叫雨花石,今年我在文章里正式稱為蓮花石,也從此名聲大震,如今蓮花石已成為南坑山最經(jīng)典最具傳奇的風(fēng)景,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探險,膜拜,一睹蓮花石風(fēng)采!</h3> <h3>各種各樣千姿百態(tài)的奇石,顯得是那般的奇特,那般的壯觀,形成一朵天然的蓮花狀,讓人不得不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的力量。大家紛紛爬上各個石頭,各種擺酷,留下精彩的瞬間!</h3> <h3>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一直被視為圣物。而南坑山又有著安仁寺和尚智斗老龍王的民間傳說,南坑龍?zhí)队质怯缽?qiáng)百姓求雨祈福的圣地,所以南坑山一直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如今,有了蓮花石,又讓南坑山多了幾份純潔與高尚。</h3> <h3>其實關(guān)于南坑山,還有很多故事。在蓮花石西面到度山林場之間,有一處叢林,如果一個人進(jìn)去,就會出不來,特別的詭異,所以獨行莫入,這些都是戶外人的親身經(jīng)歷。還有解放初期,有山民在南坑山頂砍柴,突然狂風(fēng)大作,黑煙四起,山石滾落,山民慌忙下山,見峽谷口有一巨蟒,長幾十米,讓人驚恐。至山下引村民上山,已不見蹤影。而據(jù)當(dāng)?shù)乩弦惠呎f,南坑山有洞,特別幽深,藏有巨蟒,甚至親眼目睹,至今還有許多戶外人在尋找這個神奇的山洞。</h3> <h3>在南坑山脊的東面,還有一塊奇特的石頭,就是瞌睡犬。去年底,當(dāng)我一個人來到南坑山的時候,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塊石頭,其形如瞌睡中的狗狗,惟妙惟肖,令人震撼。今年,我又兩次帶領(lǐng)大部隊來到這里,并命名這塊石頭叫“瞌睡犬”,這石頭從此吸引了眾人的眼球。</h3> <h3>從蓮花石到瞌睡犬,要經(jīng)過多處下坡的崖壁和叢林,途中山路起伏,險象環(huán)生,有的地方還用上了繩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讓人充分體驗戶外活動帶來的樂趣!</h3> <h3>瞌睡犬,位于崖坡之側(cè),一塊直柱形的巨巖之上又附著一巖石,造型宛若一只沉睡中的旺旺犬,巖石斷裂,就像是狗的頭部與身體兩部分。這石頭真的與酣然入夢中的狗狗太相似了,仿佛已在歷史的長空中沉睡了千萬年。</h3> <h3>記得今年那個時候瞌睡犬的發(fā)現(xiàn)與宣傳,曾引起一陣大羅山探狗熱潮,南坑山瞌睡犬與蓮花石一起,成為戶外人趨之若騖的地方。后來我又在大羅山小長坑找到了“天狗神石”,瞌睡犬依然吸引了很多人。一座大羅山,有“瞌睡犬”和“天狗神石”兩只神犬,世所罕見!</h3> <h3><br></h3><h3>離開瞌睡犬,意味著本次活動將近尾聲,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而下,進(jìn)入龍王古道,循雙岙水庫南岸而行,又回到水庫大壩,本次南坑山蓮花石環(huán)線之旅圓滿成功,遲留領(lǐng)隊和各位安全員以及壓隊大家辛苦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