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秋意濃濃走徽州——蘋果姐姐拍攝制作

蘋果

<h3>走進徽州,感受時間的老去和歲月的回轉(zhuǎn)。一種回憶總是彌留心底。其實,徽州本身就是一首詩,跟著詩詞讀徽州,總有一種詩境,溫暖了心,走進了夢。</h3> <h3>四年前,我再次來到秋意正濃的徽州,而拍攝的圖片一直沒有系統(tǒng)整理。今日之秋,一種心底涌動的“秋夢輕幽”帶我走進那年那月……。</h3><h3> 第一站是“屯溪老街”。屯溪,位居新安江,橫江和率水交匯之地,故稱為屯溪。老街至今還保留著古樸典雅的明清風貌,是中國保留比較完好的一條徽州古街。</h3><h3><br></h3> <h3>那夜,我打著雨傘??走在屯溪老街青石路上,搖曳的燈光拖著我長長的身影,仿佛把我?guī)У胶苓h很遠的地方……。我感受著百年的街市情趣。茶樓酒肆,書場墨莊,匾額旗招,朱閣重檐……,四方游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h3> <h3>我喜歡“徽州”這個地名,在我心里它代表著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徽州包含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F(xiàn)如今,按照行政地域劃分為安徽的皖南地區(qū)和江西的婺源地區(qū)。按照事先做好的“攻略”,我們走進一處處美麗的山村。這是皖南的陽產(chǎn),秋收的果實讓我頓感秋天內(nèi)涵的篤定和厚實。</h3> <h3>指尖輕輕拂過擋在眼前的楓葉??,穿過秋葉的縫隙,透露出白墻黛瓦的古樸,雕花門樓的清絕,過往的歲月在這些精湛建筑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h3> <h3>徽州多牌坊,而歙縣又被稱之為“牌坊之鄉(xiāng)”。就建造意圖來說,牌坊可分三類。一是標志坊,二是功德坊,三是科舉成就坊。牌坊對徽商的興起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h3> <h3>清晨從黃山出發(fā),迎著初升的太陽向著那夢中的古村落進發(fā)。</h3> <h3>一踏上徽州這片土地,迎面而來的是淡淡的古思,濃濃的墨韻,碰撞出一種深深的情愫。</h3> <h3>一尋古徽州,如遇前世夢。</h3> <h3>這是皖南黟縣的宏村,被譽為“最美畫里鄉(xiāng)村”,是國家5A級景區(qū)?!扒嗌较蛲碛幋?,碧水含春傍檻流?!比缭娙绠嫷牡胤?,難怪乎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魂牽夢繞。</h3> <h3>在這個秋意闌珊的季節(jié),宏村白天的游人真的是太多了,然而,如此之多的四方來客,不就是想在這“秋風悲畫扇,落葉唱晚歌”中聽那馬頭墻講訴幾百年來的徽州的傳說。</h3> <h3>宏村是從畫里走出來的,畫里水墨青染,勝卻五色霓裳,一切也似乎都在這黑白的暈染中虛幻起來。</h3> <h3>每每提及徽州夢,不知為什么總會記起“月光如水照緇衣”這句古詩。無關內(nèi)涵,只關乎意境,虛幻與真實纏綿之間的意境。</h3> <h3>“山繞清溪水繞城,白云碧嶂畫難成,處處樓臺藏夜色,家家燈火讀書聲。”那夜,我住在宏村,夜色撩人,觸景生情。有人讀起南宋詩人趙師秀的這首《徽州》,朦朧間,朗朗讀書聲伴著星星燈火徘徊在靜謐之中,宏村儼然是一處“世外桃源”。</h3> <h3>逆著白墻青瓦間的水流,便能到達宏村的中心———月沼。月沼呈半圓形,水面似綢緞般平靜圓潤。</h3> <h3>這位大姐舀起的仿佛不是一瓢水,而是倒影水中的一處風景。在這里,我好像能拾回久違的一種情感———鄉(xiāng)愁。</h3> <h3>這是皖南坡山,給我最深印象就是漫山飄來拂去的云霧,仿佛這里是神仙居住的仙境。</h3> <h3>春天我也到過坡山,此景和上一張圖片是一個地方。在一片金黃與翠綠的油菜花鋪設的“地毯”上,陳舊的黑白兩色嵌鑲期間。就是這個“坡山”,還是一片云海,一次次讓人醉心迷離。</h3> <h3>好喜歡這張圖片!清晨早起,上到所住農(nóng)家的曬臺上,遠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撩人心弦。淡淡的光線從薄薄的云層中透過來,正好灑在曬秋的簸箕上,拍了幾張圖片,我忽然不想再按快門了,搬個小板凳坐在那里,看著眼前的一切,呼吸著沁人肺腑的空氣,頓覺自己也是“神仙”。</h3> <h3>秋色中那層薄薄的霧氣,它輕輕的來,悄悄的走,縹緲的氣息沁人肺腑。</h3> <h3>人在坡山走,仿若畫中游。</h3> <h3>這是一處讓我心甘情愿為之停留腳步的地方,我期待著與之再次的久別重逢,也慶幸能與它剛剛好的相遇。</h3> <h3>這是盧村。那個早晨,許許多多的攝影人站在田埂和山坡上,靜候晨曦初露的美妙時刻。</h3> <h3>粉紅色的朝霞輝映著那條淡淡的霧帶,晨嵐曉霧彌漫著的是深?和厚重的徽派文化。</h3> <h3>秋夢輕幽,天地渺渺,平添了幾分姿色。飄然出塵,留存的卻是光耀瞬間。</h3> <h3>俗話說:早霞不出門,果然,盧村下起了時大時小的秋雨。那天我發(fā)燒咳嗽,還是冒雨穿過云里霧里的盧村?;氐酵\嚨奈恢茫然貋淼挠坝讯荚谲嚿媳苡?,而我打著傘一個人靜靜站在山坡上,望著細雨綿綿的盧村,心底蕩起陣陣漣漪。佇立靜思,也就成就了我下面的一段感情寄語。</h3> <h3>一樹落葉??渲染了秋色,一地落花??滄桑了流年。一片楓葉??,一葉木落,飄搖著蕭瑟;一滴秋露,一縷秋風,遮掩著心扉。歲月在白墻黛瓦上留下時間的痕跡,終將沉淀為歷史的記憶。</h3> <h3>在皖南黟縣小桃園美麗富饒的自然村落中,一個獨具魅力的山村——塔川。塔川的美麗在于秋色隨著氣候變換的色彩。</h3> <h3>這是一個網(wǎng)紅景點,從村頭到村尾,從山上到山下,游人如梭,紅葉似毯。在塔川我沒有遇到秋高氣爽的天氣,只有濛濛細雨伴我同行。</h3> <h3>秋風,細雨,白墻,紅葉,我一個人穿梭在田頭巷里,靜的只聽見淅淅瀝瀝的細雨聲,心里感受的是一種淡然。</h3> <h3>站在塔川路口遠眺山川,細細的雨,蒙蒙的霧,飄飄的云,紅紅的葉,很有情調(diào)的畫面,心情卻有些傷感。大自然的造化總能和俗人的心境融為一體。</h3> <h3>其實在皖南,能與塔川有一場細雨綿綿的“約會”是幸運的。盡管心緒有些凄迷,但卻安靜。歙硯研徽潑墨,一幅濕漉漉的山水卷掩映在眼前。于是我就應個景吧,用另一種方式拍下此刻的塔川秋意。</h3> <h3>這是皖南的石潭古村。早早趕到石潭村,又見日光傾谷,薄云出岫,那炊煙裊裊,晨霧依依的意境讓人又一次跌進恍如隔世的心谷。</h3> <h3>人世間,那些最美妙的風景總是隱秘在深深的山里,那些最淳樸的鄉(xiāng)情也總是存在于人跡罕至處。盡管石潭不再閉塞,前往拍攝的影人也是絡繹不絕,但給我的感覺這里依然如故。</h3> <h3>枯樹老藤,古道西風。晨霧炊煙中的石潭,在光影流轉(zhuǎn),云煙輕繞中美的如詩如畫。</h3> <h3>那個清晨,我沉醉在光影明滅,云煙流溢的石潭山谷里。手中的相機舍不得放過身邊的每一處風景,不覺得日頭已高升,恍惚中,才發(fā)現(xiàn)四周的影友早已散去。我意猶未盡收起腳架回到我下榻的民居,眼前忽然一亮,急忙按下快門,如此甚好的這張圖片被我收入鏡頭中。</h3> <h3>亦如一卷卷風華絕代的水墨畫,美到了極致,雅出了風韻?;罩輰⑷宋模ㄖc山水融為一體,才有了獨特的風格姿態(tài),并傳承百年。</h3> <h3>這是皖南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村子的地名叫“姬公尖”,實在是一個繞口不好記的地名。我們是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張宣傳圖片而被“忽悠”追尋來的。(現(xiàn)在看來真要感謝這本雜志)。</h3> <h3>這個小山村很僻靜,我是頗費一番周折才找到的。走進這個山村,那種寂靜,那種祥和,讓我感覺好像走進一個暖暖的大家庭。清晨,這個山村就是在云霧繚繞,朝霞起舞中開始了新的一天。</h3> <h3>晨曦初露,那一抹攝影人夢寐以求的,耀眼卻柔和的光芒撒進村宅,獨具特色的姬公尖村沉醉在金色家園中。</h3> <h3>還很封閉的山村游人很少(現(xiàn)在大概游人多了吧),沒有住宿和飯店。山里這個季節(jié)的早晚已經(jīng)有些凍手凍腳了。天剛蒙蒙亮,我們已經(jīng)驅(qū)車近兩個小時來到了這里,專心拍攝之后覺得又冷又餓。這個農(nóng)家的大哥大嫂讓我們?nèi)ニ页詡€早飯,柴火??大鍋煮的粥,自家腌的咸菜,我吃的好香。那種感覺就是在自己家一樣,和初識的他們也沒有生疏感。早餐后,我又要去拍片了,房東大哥硬是不收我們的餐費,那種真誠樸實讓我感動。臨走,我還是悄悄把20元錢壓在廚房,也算是一個念想。</h3> <h3>跟著這位老鄉(xiāng)去摘柿子,實質(zhì)是想拍攝這樣一個畫面。他們就是攀著這長長的木梯采摘柿子。紅紅的燈籠柿子十分誘人,忍不住想品嘗一下。這位兄弟從樹頂上摘下熟透的柿子叫我嘗嘗,我也顧不上“形象”了,一口氣吃了兩個。姬公尖的“燈籠”柿子真的又糯又甜,好吃極了。</h3> <h3>白墻黛瓦,紅柿懸掛,陽光正好,貓狗??臥園,好一派徽州好時光。</h3> <h3>這是我鉆到柿子架下,趴在地上拍的一張圖片,我覺得自己“很敬業(yè)”,可那些削柿子皮的老阿婆,小媳婦卻抿嘴笑我,也許覺得我有些“精神不太正?!??????</h3> <h3>這個季節(jié)走進姬公尖,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畫面。對他們來說這只是經(jīng)年勞作,以此為生計的一種方式,而在我的眼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溫馨的和諧家庭畫面。</h3> <h3>勤勞樸實的農(nóng)家婦女,和她聊聊天感受到的是親切。</h3> <h3>這個村子大部分居民都是“汪”姓家族。房前屋后,山上山下掛滿了只有這里才有的“燈籠柿子”。(比山東臨朐的柿子大許多。)</h3> <h3>這個村子還不富裕,特產(chǎn)的柿子當時正在尋找銷路。我離開姬公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拍的圖片分享給我的朋友們,用我拙劣的文字記錄那里的人與事,讓更多的人知道皖南有個叫“姬公尖”的柿子村。</h3> <h3>那里會因為您的光臨而充滿能量;那里會因為您的宣傳而充滿希望!</h3> <h3>這里屬于江西婺源了。在秋口鎮(zhèn)金盤村和石門村之間,有一個小島夾在兩岸之間,形狀猶如一彎月亮??,這就是攝影人必去的月亮灣。</h3> <h3>山村的風吹在臉上,岸邊的秋留在心上。這一刻,會感到別樣的安靜舒爽。原本的困頓,煩擾,焦慮在此刻都暫時消失。</h3> <h3>“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李白</h3> <h3>我喜歡細雨綿綿的月亮灣,覺得更有韻味。打把傘?望著漁翁蓑笠,魚鷹??捕魚,楊柳依依……,感覺到的是時間的老去,一種從唐宋的畫卷里走出墨韻書香,夾雜著歲月的沉淀。</h3> <h3>這是“網(wǎng)紅村”菊徑。菊徑是個典型的水環(huán)山繞的美麗村莊,柏油公路沿著河流呈圓弧形繞村而過,當?shù)匾卜Q它為“臉盆村”。村口有一座廊橋和宗祠,村內(nèi)巷陌交錯。原本也能稱為“世外桃源”的菊徑,隨著交通的發(fā)達,車輛的來往而變得有些紛擾,攝影團隊安排在此拍攝“雨夜車的軌跡”倒也別有山村現(xiàn)代化的風情,下次再來時,我也該復制一張這種氛圍的圖片。??????</h3> <h3>這是菊徑村里一個農(nóng)家,也成了當今一個“網(wǎng)紅拍攝點”。盡管如此,我還是很喜歡這個有著濃郁徽派氣息的百姓人家。柴火,灶臺,水缸……,走進去,我仿佛看到江南外公外婆的老家,多了一份親切感。這兩位老人平和真實面容,讓我們看到是他們心底歲月沉淀的厚重;你燒火我做飯,最平常的日復一日的勞作,把曾經(jīng)也是轟轟烈烈的愛情演繹成今天的《老伴》。(我把這幅圖片題名為《老伴》,而看到某個影展得獎的這個地方的圖片叫《農(nóng)家廚房》,大概感覺到的意境不同吧)。</h3> <h3>虹關村察關水口是風景秀麗的村莊,破敗的古跡,蒼天的古樹,精美的拱橋隨處可見。這里還是電影《閃閃的紅星》拍攝外景地。</h3> <h3>山村清淺寧靜,石拱橋,老黃牛,看楓飄花落,似水流年,在淺淺的歲月里沉淀了深深的生活痕跡。</h3> <h3>這是思溪延村。我有意識在夕陽西下時來到這里,只想領略那個時分的美麗,只想找回那個瞬間的感覺。古意盎然的延村,山水間飄渺這朦朧霧紗,民居,石徑,廊橋,在晚霞中全然剔透玲瓏,讓人心旌搖曳。這里也是電影《閃閃紅星》的外景地,站在小河邊,望著暮色中的廊橋,似乎眼前會出現(xiàn)頭戴紅五星八角帽的潘冬子撐著竹筏順流而下的身影——那個年代的印記,無法抹去。</h3> <h3>青山之外,牧人夕歸,河水清澈,浣女身姿,幾百年的滄桑畫卷浮想聯(lián)翩。那曲折斑駁的老巷,青石鋪路的驛道,遮天蔽日的古樹,帶著我徜徉在歷史的長河里,回歸原始的寧靜。</h3> <h3>  古巷很深很窄,街貫巷連,青石板路面,泛著淡淡的弱光,秋雨中更感幾分幽靜的寒意。</h3> <h3>走進深巷去看老宅,推開重重的木門,隨著咯吱吱的響聲,一道陽光迫不及待射進庭院。</h3> <h3>走進這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的古宅,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摸著昏暗的木梯,爬上屋頂,拾階而入,覺得熟悉,又心生敬畏。邂逅這樣一座氣勢猶在的廳堂和院落,彌漫在老宅古舊氣息里將心慢慢沉靜下來,對于戀古的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盛宴。</h3> <h3>找到一根竹竿,把超廣相機綁在上面,用遙控線控制,站在咯吱咯吱的仿佛要掉下去的木地板上,半個身子探出去,冒著一旦相機失落,必將“粉身碎骨”的危險,顫顫巍巍就拍了這樣幾張圖片。今天回看,我竟然莞爾一笑,值了!</h3> <h3>幽靜的天井里,有一口大缸,缸里飄著幾片浮萍,廳堂里有雄健剛勁的檻聯(lián),道出自古徽商都是儒家,遵循詩書禮儀,孝悌傳家的古訓。</h3> <h3>這一份淡泊寧靜,只有在這樣的老宅方能體會。獨有的灑脫姿態(tài),獨立于蕓蕓眾生。這樣的情懷,應該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本質(zhì)和原來。</h3> <h3>經(jīng)過的事,路過的人,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故事。走進老屋,總會有種詩意的奇妙感覺,也很容易把人拉回到古代徽州的歲月里。</h3> <h3>這位徽州老人,見證了山村的變遷。歲月催老,不變的是他那平和的心態(tài),安詳?shù)拿嫒荨?lt;/h3> <h3>古鎮(zhèn)小巷里獨有的一股輕幽,是詩書中飄逸而出的從容;是青花瓷盤旋而知的淡雅;是悠揚笛聲回環(huán)往復的繞梁;歷史的回憶,惘自流連。</h3> <h3>“君到李坑見,人家盡枕河,古村閑地少,水巷小橋多”。</h3> <h3>雨天李坑是多情的,如一幅意境悠遠的水墨畫,從歲月深處款款走來,閃爍著光陰浸潤的微芒。</h3> <h3>一襲旗袍,一把紙傘,曼妙輕盈。別致考究了歲月,時光隧道溢滿馨香,猶如清麗脫俗的女子立在那粉墻黛瓦中,永遠靜謐婉約。</h3> <h3>這是緊鄰皖南的江西婺源篁嶺古村。秋風飄香時,聞名遐邇的“篁嶺曬秋”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往。</h3> <h3>每當日出東方,晨曦微露,整個山間村落的徽式民居的外墻和曬架上圓圓的曬匾里,五彩繽紛的農(nóng)家秋收果實組合繪就出世界上獨特的“曬秋”農(nóng)家景觀———最美的“鄉(xiāng)村符號”。</h3> <h3>曾有人指責篁嶺曬秋是人為作假,對此網(wǎng)上也貶褒不一。我一路走過很多徽州古村,看到沿途村民都有曬秋的習俗,由此我想說:曬秋并不是為了迎合攝影人和游客的喜好而刻意的“作秀”,而是數(shù)百年以來,居住在山里的村民依據(jù)自然客觀環(huán)境的局限性激發(fā)出來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久而久之造就了今天獨特的“曬秋人家”。</h3> <h3>人來人往,誰人走,誰人留?誰人來去誰人愁;花開花落,誰錯過,誰落寞?落花有意水自流。</h3> <h3>許久以來,篁嶺曬秋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和書畫攝影大家!縱算水盡山窮落葉成空,那逝去的年華依然可以風情萬種?;罩莸臅袂锍闪藖児挪蛔兊膬?yōu)美旋律。</h3> <h3>“黃山歸來不看岳”?!?guī)状蔚近S山,印象黃山和許許多多人描述的大致相同。她是雄偉壯麗的,她是奇特秀美的,她是虛無縹緲的, 而更深的感覺是若隱若現(xiàn)琢磨不透的。我苦思冥想了許久,感覺,說她是回味無窮的仙境更讓我信服。神仙隱居的地方凡人往往難以駕馭。仙境似一扇門,似一個局,是一個謎。</h3> <h3>進了黃山這扇門,似乎就沒有了退路。一山又一山,一景又一景,永遠都是低著頭一步一步向前邁進。關于“還有多遠”的距離問題,無論是上山的還是下山的,回答的都是“善意的謊言”。上山的人“欺騙”著凍得瑟瑟發(fā)抖的下山人,下山的人“欺騙”著累的氣喘吁吁的上山人。好像每個人都心甘情愿被騙著,繼續(xù)走自己的路,去圓那個美麗的謊言,并十分默契的為對方留下前行的動力。</h3> <h3>我三上黃山,有驚有喜,有痛有憂。黃山日出,黃山晚霞,黃山云海,黃山雨霧……,我都幸運遇上,雖然不是我期待的最好最佳的景致。滿山大霧,什么都看不清,窩在酒店近三天我也遇到了,那種無奈沮喪也很難忘。</h3> <h3>“日照金猴嶺”</h3> <h3>“猴子望?!薄皇且粋€“猴山”,就能拍出不同的意境。</h3> <h3>幽夢魂魂秋千語,化作柔情千萬分,只為江山故。</h3> <h3>黃山靜靜的,把人世間的美演繹的淋漓盡致。</h3> <h3>最銷魂黃山霧,飄來拂去,雍容華貴而不嬌柔造作;稀稀疏疏卻又錯落有致。突破云層,與天地爭輝。</h3> <h3>驚愕之余,我不敢草率的用語言表達贊美之意,害怕自己有限的學識水準用句不當褻瀆了仙境之美。千人千評,我能做的就是按下快門,留下永恒!</h3> <h3>再多不舍,也要匆匆離去。來過了, 就值了。即使是不得不離開,也將是最難忘的記憶。黃山是一扇溫柔的門,黃山是一個美麗的局,迷失的是自我,獲得的是重生。如果還有下一次,我依然愿意沉迷黃山!</h3> <h3>這是婺源最經(jīng)典的拍攝點———石城。掐著一年中秋色最濃,秋意最深的時段來到石城。凌晨四點就出發(fā),還是漆黑一片就到了石城拍攝全景的那個村外山坡,原以為我們來的很早了,未曾想,村頭路邊停滿了掛有不同省的號牌的大大小小的車輛,難怪乎,這里被稱之為“中國最具人氣的賞楓地”。我左穿右插,從密密麻麻的三腳架中擠進去,好不容易占領了一塊剛剛能安放我兩只腳的地盤。只是瞬間,那一縷霞光斜射在山村,飄渺的煙霧已從村子的每個角落蔓延。那一刻,驚艷的美麗似乎讓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成百上千人的山頭竟然沒有喧囂嘈雜聲音。</h3> <h3>寧靜致遠,古意幽幽的村落,讓人一遇,總想把余生安置在這里,朝夕悠然,蹉跎時光。</h3> <h3>霞光慢慢褪去,山谷中的村莊睡眼朦朧,在繾綣的晨風中醒來。我們清楚的看到淡泊素雅,麗質(zhì)天成的石城輪廓,宛如一幅恬靜絕美的水墨古畫。</h3> <h3>陽光如瀑,打在“粉”墻黛瓦上,原本靜美如水墨畫的村莊變成了流光溢彩靈氣四溢的水粉顏料畫。在光影的流轉(zhuǎn)中,石城每一次的光影交錯變幻都是一幀幀截然不同的美麗畫卷。</h3> <h3>徽州那一個一個古村落從我腳下走過,我在心里把它們穿聯(lián)在一起,就是一場最美的秋夢!</h3> <h3>我作為一名攝影人,一個行走者,在一個時光里走進了徽州。四年過去了,原以為漸漸模糊的場景又清晰展現(xiàn)眼前,抑或感動抑或傷感,都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真實的寫照。隨著年齡的增長,看慣了云煙飛擾的流光溢彩,還是覺得最初的樣子最安然。就像我經(jīng)過的古村落,風雨滄桑中,不變的是自己開始時的坐落。巍然不驚于世事炎涼,心懷有情于人間煙火。</h3><h3> 路走的遠了,走的多了,走著走著心就靜了。人生就是如此,心里裝滿風景,眼里都是瑰麗,還會去與世計較什么呢?這也是我愛上攝影愛上行走的理由:因為在我的眼里心里裝滿了五彩繽紛的色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