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金峰山,又名金紫大山,海拔716米,是赤壁的最高峰,位于赤壁市茶庵嶺鎮(zhèn)金峰村,山勢秀麗,山嶺重疊,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革命根據(jù)地。據(jù)傳,只要在赤壁,不管是何處,只要在空曠地帶向東南眺望,遠(yuǎn)方就有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你的目光,那就是幕阜山余脈,而幕阜山余脈最高峰,就是金峰山-赤壁人俗稱的金紫大山。</h3> <h3>金峰山腳下,白石水庫與駝兒潭水庫,如一對姊妹花般,躺在大地的懷抱,她們用不染凡塵的目光,迎接著我的到來。在這里,我只能敬畏她們的圣潔,不能用紅塵的眼光去褻瀆。碧波、翠竹、遠(yuǎn)山,融為一體,顏色由淺到深,像一幅油畫一般,就是再好的畫家也調(diào)不出這般相匹配的色彩,使我不禁想起一句詩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生春朝!</h3> <h3>車行穿過金峰村,停在山腳下的烈士紀(jì)念碑前,經(jīng)過烈士陵園,便是一直向上的登山之路,穿行在一片茂密無邊的楠竹林中,四周寂靜,那漂浮在人間的喧囂漸漸沉寂,空氣中只留下急促的呼吸、踩踏落葉的窸窣和泥土的氣息。</h3> <h3>小路蜿蜒,笑靨流連,在無際的竹林里,留下我疲憊的腳印,卻無法阻擋我向頂峰攀登的步伐,走過“百步十八彎”,山,更陡峭;林,更密集。</h3> <h3>一路上看見幾塊石碑,刻著幾處地名,“愛泉”是一處山溪匯聚的小泉,在這個枯水季節(jié)里,只能透過堆疊的石塊,隱約聽到細(xì)小的水流淌的聲音?!霸铺炀笔且桓衿鞒龅募?xì)小泉水滴落到地面上形成的一個小小的水洼。“百步十八彎”是林間游步的彎曲阡陌。“全家?!笔且粎餐拇蟠笮⌒〈謮央s木。如此說,這各處地名顯得有些名過其實,但是我仍然選擇了理解,相信不久的某一天,愛泉會是一條噴涌而出的潺潺溪流,云天井會是一潭靜逸清澈的山泉。</h3> <h3>行進(jìn)約一個小時,終于看到了前方隱約可見一片黃綠相間的林子。不知是什么樹種,一到秋季,整樹的葉子會全部變成一片金黃色,而山上的紅葉黃櫨則會呈現(xiàn)一片火紅,這濃重的色彩簡直令人驚艷。</h3> <h3>稀疏的樹木枝條相互交叉掩映,有時也偶爾漏出一絲陽光,陽光在樹葉間閃閃爍爍,一直跟在我的身后,它細(xì)碎的剪影在陰影中與實景交相輝映,一時間竟讓我恍惚,也分不出虛實來了。</h3> <h3>那眩爛的艷麗,奪目的光華,驚心動魄,仿佛時刻都會因輝煌而引起熊熊烈火,將這污濁而混亂的世界燒為灰燼。遠(yuǎn)處的一片片金黃與熾紅,灼灼其華,燦若煙霞,如錦似緞,與高山密林相擁,用它靜默不語的忠誠裝點這遼闊的塵世。</h3> <h3>“虎歇坪”是地處金峰山三分之二高度處的一塊平地,在這里,抬頭可看到光禿禿的金峰頂,低頭可以看到綠綠蔥蔥的竹林。一路上隨處可見大棵的喬木高山杜鵑樹,相信在春天時,這里肯定是一片滿目的火紅。經(jīng)過“天鷹門”,一鼓作氣,沖上山頂。</h3> <h3>金峰頂有一塊平地,從各個方向可一覽無余的欣賞著大好風(fēng)光,群山變小了,天空變近了。山北是陸水湖與赤壁城區(qū); 東面是幕阜山起伏延綿不絕的余脈; 山南是咸寧桂花林場; 而西面是便捷的武深高速。</h3> <h3>站在峰頂,有一刻,我完全置身于“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體驗中,相信每個登到山頂?shù)娜?,都會不約而同的舉起手中的鏡頭,記錄下此時的感受?!澳_下山川妖嬈媚,舉頭唯有碧云天。望向天空一聲吼,不物俯首現(xiàn)眼前!”我的思緒也似乎騰空而起,飛越過所有的山巒。</h3> <h3>在自然的懷抱里,人類只是一群沾染了塵埃的異類,只有在大山深處,擢一捧清泉才能夠暫時洗卻一路的風(fēng)塵。而自然億萬年的守望,又怎能將我們的嘆息遺忘?時光,永遠(yuǎn)被凝固在我們的身后。我們依然會攜一路風(fēng)光,走進(jìn)自己的宿命。</h3> <h3>車行路線:青鄭高速-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赤壁南出口-茶庵嶺金峰村-金峰烈士紀(jì)念碑</h3><h3> 車行時間約2小時</h3><h3> 徒步登山約5小時(含下山途中行錯路線,折返一次),1·8萬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