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開姓始祖揮公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重視治史,無論怎樣的朝代更替,興盛或衰微,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文明史、從來都不曾間斷過。 </p><p class="ql-block"> 而曾經(jīng)和中國一起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樣有過輝煌的古代文明,但都出現(xiàn)了長期的歷史中斷現(xiàn)象。唯有中華民族一部燦爛文明史,一枝獨秀,綿延數(shù)千年而歷歷可考;被外國人譽為“數(shù)千年而香火不斷的玉身”! </p><p class="ql-block"> 而這種重視治史的態(tài)度、同樣體現(xiàn)在組成中華民族的細胞——家庭上,家譜就是家史。一個現(xiàn)代人、能從家譜上一代一代追溯到數(shù)千年前始姓第一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這恐怕也是中華民族所獨有吧?</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很重視家庭,而家族是家庭的延伸。在中國人眼里,家和國連成一體,中國自古就有"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p><p class="ql-block">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已是電子時代,中西方文化碰撞在一起;先進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互促進,人類歷史上出現(xiàn)了空前的現(xiàn)代文明。但是無論怎用的先進和發(fā)展、都是在繼承前人文化的基礎之上;無論怎樣的前進和發(fā)展、知道自己身所自來、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固有情結。在古代那樣的社會不發(fā)達,作譜艱難的條件下。都能使譜牒世代傳承。作為各種條件都比古代優(yōu)越的現(xiàn)代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繼承和發(fā)展呢?</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很長一段時間,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修譜祭祖等民間傳統(tǒng)文化活動,是被認為是搞封建迷信、宗派主義的反動行為!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那場史無前例、長達十年的民族浩劫中,不知有多少珍貴文物、先代典籍,連同家譜一起被抄家焚毀;乃至許多姓氏的枝派、傳承數(shù)千年的家史再也無從知曉!宗枝欲續(xù)無本,流派欲溯無源!</p><p class="ql-block"> 所幸我族家譜由我伯父其富,堂兄新華等人分別秘藏,躲過了那場浩劫,得以完整保存,他兩等人,實是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 之后鄧公執(zhí)政,政策漸趨寬松,但"左″的流毒,還未完全肅清;那時修譜、雖當事人不會受到人身迫害,但仍被斥為是搞封建宗派之舉。</p><p class="ql-block"> 直至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國家有關部門明文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chǎn)亟待發(fā)掘的一部分,蘊藏著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jīng)濟史,人物傳記,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而且對當前某些工作也起很大的作用?!?lt;/p><p class="ql-block"> 之后,續(xù)修家譜才名正言順。</p><p class="ql-block"> 近30年來,政通人和。文化經(jīng)濟空前繁榮,傳統(tǒng)文化日益恢復,全國各地紛紛修譜,海內外華人尋根訪祖的熱潮此起彼伏。這種不忘宗祖、懷緬先人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定會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更為強大!從而進一步引發(fā)海內外全體華人強烈的愛國熱忱!在這種趨勢之下、歷經(jīng)磨難、有著五千年相同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偉大的中華民族、定會在21世紀呈現(xiàn)統(tǒng)一的、傲視萬國的大唐盛世雄姿!</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yōu)榱诉@一天的早日到來而努力奮斗吧!</p><p class="ql-block"> 世紀之初,堂伯父鵬程倡導修譜,囑余為序,余感慨良多,乃賦詩一首,予以抒懷:</p><p class="ql-block">遙溯宗枝黃帝孫</p><p class="ql-block">綿延萬世需回尋</p><p class="ql-block">山中古木高千丈</p><p class="ql-block">枝枝葉葉總由根</p><p class="ql-block">是為序</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零九年 嗣孫祖堯拜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