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人的一生會巧遇一些人和事,佛教把這種巧遇稱做緣分,哲學上把這解釋為聯(lián)系。</h1><h1>我和于教授的巧遇緣起于繪畫。</h1> <h1>我和表妹參加了社區(qū)舉辦的繪畫班,教我們畫的劉老師是一位國畫寫意畫家。那天上完課后,劉老師說宋莊東書房藝術館有他的畫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參觀。</h1><h1>周六的早晨,我和表妹踏上了去宋莊的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十點多鐘,我們終于到達了位于通縣宋莊小堡的東書房藝術館。</h1> <h1>很不湊巧,我們發(fā)現(xiàn)東書房藝術館的大門緊閉,窗簾也拉著,好像沒開門。大老遠來了,不能無功而返。我推了一扇旁邊的小門,門是虛掩著的,在問了幾聲有人嗎?我們自行進入了東書房。</h1> <h1>于是我們開始欣賞劉老師的畫展,劉老師的畫是大寫意,是齊派的風格,形神兼?zhèn)?,畫得很精彩?lt;/h1><h1>我們正在看畫,進來一個小伙子,我們趕緊解釋是來看畫展的,看沒人就進來了。小伙子說你們看吧,還給我們開了燈。并告訴我們東書房的主人于建嶸教授就住在隔壁。</h1><h1>聽到于建嶸的名字,我很驚訝。我最初知道他是看了他的小說“父親是個流氓”,小說思想深刻,文筆犀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真實的“父親”??赐晷≌f后,我很佩服于教授的憂國憂民的胸懷和過人的膽識。</h1><h1>后來我知道于教授是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的研究員,是著名的社會學家。也是一位敢于直言,為人民鼓與呼的公知。對他的畫家身份我是第一次知道。</h1><h1>看完畫展后,我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冒昧地走進了于教授的家。</h1><h3><br></h3> <h1>走進于教授的家,他正在作畫,聽我們是來東書房看畫展的,他很高興。</h1><h1>他當時正在畫一張小幅的黑白油畫,他知道我們在學國畫,就說還是油畫好,不像國畫一個敗筆,一張畫就不好了。但油畫可以覆蓋。</h1><h1>于教授談吐幽默,極具親和力,初次見面的生疏感馬上消失了。他說自己的畫是野路子,自稱江湖畫派。而且說半個小時就能學會油畫。</h1><h1>我們看于教授作畫。他在一塊畫布上用畫筆簡單的勾出天空、群山和大地的輪廓,然后拿大號排筆用黑白兩色,反復涂抹天空,一會兒一個立體的天空就出現(xiàn)了。</h1><h1>于教授邊畫邊給我們講解,我問于教授學油畫是不是很貴?他風趣地說,窮人學油畫就畫黑白的,兩種顏色就夠了。把我們都逗笑了。</h1> <h1>果然,半個小時,于教授的畫基本完成了。天空,遠山,彎曲的河流,如一張黑白照片,很有層次感,畫面幽遠空靈。于教授的簽名很獨特,是天空上一只翱翔的鷹。</h1> <h1>于教授鼓勵我試試,我小試一下,真是太難了。寫意畫講究意在筆先,我想油畫也是如此,心里沒風景,不知如何下筆,</h1><h1>一個好的畫家,不但要有繪畫的技能,還要有思想、見識和文化底蘊,于教授應該就是這樣的畫家。</h1><h1>在于教授的畫室,墻上一張大幅的油畫深深震撼了我。</h1> <h1>這是于教授的油畫—上訪者母親,母親無奈絕望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讓我感到了陣陣寒意,心里充滿了痛,因為我也是母親。</h1><h1>此時我想起了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這也是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h1> <h1>馬上到中午飯點了,于教授留我們吃飯。真是不好意思,打攪了于教授這么久,我們趕緊告辭。于教授送了我們每人一本畫冊,是東書房畫家出去寫生的作品,非常精美。</h1> <h1>于教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話與畫,給我這只初學繪畫的菜鳥打開了一扇窗,使我看到更加廣闊的藝術世界。</h1><h1>回家的路上,我腦海里經常出現(xiàn)于教授的黑白風景畫。天空,群山和那蜿蜒曲折的道路與河流,以及那只在天空翱翔的雄鷹。</h1><h1>我想起了屈原的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