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主 編:武興亮</h3><h3>副主編:朱玉興 郭劍鋒 趙文杰</h3><h3>編 輯:賀馬元 閻潤鈺 韓 雅</h3> <h3><b>《汾水文化》刊頭由: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山西詩詞學(xué)會會員張國華題。</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馮恩啟簡介</b></h1><h3> 馮恩啟,網(wǎng)名,神龍。大型詩集出版《上海詩葉》常務(wù)副主編,《黃浦江詩潮》第一副主編。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中華詩文群聯(lián)合會主席。中國詩詞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詩詞》月刊編輯(紙刊)。全國少陵詩詞文學(xué)總社副社長,中國書畫雜志社暨《少陵詩刊》月刊編輯(紙刊)。上海格律詩社社員。山西省汾陽市作家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山西省汾陽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wù)理事。汾陽三晉文化研究會古建文化保護專委會委員,汾陽民俗會員。汾陽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汾州文化交流專委會常務(wù)副秘書長。中國散文網(wǎng)審核編輯。中華神龍文軒作家群群主,汾州文史論壇群主。在百度輸入山西馮恩啟,可瀏覽部分詩文作品。</h3> <h3><b style="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 靈石王家大院旅游</b><br></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山西汾陽馮恩啟</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br></h3><h3><br></h3><h3> 早聽說靈石王家大院很大,但絕對不會想到規(guī)模有這么大。這不是院,簡直就是堡城。我站在高高的堡門前,感到王家真是了不起。王家的氣度,王家的風范,王家曾經(jīng)的輝煌與富奢,一看這氣勢雄偉的堡門、堡墻,就知道了。<br></h3><h3> 導(dǎo)游說:“我們現(xiàn)在游覽的高家崖和紅門堡這兩個堡,占地面積不到王家所有建筑的五分之一。除了現(xiàn)在游覽的這兩個堡外,還有西邊山上的崇寧堡,村南邊的拱極堡,村東南方的和義堡,按堡的規(guī)模形勢分別以龍、虎、鳳、麒、龜五種祥獸而稱謂。王家街巷、宅院、祠堂、牌坊等星羅棋布,遍及靜升鎮(zhèn)?!?lt;br></h3><h3>導(dǎo)游清音麗詞,讓人耳目一新。我們跟著導(dǎo)游,隨著人流,走進高家崖古堡,開始了震撼人心的古堡游程。莊重而厚實的堡門古院,被云霧雨水彌漫。濕漉漉的堡門、堡墻、院落,越發(fā)彰顯著古樸深邃的歷史風貌,讓人喜愛不已?;▊懔鲃映珊樱肆黩暄讶绯?,飄落的雨水,落在房頂,也落在傘上,還不時落上了我們的眉毛,打濕了我們的褲腳。前看游人無數(shù),后觀無數(shù)游人,都在雨中慢行,嬉笑聲此起彼伏,驚嘆聲不絕于耳。<br></h3><h3> 視履堡,俗稱高家崖,建于嘉慶元年至十六年(1796一1811),由王家十七世王汝聰、王汝成共同修筑。它的總建筑面積19572平方米,整體為不規(guī)則封閉式城堡建筑群,有四個堡門,堡內(nèi)有敦厚宅、凝瑞居、桂馨書院、蘭芳居,疊翠軒、瞻月亭(西堡門頂)、望綿閣(東堡門頂閣)等35幢大小院落。 古堡中房靠房,院通院,院外院,院中院,所有的房屋院落依山就勢,隨形而建,渾然一體。游走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院中,如沒有導(dǎo)游帶路,恐怕不能盡快走出來。<br></h3><h3> 真是:曲徑通幽一點光,門扉開啟繞廳廊。高崖大鳳欲何去?載我云天萬里翔。<br></h3><h3> 在高家崖建筑群中,我最愛的就是桂馨書院了。桂馨書院分為三部分——成人書院、三元書院和養(yǎng)正書熟。桂馨書院是王家子弟讀書學(xué)習(xí)、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少了庸俗,多了文化品位。三級臺階而上,寓意步步高升;兩個月門輝映——“映奎”“探酉”石匾額在警示王家子弟好好讀書,深研學(xué)問,科考順利,跳入龍門,出類拔萃。<br></h3><h3> 書院正窯廊聯(lián)為“萬卷詩書四時苦讀一朝悟,十年寒窗三鼓燈火五更明”;書院南廡聯(lián)“束身以圭觀物以鏡,種德若樹養(yǎng)心若魚”;書房內(nèi)聯(lián)“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東月洞門聯(lián)“河山對平遠,圖書散縱橫”;西月洞聯(lián)“麓簌風敲三徑竹,玲瓏月照一床書”……如今,站在桂馨書院里,已聽不到王家子弟的讀書聲,也聽不到私塾老師的訓(xùn)導(dǎo)講課聲,但依然能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彌漫的氣息。在這樣幽靜的書院中學(xué)習(xí),年年月月,時時處處感受著書香翰墨的熏陶,有誰能不求上進? 有誰不被感染?知識改變命運,任何時代都是如此。王家重視教育文化,因而使得人才輩出,家業(yè)興旺。<br></h3><h3> 出高家崖堡,有一座通向紅門堡的大橋,人稱龍鳳橋。橋面為木板,走在上面吱喲吱喲地響。導(dǎo)游說:“以前連接高家崖堡和紅門堡的是一條溝中小道,王家大院修復(fù)時才建起這座水泥鋼筋大橋。龍鳳橋橫跨兩堡深溝之上,雄偉壯觀。紅門堡像一條盤臥在高垣上的龍,為龍堡。視履堡像一只居于高崖展翅欲飛的鳳凰,人稱鳳堡?!?lt;br></h3><h3> 真是:兩堡踞高垣,一橋龍鳳連。王家風水地,大院接云天。<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那天(2019年8月3日)。<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導(dǎo)游說:“我要去的這個堡叫恒貞堡。建于乾隆二十七至五十八年(1762一1793年),因堡門為紅色俗稱紅門堡。東西寬139米,南北長180米,占地面積達25000平方米。紅門堡有兩個出入口,南堡門和東小門?!?lt;/span></h3><h3> 我們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一個院一個院地游覽,然后登上堡墻觀景。幸甚至哉,無以言表。<br></h3><h3> 古堡內(nèi)房屋共有四排,南北一條街,東西三條巷,整體隱含著一個“王”。國中一個王,王是半個國。從南到北四排房院,被命名為,一甲、二甲、三甲、四甲。共有院落88幢,每個院有每個院的建筑特色,充分體現(xiàn)了院主人的身份、文化、氣質(zhì)。如一甲東一院為“恬逸居”,西一院為“靜思齋”;二甲東一院為“德馨軒”,東二院為“飄渺居”;三甲東一院為“松竹院”,東二院為“綠門院”;四甲東一院為“童心院”,東二院為“紅杏院”。不說別的,單說紅門堡里每一座院的名稱,就已美不勝收,足以讓人美美欣賞一番了。八十八幢院,有八十八個建筑風格,八十八座院就是八十八個院主人的生活志趣、理想追求、人生價值的充分展示。<br></h3><h3> 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房院相依,豪華氣派。有的院為前園后院,巧借江南園林風格而建。走入其間,細柳拂面,清風柔心,清池水蕩,荷花搖曳。無不讓人神清氣爽。想當年,王家人搖搖擺擺來此,摘掉頂戴花翎,脫去長袍馬褂,坐林亭之下、池水之畔、石臺之上,或想心事,或捧書閱讀,或品茶養(yǎng)性,或?qū)牧奶臁麄兟匄B語花香,觀白云藍天,是何等的愜意呀!<br></h3><h3> 走在一座座王家人離去的院子里,走進一間間空蕩蕩的房子里,總有一種失落感。世事滄桑、人生無常的痛感隱于心頭,漂浮在腦海中,揮之不去。<br></h3><h3> 想來,靜升王氏一族始祖王實,從元代皇慶年間(1312一1313年),由靈石縣禹門外溝營村(今夏門南關(guān)鎮(zhèn)溝峪灘)遷徙靜升佃耕賣豆腐開始,逐步有了自己的土地,成為自耕農(nóng),再由農(nóng)入商,有商入仕;一代又一代的王家子孫,遵循祖訓(xùn),或耕讀,或農(nóng)商,或出仕為官,家族人口繁衍興盛,傭人雇工不計其數(shù)。富裕起來的王家人,歷經(jīng)幾代,開山劈地,為他們自己也為子孫后代修建了這樣一座又一座龐大豪華的住宅群。但他們絕不會想到,他們不爭氣的子孫,會奢侈糜爛,不思進??;會游手好閑,坐吃山空,隨著王朝的日趨敗亡,逐漸走向沒落,直到最后棄堡而去,給人留下了太多的感嘆與遺憾,正所謂“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更難”啊!<br></h3><h3> 建筑是人建的,每一座建筑,都帶有那個時代人文歷史的色彩,所以既要看它的藝術(shù)價值,更要看它的文化價值。我們游覽王家大院,不僅僅是看它的建筑如何氣派,堡墻怎樣高大,更應(yīng)看這個建筑留給人多少有文化價值的東西。這個遺存的建筑,能給人以成敗興亡的思考、教訓(xùn)與啟示。<br></h3><h3>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边@深深的豪宅大院,這排排舞動的楊柳,還有那層層疊疊的繡花窗簾,簾幕撩起,誰在念誰? 簾幕放下,誰在思誰?堡門打開,誰把金銀運回,燦爛了妻兒的笑臉?堡門關(guān)閉,誰又在堡外徘徊不前? 艷羨的目光長過枯瘦的身影,森嚴的堡門堡墻把里面和外面分成兩個世界。我想,住在里邊的人,一定不會聽到當年那個走街串戶賣豆腐的王實的“賣豆腐嘞,賣豆腐嘞”的嘶啞叫賣聲。<br></h3><h3> 我們不知道在這高墻深院里發(fā)生過多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但透過雄偉的門洞,依稀能看到王家高頭大馬進出的影子,滾滾車輪揚起的灰塵。紅燈高掛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繡球樓前拋繡球的熱鬧場景,門墩上曬太陽的老人,窄巷里上學(xué)的孩童,洞房花燭夜的纏綿,金榜題名時的歡慶,丈夫回家的興奮,妻子開門的驚喜,戀人花前月下的細語呢喃,失戀后的淚雨滂沱,節(jié)日的張燈結(jié)彩,堡門前的纏綿告別……<br></h3><h3> 站在高高的堡墻上,任山風拂過我多情的心事。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片大院的灰色房頂,在雨霧中波瀾起伏,滾滾奔向山頂,又滔滔向下奔涌而去。這條龍似乎在積聚著巨大的力量,涌動全部的情潮,想掙脫黃垣,騰空飛去。<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3> 靈石王家大院就像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老者,閱歷豐富,思想深邃,有著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要對我們講。因而,我曾三次游覽,與它傾心對話交流,感受他的堅強、豪邁與風韻,領(lǐng)悟它的興盛之道,敗亡之理。 <br></h3><h3> 古堡里,那顯露在外的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匾額、楹聯(lián)、圖案、彩繪等讓人喜愛; 那一座座灰暗的老房子里,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圣旨、《大清萬年一統(tǒng)天下全圖》《王氏族譜》、名家字畫軸、石拓名家字帖、王門鵬遺墨石刻、陳舊家具等,讓人驚嘆。 “仰云漢俯厚土東西南北游目騁懷常愜意,沐煙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撫今追惜總生情?!闭蔑@著王家大院的非凡情懷;“六百年詩禮傳家令天下豪門望族失顏色,三千間瓊樓遺世為華夏民居寶庫鑄輝煌?!笨偫送跫掖笤撼罋舛?。<br></h3><h3> 王家大院,一步一景致,一院一韻味,處處散發(fā)著濃濃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蓬勃氣息、精神追求、價值理念、宏大氣魄,浸染著大地山河,鑄就了不朽輝煌,難怪《呂梁英雄傳》《古鎮(zhèn)大河》《關(guān)中往事》《刀客家族的女人》等十余部影視作品會選在王家大院來拍攝。<br></h3><h3> 時過境遷,但王家大院巍峨的身姿、傲世獨立的氣勢還有王家人離去時灰暗苦澀的眼神,依然在我的眼前浮現(xiàn)。<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再寫一首七律以撫心懷:</b></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言律詩 《王家大院游》</h3><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堡盤垣龍鳳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凌空展翅欲飛翔。</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千青石通云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百流光化雪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燕銜枝穿閣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人彎腿照相忙。</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與君攜手王家院,</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酒吟詩醉此鄉(xiāng)。</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9一11一12<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