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style="">古人說過這樣一句話:<b>“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皮膚?!?lt;/b></font></h1> <h3>上天想要降臨大的重任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事先會用一些小的困難去考驗一個人,當一個人能夠突破這一些困難的時候,便能成就大任,有大的作為。</h3><h3><br>所以,從這樣一種角度去看,如果生活中遇見了一些不平坦的挫折,并不要悲觀的去對待,或許是上天賜予你,想要鍛煉你成就事業(yè)的一份基石。</h3><h3><br>在清朝時期,曾國藩的弟弟有一次打了敗仗,并且他的表弟也陣亡了,當時陣亡的也有許多人,這個時候曾國藩就告訴他的弟弟說:<br><b>“你已經(jīng)立下了大功,即使是多次失敗,了解你的人也會原諒你的。</b></h3><h3><b></b><b><br></b><b>怎么知道暫時的失敗,不是上天在磨練你</b><b>這個英雄,使你大有長進呢。古語說“吃一塹,長一智”,我平生的進步都是在受到挫折,受到侮辱之后才明白一些道理,要懂得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自己的斗志,增長才智,千萬不</b><b>要放松泄氣。”</b></h3><h3><b><br></b>吃一塹長一智,這都是古人總結(jié)出來的智慧,如果用于某種堅強的狀態(tài)去面對這些小的挫折,當你跨過這些苦難的時候,便能收獲不一樣的局面和人生。</h3><h1><b></b></h1><h1><b></b></h1><h3><b></b></h3> <h3>正如同曾國藩所說,一個人面臨痛苦的時候,他才是最清醒的狀態(tài),能讓一個人進步的,也都是受到挫折和侮辱之后的人生。</h3><h3><br></h3><h3>苦難是一個人成長的根源,一個人不經(jīng)歷風霜,怎么能夠有不一樣的任性呢?正所謂說:<b>“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的梅花撲鼻香”。</b></h3><h3><br></h3><h3>所有的彩虹都是在雨后出現(xiàn)的,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必須要經(jīng)歷航船的波濤洶涌,才會有到達目的地的精彩與收獲。</h3> <h3>明朝的王陽明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h3><h3>王陽明在28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后來擔任一些刑部兵部的主事,正當他想為朝廷出力,大展宏圖的時候,沒想到觸犯了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本來就夠被動的了,但是他在赴任的時候,又遭人跟蹤追殺,僥幸逃過一劫。</h3><h3><br></h3><h3>后來逃上了商船,沒想到還遇上了風暴,船漂流到福建的武夷山,他本來想隱居在武夷山,又擔心劉瑾找自己父親的麻煩,于是又跑到南京去探望自己的父親,后來又輾轉(zhuǎn)到達龍場。</h3><h3><br></h3><h3>當王陽明經(jīng)歷了一番磨難和痛苦之后,也就是在那里,有了不一樣的蛻變和歷練,建了一所龍崗書院,而且還悟出了陽明心學(xué)。</h3> <h3><b>一個人要有面對苦痛淡然處之的精神,當遇見痛苦的時候,要學(xué)會跨過苦難,把苦難當做人生的必然歷程,這樣才有不一樣的收獲。</b></h3><h3><br></h3><h3>就好像需要雕刻的石頭一樣,有一種雕刻的石頭,最初都是從河流中挑選出來的,石頭呈灰色,運回去的時候需要暴曬,因為石頭在河水里面非常精致,但是表面有一些灰色的覆蓋,需要經(jīng)過日曬雨淋才能顯現(xiàn)出來,并且需要長久的打磨才能去掉表面的粗糙。</h3><h3><br></h3><h3>當經(jīng)歷過這一切之后,便能成為不一樣的藝術(shù)品。</h3> <h1><b>做人也是這樣,要學(xué)會不斷的磨練自我,那一些小的挫折就當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度過了一些苦難之后,才能綻放不一樣的色彩。</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