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h1><h1> 尼采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h1><h1> 奧地利(Austria)~我們的向往之地,不僅僅是因為電影《音樂之聲》里的場景,或是喜歡茜茜公主,更是因為首都維也納被譽為“音樂之都”,以中世紀古堡著稱的薩爾茨堡市,又是莫扎特的故鄉(xiāng),因此奠定了奧地利在音樂世界的永恒地位……</h1><h1> 且,高大爺也算是音樂發(fā)燒友吧……??????</h1><h1> 于是,開啟了奧地利二人行……</h1><h3><br></h3> <h1>秋日,進入奧地利境內(nèi),山道兩側的紅杉林閃進閃出,撞擊著視線……</h1> <h1></h1><h1></h1><h1>小木屋在一片秋色襯托下,恍如掉進了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里……</h1> <h1><b>1、戈紹(Gosau)~意外的收獲</b></h1> <h1>司導見我們喜歡攝影,盡量避開高速,帶我們來到戈紹(Gosau):一個小眾景點~地處阿爾卑斯山腹地,與阿爾施塔特小鎮(zhèn)一山之隔,行政歸屬在內(nèi)薩爾茨卡默古特的巴特伊施爾市。</h1> <h1> 計劃之外的美景怎能錯過,跳下車沖進小鎮(zhèn),遠處的山、樹、小木屋、牛馬,草場構成絕美的田園風光,奧地利湖區(qū)小鎮(zhèn)的精致,在這里一展無遺……</h1> <h1>陽光下,牛羊慵懶地吃草……</h1> <h1> </h1> <h1>閑暇安靜……</h1> <h1>背面是云霧繚繞的群峰……</h1> <h1>戈紹嶺腳下還有3個戈紹湖……</h1> <h1>一座座小木屋鮮花圍繞,點綴著依然如茵的綠草。</h1> <h1>戈紹的知名度不大,但它尤如深藏閨中的美女,迷人而靜謐,真乃世外桃源……</h1> <h1>當教堂鐘聲回響在田園,怎能不迷戀這樣的景致……</h1> <h1> 我們的車沿著特勞恩湖以西的阿特湖(Attersee)行駛,天陰也抵擋不住湖邊滿地黃金葉的秋色……</h1> <h1></h1> <h1> </h1><h1> 忽見,遠處神秘的光影,原來那里就是<b>阿特小鎮(zhèn)</b>,奧地利畫壇皇帝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每年要到這里度假寫生,尋找靈感,傳說中的莎爾茨堡周邊湖區(qū)的后花園……</h1> <h1><b>2、哈爾斯塔特(Hallstatt)~遇見最美秋色</b></h1> <h1>漸漸進入哈爾斯塔特湖區(qū),一路秋色美如畫……</h1> <h1>目不暇接……</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 <h1> 下午3:30 左右,順利抵達距維也納300公里的哈爾斯塔特小鎮(zhèn)。 </h1><h1> 哈爾斯塔特(Hallstatt)處于阿爾卑斯山東部,著名的鹽湖地區(qū)薩爾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內(nèi)的一個小鎮(zhèn)。她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zhèn),也是奧地利八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稱世界最美天堂小鎮(zhèn)。</h1><h1> 纜車可以到達廢棄的鹽礦和俯瞰天堂小鎮(zhèn)的全景。</h1> <h1></h1><h1>我們?nèi)胱〉?lt;b>哈爾斯塔特歷史酒店</b>(Heritage Hotel Hallstatt)是景區(qū)里位置最佳最搶手的酒店,推窗觀湖,毗鄰教堂……</h1> <h1>酒店咖啡廳外的景色……</h1> <h1>夕陽西下,最好的光影豈能錯過,我們放下行李,溜達小鎮(zhèn),游客散盡,對岸層林盡染,美景盡收眼底……</h1> <h1>白色的野天鵝優(yōu)哉游哉,與人共生、</h1> <h1>與船共存,互不干擾……</h1> <h1>4:30已落日,小鎮(zhèn)一片靜寂……</h1> <h1> 次日凌晨5點過,高大爺帶著腳架,不顧寒冷獨自來到湖邊,守候小鎮(zhèn)朝霞出平湖……</h1> <h1></h1><h1></h1><h1> 我7:00醒來,窗外霞光萬狀,沖到湖邊,記錄下野天鵝紅掌撥清波的瞬間!一鏡天光澹欲無,白鵝擊水破平湖!好一副仙境般的畫面……</h1> <h1> 天色漸亮,靜謐的湖邊小鎮(zhèn),山間迷人的平流霧,令人陶醉……</h1> <h1> 陽光驅(qū)散了霧氣,遠山漸漸清晰起來……<br></h1> <h1> 尤如一副斑瀾的油畫,沒有一絲混沌,純凈的空氣,純凈的湖水……<br></h1> <h1>湖水平靜如鏡, 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h1> <h1>湖水清澈見底,能看清湖底的沙石……</h1> <h1>漫步在湖畔,畫面總是不停變換,一會兒野天鵝、野鴨入畫,一會兒小船駛入。<br><br></h1> <h1>一會兒一對貌似香港的新人出現(xiàn)……</h1> <h1></h1><h1>徘徊湖邊,心如止水,在這個清幽空靈的空間里、山水怡情中,一切煩惱皆空盡…… 此時的山,是彩色的。水,是彩色的。連心情,都是彩色的……??????</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 <h1>真是個神仙居住的地方……</h1> <h1> 湖邊的人家一戶緊挨著一戶,建筑由巴洛克式風格和文藝復興式風格融為一體……</h1> <h1></h1><h1>這深秋的“木頭小鎮(zhèn)”,就是得名于小鎮(zhèn)的建筑以磚石為構架(第一層),附以木墻,木頂,木窗,木門。</h1> <h1>平靜的湖面上有野天鵝和野鴨子在嬉戲……</h1> <h1> 又到夕陽西下,遠方霧氣升騰,潔白的天鵝襯托著湖面,如同綠葉襯紅花相依相伴---</h1> <h1>一束神秘的光撒向湖面……</h1> <h1>若隱若現(xiàn)……似仙境……如天堂……</h1> <h1>小鎮(zhèn)的夜也很神秘,透過櫥窗,依稀可見的民族服飾和各種精致的手工制品……</h1> <h1>我們下榻的酒店外夜深人靜 ?其實,才晚上7點過……</h1> <h1>在小鎮(zhèn)住了2晚之后,一早又出來溜達……</h1> <h1>小鎮(zhèn)中心廣場的黑死病紀念碑,據(jù)說歐洲因為黑死病減少了1/3的人!</h1> <h1> 下到湖邊小道,展現(xiàn)眼前一副天鵝戲水圖:天鵝見人就會溫順的游過來,和你親近,和平共處……</h1> <h1> 在這里,沉心慢品,親近湖水,才能深深感受到哈爾斯塔特湖的魅力……</h1> <h1> 這里有童話般的色彩、童話般的云、童話般的小木屋……這,是一個秋天的童話世界……</h1> <h1></h1><h1> 秋季,特別是深秋,要么沒有顏色,要么就來的尤為的鮮艷動人。今天的哈爾施塔特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明星片角度的哈爾斯塔特小鎮(zhèn),永遠定格在我們的鏡頭里…… </h1> <h1>依依不舍天堂小鎮(zhèn),離開那天,在這個停車場附近,高大師遺忘了他的高級三腳架,更嚴重的是人已到德國,第二天才想起“腳架呢?"……無奈留下永遠的念想和以上部分價值不菲的片片……????????</h1> <h1><b>3、圣沃爾夫?qū)o謐之度假區(qū)</b></h1> <h1></h1><h1> 距哈爾施塔特十幾公里,便是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常去的消夏之地——圣沃爾夫?qū)^(qū)。</h1> <h1>圣沃爾夫?qū)还J為是奧地利最美的湖之一,她在群山綠林草地環(huán)繞下,有一種沁人心扉的安謐寧靜……</h1> <h1>那迷人的自然風光,清新純凈的空氣,只有沉浸其中,才能靜靜地去感受……</h1> <h1><b>沃爾夫?qū)℃?zhèn)</b>和對面的<b>圣吉爾根小鎮(zhèn)</b>是鑲嵌在仙境般圣沃爾夫?qū)叺膬深w璀璨明珠,兩個小鎮(zhèn)隔湖相望。</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h1></h1><h1></h1><h1>圣吉爾根小鎮(zhèn)是莫扎特的外婆家,晨曦下,湖面煙波浩渺,秋色斑斕,恍若仙境。</h1> <h1>沃爾夫?qū)℃?zhèn)人口不到3000,鎮(zhèn)上半木結構的房屋各具特色,色彩各異。</h1> <h1>滿墻的楓葉??火紅惹眼,讓人愛不釋手……</h1> <h1> 如果乘坐蒸汽小火車可以達山頂,俯瞰圣沃爾岡湖的全景,也是電影《音樂之聲》取景地。因為惦記著哈爾施塔特拍日落??,果斷放棄了……中午在<b>巴德伊舍小鎮(zhèn)</b>午餐后離開??</h1> <h1><b>4、薩爾茨堡( Salzburg )~因為莫扎特一個浪漫??的城市</b></h1> <h1> 繼續(xù)驅(qū)車80公里,來到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 (Salzburg )~莫扎特的出生與成長地。</h1> <h1></h1><h1>莫扎特 、卡拉揚、 茨威格,早在出發(fā)前就無比熟悉這個地名 ,在我的想象里這個古老的城市會是古舊到發(fā)霉,散發(fā)著歷史的渾厚,卻沒想到它如此亮麗,輕逸…… 同時兼顧厚重的歷史和現(xiàn)代的顏色.</h1> <h1>正如余秋雨的描述:就是在現(xiàn)代潮流的琢波中又幾乎未受現(xiàn)代文明的侵蝕。</h1> <h1>情人橋,對面不遠是米拉貝爾花園—音樂之聲拍攝地。</h1> <h1> 走在保留了16世紀風格的小巷上慢慢的就能體會到它十足的魅力。街邊中世紀風格的建筑上高掛著精美的鐵藝招牌,細巧又不顯浮夸,招牌下的每個櫥窗都別有洞天,像是有魔力般吸引著我……</h1> <h1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老城區(qū)的莫扎特出生地。</h1> <h1>坐著60度角度的纜車上山頂要塞,在薩爾茨堡城堡俯瞰,這座中世紀古城便如同漂浮在半空中的夢幻堡壘,讓人不知置身何處。</h1> <h1></h1><h1>俯瞰老城河道彎彎曲曲,兩旁的建筑幽深而神秘,處處都是滄桑歲月留下的痕跡……</h1> <h1>要塞內(nèi)部還展示了要塞作為薩爾茨堡城市歷史源頭、軍事堡壘和大主教居所的歷史細節(jié)。</h1> <h1>我更喜歡要塞的背面觀,畫面干凈、神秘……</h1> <h1> 夕陽下要塞山上的城堡,響起古老的鐘聲,仿佛時間都凝固……正如那句話所說:“如果是巴洛克時代的建筑,就算破舊也不需要修繕,讓它作為時間的見證者而存在。”</h1> <h1>城堡下的街頭藝人……</h1> <h1>酷似水煙的樂器吸引了我,他們演奏都很專注、很有震撼力!</h1> <h1><b>5、瓦豪河谷的遺世小鎮(zhèn)</b></h1> <h1> 多瑙河水孕育了這座純凈的中世紀小鎮(zhèn):<b>梅爾克(melk)小鎮(zhèn)</b>,距維也納2小時車程,一切看起來都復古而有人情味。<br><br></h1> <h1>小鎮(zhèn)沿街有不少別致的小店,都非常文藝。</h1> <h1> 梅爾克修道院高居山頂,俯瞰多瑙河,鳥覽整個梅爾克小鎮(zhèn),這個本篤會修道院,莊嚴地聳立于瓦豪的優(yōu)美風景之中……</h1> <h1> 這座修道院曾經(jīng)是奧地利第一個有確切歷史記載的統(tǒng)治者利奧波德一世的城堡,所以才如此的金碧輝煌。</h1> <h1>在瓦豪的東北端,克雷姆斯河流入多瑙河的入口處,是下奧地利最古老的城市~<b>克雷姆斯(Krems)小鎮(zhèn)</b>,被譽為“通往瓦豪谷的東大門”,其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h1><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h1>城西的石門是中世紀四大石門之一,也是克雷姆斯城的象征。</h1> <h1>古老的克雷姆斯小鎮(zhèn),其擁有極豐富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方面的文化。小鎮(zhèn)盡管不大,卻充滿藝術氣息,工藝品店、畫廊、作坊、酒吧、咖啡店鱗次櫛比,蜿蜒的石子路小街令走街串巷的我像是回到了中世紀,讓你瞬間喜歡上這樣的優(yōu)雅小鎮(zhèn)。<br><br><br></h1> <h1>遺憾的是周末,小鎮(zhèn)老城的店鋪大部分關門歇業(yè),偶有幾家開張的,這不,這樣的折扣力度何不進去? </h1> <h1>陰天的瓦豪依然迷人……</h1> <h1>雖然沒有選擇乘船游覽,也算親臨了美麗的多瑙河……</h1> <h1><b>6、維也納(Vienna)~世界音樂之都,讓我們接受了歌劇的熏陶……</b></h1> <h1> 一路游山玩水抵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入住城中心的<b>維也納大酒店</b>(Grand Hotel Wien)。</h1> <h1>酒店毗鄰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一街之隔。</h1> <h1> <b>維也納國家歌劇院</b>(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也是維也納的主要象征。在那里演出的每一場歌劇、音樂會、芭蕾舞劇都是經(jīng)典!</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協(xié)會五個廳中最大的一個,在這里既有世界頂級的專業(yè)演出,也有最平常的業(yè)余演出,有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也有過成都龍江路小學的演出……</h1> <h1> 因此,我家的發(fā)燒友飛越千山萬水,為的就是想親臨現(xiàn)場,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觀看一場歌劇,也是我們到維也納的重頭戲!維也納的老同學提前幫我們訂了票:莎士比亞歌劇: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夢)……</h1> <h1> 國家歌劇院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羅馬式建筑,是仿照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劇院的式樣,全部采用意大利生產(chǎn)的淺黃色大理石修成的。</h1> <h1> 建筑結構富麗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靡之風。觀眾席共有六層,樓上樓下共有1642個座椅,背后還有567個站位,三層還有100多個包廂。劇場正中是舞臺,樂池也很寬大,可容納110人的樂隊。</h1> <h1> 每個椅位的靠背后面都有顯示屏,有中英德和日文,同步翻譯劇情……</h1> <h1></h1><h1> 著名指揮家西蒙妮·楊(Simone Young)的方向特點是空間寬敞,輕便。 她使本杰明·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的音樂世界大放異彩,她以專注的方式讓音樂空間里飛舞, 導演布魯克也讓其他角色充滿喜愛和生命力,以適度的幽默始終保持故事主題,講述了仙國國王夫婦的故事,也同樣傾情訴說四位年輕雅典人被誤導的愛情動蕩,傾情準備工匠的游戲……</h1> <h1></h1><h1>整個演出只有開場前和謝幕時可以拍照攝像??…</h1> <h1> 在國家歌劇院上演的這場新“仲夏夜之夢”是聲音和視覺上和諧一致的歌劇制作,過癮了……</h1> <h1> 維也納美泉宮也是必去之處,作為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美泉宮之于奧地利的地位,堪比紫禁城之于華夏民族。</h1> <h1> 參觀完美泉宮宮殿后,我最愛的是其背面的皇家花園—法國式園林~茜茜公主的夏宮。</h1> <h1>秋色漸濃……踩踏著落葉想象著茜茜公主的故事……</h1> <h1> 大花園的空氣里雖處處回蕩著茜茜公主的歡笑聲,但更多的感觸是一個公主難以言表的眼淚……</h1> <h1>秋日的葉子一片片落下,帶著一絲絲的遺憾……</h1> <h1> 紅葉跳躍著,旋轉著,輕舞飛揚著,翩然落下……</h1> <h1>在凡人眼里美泉宮如夢如幻,肯定是個天堂!</h1> <h1> 但對茜茜公主來說,牢籠般的美泉宮怎么比得上自由自在的巴伐利亞呢?</h1> <h1></h1><h1>秋天的美泉宮更加耐人尋味……</h1> <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h1><h1>讓人遐想……</h1> <h1></h1><h1>克恩頓大街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步行街之一。也被稱為維也納的金色U字街。</h1> <h1>逛街是我比較Injoy的事,重要的是銀婚之年的紀念品要在這里體現(xiàn)????……</h1> <h1> 這片區(qū)域真是有趣,皇宮、教堂、奢侈品商店都擠在一起。轉個角是皇宮,再扭個頭就是斯蒂芬大教堂,推開一扇門也許就走進了歐米伽或者PRADA……這里是皇權的所在,是信徒們的虔誠所在,也是紙醉金迷的所在。</h1><h1> 但我更鐘情于當?shù)匦〉?,高大爺又入手幾張奧地利音碟……</h1> <h1>市區(qū)里的景點也很集中,維也納英雄廣場,位于市中心。</h1> <h1>廣場周圍有茜茜公主的冬宮霍夫堡宮、總統(tǒng)府、總理府、</h1> <h1>維也納市政廳、議會大廈、自然歷史博物館、藝術史博物館。</h1> <h3>城市公園</h3> <h1> 大學老同學昉居維也納20多年,昉的熱情將我們?nèi)诨瓉硭屯?,宴請我們品嘗維也納的大豬排,小牛肉,還有比成都還正宗的川菜,美酒加咖啡,滴滴香濃,美味可口……謝謝昉!友誼永存!</h1> <h1> 奧地利是音樂之國,無疑被她的音樂所陶醉;但印象更深的,還是她自然的秋色風光以及迷人的小鎮(zhèn)和精致的建筑,當然,置身在迷人眼的秋色之中,有施特勞斯的華爾茲和莫扎特的《費加羅婚禮》伴隨耳畔,也算是錦上添花了。</h1><h1> 短短幾日,雖然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且浹髓淪肌,感觸頗深,路過的好多小鎮(zhèn)記不住名字,鏡頭也無法記錄所有的景色,但已深深地記憶在腦海里…刻骨在我們的心里…至今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不知是否還有機會故地重游……????</h1> <h1><br></h1><h1><br></h1><h1><br></h1><h1>攝影:蘭寶石、Jasmine、路人甲(歪果仁),司導小劉</h1><h1>編輯:Jasmine</h1><h1>審稿:蘭寶石</h1><h1>2019.11.于成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