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被大文豪高爾基譽為世界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的《一千零一夜》中,有這么一句話“從未見過開羅的人,就等于沒有見過世界的人”。</h3><h3>地處尼羅河三角洲南部、被譽為勝利者之城的開羅,數(shù)千年來歷經波斯、希臘、羅馬、阿拉伯、奧斯曼等國家征服和統(tǒng)治,直至阿拉伯人在公元641年(相當于我國唐朝貞觀年間)進入埃及后的1400多年以來,完成了整個國家的阿拉伯化的進程,從倭馬亞到阿巴斯、從法蒂瑪?shù)桨⒂炔肌鸟R穆魯克到穆罕默德.阿里,其間還有被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了300余年,除短暫時間被英國占領外,走馬燈更換的王朝都是阿拉伯人的統(tǒng)治,埃及成了名副其實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并一直是整個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開羅在14世紀達到鼎盛。</h3><h3>阿拉伯人法蒂瑪王朝征服埃及,于公元969年開始建設定為首都之地的開羅,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歷朝歷代在開羅修建了近千座清真寺,幾千條宣禮塔高聳入云,所以開羅有“千塔之城”的美譽。</h3> <h3>被伊斯蘭教浸淫了1000多年的開羅,成為伊斯蘭風情濃郁的城市,開羅的伊斯蘭老城區(qū),197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阿拉伯人千年打造出來的金字招牌,雖然它的光芒總是被金字塔所遮蓋。</h3><h3>開羅伊斯蘭老城位于現(xiàn)代開羅的東部,除了少數(shù)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外,主要體現(xiàn)的是伊斯蘭文化。老城以汗.哈利利市場為中心,向南北兩方擴展,包括薩拉丁城堡和愛資哈爾等許多著名清真寺等聞名遐邇的伊斯蘭名勝古跡。</h3> <h3>在開羅眾多的古老清真寺中,最有名的首推愛資哈爾大清真寺。愛資哈爾清真寺建于什葉派穆斯林公元969年攻占埃及建立阿拉伯人統(tǒng)治的法蒂瑪王朝時代,在中國史書上稱之為綠衣大食國,清真寺位于今天開羅老城區(qū)的中心地帶,意為“勝利者之城”的開羅之名,就是始于那時,后來又經歷了阿尤布、馬穆魯克、穆罕默德.阿里等王朝,作為埃及首都一直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當時的法蒂瑪王朝統(tǒng)治者,在開羅還建有兩座宏偉的宮殿,但都已被戰(zhàn)火燒毀,而作為傳播伊斯蘭教的愛資哈爾清真寺卻保存下來,伊斯蘭教在埃及深深扎根并成為國教,愛資哈爾清真寺功不可沒,它不但是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同時也是一處伊斯蘭研究和教育的學術機構﹐后來發(fā)展成與摩洛哥菲斯的卡魯因大學并肩的世界最著名的伊斯蘭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在伊斯蘭世界享有很高的榮譽與地位。</h3> <h3>愛資哈爾清真寺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寬敞的庭院三面被大廳環(huán)繞。東廳最大,由5道走廊組成;南北廳各由2道走廊組成。庭院主門右側有建于1469年的一尖塔,其旁矗立著一座建于1514年的雙尖塔,它為該寺最壯觀美麗的尖塔。</h3> <h3>在愛資哈爾清真寺的北面是侯賽因清真寺,這兩個著名的清真寺隔著侯賽因廣場遙遙相望,侯賽因廣場從中世紀開始,就是開羅的中心,直到現(xiàn)在仍然是許多伊斯蘭節(jié)日活動的重要地點。建于1870年的侯賽因清真寺雖然歷史不算長,但它卻是官方的清真寺,是穆斯林朝拜的圣地,非穆斯林不能進入。清真寺里面有一個銀做的神龕,里面安放著先知穆罕黙德孫子的頭顱,他死于680年的一次謀殺。</h3> <h3>侯賽因廣場</h3> <h3>侯賽因清真寺里面一個銀做的神龕</h3> <h3>開羅老城還是很值得去的,因為一進入城內就聽見大喇叭廣播著古蘭經,覺得自己像穿越了一樣,同時各種各樣阿拉伯語的叫喊聲也不停出現(xiàn)在耳邊。</h3> <h3>汗·哈利利集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最初是由一名叫哈利利的商人為了商貿活動建造的商鋪。從那時起,商販們就開始在此出售珠寶、金、銀、銅和高級香料。如今,在此仍然能找到類似的商品,其中也有物美價廉的東西,精致的銅盤、紙莎草畫等工藝品,很適合度假的人們作為紀念品買回家。這里已成為開羅古老文化和東方伊斯蘭色彩的象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h3> <h3>開羅老街區(qū)哈利利就像上海的老城隍廟,是開羅現(xiàn)代社會中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一塊保留地,在寬不足4米的小街縱橫交叉形成的約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布滿了難以計數(shù)的店鋪。雜貨鋪內擺滿了各種日用品,其中的阿拉伯水煙壺特別引人注目,它與傳統(tǒng)的中國水煙管不一樣。它頗有高度,形狀特別,銅質的水煙槍和煙嘴制作考究,看上去像一件工藝品;它的底座體積很大,可裝許多水,而吸管的尺度很長,也許這樣可以更好地起到對煙的過濾消毒作用。阿拉伯男子喜歡吸水煙,開羅街頭有許多這樣的店鋪,他們不僅出售各種式樣的水煙槍,顧客還可以在店內租用一個水煙槍吸上一陣子。</h3><h3>汗哈利利市場,中東最大的集市,埃及最古老的露天商貿中心,市場旁邊有著名的愛資哈爾清真寺和侯賽因清真寺,市集里有很多傳統(tǒng)的手工品。</h3> <h3>汗哈利利市場在開羅市老城區(qū),數(shù)十條街巷,數(shù)千家小店鋪,除了手工藝品店鋪,巷子口還有很多露天咖啡店、香料店、服裝店,有些店鋪還是歷史悠久的老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紀,當時這里原本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紀,埃及的統(tǒng)治者汗.哈利利以法特梅是叛教者無權建墓地為由,下令拆毀墓地,并出資再次建起市場,即汗.哈利利市場。開羅古老文化和東方伊斯蘭色彩的象征。它已經成為去埃及必去的景點,就像去臺灣必定要去逛士林夜市或者六合夜市一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