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充市陳壽中學 田賢凡</h3> <h3>10月24日我有幸聽到了南充市2019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優(yōu)質(zhì)課,學到了不少東西,也身感自己的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許多問題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完善,深感不虛此行。</h3> <h3>回顧教師們的優(yōu)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豐富惹人喜愛,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贊嘆。</h3> <h3>趙又蓉老師的《巧用夸張助力諷刺小說人物塑造》由“圈點勾畫尋夸張”“凝思聚神悟夸張”“齊心協(xié)力賞夸張”“百花齊放繪夸張”四部分組成,教學設計層次清晰,邏輯分明,由讀到寫,設計精巧。</h3> <h3>馬權老師的《脈脈親情-把握文章線索》由一段感人的音樂導入,將學生帶入溫暖親情的情境中去。以龍應臺的《目送》為例文,引導學生找到文章線索,再體會文章脈脈親情。馬老師的課激情滿懷,頗為生動。</h3> <h3>陳鴻靜老師的《天地有聲樂,韻律動人心》,教學設計有梯度,層層深入,完美的體現(xiàn)了群文閱讀理念。課堂答疑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問題由學生中來,整個課堂基本上是學生實踐后總結得出。知識點落實到位,把寫作技法融入到學生的寫作中去。</h3> <h3></h3><h3></h3><h3>李燕老師的《幾許馨香寄真情》,用《海棠花李燕老師的《幾許馨香寄真情》用《海棠花》《想念荷花》《一朵紅色的非洲菊》三篇文章進行比、對、讀、議。設計精妙,先讓學生精讀海棠覓香徑,再讓學生賞讀群芳展風采最后,研讀“花木”抒真情。李老師的課語言優(yōu)美,溫婉動聽,課堂氣氛很活躍,讓聽課老師頻頻稱贊。</h3> <h3>這次聽示范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課堂氣氛沉悶,語言不夠簡練,對學生點評同樣單一,缺乏指導,知識的落實上局限于口頭,缺乏實際操作,落實到筆頭上。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jù)本班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yè)務水平。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