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零一九年、九月下旬,一篇《上海六大古鎮(zhèn),哪個最值得去游玩?》的美文,由錦繡在線,大風(fēng)號在微信中發(fā)布。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撥動想去游玩的心弦。據(jù)美文介紹:上海有朱家角、七寶、楓涇、新場、泗涇和金澤六大古鎮(zhèn)。五大古鎮(zhèn)都去了,唯有金澤古鎮(zhèn)無緣相見,遂前往。</h3> <h3> 地鐵??一號線,黃陂北路站下,轉(zhuǎn)乘滬商專線,上高速,一小時左右,滬青平公路、金澤古鎮(zhèn)下,穿過馬路,對面就是金澤古鎮(zhèn)。</h3> <h3> 金澤古鎮(zhèn),位于上海青浦區(qū),當(dāng)?shù)鼐用穹Q謂“青西”,即“青浦西面”和江蘇省交界的地方。北傍淀山湖,東與西岑鎮(zhèn)接連,西與商榻鎮(zhèn)毗鄰,南靠太浦河與浙江嘉善、大舜鎮(zhèn)交界,318國道鎮(zhèn)前通過,總面積26.44平方公里。古鎮(zhèn)初建于宋初、興于宋中晚、盛于元。因古鎮(zhèn)地區(qū),水鄉(xiāng)澤國,生產(chǎn)稻米,色澤金黃,故稱金色澤國,簡稱金澤。</h3><h3> 金澤古鎮(zhèn),湖塘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叉,古橋隔三差五,眾多而與眾不同,古老而歲月悠久。古鎮(zhèn)上保留著宋、元所建的七座古橋梁,古色古香,韻味十足。同時古鎮(zhèn)雖尚有廟宇留存,但小而微,不成氣候,唯金澤古橋,一枝獨秀,聞名遐邇,金澤古橋甲天下之傳說,一直流芳于江浙滬一帶……</h3><h3> </h3> <p> 進金澤,問鄉(xiāng)民,欲見古橋。然鄉(xiāng)民愕之,遂指路:“沿右手步行百米,西面見路標(biāo),右??拐彎即可?!焙唵蚊髁耍徽Z中的。隨后鄉(xiāng)民又不經(jīng)意的說:“古橋光禿禿的有什么好看?”聽了這句話像冷水澆頭,渾身打了個激靈,一股興沖沖的勁道,頓時泄失的無影無蹤。難道真的像鄉(xiāng)民講的“光禿禿”?</p> <p> 一路在鄉(xiāng)民住宅中右拐西轉(zhuǎn),一行在老舊小巷里摸索前進,看到了這幢漂亮的小別墅,那左邊就是夢寐以求的河,朝思暮想的橋。</p> <p> 一眼望去,好一座火紅的獅子???橋。橫跨碧河兩岸,威武雄壯;橋單孔、木質(zhì)、鏤空;橋身左右、鑲嵌獅頭、獅眼探出,神態(tài)逼真,憨態(tài)可掬;獅橋千鈞之力,獅身紋絲不動,穩(wěn)如泰山。</p><p> 人來人往一肩挑,</p><p> 車去車歸兩頭聊。</p><p> 直覺告知非古橋,</p><p> 紅獅金澤樂逍遙。</p> <p> 看見了吧!普慶橋。仿橋也??!普慶橋的前世今生已介紹得非常清楚,無須多言。不過有點納悶,不是說金澤獨多的是古橋?迎面第一橋給人的印象是木橋,仿橋?僅管是仿《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畫的汴京橋,那有怎樣!汴京橋出現(xiàn)在《清明上河圖》的確珍貴,然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金澤鎮(zhèn)古橋中,難道是和金澤古橋“別苗頭”?時間不同,類別不同,不倫不類!“別得過”嗎!僅管普慶橋造的精巧玲瓏,僅管走在木橋上,發(fā)出的“通通”聲,耳目一新,然和金澤古橋氛圍極不相稱,有點嘩眾取寵,喧賓奪主。當(dāng)時建造的發(fā)起人,也不知如何想的?仿一座宋代石橋也可以??!為什么要仿木橋?標(biāo)新立異!只是不要忘記金澤以石橋甲天下這句話……</p> <h3> 離開仿橋,前面石碑銘文清晰“下塘街74弄水橋”文物保護點,實事求是,中規(guī)中距,金澤水橋就是水橋,原來面貌,游人到此,非常清楚“下塘街”古河旁……</h3> <h3> 碑前綠水,緩緩流淌。黑瓦白墻,頭枕河床。倒影對稱,游人前往。</h3><h3> 踏步幾階,條石褐紅。左右兩側(cè),各分西東。洗衣淘米,捉蝦水中。</h3><h3> 真的和我小時候在無錫外婆家,后門口的沿河情景一模一樣。白天外婆忙著在此洗衣淘米,晚上我偷偷來此,手電捉蝦。蹲在石階最下面一階,等一會兒,手電不照,依靠月亮的光線,一些晚上在石階細(xì)縫里吃東西的蝦,慢悠悠的游來游去,清晰可見。此時不猶豫,手電立刻一照,??蝦即時會一動不動呆住了,立刻猛的下手插到水里,抓住蝦身子捏牢,??!必須穩(wěn)準(zhǔn)很,方能手到擒來,慢了不行,水花一驚,蝦一個翻身,水嘩一響,無影無蹤。捉住的蝦??還會在手里犟,扭動身子,力道蠻大,放進小簍里就安全了,一個回合勝利??。再關(guān)掉手電,耐心等待,一會兒蝦??又來了……</h3> <h3> 真的就像對面的情景一樣,真的很留戀小時候的外婆踏步洗衣、頑童踏步捉蝦的情景……</h3> <h3> 小河潺潺朝西方,</h3><h3> 綠樹青青黑白房。</h3><h3> 歲月蹉跎千百年,</h3><h3> 光陰荏苒靜流長。</h3> <h3> 沿古河一直朝西走,左邊是古河,右邊是古宅。下街塘61號,門牌清晰,一目了然。一層平房,小門小窗,黑瓦白墻;屋脊高聳,小瓦交疊,瓦骨半圓;窗開一半,紗窗遮掩,燒飯做菜;岸道平坦,條石橫闊,錯落有致;游人緩步,人影細(xì)疏,小貓幾只;人聲罕寂,悄然無聲,僅聽鳥聲;下街塘黑白紅相配,下街塘黃青褐相連;古色古香古宅,古色古香古河,古色古香金澤——古鎮(zhèn)下街塘也。</h3><h3> 行進在下街塘,每一個游客都會有一種當(dāng)年小時候居住的感覺:小時候一樣的房子,小時候一樣的街景,小時候一樣的過去,只是沒有河而已。真的有一種時光倒流之意境,有一種流年轉(zhuǎn)換之韻味……</h3> <h3> 前面隱約可以看見有一座橋的身影,加快腳步??,然右面出現(xiàn)的被拆除的古宅,仿佛正起破壞古鎮(zhèn)古河古道氛圍的作用,并向預(yù)示著游人,金澤古鎮(zhèn)也已進入變革之中了……</h3> <h3> 是啊!古樹的鐵籬笆已四方成型,青石的園桌園凳已四面擺放,沿岸的岸道已修整鋪平,連花草共賞、人人愛護的宣傳牌子都插在綠化里了,看來正式旅游景點的氣勢正在形成,也許要不了多久,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喧囂塵上,熱鬧非常地場面就要在金澤古鎮(zhèn)演繹,目前金澤古鎮(zhèn)的一切,也許正處在黎明前交替的雞??鳴晨曦中……</h3> <p> “快去占位,領(lǐng)先一步,”,“穩(wěn)有位子,小貓幾只,誰會去搶?”。坐在石凳上,面對古宅古河古橋,抬起頭慵懶、盡情、隨心所欲的眼眸,欣賞古橋朦朧的英姿。盡管前面的古橋還不知如何稱呼,叫什么橋?是什么名字?然只要是古橋就心滿意足了。為什么?因為整個上海周邊的古鎮(zhèn),美友你看見過如此迷蒙的古橋?你感覺過如此靜謐的古橋?你體會過如此無人的古橋?我想看見的人,肯定不會太多!或者是寥寥無幾,尤其是被稱為上海周邊地區(qū),碩果僅存的六大古鎮(zhèn)之中的古橋?唯有金澤古橋翹楚!</p> <h3> 漂亮吧?幽暗的氛圍,讓人沉浸在對古橋漫漫的遐思之中……</h3><h3> 秋日晨曦中的逆光,灑滿了古橋、古河、古樹、古桌椅上,仿佛像披上一件深黯色的外套,然明亮的射線仍不依不饒的穿進了外套的縫隙,使古橋前的一切變得斑駁陸離,色彩紛呈:天亮墻白河綠,樹黯橋褐灘蔭;天空白云飄浮,墻面潔白無瑕,河水碧綠清澈;古樹縱橫,上下?lián)翁?;古橋飛架,南北通途;古岸幽境,東西蔭遮;一副世外桃源之景象,一種恍如隔世之感覺——金澤古橋之氛圍也!</h3> <h3> 普濟橋,建宋咸淳三年(1267年),清初重修,至今七百多年,是上海地區(qū)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橋。單孔圓弧形,長26,7米,寬2,75米。</h3> <h3> 橋體坡度平緩,橋面較窄,橋石多采用紫石,俗稱紫石橋。當(dāng)雨過天晴時,橋面晶瑩光澤,宛如一座用紫石鑲嵌的寶石橋。普濟橋有明顯的宋代石拱橋特征,與河北著名的趙州橋齊名。</h3> <h3> 據(jù)歷史記載橋兩側(cè)均置欄板,兩堍均有引橋,現(xiàn)已不完整。普濟橋素有“上海第一橋”之譽,1987年被列為上海第四批文物保護橋。入《上海詞典》、《中華名勝詞典》條目。</h3> <h3> 坐在普濟橋邊的石凳上,眺望古橋以及對面的沿河風(fēng)景,發(fā)思古之幽情,感今日之體會:小橋流水,黛瓦白墻,綠樹成蔭,蔭涼爽快,秋高氣爽,秋風(fēng)拂面,人影細(xì)疏,人聲杳然。雖有音響,然非人語之聲,咋咋鳥雀之聲也;偶有歌聲,僅老翁一人之聲,“青西”金澤俚歌之聲也!</h3> <h3> 白衫短袖,黑鞋黑襪,放聲高歌,踏步而來;膚色黝黑,神態(tài)自若,俚曲一首,搖晃而去。上前探問:“何方人氏,古鎮(zhèn)鄉(xiāng)民,遛彎閑逛?!鄙锨疤絾??“為何要唱!自娛自樂,放松心情?!鄙锨疤絾枺骸霸儆袠蚍瘢窟^普濟,右拐彎,向前走,橋連橋?!?lt;/h3> <h3> 過普濟,橋連橋,的確如此,鄉(xiāng)民無虛言。</h3><h3> 極目遠(yuǎn)眺,遠(yuǎn)處之橋,不知芳名,近處之橋,放生橋也。</h3><h3> 立古河邊,佇放生下,向東遠(yuǎn)望,賞心悅目:江南水鄉(xiāng),水氣氤氳,色澤潤厚,大地回春;綠樹高聳,綠樹成蔭,古橋橫跨,連綿不斷;沿河長廊,挑出水面,依欄傍水,伸手水拂;黑白瓦舍,棱角分明,碧水駐足,倒影畢現(xiàn);時光凝固,古鎮(zhèn)幽境,超凡脫俗,人間仙境———金澤古鎮(zhèn)之容貌也!</h3> <h3> 放生橋下向西觀賞,同樣風(fēng)景如畫。</h3> <h3> 放生橋,建于明,修于清,因橋旁有廟宇,有放生之舉,故取名放生橋。單孔,橋長25,2米,高4米,花崗石與青石而成。同樣被列為青浦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h3> <h3> 放生橋銘文。</h3> <p class="ql-block"> 放生橋的式樣和普濟橋差不多,幾乎可以說一模一樣,雙胞胎。旁邊的小廟實在太小,加之原本旅游人稀少,進去的就更少了,上放生橋。</p> <p class="ql-block"> 抬眼望去,眼前的景象簡直可以媲美徽派建筑了,粉墻黛瓦,碧水流淌,波紋蕩漾……</p> <p class="ql-block"> 真是神仙住的地方!</p> <h3> 過放生橋,不遠(yuǎn)處又是古橋一座,猜猜是什么橋?迎祥橋!</h3><h3> 迎祥橋,金澤最古老的橋,元代年間建,明清兩代均修葺一次,橋為六柱五孔梁架式石橋,中孔跨徑6,35米,左右二孔5米,寬2,14米全長34,25米。采用楠木梁承重,結(jié)構(gòu)獨特,構(gòu)造復(fù)雜,特別是橋面枋板上密布用石灰糯米拌漿砌成的豎起青磚,形成磚體橋面,即美觀又實用,橋坡有踏階,便于通行,而無橋欄便于蒙古騎兵,疾馳過橋。迎祥橋,蒙古人建橋用盡心思,堪稱罕見。</h3><h3> 迎祥橋坡度平緩舒適,橋體略呈弧線,橫跨水面如虹,輕巧簡介實用,向來被列代列入“金澤八景之一”,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之美譽。</h3><h3> 為此金澤人民政府還在橋畔,建有仿古亭,配花園,載花草,供游人休憩,以增其色。“虹景環(huán)空如入畫,水天一色合吟詩”的詩句是對迎祥橋的贊美。</h3> <h3> 迎祥橋的青磚橋面,實屬罕見,絕無僅有。行走在橋面,兩面無欄桿,風(fēng)一吹,一種不穩(wěn)感覺頓時來臨,有點恐懼,不敢東張西望,徑直的快步通過。過后有一個疑問:“當(dāng)年蒙古騎兵真的會快馬加鞭,飛馳而過?有這種可能嗎?</h3> <h3> 過迎祥橋后,迎面遇見的是大門緊閉的繡品莊,門可羅雀,空無一人。一種寂靜無聲氣息,引起了自己的警覺,擔(dān)心害怕之心,油然而生。回望四周,同樣如此。那和我們一起過橋的游人呢?一轉(zhuǎn)眼已杳無蹤跡,先前聽他們說要到金澤附近的大觀園去,也許已去了。再回望迎祥橋,空空如也,僅存我們兩人了。真的希望還有其他游人正在往迎祥橋走,沒有!真的害怕??起來……</h3> <h3> 硬著頭皮,往小巷深處走去。</h3> <h3> 小巷夾弄中的北窗,小巧玲瓏,古色古香,不是哪都能看到的噢!</h3> <h3> 加快腳步,不要害怕!快走!</h3> <h3> 走過幾道巷,轉(zhuǎn)過幾道彎。真是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轉(zhuǎn)到先前普濟橋附近的岸邊。下街塘依然一片寂靜,依然小橋流水,依然人家枕河,依然悄然無聲。一整圈兜下來,下街塘僅是七八個我們一樣的游人在走動,當(dāng)?shù)氐木用窠^少見到,見到的也僅是唱“俚歌的老者。不懂!金澤古鎮(zhèn)目前的下街塘古橋游覽區(qū),竟真的會如此的冷清!</h3> <h3> 普濟橋向普慶橋回走時,又遇見來回遛彎老者,問“吃飯的地方有嗎?”回:“這里沒有!前面街上?!逼婀??游覽區(qū)沒有吃飯的地方,連小吃”餅頭餅?zāi)X”的地方都沒有!的確是和其他五大古鎮(zhèn)不一樣!</h3> <p class="ql-block"> 向東上街。</p><p class="ql-block"> 街上實際上就是我們剛進鎮(zhèn)的一條馬路,當(dāng)?shù)厝朔Q“街”。街的東面是“上街塘、西面是“下街塘”(剛剛我們游覽古橋的地方)。街將上下兩塘,一分為二。耶??。街上兜了一圈,飯店沒有,不像樣的小飲食店頗多,無奈就是這碗大排面,12元,量可以,大排也大,便宜。</p><p class="ql-block"> 下午去“街”的東面,游上街塘,軒香橋、狀元樓、天皇閣橋。</p> <p> 上街塘,鄉(xiāng)民老屋比下街塘密集得多,且雜亂無章,老屋無人要塌。</p> <p> 郵局送信用的老式28吋自行車,也許在上海地區(qū)很少見了吧!在這里還是郵局主要的交通工具。</p> <p> 理發(fā)店??還是老式的剃頭轉(zhuǎn)椅,露出“白乎乎夾里”的人造革轉(zhuǎn)椅,要多難看有多難看,然生意興隆,沒有空的時候。</p> <h3> 彈棉花作坊,上海已絕無僅有。</h3> <p> 通過老屋、理發(fā)店、彈棉花作坊向右拐,來到上街塘軒香橋。要注意看軒香橋的名字隱匿在居民小店的門框上,軒香橋好像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有損自己的形象,故意這樣遮遮掩掩,深藏不露。是?。∫苍S車水馬龍的輝煌年月已不再,有損英名,只能如此了。但是軒香橋往日的雄風(fēng),今天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軒香橋的來去雙橋面的模式,別具一格與普濟橋、放生橋、迎祥橋等橋式樣迥異,別出心裁,花開兩朵,刮目相看,贊??</p> <p> 上軒香橋。軒香橋上看狀元,半遮半掩半遮臉。</p> <h3> 古鎮(zhèn)狀元樓前飄出的麻將聲,刺耳嘈雜,令人生厭。源遠(yuǎn)流長,古色古香的狀元樓,現(xiàn)在已成為居民生活館,正演繹著與古鎮(zhèn)極不相稱的浮躁,無語!真是:“舍美玉而求頑石!”。</h3> <p class="ql-block"> 軒香橋不遠(yuǎn)還有一座古橋。</p> <h3> 天皇閣橋。</h3> <h3> 天皇閣橋面。</h3> <p class="ql-block"> 天皇閣橋附近水面和上街塘的古橋,都被古鎮(zhèn)居民住宅包圍了,沒有插足的地方,沒有什么可以游覽的地方,簡直沒法和下街塘古橋氛圍相比。上街塘和下街塘河面也僅看見一只河面清潔船,也許整個金澤古鎮(zhèn)河道也僅此一只,不多時即離開。</p> <h3> 出上街塘,回街上。在離開金澤古鎮(zhèn)的滬青平公路口時,狀元樓飯店,赫然醒目,嗐!無口福!在里面點多好!那就不是大排面嘍……</h3> <p class="ql-block"> 過馬路乘車回,在車站休息室里遇見一位老三屆高中畢業(yè)生,男的七十六歲健談,在老兄的講解下,對金澤古鎮(zhèn)的方位和四周區(qū)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金澤古鎮(zhèn)附近西岑古鎮(zhèn)比金澤還要“土”,商榻古鎮(zhèn)更“土”,沒有什么可以玩的,附近的周莊,和大觀園“靈額”,坐車過去很方便。又說金澤是一個還沒有步入商業(yè)模式的尚未開發(fā)的處女古鎮(zhèn),現(xiàn)在來玩還可以體會到古鎮(zhèn)的幽靜,體驗到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氛圍,古鎮(zhèn)是洗滌心靈的雞湯。如果是想休息一下疲倦的大腦,放松一下心情;如果是想約幾個知己,聊聊人生的成敗、得失、榮辱、利害的因果;如果是想和同學(xué)的聚會、會餐;如果是想靜一靜、理一理自己的思緒,都是一個好地方,尤其是那些想和他人(上海話講,喜歡“講帳”的人)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去所?!睂Γ」缠Q!我想那普濟橋邊的石桌石凳、迎祥橋邊的仿古亭都是不錯的、不二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 班車要開了,古橋甲天下的金澤古鎮(zhèn),再見了??!</p><p class="ql-block"> 你的古橋并不是“光禿禿”的。你的古橋充滿魅力,你的古橋是值得留戀。我們會記住你——金澤古橋幽靜、淳樸、古色古香的韻味;我們會記住你——金澤古橋源遠(yuǎn)流長的歷史,我們會記住你——金澤古鎮(zhèn)的卓爾不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