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喀納斯”蒙古語,意為“峽谷中的湖”??{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長24公里,平均寬約1.9公里,湖水最深196米,面積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觀保護區(qū)總面積為5588平方公里??{斯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喀納斯風(fēng)景區(qū),基本由喀納斯湖、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禾木村、白哈巴村構(gòu)成了它的主體,也是風(fēng)景區(qū)的核心精華。這里,有山,有水,有藍天,有白云,有陽光,有云霧,有金黃,有碧綠。正是這多彩的景色,構(gòu)成了喀納斯最美的秋天!不愧為《中國國家地理》十大風(fēng)景區(qū)最美秋色排行榜第一名稱號。</p> <p><br></p> <p>到喀納斯湖前需經(jīng)過著名的喀納斯三灣(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能在一早上最佳光線時間段將三灣一網(wǎng)打盡,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區(qū)交通車8:30始發(fā),我們雖住在景區(qū)里,但離景點還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外來車不能進景區(qū),我們在喀納斯湖景區(qū)的三天必須提著行李和攝影器材進行拍攝,真是累得人夠嗆!我們5點半出發(fā),花了50元搭了個地頭車到了第一站神仙灣。此時的神仙灣大霧彌漫,啥也看不見,不知要等多久霧才能散,再加上要登上百米的棧道才能到觀景平臺,棧道上結(jié)滿了冰霜,我們是望而卻步了。同行的幾人商量決定先到月亮灣看看,是不是會也有霧,月亮灣是三灣中最有亮點的景觀,要力保拍成。等到8:30,我們乘上第一班車到了月亮灣。真是太幸運啦,此時的月亮灣上,云霧正在翩翩起舞,碧綠的湖灣、黃綠色樺松林若隱若現(xiàn),好一幅美麗迷人畫卷!我們趕緊找機位拍攝,留下這美麗的瞬間。這個視頻就是我拍了近3百張的延時相片制成的。</p> <p>月亮灣</p> <p>我們拍完月亮灣趕緊排隊乘車返回神仙灣,等到達時,霧已快退盡,不管怎樣還搶拍了幾張,也算可以了。</p> <p>神仙灣 這是早上來時拍的一張</p><p><br></p> <p>神仙灣霧退了,也就沒什么好拍的了。趕緊提著行李和攝影器材排隊乘車趕到臥龍灣。最佳光線時間已過,再加上我已累得精疲力盡,怎就找不到拍像臥龍的角度,就湊合拍了兩張完成任務(wù)。</p> <p>臥龍灣</p> <p>觀魚臺位于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景區(qū)內(nèi),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開特(蒙古語意為“駱駝峰)”山頂上,與湖面的垂直落差達600多米,因處于觀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觀魚亭。湖怪不一定看到,但此處可以俯瞰喀納斯湖全景。為此我們花了近兩小時登了1008級臺階到達觀魚臺,喀納斯湖全景盡收眼底,一飽眼福。</p> <p>這是我們同行的警官小哥用小飛機為我們登頂后拍的視頻,全方位展現(xiàn)了觀魚臺和喀納斯湖的全貌。</p> <p>登頂過程中隨拍的喀納斯湖</p> <p>禾木,位于布爾津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處的一片山間盆地之中,與喀納斯、白哈巴等景點互為表里,是布尓津地區(qū)著名三大景點之一,同屬圖瓦人世代生活的區(qū)域。來到禾木,進入視野的是那一排排小木屋、草地、柵欄和牛羊,同是圖瓦人生活的標(biāo)志。但給人感覺和白哈巴一樣缺少了點原始生態(tài),多了點商業(yè)化氣息。倒是在去禾木的路上,森林茂密、蒼翠欲滴、綠草滿玻、樺松似錦,秋色迷人。</p> <p>下面一組就是去禾木村沿途拍攝到的風(fēng)景,還真是挺美的,不比禾木差。驗證了最美的風(fēng)景在路上這句名言。</p> <p><br></p> <p> 夕陽西下的禾木村</p> <p>此行計劃想在白哈巴或禾木與星空打個照面,但住宿附近光污染太強,又沒體力往遠高處去,就一直沒能兌現(xiàn)。若不抓住次日早登高拍禾木日出機會,那計劃就泡湯。于是乎我們幾人凌晨四點出發(fā),登上幾百米的棧道,來到拍日出的觀景臺。此時的天空是繁星滿天,獵戶座,北斗七星清晰可見,還有淡淡的銀河。但在漆黑的夜里要找個合適的前景卻讓我們折騰了好一會,天要亮了,容不得我們這樣慢慢選,有白樺樹前景就行,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組星空片。</p><p>這是拍了30分鐘星軌片</p> <p>這是張北極星正對山峰片子,只拍了十幾分鐘天就亮啦,軌跡短了些,可惜!</p> <p>雖拍到了銀河,但銀河很淡,不是拍攝好時機。</p> <p>天亮啦,轉(zhuǎn)過身來拍禾木村晨曦。</p> <p>沐浴在陽光下的禾木村</p> <p>禾木村的觀光就在這一朝一夕緊張的拍攝中結(jié)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