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歷經(jīng)800多年擴建重修,特別是路易十四、拿破侖、拿破侖三世的建設(shè)、購買和掠奪,1793年盧浮宮藝術(shù)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br> 1981年法國密特朗總統(tǒng)經(jīng)過努力,將死賴在里面的法國財政部從羅浮宮遷出,請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shè)計了廣場上的金字塔入口,達到今天的規(guī)模。<br> 盧浮宮必看的世界三寶是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其他40萬件以上的藏品只能選擇重點,特別著名的是古希臘雕塑和古意大利繪畫。<br> <h3><font color="#010101">羅浮宮北側(cè)的黎塞留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羅浮宮正面主樓是敘利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羅浮宮南側(cè)的德農(nóng)館。廣場上的國王路易十四雕像,他是羅浮宮的主要建造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寬34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font></h3> 盧浮宮正面的馬路,是卡魯塞勒廣場的一部分。 盧浮宮左側(cè)是里沃利街,盧浮宮的右側(cè)是塞納河。我們從里沃利街進去參觀,仍然是這一側(cè)出來,然后到卡魯索廣場,到玻璃金字塔拍照游覽后,沿原路返回。 <h3>里沃利街,左面是羅浮宮,右面是普通建筑,電影盧浮魅影里的主人公似乎住在右面的頂層,挖穿的地道就是在這條路的下面。<br></h3> <h3>羅浮宮的安檢是人工開包,很友好,不斷用洋腔重復(fù)著中文“開包看看”。感覺稀里糊涂就過去了,比上海的地鐵還馬虎。</h3> <h3><font color="#010101">羅浮宮金字塔廣場地下的拿破侖大廳,有人在做俯臥撐。</font>我們觀看的重點是德農(nóng)館一樓的古希臘雕塑館,二樓的古意大利繪畫館,以及敘利館一樓的埃及木乃伊。其他的根本看不過來。</h3> <h3><font color="#010101">對應(yīng)地面的玻璃金字塔,下面是倒置的玻璃金字塔。電影《達芬奇密碼》里最后的圣杯所埋之地,就是在倒置的金字塔頂指向的地下深處。大廳</font>旁邊有蘋果專賣店。</h3> 這座正反拼合的玻璃金字塔,非常前衛(wèi),舉世獨一無二。左面是羅浮宮博物館入口,右面是巴黎春天百貨。 從金字塔下方看地面的廣場建筑 羅浮宮地下維修的局部場景<br> <h3><font color="#010101">進入古希臘雕塑區(qū)的走廊,看見墻上的這四塊浮雕,導(dǎo)游只介紹了這一塊,說千萬別誤會了,這是一個著名的羅馬歷史故事《西門與佩羅》。基督徒西門是位英雄,卻被國王關(guān)進監(jiān)獄判"禁食餓死"刑,他的女兒基督徒佩羅經(jīng)常到獄中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父親,使西門在獄中得以存活。佩羅的行為被獄卒發(fā)現(xiàn)并報告當(dāng)局,女兒佩羅的“利他主義”博愛行為獲得原諒,父親西門被釋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希臘雕塑館稱為卡婭第德廳,建于十六世紀(jì)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時期。大廳入口的希臘式門廊有四根古希臘女子雕像圓柱,又叫女像柱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雕塑的脖子是支撐受力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面的欄桿后面還有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面欄桿后的雕塑,左面是野豬,右面是豹,中間是頭鹿。</font></h3> <h3>入口處的浮雕</h3> <h3>挑腳刺</h3> <h3>《沉睡的阿里阿德涅》,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上彌諾斯神的女兒。她為幫助英雄忒修斯逃出迷宮而給了他一個線團,忒修斯在殺死了半人半牛怪彌諾陶洛斯后,也把她帶走,兩人來到那克索斯島。可是英雄趁她酣睡之際,悄悄離開了她。</h3> 珍貴古老的歷史文物展品,幾乎沒有任何防護,零距離地觀看。 <h3><font color="#010101">公元前40–30年的Borghese Vase 花瓶。1569 年從原凱撒大帝的莊園出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凡爾賽的戴安娜》,公元1-2世紀(jì)作品,發(fā)現(xiàn)于意大利。戴安娜是宙斯的女兒,狩獵女神,月亮女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希臘雕塑館的全部展品都是原物,沒有仿制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捉蜥蜴的阿波羅》,公元前350至前340年,發(fā)現(xiàn)于意大利。阿波羅是宙斯之子,太陽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勒諾斯與幼兒狄俄尼索斯》,希臘神話中,西勒諾斯是森林之神,狄俄尼索斯是酒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美圖》,作于公元2世紀(jì),盧浮宮1807年收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受刑的馬西亞斯》,古希臘神話中森林之神馬西亞斯向太陽神藝術(shù)之神阿波羅發(fā)起挑戰(zhàn),比試奏樂技巧,落敗后被判懸吊在松樹上。</font></h3> 整個的一面雕塑墻 <h3><font color="#010101">《睡著的赫馬佛洛狄忒斯》,公元前2世紀(jì)的希臘雕塑。他是一個女性化的男孩,屬于“兩性人”。這個作品人氣很旺,圍著一圈人,其最大看點是床墊,羽絨樣柔軟的床墊是大理石雕刻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作于1-2 世紀(jì)。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的性格溫順的動物,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相當(dāng)于羅馬神話里的丘比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盧浮宮的鎮(zhèn)館三寶:《米洛斯島的維納斯》、《薩莫特拉斯勝利女神》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精品中的精品,法國國寶。三件展品都在德農(nóng)館,《米洛斯島的維納斯》在一層古希臘文物展區(qū),《薩莫特拉斯島的勝利女神》在通往二層的主樓梯交匯平臺處,《蒙娜麗莎》在二層的意大利繪畫展廳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820年2月,在愛琴海的米洛斯島上,一個農(nóng)夫無意中發(fā)現(xiàn)斷臂維納斯雕塑,法國購買后珍藏于羅浮宮。雕像高204厘米,大理石材質(zhì),雕刻于公元前1世紀(jì)的希臘時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維納斯原作就這么一個矮欄桿圍一下,沒有人會進去,沒有人去撫摸,沒有人去攀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繞一圈,各個角度觀看,周圍看不見任何保安人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原作的心情與看復(fù)制品完全不同,咫尺之遙,伸手可及,沒有玻璃罩,沒有隔離,很震撼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維納斯的后背,這個角度的照片,拍的人很少。</font></h3> 退后幾步略微遠(yuǎn)眺 展館間的過道,都是來不及細(xì)看的精品。 <h3><font color="#010101">過道走廊也是巨型的大廳,兩側(cè)全是古代雕塑精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完維納斯后上二樓,二樓樓梯的轉(zhuǎn)彎平臺上是勝利女神,然后去古意大利油畫館看蒙娜麗莎,這三個國寶不是在一起的。蒙娜麗莎是一幅油畫,放在下一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勝利女神和勞斯萊斯汽車的車標(biāo)很像,和勝利手勢V很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又稱《薩莫特拉斯的尼克像》,1863年發(fā)現(xiàn)于愛琴海北部的薩莫特拉斯島。公元前190年古希臘石雕刻,高3.28米,紀(jì)念塞浦路斯海戰(zhàn)的勝利(希臘語Ν?κη,“勝利”;拉丁字母轉(zhuǎn)寫Nike)。她是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在羅馬神話中對應(yīng)的是維多利亞(Victoria)。</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勝利女神尼克Nike,和運動鞋耐克Nike字母是一樣的,耐克的商標(biāo)彎曲的勾,就是女神翅膀的曲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左面翅膀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沒有了,現(xiàn)在是按照右面的翅膀?qū)ΨQ著重做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二樓窗戶看廣場和對面的黎塞留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去看埃及館木乃伊的過道中放置的雕塑,雕塑多到放不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包杰斯的角斗士》,1611年從尼祿莊園的廢墟出土,高1.99米。這件希臘時代末期的杰出雕像原作,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100年左右,曾被收藏于意大利波爾格塞家族別墅作為私人藏品,被拿破侖于1807年獲得。</font></h3>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安提諾烏斯》,安提諾烏斯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情人,在他生前和死后,哈德良為他制作了1000多個雕塑。這是其中之一,作于公元前130年。 雕像放在埃及文物館的樓梯口窗臺上,導(dǎo)游特地說了一句,他的眼睛是空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盧浮宮的古埃及館沒什么人氣,空蕩蕩的。</font></h3> 古埃及石碑 <h3><font color="#010101">古埃及木乃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木乃伊</font></h3> 木乃伊有點瘆人 <h3><font color="#010101">羅浮宮過道轉(zhuǎn)角的屋頂布滿精美的繪畫和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屋頂銅雕的細(xì)部</font></h3> 屋頂銅制浮雕的細(xì)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