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時值國慶 ,又逢金秋 ,恰是出游好時節(jié)。備好車馬, 帶足銀兩, 背上干糧,踏上旅途。第一站遼寧本溪。</h3> <h3> 本溪水洞是數(shù)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guī)r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 現(xiàn)開發(fā)地下暗河長三千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 洞頂和巖壁鐘乳石發(fā)育較好,千姿百態(tài),泛舟游覽,使人流連忘返。 </h3> <h3> 因為以前去過了水洞 ,所以這次就沒有進去,就送上幾張以前的照片吧。</h3> <h3> 金秋十月,楓葉正紅,怎能錯過,走進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h3> <h3>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fā)內戰(zhàn),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并將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應朝鮮政府的請求,黨中央和毛主席作出英明決策: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h3> <h3> 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自河口首次渡江參戰(zhàn),創(chuàng)造了世界戰(zhàn)爭史上的以劣勢裝備戰(zhàn)勝強敵的戰(zhàn)例。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烈士于1950年10月23日夜在河口渡江,同年11月25日,犧牲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為中朝友誼和世界和平,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他的妻子為了紀念他,在他犧牲的地方建立了一所''毛岸英小學''。<br></h3> <h3> 由于大橋在援朝戰(zhàn)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美方空軍首次派出百余架轟炸機,對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鋼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軍又派出軍用轟炸機34架,再次轟炸大橋,朝方三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中方一側殘存四孔。被人們稱為鴨綠江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h3> <h3> 斷橋是歷史的見證,不應該忘記“斷橋”在戰(zhàn)爭年代留下的累累傷痕,生活在現(xiàn)在的我們,在“斷橋”上回味歷史、熱愛和平。它仿佛就是一位屹立江中的歷史老人,憑吊和銘記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業(yè)跡。</h3> <h3> 降溫了,原計劃的紅海灘之行取消。</h3> <h3> 一家人的出游因為斷崖式降溫被迫提前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中間的點點滴滴卻全部留在了心里,留下了滿滿的溫暖回憶。在祖國華誕之際,誰說不是又多了一份美好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