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篁嶺有一段美麗的鄉(xiāng)愁</h3><h5><font color="#010101">從前的篁嶺并沒有村落,它只是一座石耳山脈的余峰,聳立在一塊狹窄的山間盆地上。篁嶺名字的由來,最權(quán)威的記載是清朝道光年間的《婺源縣志·山川》:“此地古名篁里。篁嶺,縣東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篁竹,大者徑尺,故名篁嶺”。</font></h5> <h5>大部分人知道篁嶺,都與篁嶺的“曬秋”分不開,因?yàn)轶驇X曬秋名聲很大。其實(shí)在古徽州地區(qū),老百姓在秋冬時(shí)令晾曬農(nóng)作物,是一種與自然作斗爭的產(chǎn)物。因?yàn)榇蟛糠稚絽^(qū)地貌,居民的宅基地寸土寸金,沒有院子,只能借高處來曬。只是在篁嶺看曬秋,比起其他地方來,更加覺得震撼。</h5> <h5>篁嶺古村,是建在山崖上的村落,基本所有的房屋都是朝南向陽,采光好。因?yàn)槭趋[次櫛比建在山坡上,古村便呈現(xiàn)出階梯狀,從高處到山腰間。房屋集中,朝南的一面幾乎被每戶每家都加以利用,等到晴天時(shí),百余戶農(nóng)家齊展展晾曬,顏色和層次,自然會(huì)吸引游客的注目。所以篁嶺曬秋,幾乎涵蓋了古徽州地區(qū)百姓曬秋的所有形式和內(nèi)涵。</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