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Day11 (2019年8月23日)晴天</h3><h3> 拉薩市-比如縣 580km</h3> <h3> 上回說到返程的選擇,我們四人一致決定不走回頭路,從那曲轉(zhuǎn)317國道至昌都、芒康到德欽、麗江回大理。早晨醒來,我們洗漱完畢,告別了暖驛客棧小楊老板,走上返程道路。</h3><h3> 我們沿著109國道(青藏線),一路向北,到當雄附近,一條雪山山脈在我們車輛左側(cè)展現(xiàn),這就是念青唐古拉山山脈。我是第三次遠觀念青唐古拉山主峰。2018年走青藏線時,由于云層太厚,未能看見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全貌。2009年比較近距離看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今次天氣晴朗,能見度遠,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及山脈。</h3> <h3> 念青唐古拉山脈屬于斷塊山,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橫貫西藏中東部,為岡底斯山向東的延續(xù),東南延伸與橫斷山脈西南部的伯舒拉嶺相接,中部略為向北凸出,同時將西藏劃分成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區(qū)域。東南靠近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h3> <h3> 念青唐古拉山地區(qū)受東西向的怒江斷裂帶和雅魯藏布江斷裂帶的控制,擠壓斷裂褶皺是形成了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它的山脊線位于當雄—羊八井以西,全長1400千米,平均寬80千米,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終年白雪皚皚。</h3> <h3> 據(jù)雍仲苯教資料所言:念青唐拉是藏地三大神山(岡底斯、念青唐拉、瑪積雪山)之一,也是九大神山之一,更是十三大神山之首。 傳說納木錯與念青唐拉曾經(jīng)是一對恩愛夫妻。而根據(jù)雍仲苯教護法經(jīng)、家族史以及神山祭祀文等苯教典籍記載:唐拉是雍仲本教的神山之一,是母子護法的四大眷屬之龍度唐拉,也是古藏文化史記中較有影響力的著名神山。而納木措為雍仲本教五騎羊護法母子的圣地,也是唐拉神山的明妃。它與納木措是修行之人的主要修行圣地。</h3> <h3> 相傳念青唐古拉山里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宮,宮門上鑲有各種寶石,光芒四射,宮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繚繞著虹光彩霧,宮頂有白云,雨露時停時落,鮮花盛開在它的四周。</h3> <h3> 越過當雄,一路上蒼茫、空曠的景色。</h3> <h3> 在還未進那曲市區(qū)前,我們離開了109國道轉(zhuǎn)入317國道,由西向東,向巴青方向開去。在317國道上,我們一行四人平生頭一次看見太陽雨、太陽雪、既帶彩虹又帶冰雹的太陽雨加太陽雪。對的,我們四人見證了這人間極端的天氣,又出太陽、又下雪、又下冰雹、又下雨、又見彩虹!萬事無好惡,一切皆隨緣。</h3> <h3> 從那曲沿317國道開出130km,轉(zhuǎn)向303省道,于晚上21時來到比如縣城,比如縣道路坑坑洼洼,泥濘難行,找旅店也是找了半天,由于當天在比如縣城有個西藏自治區(qū)全區(qū)教育工作會議,所以好一點的酒店全部客滿,我們只能睡沒有獨立衛(wèi)生間的旅店,條件艱苦。</h3> <h3></h3><h3></h3><h3></h3><h3> Day12 (2019年8月24日)晴天
比如縣 -薩普神山-比如縣-索縣 480km</h3><h3></h3><h3></h3><h3></h3> <h3> 第二天早上起來,老何、老張和老劉仨決定不去薩普神山。老張和老劉說,薩普神山海撥高,恐有高反,怕身體吃不消,老何說前幾天在山南地區(qū)開車旅行較為辛苦,不想太過勞累,也不想去;一時間我也沒拿定主意。去給汽車加油時,我評估了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看天氣晴朗,于是我決定一個人開車前往薩普神山,我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我把他們仨送回比如縣城,找到了較好的旅館,讓他們仨在旅館繼續(xù)休息,等我從薩普神山回來繼續(xù)下一段的行程。</h3> <h3> 薩普神山離比如縣120km遠,導航顯示單程需要5小時,車子的平均車速只有24km,道路估計難行,我一個人開車去薩普神山,前途未可知也,只能孤膽闖龍?zhí)?;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方向明確,就不要輕易放棄。我毫不猶豫地開車繼續(xù)沿著303省道向薩普神山方向開去。</h3> <h3> 出了比如縣,首先翻越海拔5072米的夏拉山口。</h3> <h3> 沿303省道,過了羊秀鄉(xiāng)奇達村向右拐進入鄉(xiāng)道,鄉(xiāng)道總長約有30Km遠。到達桑達寺(苯教寺廟),路邊有個路牌寫著薩普神山幾個字樣,我按拉薩暖驛客棧小楊老板的叮囑,此時向左方向進入小路,過一個小橋開進上山的土路。土路大部分時候只能一輛車經(jīng)過,沒有錯車的空間,但道路并險峻,由于來這個地方人很少,我去神山的路上沒有錯一輛車。</h3> <h3> 薩普神山</h3> <h3> 薩普神山位于比如縣羊秀鄉(xiāng)普宗溝境內(nèi),千百年來一直矗立于此,周圍群山環(huán)繞,主峰被尊為當?shù)氐纳裆街?。它的最高峰?956米,也稱“薩普棍拉嘎布”,為藏傳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h3> <h3> 道路一直上坡,開出幾公里后,兩條清徹的河水橫在前面,冰涼河水最深處約有二三十厘米,水底白沙細軟,我們開的車是租來的豐田霸道4.0,對于這個深度的小溪流一躍而過。</h3><h3> 過河不久后,看見一座雪山,山棱線條硬朗,開始,我以為這就是薩普神山,但這座雪山在我繼續(xù)前行后,位置到了我的側(cè)面,才知不是薩普。</h3> <h3> 之后再見一座雪山,山頂數(shù)條棱線,黑巖零碎裸露,山脊彎折似“S”形,我又以為它是薩普。 但后來得知,其實它是薩普的醫(yī)生。</h3> <h3> 在離薩普神山3km處,有一座橋,過了橋就到了薩普神山入境登記處,每位進山的人都必須登記身份證信息和手機號,以便救援。接待我的工作人員叫次仁旺加,一個當?shù)夭刈逍』镒?,他請我到他家喝茶,我愉快答?yīng)了他的要求,還與他合影留念。</h3> <h3> 拜別次仁旺加,我繼續(xù)開車向前3km,薩普家族完完全全展現(xiàn)在眼前。</h3> <h3> 薩普是神山中的最高峰,從左至右依次是薩普的妻子、薩普出軌后的私生子、薩普的二兒子、薩普的長子、薩普、薩普的女兒,最右側(cè)有薩普的醫(yī)生等。是的,神山也會出軌,還有三角戀。聽次仁旺加說,薩普后來復仇,砍傷了第三者郭布神山。</h3> <h3> 薩普山頂冰雪皚皚,山底花紅草綠,水草豐美。由于谷大溝深、交通不便,這片嘆為觀止的冰川一直深藏閨中而鮮為人知,是一塊尚待開發(fā)的旅游處女地。神山前面的湖水清澈,潔凈,因此每年5月15日在薩普神湖附近會舉行隆重的轉(zhuǎn)湖祈福宗教活動,相傳主湖在每年的5月15日這一天湖面會在一夜之間全部解凍,又在9月15日會在一夜之間全部凍結(jié),這一現(xiàn)象奇妙無比,是人們旅游觀光的絕佳場所。</h3> <h3> 我不敢在薩普神山呆太久,半個鐘后我從神山撤下來。我只所以這么執(zhí)著一個人獨闖神山秘境,是因為我堅信用腳丈量過的距離,親眼所見的風景,人與人之間善意的言行,把能看見的絕世美景分享給大家,這才是探險旅行帶給我最大的快樂。 生活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每天醒來有所期待,還有就是讓自己開心、不媚獻世界,取樂自己。畏懼是人的本能 而擁有夢想才是一種能力。</h3><h3> 我從薩普神山撤下來,下午16時30分左右回到比如縣,接上老何老張老劉仨,繼續(xù)我們的行程,晚上20時趕到索縣縣城。</h3> <h3></h3><h3></h3><h3></h3><h3> Day13 (2019年8月25日)晴天
索縣-孜珠寺-類烏齊縣 430km</h3><h3></h3><h3></h3><h3></h3> <h3> 我們在吃早餐時,看見九位索縣讀初三的藏族學生。他們九個人,叫了6籠小籠包,個個都沒吃飽!老張問他們還想吃多少小籠包,他們說還要八籠!老張看到他們饑餓的樣子,老張又買了八籠小籠包送給這些學生吃,在他們面前,老張就是一位慈祥有愛心的老爺爺。問學生才知道,那曲各個縣城沒有高中,他們讀高中要去拉薩讀。索縣只有一所初中學校,兩所小學。這就是西部的教育現(xiàn)狀!</h3> <h3> 吃完早餐,我們沿著317國道繼續(xù)東行,下個目的地是丁青縣的孜珠寺。</h3> <h3> 孜珠寺位于西藏東部昌都地區(qū)丁青縣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chuàng)建并傳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稱為“孜珠活佛”。它依山崖峭壁而建,氣勢恢宏、雄渾壯闊。</h3> <h3> 走近它,脫盡塵囂的陽光里有一片最打動人的寧靜。安祥的大殿、經(jīng)堂、僧舍端坐在鐘鼓撥盤中,山風拂過,像慈祥的佛撫摸著田地青稞。偌大的草甸和高峻的雪山居住著它的主人。</h3> <h3> 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就是辯論,也叫辯經(jīng)。辨經(jīng)是通過邏輯辯論,從佛學概念的每個方面仔細而反復地拷問,從而促使僧人對所學的每一個概念都純熟、精確、全面而不偏頗。辯論學校的學習是一個漫長艱苦的過程,而且每天都要面對壓力,也在壓力中獲得增長。這個學習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20年,需要極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我們到達孜珠寺時,教徒們在辯經(jīng)堂辯經(jīng)。我們路過辯經(jīng)堂,堂內(nèi)傳來唏唏嚷嚷的辯經(jīng)聲音,并伴隨著教徒幅度較大的手舞足蹈的動作。</h3> <h3> 經(jīng)典記載孜珠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孜珠”意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眾生,幫助他們從煩惱中走向解脫之路,代表六度萬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及對眾生的貪婪、愚癡、嗔怒、傲慢、嫉妒、邪見的對治之道。</h3> <h3> 孜珠寺地處險峻高山,遠離世俗社會,使其一直保持著純凈的修法氛圍。三千年來,無論災荒、法難、戰(zhàn)爭還是動亂,雖然孜珠寺會受到干擾甚至遭到拆毀,但佛法的火種始終能在這里薪傳不滅;許多苯教佛法的經(jīng)典、儀軌只在孜珠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繼承。孜珠神山的六座石峰, 右手是生,左手是死(大白石峰右側(cè)就是天葬臺),生與死如此自然而然地共存于六峰,生的執(zhí)著與死的恐懼此時此刻消融為一體,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我們腳踩在神山山頂?shù)厣系哪且豢蹋睦锞陀科鸺鼻械奶剿髟竿?,探索這遠離世俗、參透生死,如桃花源似的修行圣地。時間關(guān)系,我們雖不舍離去,但前方還有許多秘境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lt;/h3><h3> 我們離開孜珠寺,繼續(xù)向東行駛,目的地類烏齊市。在藏區(qū),一路上看見大大小小的寺廟不計其數(shù),平均每5km就有一座(我初略統(tǒng)計)。</h3> <h3> 在向類烏齊進發(fā)的路途中,要跨越海撥4800米的雪拉(當?shù)厝朔Q斜拉)山口,在雪拉山埡口,我們遇見了一位騎行者,河南人,在廣東打工,8月8日從廣東出發(fā),單人單騎走了滇藏線進入西藏到拉薩,現(xiàn)在是從拉薩返回廣東,他的計劃是沿317國道騎到成都,然后從成都騎回廣東。為他點贊!我騎上了他的摩托車拍照留念。</h3> <h3> 我們當天晚上19時順利到達類烏齊縣,要知后面的行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