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70年老照片:再現(xiàn)開國戰(zhàn)斗英雄風采

鐵車

<h3>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前夕,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經(jīng)過全軍層層選拔,350名戰(zhàn)斗英雄模范代表帶著戰(zhàn)場的硝煙和勝利的喜悅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集到首都北京。他們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英雄。</h3><h3><br></h3><h3>英雄是時代的楷模,是民族的驕傲,是戰(zhàn)無不勝人民軍隊的光輝典范。</h3><h3><br></h3><h3>每一個英雄就是一部驚心動魄的故事,是一曲激勵斗志的進行曲,是一面弘揚民族精神的旗幟。</h3><h3><br></h3><h3>新中國70周年之際,整理了家中壓箱底的老照片和有關(guān)資料,再現(xiàn)共和國首屆英雄盛會和開國英雄的風采。</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毛澤東主席與戰(zhàn)斗英雄代表親切握手</font></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朱德總司令與戰(zhàn)斗英雄代表在一起</font></h3></h3> <h3>朱總司令(二排中)、總政主任羅榮桓(二排左二)、副主任肖華(二排左一)與戰(zhàn)斗英雄代表合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毛主席為戰(zhàn)斗英雄題詞</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朱總司令的題詞</font></h3> <h3>西南軍區(qū)暨第二野戰(zhàn)軍英模代表團乘列車從重慶前往北京,途中特意在邯鄲下車前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當時正處于過渡期,各大軍區(qū)新稱呼與解放戰(zhàn)爭后期的稱呼并用。</h3> <h3>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犧牲在晉冀魯豫邊區(qū)的八路軍總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一二九師及晉冀魯豫軍區(qū)的烈士修建的陵園,左權(quán)將軍的墓就在陵園內(nèi)。<br></h3> <h3>當時刊登在《人民日報》的圖片報道</h3> <h3>來自西北、西南、華東、中南、東北、華北的各路戰(zhàn)斗英雄,在豐臺匯合。圖為二野戰(zhàn)斗英雄張英才與三野戰(zhàn)斗英雄劉奎基親切拉手敘舊。他們一年前作為各自野戰(zhàn)軍的代表一同前往匈牙利參加第二屆世界民主青年代表大會。</h3> <h3>在北京車站歡迎英模代表們的工人隊伍和各界代表</h3> <h3>第四野戰(zhàn)軍戰(zhàn)斗英雄一部與毛澤東號司機長李永(持手提包者)在光榮的機車上留影。</h3> <h3>9月23日下午,滿載全國各地英模代表的“毛澤東號”列車抵達北京前門車站,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代總參謀長、北京市市長聶榮臻等領(lǐng)導人到車站迎接,并在車站廣場舉行了有五千人參加的盛大歡迎儀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英模代表步入會場</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9月25日,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nóng)兵模范代表會議(簡稱全國英模代表大會)在京隆召開。開幕式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毛主席、朱德等黨和國家、軍隊領(lǐng)導人出席了開幕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毛主席在全國英模代表會議上致賀詞</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致辭中提出,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必須建立強大的經(jīng)濟力量。</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全國英模代表大會的會場</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正式代表350人,其中戰(zhàn)斗英雄258人、民兵英雄43人,另有參加全國工農(nóng)兵勞動模范會議的軍隊系統(tǒng)代表44人,模范單位代表5人。64名起義將領(lǐng)作為列席代表參會。大會主席團50人,由國家和軍隊領(lǐng)導人,各大軍區(qū)、野戰(zhàn)軍英模代表團團長和著名戰(zhàn)斗英雄代表組成。</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350名正式代表中,西北、一野54人,西南、二野59人,華東、三野78人,中南、四野76人,華北軍區(qū)40人,東北軍區(qū)16人,海空軍公安總隊等軍委直屬單位27人。</h3> <h3>部分青年戰(zhàn)斗英雄代表,當時的報刊雜志廣泛報道。</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西南軍區(qū)、第二野戰(zhàn)軍部分戰(zhàn)斗英雄簡介</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劉子林、張英才、衛(wèi)小堂、嚴大芳、李長林、籐道禮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出席英模會的二野四兵團戰(zhàn)斗英雄</font></h3><h3>(前排左起:張英才、柴學久,后排左起:劉子林、衛(wèi)小堂、周福祺)</h3> <h3>當時的《人民日報》大幅報道了會議的盛況</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典型發(fā)言</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9月26日,會議開始進行經(jīng)驗交流,一野劉四虎、二野張英才、三野張明、四野趙興元率先作了典型發(fā)言。隨后幾天,一野呂順保、張保英,二野劉子林、李長林,三野劉奎基、周文江、沈許,四野女英雄郭俊卿、劉梅村,華北軍區(qū)邰喜德,東北軍區(qū)江新良,空軍王洪智,海軍趙孝庵,華北民兵郝慶山,華東民兵劉虎成等英模作了典型發(fā)言。</font></h3> <h3>9月26日中秋之夜,毛主席在北京飯店宴請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的英模代表。朱德、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與英模們共度中秋佳節(jié)。9月30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飯店舉行國慶招待會,部分英模代表應邀參加了國宴。</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總司令為英模們題詞</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朱老總與當代花木蘭郭俊卿在一起</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四野的郭俊卿女扮男裝,是當代的花木蘭。1950年,她作為我國唯一的女特等戰(zhàn)斗英雄,出席了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只可惜,她的后半生令人唏噓……</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戰(zhàn)斗英雄代表在《和平宣言》上簽名</font></h3><h3>會議期間,朝鮮局勢進一步惡化,戰(zhàn)火已燃燒到我東北邊疆。在空軍禮堂會場前的廣場,350名戰(zhàn)斗英雄莊嚴在《和平宣言》上簽名。英雄們發(fā)出誓言:“我們永遠是戰(zhàn)斗隊!誓死站在祖國的邊防線上,保衛(wèi)祖國!”</h3><h3><br></h3><h3>筆者只能認出三人,即趙孝庵(右前二)、張英才(右前三)、西南軍區(qū)組織部部長、英模代表團團長陳鶴橋(右前五)。希望美友能認出更多的人或找到自己的親人??</h3> <h3>西南軍區(qū)部分英模代表在空軍禮堂戰(zhàn)士雕像前合影留念(左起:李長林、涂勛、姜榮光、張英才、劉子林、衛(wèi)小堂、蔡黎云、姜潔)</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部分英模代表在中山公園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趙興元,右一;劉梅村,右二;邰善德,右三;張英才,右四;沈許,右六;劉奎基,右七;郭俊卿,右八;趙孝庵,右九;陳理文,左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朱德在戰(zhàn)績展覽會致開幕詞并剪彩</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會議期間,在京的中央機關(guān)、共青團、婦聯(lián)、工廠、學校紛紛請戰(zhàn)斗英雄和模范去作報告、座談。期間還舉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績展覽會,朱總司令致開幕詞。圖左一是總政副主任肖華。</h3> <h3>三野戰(zhàn)斗英雄張明、魏來國與張英才在中山公園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野部分英模留影</h3><p style="text-align: left;">(從左至右依次為:魏來國、李蘭丁、張明和劉奎基)</h3></font></h3> <h3>這張照片上的人,基本認不出來,有認出來的嗎?</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徐悲鴻為戰(zhàn)斗英雄茍富榮畫像</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很難想象,徐悲鴻這樣的大師都為英模畫像。他不僅為茍富榮,還為海軍英雄趙孝庵畫像。素描大師王式廓也為多名戰(zhàn)斗英雄畫像。不禁感嘆,當今的大師們會“屈尊”嗎?</font></h3> <h3>陸軍英雄魏來國、海軍英雄趙孝庵、空軍英雄曲以禎</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陸??詹糠钟⒛4砗嫌?lt;/h3></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英才、鄭長華、劉梅村在頤和園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h3>這張照片有底片,處理后很清晰??蓻]認出左邊這位,從勛章上看,應是二野的戰(zhàn)斗英雄,李長林?希望借助美篇的平臺幫助確認和交流??????</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會議標準像</font></h3> <h3>郭俊卿在國慶招待會上給世界民主青年聯(lián)盟代表團代表簽名</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全國英模代表會議閉幕式</font></h3><h3>“戰(zhàn)斗英雄代表張英才、民兵英雄李殿冰、戰(zhàn)斗英雄那的洛夫、工業(yè)勞動模范代表趙占魁、新紀錄運動創(chuàng)始者趙國有、農(nóng)業(yè)勞動模范代表王德標、新中國第一名女拖拉機手梁軍致答詞。他們一致堅決保證為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和強大的經(jīng)濟力量而加倍努力,隨時警惕美帝國主義擴大侵略戰(zhàn)爭的陰謀,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與繁榮而斗爭。張英才高舉鐵拳向中國人民、中央人民政府宣誓:‘如果美帝國主義者敢于干涉和侵略我們圣神的祖國,我們一定把它打得頭破血流?!w國有講話中保證繼續(xù)展開生產(chǎn)競賽運動,改良技術(shù),提高質(zhì)量,降低成本,增加產(chǎn)量,支援解放軍,改善全國人民生活?!薄?950年10月3日的《人民日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全體英模代表合影</font></h3> <h3>1950年10月1日,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團在天安門前觀禮臺觀看國慶閱兵。</h3> <h3>趙興元(左)和張英才(右)趙孝庵(后中)等在閱兵觀禮臺上(截圖自重慶電視臺播放的《讓祖國檢閱》節(jié)目)</h3> <h3><font color="#ff8a00">參加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戰(zhàn)斗英雄代表</font></h3><h3>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京舉行,軍隊組60人,其中有不少戰(zhàn)斗英雄。會議期間,記者給戰(zhàn)斗英雄們照了個集體像,就是上圖。他們是:丁志輝(左二)、劉子林(左三)、周文江(左四)、鄭長華(左五)、張英才(二排左一)、劉梅村(三排左一)、王維富(三排左三)、張明(后排中)。其他人認不出來了,希望認出來的告知,一定及時完善。</h3> <h3>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期間,張英才(前左)、劉子林(前右)、魏來國(后左)、張明(后右)合影(1956年)</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結(jié)束語</font></h3><h3>70年過去了,開國英雄們幾乎都已不在世,昔日的照片已變的發(fā)黃,當年的報刊雜志連環(huán)畫紀念冊成為了拍賣架上的文物。開國英雄們像一道流星劃過浩瀚的銀河,雖然短暫卻燃盡自身在夜空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那樣的激勵人心,那樣的鼓舞斗志,那樣的令人難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有自己的英雄,需要無畏的英雄精神保衛(wèi)國家,建設國家,發(fā)展國家。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傳奇,是高舉的旗幟,是巨大的財富。</h3><h3><br></h3><h3>由于年代久遠,資料有限,老照片中還有許多人無法辨認,文中所列人和事,盡管查閱了大量信息,難免仍會有錯誤,望讀者指正。另外由于篇幅有限,無法將每位英雄的傳奇故事一一列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網(wǎng)站上都有記載,感興趣者可自行查閱。在此,特向美友們敬禮!</h3> <h3><font color="#ff8a00">附件</font></h3><h3>1950年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350名正式代表名單:</h3><h3>一、西北軍區(qū)暨第一野戰(zhàn)軍代表五十四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劉四虎、 王 福、 周黑子、朱慶濤、 王曲喜、 李 珍、張福祥、 那的若夫(維吾爾族)、 胡青山、王耀群、魏書慶、陳全魁、 宋雙來、 張學智、 張喜順、張春槐、 馬宜生、 張保英、丁興發(fā)、 田占德、杜立海、楊文贊、郭仰森、 陳才德、 李占明、 呂順保、李俊仁、 馬萬新、 許學順、 周世森、彭彥雪、宋忠福、黃樹英、白炳武、 劉吉堯、馬全忠、 李二小、 邊子正、閻三毛眼、范來保、茍福榮、張 八</h3><h3>(二)模范工作者</h3><h3>杜根照、張鴻義、范紹通、黃德方(女)、 王鴻禧、 于希賢</h3><h3>(三)民兵英雄</h3><h3>張志洪、 聶世孝、 陳 雄、 折多雄、李丕發(fā)、田發(fā)祥</h3><h3><br></h3><h3>二、西南軍區(qū)暨第二野戰(zhàn)軍代表五十九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劉子林、張英才、衛(wèi)小堂、 嚴大芳、李長林、滕道禮、齊培元 、康清林、張德興、李殿增、涂 勛(女)、時來亮、王 海、張貴云、趙世平、朱興振、侯廷選、高文魁、張志成、王石富、 劉尚武、楊清盛、 桑金秋、 朱重元、 劉克懷、王銀虎、 楊 勇、 傅文祿、王金元、丁永泰、 車元路、陳 友、王學智、劉鳳成、王汝漢、侯永福、黃世忠、高如意、王耀武、王洪智、柴學久、李來龍。</h3><h3>(二)模范工作者</h3><h3>袁克忠、 毛乃文、 冷明清、 姜潔(女)、蔡黎云(女)、姜榮光(女)、 任志習、周福琪、翟清臣</h3><h3>(三)單位代表</h3><h3>模范連隊“洛陽英雄連”代表王引生、“王克勤排”代表梁俊海、模范連隊“紅九連”代表朱春華、模范連隊一五五團炮兵連代表許 蒲、模范連隊一三○團三連代表周福琪(兼)</h3><h3>(四)民兵英雄</h3><h3>樊能修、王美珍、 武天才(阿西族)、 林子清(窩尼族)</h3><h3><br></h3><h3>三、華東軍區(qū)暨第三野戰(zhàn)軍代表七十八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楊根思、 周文江、 陳寶富、 毛杏表、 魏尚友、 姜先仁、 張春禮 、 王連生、 張學安、 張明、 張修良、于復祥、 施剛魁、 張志禮、顧金坤、唐代忠、 胡忠林、 張興、 張學東、 印永鑫、 周建華、 劉仁香、 王玉林、 李光善, 張希春、張君福、 劉奎基、 齊進虎、 辛殿良、 刁仁忠、劉玉瑞、 戴先運、鄭素春 、 陳繼中、 李振華、 殷和生、張勝標、 李學先、 黃相和、倪福、 蔡萼、 劉坤、 朱慶明、 郭傳才、 沈 許、 邢全禮、 王工一、李文學、 王立和、朱銀福、劉從信 、 王國田、 張振邦、 傅永來、 黃忠民、祖樹山、 王克祁、丁崇義、 冷常春、王作思、韓安才、王鳳池、胡維志、魏來國</h3><h3>(二)模范工作者</h3><h3>慕思榮、 莊心一、 祝榆生、 何永福、 劉繼楨、陶仁義、 李藍?。ㄅ?lt;/h3><h3>(三)民兵英雄</h3><h3>趙守福、 左太傳、 孫玉敏(女)、 于化虎、 高運成、 顧國民、 劉虎成(女 )</h3><h3><br></h3><h3>四、中南軍區(qū)暨第四野戰(zhàn)軍代表七十六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盧錫芹、 叢 貴、李秀燦、 郭守德、 崔永峰、 楊印山、 于德富、 王鳳江、 靳文清、 趙興元、 喬恒志、徐佩林、張英旺、 鮑仁川、 程遠茂、 劉景堯、 范垂禮 、 劉梅村、李樹廷、 蒲恩紹、 劉希洪、 錢安良、李廣正、 李玉琛、劉 義、 宋 生 、 陳煥柱、 劉瑞林、 李慶春、 田廣文、 寧振貴、 毛 國、 紀士信、郝忠云、倪恩善、 張國富、 翟尚志、 郅順義、 楊世南、 郭俊卿(女)、李萬余、 王家元、 包文廷、白景世、王長貴、張國洪、 孔祥明、 常恩舉、 周天才、 黃志慶、 崔志山 、古 興、 陳理文(黎族)、劉樹才、尚德起、高品陽、 胡大奎、 郭天木、劉 君 、 趙忠華、李玉亭、康 起、邢文治、楊兆明、衛(wèi)志泉、高繼堯、霍藍田、 徐振峰、 蘇呈祥、曹根福、任振玉</h3><h3>(二)民兵英雄</h3><h3>曾石友、盤 康、 金安國、 婁清新、 楊明昆</h3><h3><br></h3><h3>五、華北軍區(qū)代表四十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呂俊生、盧根保、李發(fā)春、黃伯仁、樊寶庫、柴二仁、 邰喜德(蒙族)、 好特老(蒙族)、劉建國、馬雙喜、孔祥元、趙 鵬、 黃樹田、李國英、黃瑞英(女)、 薛成讓、王有根、馬如華、 蒲慶棠、宋國川、趙國林、李啟元、侯玉忠、董來扶、張子斌</h3><h3>(二)民兵英雄</h3><h3>邊海祿、徐順孩、張柏富、 黃小旦、趙傳運、 孫雙保、 武敬亭、 楊秀成、 李殿冰、 郝慶山、 苑 祥、康福山、王根生、 劉九江、 李 明</h3><h3><br></h3><h3>六、東北軍區(qū)代表十六名</h3><h3>(一)戰(zhàn)斗英雄</h3><h3>楊海水、 姜新良、赫貴順、 馬春雨、李明忠。</h3><h3>(二)模范工作者</h3><h3>王許謨、 敖中和、馮在野、 劉化民、 張林穎</h3><h3>(三)民兵英雄</h3><h3>孫 義、 王化成、 趙成金、 張忠魁、 殷國良、 姚樹盛</h3><h3><br></h3><h3>七、軍委直屬單位代表二十七人</h3><h3>(一)海軍</h3><h3>趙孝庵、 李 洪、隋樹德、 梁魁庭、王憲俊、陸相時、陶俊岐</h3><h3>(二)空軍</h3><h3>遲紹華、楊金榮、郭崇勇、 李四海、 劉恩祿、白治貴 、李玉璽、張文喜、 曲以禎、武保山、苗清倫、 李憲容</h3><h3>(三)公安總隊</h3><h3>賀福祥、梁榮保</h3><h3>(四)糾察總隊</h3><h3>王 儒</h3><h3>(五)軍委直屬單位各部</h3><h3>薛 樵、魯 蕻、 劉克寬、 黎東漢、 張清波</h3><h3>此外,正式代表未出席者一人:李 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