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國立北平藝專畢業(yè) 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家孫文秀

筆墨煙云

<h1></h1> <p>孫文秀(1928—2014),女,啟蒙于雪廬畫社,1948年畢業(yè)于國立北平藝專,徐燕孫先生入室弟子。北京市工筆重彩畫會會員。</p><p>供職于中國科協(xié)技術協(xié)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事科技、科普展覽工作。工作之余,堅持傳統(tǒng)繪畫,作品以工筆仕女為主,也有花鳥、走獸等不同題材的作品。</p><p>多次參加民政部等單位舉辦的慈善義捐活動。作品《壽比南山》、《麻姑獻壽》被釣魚臺國賓館收藏。</p><p>上世紀八十年代與女兒劉黛琳合作《秋翁遇仙》,參加在北海公園舉辦的北京市工筆重彩畫展,并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年畫。</p><p>1988年與劉黛琳合作《花為媒》,參加文化部、廣電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四省市年畫展,并獲國畫優(yōu)秀獎。</p><p>1999年在琉璃廠與家人共同舉辦《劉松巖、孫文秀、劉黛琳、劉志奇一家書畫印展》。</p><p>2004年作品《獻壽圖》參加在臺灣舉辦的海峽兩岸工筆畫名家作品展。</p><p>2015年,在孫文秀去世一周年之際,全家人在國子監(jiān)舉辦《美意延年——傳統(tǒng)書畫家庭展》以懷念。</p><p><br></p><p><br></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我是徐燕孫弟子,不是徐悲鴻弟子!”<br>——紀念我最親愛和敬佩的好老伴孫文秀逝世三周年</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松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5月</div>文秀走了三周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我想念她!<br>她是我最值得懷念的好同學、好畫友、好老伴!她一生走得正,嫉惡如仇,卻又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她是賢妻良母,教育出好女兒、好兒子,親朋好友沒有不說她好的。她心地善良,能盡自己微薄之力,幫助別人。在漲一級工資幾塊錢的年代,還要按百分比不是每人有份,調不上可能會出人命,她敢于提出把自己的指標讓給更需要的同事。<br>她家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從小篤信基督,文秀原想當一名修女,后來聽我多次勸說,才嫁給我這個“無神論者”,過了一輩子普通、充實、幸福的生活。她要求我,婚禮一定要在教堂舉行,要照顧她家老人的感情。為此,我在八面槽天主堂的惠我小學找了一位老師,先給我講《圣經》,畢了業(yè)就受洗入教。沒想到我這個假教徒,拐走了一位真摯的真教徒。每到禮拜日,她還要陪伴父母到教堂做禮拜,直到北平解放,她才解放了。解放后,她自動去派出所要求把戶口本上“天主教徒”這一項抹去,民警不知真情,還給她講宗教自由的政策,她說“我不愿再當天主教徒”,這才改掉了。 <h3><font color="#010101">北平臨時大學第八分班(國立北平藝專)學生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46年北平藝專師生通訊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通訊錄內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北平藝專畢業(yè)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她中國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得好,人也長得漂亮,北平藝專同學背地叫她“林黛玉”,但沒人敢當面這樣叫她。她溫柔賢淑是公認的,但是上學時不茍言笑也是大家都知道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47年在中山公園舉辦《硯社畫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參加展覽的部分同學合影</h3><h3>前排左起:聶桑、周錦蕙、郭秀硯、孫文秀</h3><h3>后排左起(不一定準確):郭正已、尹達信、張樹德、劉松巖</h3></font></h3> <h3>最使我難忘的一件事:有一年,徐悲鴻紀念館與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徐悲鴻女弟子畫展”,她不參加。一位藝專女同學在徐悲鴻紀念館工作,主管這次展覽,沒看到孫文秀送展品,就到家里來動員她參展,說人家沒聽過徐悲鴻課的都想參加,你是正牌藝專畢業(yè),證書是徐悲鴻簽字,為什么放棄這次機會?孫文秀毫不猶豫地說:“我是徐燕孫的弟子,不是徐悲鴻的弟子!”這時,我感到孫文秀了不起。徐悲鴻是鼎鼎大名的北平藝?!醒朊涝旱拇笮iL,世界名人;而徐燕孫是在“反右”當中被劃成“大右派”的 “畫霸”,誰還愿意走進這條茫茫的死路,孫文秀就甘心走這條死胡同。誰不知道,在“反右”以前,北平畫派中畫人物的大名家都是徐燕孫的弟子,如吳光宇、劉凌滄、黃均、金協(xié)中、任率英、李大成……,都出自“霜紅樓主”徐燕孫之門。<font color="#010101">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與現代派人物畫的分水嶺就在這里。我們的老同學中某著名畫家原是汪慎生的弟子,現在也貼上“悲鴻牌”,改稱自己是悲鴻弟子。其實徐悲鴻的“革命畫派(其實質是西洋畫派)”出世時,這位老同學已離開藝專?!氨櫯啤蓖ㄐ刑煜潞?,傳統(tǒng)中國畫幾乎被斬草除根。從四十年代后期的北平藝專到后來的中央美院,連續(xù)發(fā)生的“</font>秦仲文、陳緣督、李智超三教授罷教”,秦仲文、壽石工等老教授發(fā)文批評徐悲鴻開革老教授、任用自己人;取消“中國畫系”等等,以致教傳統(tǒng)繪畫的國寶級畫家黃賓虹、溥雪齋、吳鏡汀、溥松窗等教授幾乎走光,只剩下李苦禪等人,也不讓開課,去工會賣電影票。再后來,連徐悲鴻請來的漫畫家葉淺予先生都看不慣“革命畫派”,不但不跟著走,反而改革徐的“革命畫派”。</h3> <h3><font color="#010101">左起:周錦蕙、聶桑、郭秀硯、孫文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劉松巖、孫文秀在《研社畫展》時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她能毅然決然與“悲鴻牌”劃清界限,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因組織校內外同學(包括孫其峰、劉冠廷、劉桐風、李鑑等)連續(xù)三年在中山公園辦紀念抗戰(zhàn)勝利畫展,在藝?!?lt;/font>秦仲文、陳緣督、李智超三教授罷教事件”中支持罷教的老師,在后來被政府查封的《大同日報》上發(fā)表文章《為藝術學府學生向中華全國美術會說幾句話》,又和李智超老師、孫其峰等發(fā)表聲明,向國民黨十一戰(zhàn)區(qū)索要北平藝專房產(帥府園,即后來中央美術學院校址)。在1947年一年級結業(yè)“徐氏藝專” 改組(恢復北平藝專校名)時,別的同學被保送進藝專二年級,我未被保送,后來李智超老師說因為我得罪了某些機構和學校當局,上了黑名單。我領了臨時大學第八班的結業(yè)證,離開了北平藝專。我和孫文秀真是一對“難兄難妹”了。</h3> 前排左起:夏具徽,王棣華,郭秀硯,孫文秀<br>后排左起:聶桑,周錦蕙,傅俊英,郭爾純,許秀清,張宗訥 <h3><font color="#010101">在全國科協(xié)工作期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全國科協(xié)工作期間</font></h3> <h3>和好友、全國科協(xié)同事勞元殷在回家的路上。</h3> <h3><font color="#010101">孫文秀畢業(yè)后一直在全國科協(xié)、國家科委工作,繪制各種科技、科普展板,但從未放下手中的畫筆,業(yè)余堅持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傳統(tǒng)人物畫,她和女兒合作的《秋翁遇仙》被印成年畫深受歡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4年科學討論會展覽組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文革”期間在河南確山“五七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業(yè)余堅持繪制傳統(tǒng)國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參加筆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3月,也就是我老伴孫文秀去世前一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朱京生先生來家里了解當年北平藝專的情況,為參加中央美院舉辦的國立北平藝專專題研討會準備論文,還“被顛倒的歷史”以真相。我們夫婦二人向朱先生回憶了北平“徐氏藝專”時期的情況和問題,朱先生多有引用,并在文后特意注明“筆者2013年3月22日對當年北平藝專學生劉松巖、孫文秀老人的訪談”。會后論文以《國立北平藝專三教授罷教與國畫論戰(zhàn)事件考察與研究》為題連載于《中國美術研究》2014年第12期、2015年第1期, 2016年9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北平藝專與民國美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集中也收錄了此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1999年,《劉松巖、孫文秀、劉黛琳、劉志奇一家書畫印展》在琉璃廠瑞成畫廊舉辦。</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與旅居美國的胞兄孫季韜合影。孫季韜也曾在雪廬畫社學畫。</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藝專同窗。左起:郭秀硯、孫文秀、郭爾純。</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孫文秀(右)、劉松巖(左)與藝專學長(吳文彬)合影。吳文彬居臺灣,是中華工筆畫學會創(chuàng)會理事長。</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孫文秀、劉松巖夫婦在釣魚臺國賓館創(chuàng)作時留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孫文秀重病期間,正逢全家積極籌辦家庭畫展,病榻之上,我們多次商議展覽事項。此展展出她的作品數十件,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展出,以寄全家懷念之情,并告慰在天之靈。</font></h3> <p>我們二人因傳統(tǒng)國畫相識、成家,攜手一生,堅守傳統(tǒng)國畫一生。堅信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國畫一定會代有傳承,美意延年。2015年夏,承蒙北京文史研究館和孔廟國子監(jiān)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以《美意延年》為題舉辦了全家四人的書畫展紀念孫文秀,永遠懷念這位賢妻良母。</p><p><br></p><p><br></p><p><br></p> <h3><font color="#010101">作品欣賞</font></h3> <p>徐燕孫老師《紈扇仕女》筆意</p><p><br></p><p><br></p> <p>徐燕孫老師《終南進士》筆意</p><p><br></p><p><br></p> <p class="ql-block">秋翁遇仙&nbsp; &nbsp;孫文秀、劉黛琳、劉松巖合作</p><p class="ql-block">展于1980年《北京市首屆工筆重彩畫展》,此為浩劫后第一次舉辦工筆重彩畫展。所以《秋翁遇仙》正寓意百花凋零后復放,頗受矚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民美術出版社將《秋翁遇仙》印成年畫,發(fā)行一百八十萬張。</p><p class="ql-block"><br></p> <p>長恨歌&nbsp; &nbsp;孫文秀、劉黛琳合作</p><p><br></p> <p>花為媒&nbsp; &nbsp;孫文秀、劉黛琳合作</p><p><br></p> <p>寶蓮燈</p><p><br></p> <p>柳毅傳書</p><p><br></p> <p>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p><p><br></p> <p>林瀟湘魁奪菊花詩</p><p><br></p> <p>紅樓二尤</p><p><br></p> <p>貴妃品荔</p><p><br></p> <p>舞樂圖</p><p><br></p> <p>敦煌壁畫</p><p><br></p> <p>南海觀音</p><p><br></p> <p>鐘馗</p><p><br></p> <p>麻姑獻壽</p><p><br></p> <p>壽比南山</p><p><br></p> <p>阿福</p><p><br></p> <p>琵琶行</p><p><br></p> <p>京劇《定軍山》黃忠</p><p><br></p> <p>京劇《四郎探母》鐵鏡公主</p><p><br></p> <p>國色天香</p><p><br></p> <p>牡丹鴛鴦</p><p><br></p> <p>秋聲</p><p><br></p> <p>晚蝶</p><p><br></p> <p>艷奪昭陽</p><p><br></p> <p>獸中之王</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