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5>僅以此篇伴樂朗誦緬懷英雄 </h5><p class="ql-block"><b>我驕傲 我們驕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我們曾經(jīng)與您是同學(xué)</b></h1><h1><b> __緬懷曉康</b></h1><p class="ql-block">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人說:“關(guān)系也是生產(chǎn)力”,以至于 “我和老畢吃過飯,我和小馬同過學(xué)”,一下子牛轟轟, 不得了啦,了不得啦,“吳所謂”啦。不吹,好像不識潮流,吹呢,又怕漏底犯愁。</p><p class="ql-block"> 其實,那都是浮云。</p><p class="ql-block"> 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可沒那樣講,“吃吃喝喝,絕不是小事,那是資產(chǎn)階級的生活作風(fēng),拒腐蝕、永不沾,一顆紅心,報效祖國”。</p><p class="ql-block">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同學(xué)情真切。</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綿陽二中初七七、高七九級師生歡聚一堂,盡享祖國強大,帶給我們的幸福與喜悅,憶青春年華、思師生友情。</p><p class="ql-block"> 遠去了,那場自衛(wèi)還擊的戰(zhàn)火硝煙和我們青春怒放的歲月年華,同學(xué)們可記得,有這么一位同學(xué),他;身才高大、和藹又親切,長著一雙像魯迅一樣的橫眉,冷對一切困難和敵人,在那雙橫眉之下,是一雙對祖國、對人民、對父母、對老師、對戰(zhàn)友、對同學(xué)無限深情的大眼睛。</p><p class="ql-block"> 或許,你還不知道他是誰,他是哪個班的。下面,我們一起讓時光倒流,回到那1976年十月,那些歡慶勝利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你看,小城綿陽滿大街的游行隊伍,在歡呼,在雀躍……</p><p class="ql-block"> 遠處,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走來,在打頭的綿陽二中玫瑰色金絲絨彩秀橫幅和飄揚的紅旗方隊后面,是整齊威武的軍鼓隊,一個身材高大的同學(xué),胸前掛著大軍鼓,像大海中編隊航行的旗艦,走在游行隊伍的最前面。他手中飛舞的鼓錘,像一顆激動得蹦出胸堂的紅心,用力的擊打在胸前的鼓面上,震耳的鼓聲,鼓舞著我們的隊伍不知疲倦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里歡呼、奔走……</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你可曾知道,他是誰?</p><p class="ql-block"> 今天,讓我們在歡聚慶祝畢業(yè)40年這個難得的時刻,一起翻開那段封存已久的往事,共同緬懷這位,令我們二中初七七級、高七九級師生、令綿陽二中驕傲的同學(xué)。</p><p class="ql-block"> 因為,榜樣的作用,無法超越。</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我們像花兒一樣,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女生,如含苞欲放的花蕾,男生,似展翅欲飛的雄鷹,改革開放的號角啊,奏響了祖國春天的序曲。</p><p class="ql-block">我們的青春,終于可以自由盡情的展翅飛翔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經(jīng)過十年沐浴,我們中唯寥若晨星的同學(xué)考進了夢想中的大學(xué),一批勇于接受祖國挑選的同學(xué)跨進了綠色的軍營,還有那么多的同學(xué)??!踏入社會,盡情地在各行各業(yè)中,書寫自己最美麗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這一年,一個剛滿十七歲的青年,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我們的今天,手持鋼槍把青春和生命,永遠地留在了祖國南方那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我們的同學(xué),綿陽二中初七七級二班的―――耿曉康</p><p class="ql-block"> 我們生長在那個崇尚英雄的時代,打小,黃繼光、邱少云、劉胡蘭就是我們的榜樣,劉胡蘭15歲舍身為革命英勇犧牲,她的事跡家喻戶曉。</p><p class="ql-block"> 耿曉康,十五歲參軍,十七歲為國壯烈犧牲,靜躺他鄉(xiāng)40年……</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26日,新年的最后一串鞭炮剛剛響過,曉康就隨部隊出征了。</p><p class="ql-block"> 3月2日部隊開達到廣西前線。</p><p class="ql-block"> 3月6日,在中國政府宣布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已達目的,即日起開始全面撤軍的第二天,曉康隨部隊奉命入越,掩護前線部隊回撤。</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場孤軍深入的戰(zhàn)斗,那是一場一個師,面對一國之軍的戰(zhàn)斗。</p><p class="ql-block"> 3月8日,那是曉康入越參戰(zhàn)的第二天,也是曉康人生中第一次真槍實彈面對敵人和死亡的戰(zhàn)斗,那是一場掩護兄弟部隊回撤,與頑抗之?dāng)车囊粓鲈庥鰬?zhàn),敵人的反撲異常的兇猛,軍人世家出身的曉康,帶領(lǐng)全班戰(zhàn)士,不畏犧牲、機智勇敢與敵人戰(zhàn)斗,關(guān)鍵時刻、生死關(guān)頭、為搶回犧牲在敵人陣地上的戰(zhàn)友的尸體,嘵康孤軍出擊,擊斃兩名敵人并繳獲敵機槍一挺,火線榮立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十七歲,二等功啊!那是多么崇高的榮譽。那個時候,我們在干啥?(在肖老師、汪老師、黃老師的辦公室開小灶補課,在球場上與杜海平、張丹……爭搶籃球、在操場上與貪玩的于定福彈玻璃珠……)我們還都是個不怎么懂事的懵懂少年,曉康!就已經(jīng)是人民的二等功臣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這個時候凱旋,那一年,春天里所有的鮮花,將為他開放;那一年,在學(xué)校操場的觀禮臺上,給我們作自衛(wèi)還擊英模報告的,肯定就是曉康了!那對我們初七七級二班、對肖老師、對學(xué)校、對我們?nèi)昙壨瑢W(xué),該是多大的光榮和驕傲??!</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掩護前線部隊回撤的任務(wù)并沒有結(jié)束,曉康和他的戰(zhàn)友仍然孤軍在異國作戰(zhàn),沒有增援,沒有補給,通信也中斷了,戰(zhàn)斗異常的慘烈。</p><p class="ql-block"> 3月16日凌晨,打散了的曉康所在六連30多名戰(zhàn)友,開始向著祖國邊境邊打邊撤,這30多名戰(zhàn)友中,有22名是傷員,為了保證大家一起撤回到祖國,保證傷員不掉隊,戰(zhàn)友們決定分成兩個組,一個傷員組,一個掩護撤退的火力組。因為曉康作戰(zhàn)機智勇敢,戰(zhàn)友們一致推舉年齡最小的他擔(dān)任火力組組長,小康二話沒說,挑選了九名戰(zhàn)友,帶著他們冒死在前面開路。</p><p class="ql-block"> 群山綿延的戰(zhàn)場,籠罩在一片硝煙和濃霧之中,戰(zhàn)友們邊打邊撤,當(dāng)曉康帶領(lǐng)的火力組在穿過一個岔路口時,與圍追的敵人正面遭遇,他們一邊頑強的與敵人作戰(zhàn),一邊掩護傷員繼續(xù)向北撤退。傷員們在激烈的槍聲中艱難的回撤,隱隱約約的聽見,曉康和他的戰(zhàn)友在向他們高喊: “快走啊!有敵人!”,“ 為戰(zhàn)友報仇!報仇!”(麥克風(fēng)配合) 。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過后,曉康和火力組的9名戰(zhàn)友,全部英勇戰(zhàn)死在疆場。在他們的掩護下,22名傷員全部脫離危險,安全撤回到了祖國。</p><p class="ql-block"> 多么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戰(zhàn)友凱旋,他們誓死如歸,用生命譜寫了自己最壯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在曉康犧牲的前一天,3月15日,執(zhí)行同樣任務(wù)的曉康19歲的哥哥,代理排長耿軍,在與大部隊失去聯(lián)系,面對敵人的層層圍堵和搜山中,帶領(lǐng)他的戰(zhàn)友,決定為祖國拼死一戰(zhàn)。戰(zhàn)友們懷抱集束手榴彈,直接沖入敵人的陣營,與敵人同歸于盡。耿軍在子彈打光之后,一手舉起沖鋒槍,用力向戰(zhàn)友們高喊: “共產(chǎn)黨員跟我跳!”,縱身跳下懸崖,為國壯烈犧牲……一瞬間的行動,彰顯最偉大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后,根據(jù)一同戰(zhàn)斗和重傷被俘回國戰(zhàn)友的報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追記耿軍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為了我們的今天,曉康、耿軍弟兄兩年青的生命,倒在了黎明曙光來臨之際,剛剛十七歲的曉康走啦,沒有來得急親吻一下媽媽的額頭,沒有來得急牽一牽心儀女生稚嫩、溫暖的小手,曉康,就這樣悲壯的走了。</p><p class="ql-block">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人提及到他們,終于有一天,存封了四十年的往事被打開,曉康,你在天堂可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生活在灑滿陽光的花海里,這么多的同學(xué)歡聚一堂,我們歌唱生活,暢談友情,祝福天堂里的您!</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后,部隊將兄弟倆留給家里的遺物帶給媽媽,那是一卷草席和用一張紙條夾著的兄弟兩人兩個月的津貼,紙條上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們很快就要上前線了,兒子不孝,如果我們回不來,請爸爸媽媽一定不要難過,要堅強、要堅強的生活 ,我和曉康弟弟沒有留給你們什么作紀(jì)念的 ,這12塊錢和一床草席,是我們的心意,請爸爸媽媽收下,草蓆給弟弟耿濤使用……</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 軍禮!</p><p class="ql-block"> 兒子 :耿軍 耿曉康 </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日 “九里埂”</p><p class="ql-block"> 曉康犧牲時的年齡小?。⌒〉皆诹沂康哪贡?,都只能增大三歲,明明是十七歲啊,墓碑上卻上卻刻著二十……</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曉康,山巔上那稚嫩的小樹是您,夜空中那閃耀的星星是您。你們的身影與山河同在,你們的名字已刻入紀(jì)念碑的碑文,你們的英勇事跡足以與歷代英烈比肩同輝,永載青史!</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嘵康!</p><p class="ql-block"> 同學(xué)們,讓我們記住,我們有這樣一位同學(xué),他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永遠的驕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我驕傲!我們驕傲!我們曾經(jīng)與你是同學(xué)!</p><p class="ql-block"> 敬禮!</p><p class="ql-block"> 謝謝大家!</p><p class="ql-block"> 太陽</p><p class="ql-block"> 2019.8.7.三稿</p><p class="ql-block"> 9.9四稿</p> <h3>小康全家</h3> <h3>左耿軍</h3><h3>右耿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