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中秋小長假,宅在家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于是和家人來了場說聲就走的短途旅行,作為一名云南人,中國境內(nèi)最早的人類“元謀猿人”發(fā)現(xiàn)地都沒去過是個遺憾之事,所以老公一提議,我們就立即出發(fā)了。驅(qū)車三小時來到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元謀縣地處滇中高原北部,是“東方人類故鄉(xiāng)”。</h3> <h3>途經(jīng)金沙江,其實風景都在路上,我特別喜歡邊走邊停的旅行。</h3> <h3>帶兒子參觀完了元謀博物館,我們就去了渡口轉(zhuǎn)了轉(zhuǎn)。</h3> <h3> 其實對我這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我最想去的還是元謀的土林。說起元謀大家都知道元謀人遺址,殊不知元謀最驚艷的當屬土林。在經(jīng)歷幾百萬年地殼運動后,風雨之神把元謀的土地雕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使游人走進土林就如同進入神秘的魔幻世界,鬼斧神工般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令人嘆為觀止。云南土林,分布較廣,其中元謀土林現(xiàn)巳建成物茂土林和浪巴鋪土林兩個國家4A景區(qū)。元謀土林氣勢宏大,形態(tài)萬千,色彩豐富,有魔鬼城之稱,元謀土林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路南石林并稱之為“云南三林”......<br></h3> <h3> 因為元謀有好幾個土林,所以一直到晚上都在糾結(jié)第二天去物茂土林還是去浪巴鋪土林。最后還是決定去物茂土林。物茂土林開發(fā)最早,管理也相對成熟一些,和浪巴鋪土林相比交通也方便不少,是游覽土林的人們?nèi)サ淖疃嗟囊粋€景區(qū)。兩個景區(qū)景色有些不同,各有特點,浪巴鋪土林柱狀單體較多、土色偏黃,物茂土林連體成排較多、土色偏紅。</h3> <h3>從元謀縣驅(qū)車半小時左右便到達了物茂土林大門。來時已時值正午,這時候拍照已沒什么光影可言,看來懶惰讓我成為不了一名合格的攝影愛好者。(||?_?)汗!</h3> <h3>土林,被稱為“瘋神捏造的世界”。從大門進入后,家人一起坐電屏車到達4號景點入口,我們居高臨下,就有了領略“瘋神”造就的“杰作”的機會。登高望遠,一片赭紅色的世界,初見土林,驚艷?。。?lt;/h3> <h3> 楚雄州元謀縣西北32公里的物茂鄉(xiāng)羅茂勒村西側(cè),又稱“物茂土林”,通常所說的“ 元謀土林 ”景點即指此處。物茂土林總面積6平方公里,形態(tài)多以城堡狀、屏風狀、簾狀、柱狀為主。各種形態(tài)的土柱錯落縱橫,遠遠望去,土林千峰林立,溝壑縱橫,荒涼粗獷,像一座廢棄的城堡,又像一組組工程巨大的藝術群雕。<br></h3> <h3>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趕緊掏出手機查百度:茂土林又稱虎跳灘土林,總8平方公里,海拔1050—1200米間。主要由一條主沙箐和34條幽谷組成,分4個片區(qū),有主景點9個,小景點127個。沿沖溝發(fā)育,單體造型生動逼真、高大雄偉、獨立成章,形態(tài)多以城堡狀、屏風狀、簾狀、柱狀為主,土柱高低不一,錯落有致,一般在5—15米之間,最高達42.8米。</h3> <h3>繼續(xù)搜資料:元謀土林距今170萬年歷史。土林的形成是長期水土流失所致:即地殼在八十萬年的運動中,地表裂隙經(jīng)雨水沖刷、風化搬運而使裂隙加深加寬,形成土柱。土柱表層物質(zhì)被外力剝蝕,搬運帶走,沉積層中的鈣質(zhì)、鐵質(zhì)膠結(jié)物裸露出來,形成天然頂蓋,保住頂表層不被侵蝕,而下部則經(jīng)風雨越?jīng)_越深,故形成高柱林立。</h3> <h3>用手摸,其土質(zhì)是硬的,那是時間的碎土,攪和著沙石一層層堆積而成的。</h3> <h3> 土林是一種土狀堆積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形,因遠望如林而得名。一踏進元謀土林,那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就仿佛使人進入另一個新奇的天地。</h3> <h3>定海神針洞</h3> <h3>土柱高低不一,錯落有致。</h3> <h3> 云南元謀物茂土林開發(fā)較早,聽說《千里走單騎》、《無極》等電影曾在這里拍攝。隨著眾多的影視作品在元謀的拍攝,土林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天然影視基地。</h3> <h3>行走其間,如入詭異迷離的洪荒世界。</h3> <h3> 土林是一種土狀堆積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形,因遠望如林而得名。以近年在中國云南元謀發(fā)現(xiàn)的為最典型,反映了古地理變遷和地貌發(fā)育過程。經(jīng)幾百萬年的地殼運動,風雨之神把元謀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狀。</h3> <h3> 聽說浪巴鋪的土柱大多是錐形的上面沒有帽子,而物茂土林的土柱大多是直上直下,頭上基本都有蘑菇狀的大鐵帽子。也有些沒戴帽子的錐形土柱。一旦鐵帽子被沖掉,雨水就會很快第把土柱沖刷成錐形。按一般常識鐵帽子就是雨傘。</h3> <h3> 元謀土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觀,在經(jīng)歷了幾百萬年的地殼運動后,風雨之神把元謀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狀。</h3> <h3> 正是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精心雕鑿,造就了千奇百怪的沙雕泥塑和詭異迷離的地質(zhì)地貌,構(gòu)成了元謀土林這座令人神往的藝術殿堂。</h3> <h3>像不像一只威武的雄獅?</h3> <h3>這座土柱,宛似安詳?shù)姆鹱?,俯瞰著蕓蕓眾生。</h3> <h3>萬年土林,日曬雨淋,風吹霜打,侵蝕沖刷,自然雕刻,歲月的痕跡,以其獨特的身姿完美呈現(xiàn),讓世人震撼,讓觀賞者沉醉!</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奇百怪的沙雕泥塑:有的土柱如錐似劍,直指藍天;有的像威嚴武士,整裝待發(fā);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視遠方;有的土柱頂上雜草叢生,間或長有野花;有的砂石壘壘,裸露身軀。土柱身上雜有的石英、瑪瑙等,顯露出來后,在太陽的照射下,放出奇異的光彩。</h3> <h3> 抬頭望去,這些土柱有的似法國的凡爾賽宮、歐洲的古城堡、萬里長城的烽火臺;還有的像繁華城市、熱鬧的鄉(xiāng)村,寧靜的宅院,無奇不有,無奇不象,任你發(fā)揮靈感,想象土林中的各種形態(tài)。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鑿,沙雕迷離,泥塑詭異,高大雄偉,獨立成章,再現(xiàn)出奇跡般的盛景!</h3> <h3>是龍門石窟的壓縮版?還是敦煌千佛洞沙盤?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輝煌的物茂土林,就是一座神話中的城市。</h3> <h3>抬頭仰望,伸手觸摸,每一個土柱都能看出是由一層層經(jīng)年累月形成的模樣和歷史感??此扑鼈儼舶察o靜的矗立在那里,其實每一個土柱都經(jīng)歷了洪水的沖刷,雨雪的粉刷,才有了今天的景觀。</h3> <h3>與老公兒子走散了,老媽是我最忠實的模特。~_~</h3> <h3>地縫</h3> <h3> 高懸半空的洞穴天門、原始粗獷的沙溝荒漠、怪模怪樣的五彩奇石和種類繁多的遠古植物化石,組成了景區(qū)內(nèi)豐富的景觀。</h3> <h3>怪模怪樣的五彩奇石,千奇百怪的土柱造型。</h3><h3></h3> <h3>深遠寧靜的幽谷地縫,原始粗獷的沙溝荒漠。</h3><h3><br></h3> <h3>土林有著種類繁多的遠古植物化石。</h3> <h3>老爸這次沒有去,在發(fā)圖片回昆的路上,他問我們?yōu)槭裁赐亮譀]有人?有啊,圖片里面有我可愛的老媽,只是在這一片空曠的土林里面她顯得那么嬌小~??</h3> <h3>遠遠望去,我覺得很像一尊佛,任憑自己想像。</h3> <h3>蛤蟆鳴雨。</h3> <h3>回眸小象</h3> <h3>棧橋連接,游客可穿梭其間,與土林親密接觸。</h3> <h3>今天土林氣溫三十多度,悶熱難當,因為景區(qū)屬于“類盆地”,又無行道樹遮陰,在逛土林的時候,是下午一點左右,正值烈日當頭,真的有點像到了沙漠的感覺,一定要多備點水,否則很容易缺水。我老公居然此刻用礦泉水給兒子洗臉,我也是佩服他了??。雖然溫度高但是偶爾有四面八方的風吹來,所以也算是給烈日炎炎的一點點慰藉。</h3> <h3>老媽路過此處在拍這張圖的時候不禁笑了,說好像兩個人在親吻。??</h3> <h3> 站在土丘之巔,俯瞰一望無垠的土林,映入眼底,蒼穹之下,讓人穿越古今的光芒……</h3> <h3>遠看全景猶如一片莽莽的原始森林,生機勃勃;近看似一組工程浩大的藝術群雕,又像是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千姿百態(tài)、別具一格。</h3><h3>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 時間的車輪會無情的碾過,雨淋風蝕不會隨著歲月而停滯,或許有一天土林會從世界上完全消失,但是我相信它們也會以另一副模樣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