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帶你走南疆(上)——南疆自駕游流水篇。去年驅(qū)車北疆,今年轉(zhuǎn)戰(zhàn)南疆,陶醉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

張毅

<h3>南疆自駕路線示意圖,全程11600公里,耗時28天(2019.8.2—2019.8.29)。</h3> <h3>同路人(從左到右:張毅、賴賢輝、李懋龍、高英、梁碚俐、畢蓉、周鳴華、劉學(xué)英、曾曉梅、李平)</h3> <h3>若爾蓋草原</h3><h3>位于四川阿壩州若爾蓋</h3> <h3>松州古城</h3><h3>位于四川省阿壩松潘縣</h3> <h3>拉卜楞寺</h3><h3>位于甘肅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之一,是甘南地區(qū)寺院的代表。</h3> <h3>原子城</h3><h3>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總面積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國建設(shè)的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這里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均誕生于此,故稱為“原子城”。"原子城"是原"青海221廠"所在地。1995年5月15日退役,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更名為西海鎮(zhèn),現(xiàn)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h3> <h3></h3><h3>青海湖</h3><h3>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保?。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nèi),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h3> <h3>茶卡鹽湖</h3><h3>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zhèn),為天然結(jié)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h3> <h3>水上雅丹</h3><h3>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因為湖面抬升,逐步淹沒北緣的雅丹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就像一望無際的荒漠中憑空而出了一片'汪洋',它立于這片汪洋之上,魔幻而神秘。</h3><h3>碧藍的湖水,鬼斧神工般的雅丹地貌,天空鴨鳴雁啼,水上波光粼粼,朝陽橙霞,沙丘湖泊形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拍攝水上雅丹,金色雅丹波光倒影,美不勝收。</h3> <h3>芒崖翡翠湖</h3><h3>在柴達木盆地最西部茫崖有一處硫酸鎂亞型人工鹽湖,她好似在大漠戈壁深處撿到一個古意昂然的“青銅鏡”,映照著曼妙的身姿和容顏,與夢幻影子恍若對話,陶醉在臨水照花的詩意中,這就是茫崖翡翠湖,一躍成為柴達木盆地的翡翠寶鏡。</h3> <h3>若羌</h3><h3>沙漫漫難掩古城榮光。茫茫塔克拉瑪干大漠東南緣,有一座隨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的城市,他就是古樓蘭,新若羌。</h3><h3>?</h3><h3>若羌,位于新疆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部,與甘肅、青海、西藏三省接壤,全縣行政面積20.23萬平方公里,是“華夏第一大縣”、“樓蘭文明發(fā)祥地”,是連通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節(jié)點和新疆與內(nèi)地東聯(lián)西出第二大通道上的橋頭堡。這里有太多驚人的文化奇跡,有太多迷人的自然景觀,有太多誘人的傳奇故事。</h3> <h3>且末縣</h3><h3>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南緣,阿爾金山北麓。東與若羌縣交界,西與民豐相鄰,南與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尉犁、沙雅縣相望。縣城且末鎮(zhèn)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270千米。全縣總面積138680平方千米(為全國面積第二大縣),總?cè)丝?6627人(2003年)。</h3> <h3>且末家族古墓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有保持最好的干尸,最大的墓群有169具干尸,為世界之最。</h3> <h3>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h3><h3>我們從且末出發(fā),經(jīng)近500公里的沙漠公路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無人區(qū)到達輪臺。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fā)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耧L(fēng)能將沙墻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里沙丘綿延,受風(fēng)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fā)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動物有夏眠的現(xiàn)象。</h3> <h3>005號水井房</h3><h3>在沙漠公路旁,右40米左30米布滿護沙綠化帶。我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每隔4公里就有一個紅頂小屋(共108個),處于好奇和避暑的需要(當(dāng)天沙漠公路氣溫高達45℃),我們走進了005號水井房。在與主人接觸后,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原來每個水井房都住著一對夫婦,國家每月給他們補助4000元,使他們成為專職護沙人,一個水井房管理4公里的護沙綠化帶。每個水井房標(biāo)配有太陽能房、抽水動力房等,綠化帶地下密布微吸供水管道,護沙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抽水澆林和植樹,確保沙漠兩旁的綠化帶永存。國家除了負擔(dān)基本建設(shè)和人工工資外,一個水井房每年用于電池更換、化肥購置的總金額高達幾十萬。生長在這樣的國家我們感到自豪,有這樣不怕艱辛、無私奉獻的護沙人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迸發(fā)出敬意!立此照為證。</h3> <h3>塔里木胡楊林公園</h3><h3>塔里木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0平方公里,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邊緣的塔里木河中游、巴州輪臺縣城南沙漠公路70公里處,是新疆面積最大的原始胡楊林公園,也是整個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楊林最集中的區(qū)域。</h3> <h3>鐵門關(guān)</h3><h3>晉代設(shè)關(guān),位于庫爾勒市北八公里庫魯克塔格山中,孔雀河旁,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險要沖、古絲綢之路中的咽喉,為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guān)之一。</h3> <h3>博斯騰湖(Bosten Lake)</h3><h3>維吾爾語意為“綠洲”,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nèi),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淡水吞吐湖?!稘h書·西域傳》中的“焉耆國王至員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魚”中的“近?!?、《水經(jīng)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h3><h3>博斯騰湖介于東經(jīng)86°40′~87°25′,北緯41°56′~42°14′之間,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水域總面積800多平方公里(2014年),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處17米。湖區(qū)深居歐亞腹地,光照充足,熱量豐沛,雨量稀少,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h3><h3>博斯騰湖屬于山間陷落湖,主要補給水源是開都河,同時又是孔雀河的源頭。博斯騰湖的湖體可分為大湖區(qū)和小湖區(qū)兩部分,大湖的面積近千平方公里,小湖的面積僅有百余平方公里?!端鍟酚涊d此湖有“魚、鹽、蒲、葦之利”。湖區(qū)周圍生長著廣茂的蘆葦,是中國重要的蘆葦生產(chǎn)基地。此外博斯騰湖盛產(chǎn)各種淡水魚,是新疆最大的漁業(yè)生產(chǎn)基地。</h3><h3>2002年,博斯騰湖湖區(qū)被評為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屬天然湖泊水域風(fēng)光型自然風(fēng)景區(qū),涉及博湖、焉耆、和碩、庫爾勒三縣一市。2014年5月,博斯騰湖景區(qū)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成為新疆第八家國家5A旅游景區(qū)。</h3> <h3>羅布人村寨</h3><h3>羅布人是指被中國官方劃歸為維吾爾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羅布泊地區(qū),操維吾爾語羅布方言、以打魚為生的土著居民。</h3><h3>羅布人村寨,位于尉犁縣城西南35公里處,距庫爾勒市南85公里處。村寨方圓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戶人家,是中國西部地域面積最大的村莊之一。屬瓊庫勒牧場,是一處羅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區(qū)涵蓋塔克拉瑪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草原和羅布人 。最大沙漠、最長的內(nèi)陸河、最大的綠色走廊和絲綢之路在這里交匯,形成了黃金品質(zhì)的天然景觀。</h3> <h3>睡胡楊谷</h3><h3>阿拉爾市“睡胡楊谷”面積6.8萬畝,千姿百態(tài)的胡楊裸體美女聚集在一起展現(xiàn)著各自的風(fēng)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奇觀。專家稱此地為‘塔里木原生胡楊標(biāo)本庫’,攝影家稱此地為攝影的天堂,雕塑家稱這里‘天然的雕像群’,油畫家說‘活脫脫質(zhì)感強烈的油畫’;詩人說‘到這里感受生命和力量的震撼’……漫步其中美不勝收。</h3> <h3>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h3><h3>位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展覽貫穿三五九旅革命史、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屯墾建設(shè)發(fā)展史兩條主線,以三五九旅進疆后鑄劍為犁,在西北邊陲戈壁荒灘上,發(fā)揚南泥灣精神,履行屯墾戍邊偉大使命為核心內(nèi)容,用大量珍貴文物展現(xiàn)了兵團戰(zhàn)士無私奉獻的屯墾戍邊精神。</h3> <h3>約特干遺址</h3><h3><h3>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市西10公里處的巴格其鄉(xiāng) 艾拉曼村境內(nèi),北為海力其崖,東為阿拉勒巴村和亞蘭干村。</h3><h3>該遺址是古代于闐地區(qū)的重要聚落遺址。從現(xiàn)代遺址的分布看,遺址無任何古建筑痕跡,城池輪廓也不詳。歷代出土文物均來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層,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在遺址的東北角有一處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層,陶片密集分布。歷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殘片、古錢、玻璃片、珠子、金質(zhì)鑄像、畫押、玉塊、骨頭等文物。</h3><h3>陶俑多為人物、動物等。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劃、壓印和附加的紋飾及浮雕,題材為幾何圖案、植物圖案、人物和動物等,波斯、希臘風(fēng)格極濃。古錢種類繁多。歷代出土金泊和金器甚多,均被當(dāng)?shù)厝巳坭T銷毀。1959年曾出土一只金制小鴨和唐代“乾元重寶”錢,金鴨工藝精湛,造型與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鴨子相似。斯文赫定還發(fā)掘出基督教的金幣、十字架和一塊金牌,說明遺址存續(xù)期間,曾有兩名傳教士來此傳教,進而證明,該址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遺址。</h3><h3>約特干遺址是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被納入保護范圍的為一片面積約0.3平方公里,低于地平面8米的沼澤洼地。</h3><h3>約特干遺址在西方影響很大,出土文物中東西方文物皆有,是研究東西文化融合的理想之地。由于該遺址在西方盛名遠揚,因此受到各國旅游者的喜愛,現(xiàn)被劃入常規(guī)旅游線路之中,每年參觀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h3><h3><br></h3></h3> <h3>錫提亞迷城</h3><h3><h3>錫提亞迷城(錫提亞古城)遺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區(qū)葉城縣城東11千米的洛克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西北1千米的錫提亞溝附近。</h3><h3>“錫提亞”譯成漢語是“不滅的懸崖”,據(jù)《魅力葉城》叢書介紹,始建于11世紀末,有人認為是喀喇汗王朝時期的可汗城,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h3><h3>迷城發(fā)現(xiàn)</h3><h3>1929年7月14日,著名的考古學(xué)家黃文弼來此考察時,“街市遺址、尚可辨識,死人骨骸遍地橫陳”,“時見火藥,木炭遺渣”,“旁有一塔,為現(xiàn)鄂人李君修建以埋葬枯骨者”,他還在此收集到喀喇汗王朝鑄造的有阿拉伯文字的無孔青銅錢幣“提英”和北宋制錢“咸平通寶”(998-1003年)、“天禧通寶”(1017-1021年)、“元豐通寶”(1102-1106年)、“元符通寶”以及“崇寧通寶”。</h3><h3>黃文弼“疑此城在11世界末為喀喇汗王朝時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無孔錢即當(dāng)時所遺”,并因而“知此地在北宋時頗為興盛”。進而據(jù)《文正西游錄》“大軍發(fā)于闐至可汗城,屠其城,使人詔諭鴉爾堪城王來降,至是隸版圖,以封諸王阿魯忽”的記載和“于闐西距葉爾羌之間的葉城為最大最富,而舊城遺址以此規(guī)模最大“的推斷“疑此城為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屈曲律由于闐進兵時所屠之可汗城”。目前只能推測錫提亞古城遺址為唐宋時期,確切的年代所屬有待考證。</h3></h3> <h3>喀什老城</h3><h3>喀什老城位于新疆喀什市區(qū)中心,擁有幾百年歷史,是喀什噶爾和維吾爾文化最經(jīng)典的代表,也是喀什乃至新疆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老城內(nèi)的建筑大多充滿了伊斯蘭和維族風(fēng)情,街道內(nèi)縱橫交錯,風(fēng)格統(tǒng)一,游客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了中亞的異域,感覺十分神奇。 </h3><h3> 2015年7月20日,國家旅游局向喀什老城景區(qū)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h3> <h3>香妃墓</h3><h3> 坐落在喀什市東郊,系自治區(qū)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頃。 據(jù)說墓內(nèi)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穴)。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yè),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蘭教“依禪派”著名大師,并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quán)。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后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尸體護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內(nèi),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jù)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在這里,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h3> <h3>艾提尕清真寺</h3><h3>坐落于新疆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廣場西側(cè),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建筑宏偉的古寺之一。它不僅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這是一個有著濃郁民族風(fēng)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筑群,坐西朝東。</h3> <h3>盤橐城</h3><h3>盤橐城,又叫作“艾斯克薩”城,位于喀什市東南郊的吐曼河岸邊,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疏勒國宮城,公元73年成了班超經(jīng)營西域的大本營,班超立足疏勒,蕩平匈奴勢力,完成了統(tǒng)一西域的宏偉大業(yè)。</h3> <h3>莫爾佛塔</h3><h3> 莫爾寺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h3><h3>  遺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遺跡,是中國最西部佛教遺址之一,是罕諾依古城-標(biāo)志性建筑物,是絲綢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較早的一處佛教遺跡,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帶盛行的有力見證,對研究佛教初傳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區(qū)佛教流行問題均具有重要意義。</h3><h3>  “莫爾佛塔”是中國最西部的、保存較好的佛塔。始建于3世紀,一直到唐末,因為當(dāng)?shù)厮粗饾u減少,人們開始遷移別地,同時,喀什地區(qū)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成為當(dāng)?shù)鼐用竦闹饕诮?,寺院隨之廢棄。</h3><h3>  佛塔身呈卵圓柱狀的覆缽式,在新疆罕見。</h3><h3> 2001年6月被國務(wù)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