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貴州在我心目中是個神奇的地方,多年來,我一直有一個游覽貴州的夢想,親眼看一看最美貴州,多彩貴州。</h3><h3><br></h3><h3>貴州之所以被稱之為多彩貴州,主要是因為有著美麗富饒的旅游景點,有瀑布,有名山,有洞穴,有森林,有濕地,有草原……到了秋天,貴州更似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有淺綠、淺黃、金黃、橘黃、桃紅、深紅,甚至有紫色。</h3><h3><br></h3><h3>貴州被稱之為多彩貴州,也是因為有著多姿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貴州各個民族多樣化的民間文化以及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造就了多彩貴州。貴州的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化明顯,即使是同一個民族不同的支系,在生活各個方面都呈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h3><h3><br></h3><h3>如今,“多彩貴州”已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人士的關注,正成為越來越亮的文化品牌,涉及貴州的方方面面,所以才多彩!主要是長征文化,陽明文化,少數(shù)民族風情,國酒文化,茶文化等。</h3><h3><br></h3><h3>秋高氣爽,氣候宜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圓了我的多彩貴州夢。9月4日登上了沈陽飛往貴陽的班機……</h3> <h3>途經(jīng)幾個小時的飛行,并經(jīng)過南京中轉(zhuǎn),飛機在貴陽降落。</h3><h3>多彩貴州,我來了……</h3> <h3>連日來,穿梭于貴州省的各個旅游景點之間。充分體驗了多彩貴州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民族文化,那山、那水、那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處處美景,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h3> <h3>9月4日下午游覽黔靈山公園。</h3><h3>黔靈山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建于1957年,距貴陽市中心1.5千米,面積426萬平方米。</h3><h3>黔靈山公園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qū)構(gòu)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體池等古跡,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藥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h3> <h3>9月4日晚游覽甲秀樓。</h3><h3>甲秀樓在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h3><h3>甲秀樓始建于明朝,后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并恢復原名。現(xiàn)存建筑是宣統(tǒng)元年(1909年)重建的。</h3> <h3>9月5日上午游覽千年布依古寨。</h3><h3>高蕩村這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位于貴州鎮(zhèn)寧縣城西南12公里處。上千年來,當?shù)氐慕ㄖ缀跷幢黄茐倪^,因此高蕩村也成為了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該村民居為石木結(jié)構(gòu)干欄式石板房,建造時間五、六十年至數(shù)百年不等,有上圓下方石拱寨門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第三土語布依風貌保存完整,特色鮮明。因寨子座落在崇山峻嶺之中,猶如群峰上托著一口鍋,布依語稱“甕座”,漢語意為“高蕩”,故此而名。</h3> <h3>9月5日下午游覽九天星橋景區(qū)。</h3><h3>天星橋景區(qū)位于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千米處,這里主要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jié)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qū)。</h3><h3>天星橋有天星盆景區(qū)、天星洞景區(qū)、水上石林區(qū)等3個連接的片區(qū)。天星橋景區(qū)石筍密集,植被茂盛,集山、水、林、洞為一體,被游人稱贊為:“風刀水劍刻就的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帛的千古絕畫”。</h3> <h3>9月5日下午游覽黃果樹瀑布。</h3><h3>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h3><h3>黃果樹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jīng)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h3> <h3>9月6日上午游覽萬峰林景區(qū)。</h3><h3>萬峰林位于貴州省興義市東南部,南端與廣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區(qū))交界處的三江口,北接烏蒙山主峰,總面積2000平方千米。萬峰林,長200多千米,寬30-50千米,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h3><h3>萬峰林包括東峰林和西峰林景區(qū),目前對外開放的主要是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巒,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郁的樹林融為一體,構(gòu)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天底下罕見的峰林田園風光。根據(jù)峰林的形態(tài),分為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疊帽峰林等五大類型,是中國喀斯特地質(zhì)地貌中發(fā)育最成熟的錐狀峰林典型代表,每一類都各具特色,既獨立成趣,又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輔相成,組成雄奇浩瀚的巖溶景觀。</h3> <h3>9月6日下午游覽馬嶺河峽谷。</h3><h3>馬嶺河峽谷位于貴州省興義市,是興義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重要成員、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被譽為“中華第一漂”。</h3><h3>馬嶺河峽谷集雄、奇、險、秀為一體,谷寬50—150米、谷深120-280米。馬嶺河峽谷是一條在造山運動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縫,谷內(nèi)群瀑飛流,翠竹倒掛,溶洞相連,兩岸古樹名木點綴其間,千姿百態(tài)。</h3> <h3>9月7日下午游覽梵凈山。</h3><h3>梵凈山,得名于“梵天凈土”,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3縣交界,靠近印江縣城、江口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銅仁地區(qū)中部。</h3><h3>梵凈山總面積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qū)25800平方千米,緩沖區(qū)2800平方千米,試驗區(qū)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珙桐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覆蓋率95%,有植物2000余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chǎn)”。</h3> <h3>9月7日晚、9月8日上午游覽鎮(zhèn)遠古鎮(zhèn)。</h3><h3>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zhèn)遠縣名鎮(zhèn),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wèi)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xiàn)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nèi)外古建筑、傳統(tǒng)民居、歷史碼頭數(shù)量頗多。鎮(zhèn)遠古鎮(zhèn)交通方便區(qū)位優(yōu)越,湘黔鐵路、株六復線、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湖南芷江和貴飛機場分別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h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qū)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鎮(zhèn)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h3> <h3>9月8日下午和晚上游覽西江千戶苗寨。</h3><h3>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jié)、吃新節(jié)、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jié)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fā)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看臺。</h3> <h3>9月9日下午游覽荔波小七孔景區(qū)。</h3><h3>荔波小七孔景區(qū)是國家級A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世界自然遺產(chǎn)。其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西南部,距縣城28公里。景區(qū)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qū)之名由是得之。</h3><h3>小七孔景區(qū)在寬僅1公里、長12公里的狹長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于一體,玲瓏秀麗,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級盆景”的美譽?,F(xiàn)已經(jīng)向游客開放的景點有銅鼓橋、小七孔古橋、涵碧潭、拉雅瀑布、68級跌水瀑布、野鴨池、龜背山、一龍戲九珠、飛云洞、野豬林、水上森林、天鐘洞、鴛鴦湖、臥龍?zhí)?、臥龍河生態(tài)長廊漂游等。風光尤勝九寨溝。</h3> <h3>9月10日下午游覽荔波大七孔景區(qū)。</h3><h3>大七孔景區(qū)緊挨著小七孔景區(qū),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峽谷伏流為主要景觀,驚險神奇,氣勢磅礴,令人激情澎湃。大七孔景區(qū)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陽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主要景點有大七孔橋、夢塘、恐怖峽、天生橋、妖風洞、地莪峽、水神河、二層河、笑天河、龍頭山、清水塘等,尤其是妖風洞、恐怖峽、地峨宮等景點,極富驚險性、神秘性、奇特性。</h3> <h3>9月11日上午游覽青巖古鎮(zhèn)。</h3><h3>青巖古鎮(zhèn)為貴州四大古鎮(zhèn)之一,位于貴陽市南郊,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zhèn)內(nèi)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h3><h3>青巖古鎮(zhèn)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鎮(zhèn),以青色的巖石而得名,是一座因軍事城防演化而來的山地兵城,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h3><h3>青巖古鎮(zhèn)是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建筑。爬上鎮(zhèn)邊一側(cè)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鳥瞰小鎮(zhèn)的全景,小鎮(zhèn)并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zhèn)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別的古鎮(zhèn)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青巖古鎮(zhèn)中除了眾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著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種宗教和諧共處,形成其獨特風格。</h3> <h3>多彩貴州之行結(jié)束了。它帶給我的視覺滿足和心靈感受是無與倫比的。勝似仙境的名勝美景、古樸純厚的民族文化、豐盛獨特的美食小吃深深地吸引了我。</h3><h3>——不虛此行。</h3><h3>愿美麗中國繁榮昌盛,愿多彩貴州再添魅力……</h3> <h3>攝影:王立軍</h3><h3>制作:王立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