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 張建國</p><p class="ql-block">撰文 張建國</p><p class="ql-block">制作 張建國</p><p class="ql-block">職業(yè) 自由攝影師</p><p class="ql-block"> ………………………………………</p> <h1><font color="#ed2308"> 春天的呼喚</font></h1> <h3>春日里,暖融融的陽光灑向黑熊谷林間,斑駁的樹影夢幻般地投向大地;行走在伸向遠方的林間棧道上,無比的輕松愜意</h3> <h3>登高遠眺,層巒疊嶂;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無數(shù)攝影人前來采風</h3> <h3>茅荊壩林場所在地茅荊壩鄉(xiāng)全貌。高速公路貫穿全境,通往圍場的高速路出口在此設立</h3> <h3>上世紀六十年代,茅荊壩林場工人在黑熊谷海拔接近1700米的高山上營造的人工林。往上走就是高山草甸,人工林不能生長了,植物生長線非常明顯</h3> <h3>茅荊壩林場干部職工,在黑熊谷的林間空地植樹造林</h3> <p class="ql-block">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國經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困難。那時職工的生活非常艱苦,林場工人有時每天只有半斤糧食,他們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難,堅持在荒山上開展植樹造林大會戰(zhàn)。那個年代,他們都是靠人背步行上山,鐵掀鎬頭作業(yè)。這是他們在荒地鄉(xiāng)至七家鎮(zhèn)的荒山上營造的萬畝人工林海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荒地鄉(xiāng)通往七家鎮(zhèn)山梁上人工林海中的盤山公路</p> <h3>1953年春,茅荊壩林場從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qū)引進紅松種子育苗,1956年使用自產苗木進行紅松實驗造林獲得成功,如今長勢喜人!這是河北省紅松分布最南界的紅松林,已被有關林業(yè)部門專家列入科研基地。圖為林場技術人員在紅松林進行外業(yè)調查</h3> <h3>茅荊壩林場場部</h3> <h3>茅荊壩鄉(xiāng)街景</h3> <h3>春到農家</h3><h3>梨花又放</h3><h3>但見炊煙升起</h3><h3>總有一番思緒上心頭</h3> <h1><font color="#ed2308"> 夏日的激情</font></h1> <h3>敖包山上看日出,我心激蕩欲飛翔</h3> <h3>敖包山主峰,海拔1852.9米,是隆化縣的最高峰</h3> <h3>敖包山上的瑪尼堆</h3> <h3>敖包山上的千畝大草甸</h3> <h3>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韭菜樓景點晨霧</h3> <h3>敖包山上的望火樓</h3> <h3>上世紀60年代初期,林場工人在敖包山主峰下面1700多米陡峭的高山上營造的人工林</h3> <h3>敖包山主峰下的落葉松林,大有新疆天山雪嶺云杉林的味道!</h3> <h3>敖包山亞高山草甸邊緣上低矮的樺樹林</h3> <h3>這里是一腳踏三縣的地方,東面和南面是寧城縣,西面是隆化縣,北面是喀喇沁旗。那是一次難以忘懷的高山旅行,我們在雨中行進了三個多小時</h3> <h3>武烈河是承德市的母親河,這里是武烈河的發(fā)源地</h3> <h3>公園內600多年樹齡的古云杉。相傳清康熙皇帝在敖包山打獵時,在此樹下避雨,曾將身上所帶的玉牌掛在這顆樹上,這棵古樹因此得名“掛牌樹”</h3> <h3>上世紀70年代林場建立的望火樓。值守望火樓的師傅們?yōu)榱謭龅淖o林防火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林場在這里設立了遠程監(jiān)控“電子眼”,為茫茫林海保駕護航</h3> <h3>茅荊壩楓水灣森林溫泉城全景</h3> <h3>楓水灣森林溫泉城水上樂園</h3> <h1><font color="#ed2308"> 秋天的誘惑</font></h1> <h3>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山門</h3> <p>俯瞰森林公園深處的停車場</p> <p>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qū)鳥瞰圖</p> <p>森林公園景點——楓樹坡</p> <h3>遠眺敖包山</h3> <h3>黑熊谷主峰北涼臺日出</h3><h3>手機測得的海拔高度是1725米</h3> <h3>走向敖包山主峰</h3> <h3>默沁嶺的秋天。默沁嶺亦稱茅荊壩梁,海拔1600多米,是赤峰入關的西線大通道,歷史上曾發(fā)生過多次重要戰(zhàn)事</h3> <h3>在茅荊壩梁上遠眺平頂山</h3> <h3>遠眺茅荊壩旗桿溝的主峰南涼臺。南涼臺的東面,就是寧城縣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道須溝了</h3> <h3>俯瞰茅荊壩旗桿溝。現(xiàn)在這條美麗的山谷正在被開發(fā),項目名稱:熱河山谷</h3> <h3>旗桿溝景點高大的將軍石,留下了美麗的傳說</h3> <h3>茅荊壩鄉(xiāng)壩底村。茅荊壩林場建場初期,場部曾在此設立</h3> <h3>仔細看,山下有人家</h3> <h3>行走在茅荊壩的山間,時常會看到山鷹在頭頂上盤旋</h3> <h3>上世紀70年代,林場營造的針闊葉混交林</h3> <h3>上個世紀,承德通往赤峰的盤山公路,現(xiàn)在已被高速公路隧道所取代</h3> <h3>靜謐的人工落葉松林</h3> <h3>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的平頂山,主峰海拔1732米</h3> <h3>平頂山的森林石海</h3> <h3>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石虎溝全貌</h3> <h3>茅荊壩東梁的一段林區(qū)公路。上世紀60年代初,河北省交通廳為茅荊壩林場修建的第一條高標準林區(qū)公路,全長25公里,從場部一直通向黑熊谷。林區(qū)公路的修通,不僅促進了林區(qū)的發(fā)展建設,對公路沿線百姓的生產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h3> <h3>茅荊壩鄉(xiāng)村旅游開展得紅紅火火</h3> <h3>秋天的茅荊壩鄉(xiāng)全景</h3> <h1><font color="#ed2308"> 冬日的童話</font></h1> <h3>走進茅荊壩的冰雪世界,便來到了一個充滿神奇的童話王國</h3> <h3>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黑熊谷營造的落葉松林</h3> <h3>森林公園游客接待中心</h3> <h3>茅荊壩冬季的天然林</h3> <p>大雪飄落默沁嶺</p> <p> 茅荊壩位于河北省隆化縣東北部,地處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qū)喀喇沁旗和寧城縣交界處。茅荊壩地形復雜,海拔落差較大,河流溝谷縱橫,系壩上與壩下的過度地帶,屬于典型的冀北山地地貌。本區(qū)域四季分明,動植物種類繁多,被北京林業(yè)大學等學府和科研機構列為動植物標本采集地。隆化縣水資源豐富,縣域有五條主要河流,三條河發(fā)源于圍場和壩上,兩條河發(fā)源于茅荊壩。特別是豐富的地熱資源在國內享有盛譽,被授予“中國溫泉之鄉(xiāng)”的稱號。</p><p> 說到茅荊壩,自然要聯(lián)想到塞罕壩。茅荊壩與塞罕壩歷來有姊妹壩之說,兩個林場都是河北省大型國有林場。她們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里,共同為京、津地區(qū)防風固沙和涵養(yǎng)水源發(fā)揮著重要的綠色屏障作用。</p><p> 茅荊壩林場于1950年9月正式建立,是熱河省建場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林場。林場的管轄范圍包括內蒙古喀喇沁旗的三個鄉(xiāng)鎮(zhèn)和隆化縣的三個鄉(xiāng)鎮(zhèn),總經營面積97萬畝,是當時號稱百萬畝的大型林場。1956年1月熱河省正式撤銷,茅荊壩林場以壩梁為界一分為二,壩梁以北劃歸喀喇沁旗管理,新建了旺業(yè)甸林場。茅荊壩林場管轄范圍確定為隆化縣的茅荊壩、七家和荒地三個鄉(xiāng)鎮(zhèn)。當時只有3.4萬畝殘次的天然林和30多萬畝荒山。經過建場69年來四代林業(yè)人不懈的奮斗,營造人工林22萬多畝,全場的有林地面積已達到2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2.6%,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今天的綠水青山。</p><p> 如今,這里建立了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和茅荊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005年8月,承德市攝影家協(xié)會將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確定為“承德攝影家創(chuàng)作基地”。2018年,茅荊壩冀北山地針闊葉混交林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森林”,茅荊壩森林溫泉被中國綠色時報評為“最美森林溫泉”。</p><p> 茅荊壩茫茫林海,猶如一幅幅壯麗的畫卷 ,值得我們去品味、欣賞和珍藏!</p><p> 四十五年前,我作為一名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在茅荊壩林場工作了四年多的時間。當年我們親手栽植的樹苗已經成林,那里迷人的山水風光和那個難忘的青蔥歲月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間,讓我踏遍這里的崇山峻嶺采擷美景,而樂此不疲。在這里,精選了多年來拍攝的部分照片,攢成此美篇以抒情懷,并與朋友們共賞。</p> <p>敖包山上觀日落</p><p> </p><p> </p><p><br></p><p>全篇結束</p><p><br></p><p> (照片版權歸作者所有,單獨下載使用</p><p>需征得本人同意)</p> <h3> …………………………………………………<br></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感謝您的瀏覽</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歡迎朋友們留言、轉發(fā)</span></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