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自從有了礦山,就有了礦山女人。原本是男人的世界,但男人卻離不開女人。你們是女工、妻子、母親,豈止能頂“半邊天”;你們是礦山涓涓細流,匯成了愛的海洋!</b></h3> 手選標兵:張宏志 <h3><b> 張宏志(1935一2016),原名張凰芝,湖南新化縣城關鎮(zhèn)人。是下壟鎢礦建礦以來,第一個以及連續(xù)兩年(1964、1965)評為江西省“五好”職工,并赴南昌出席先代會的女手選工。</b></h3><h3><b><br></b></h3><h3><b> 她</b><b>是湘女,性情直爽,重情重義,典型的辣妹子。</b>從小幫母親擺街攤討生活,1950年跟父母來到湖南冷水江市“世界銻都”錫礦山打工;1952年與青年礦工段太階結婚;1954年隨夫調江西支援鎢礦建設,來到新成立的揚眉寺鎢礦(下壟鎢礦前身),先在上猶中稍坑口,同年底調入大余下壟坑口;1958年9月以職工家屬身份,報名招錄下壟坑口選廠皮帶手選工,居住下壟街。</h3><h3><br></h3><h3> 自1918年,下壟鐵倉寨、爛壁孜、坳上、老虎打架等地發(fā)現(xiàn)鎢砂后,采礦者從四面八方云集于此。1927年始,商人擇溪河畔的石盤垴,相繼開設酒店飯館、南北雜貨店、布店藥鋪等等,盛時有四、五十家,漸進形成了一條長約300米,寬約2米,砂石路面的“<b>日日圩</b>”小街,俗稱“下壟街”。</h3><h3><br></h3><h3> 從下壟街到選廠約半小時路程,每當她上晚班的時候,怕本組女工因孩子多睡著了遲到影響生產,她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挨家挨戶地去叫她們起床,長年累月,非常準時,所以姐妹們給她送了一個外號叫<b>“定時鐘”</b>;知道那個姐妹懷孕了,晩上下班就有意走慢點跟她作伴;女工有人鬧不團結,她主動去調解,不怕碰釘子,耐心做工作,促雙方和好;女工廖為英小產后去住院了,因愛人出差,家里沒人照料。她在學習活動多,家務事重的情況下,經(jīng)常擠時間跑到一里多路遠的職工醫(yī)院住院部去探望她,還幫助她把小產后的臟衣服,臟被子全部拿去洗,同組女工胡林鳳看見后也主動來幫助。</h3> <h3> <b>她意志堅強,不怕苦,是心紅手巧的“把關手”。</b>1961年丈夫不幸病故后,家里沒有一個幫手,即要搞好生產,又要料理家務,還得拉扯留下的三個孩子。在國家三年困難時期,不少工人工資二、三十元每月,因物價上漲,不如一只雞錢,都當逃兵,自動離職,回鄉(xiāng)賺錢。就在這個時刻,姨媽想把她領到的六、七百元撫恤費搞來做投機生意的本錢,竟千方百計地拉她合伙。同鄉(xiāng)廖某、彭某也邀她逃跑回湖南(他們倆已開了小差)。</h3><h3><br></h3><h3> 張宏志沒有動搖,堅守崗位。在平日生產中象男子漢一樣,那里有困難,她就出現(xiàn)在那里。有時窿口電機車出了故障,她就雙手把裝滿礦石的礦車,一車一車地推運選廠御礦點。扒欄工作忙不過來,她就主動去協(xié)助。粗礦倉堵塞了,她搶先下去扒,不怕臟、不怕累,直到扒平、扒好才上來。</h3><h3><br></h3><h3> 手選臺上,她勤學苦練,練出了一身過硬本領。這就是<b>“三快一準兩結合”</b>。三快:就是鑒別巖石性質快、眼睛看得快、雙手選得快;一準:就是對目的礦石抓得準;兩結合:就是雙手翻動礦石與選礦相結合、抓礦和捏礦相結合。1962年起負責皮帶手選的“把關”工作。她以高度的責任心,堅持原則,從不馬虎。按照操作規(guī)程辦事,該開則開,該停則停。所以在她“把關”的這個班上,那怕是一顆細小的麻石都滑不過去,手選質量很高,得到技術監(jiān)督站同志的好評。</h3> <h3> 1965年6、7月間,贛州地委工交政治部和省總工會贛州專區(qū)辦事處,組織了一次贛州地區(qū)冶金礦山皮帶手選技術表演選撥賽,共經(jīng)歷二個月時間。經(jīng)過礦、礦際競賽片和全專區(qū)三級層層選撥,評選出了三名全區(qū)皮帶手選戰(zhàn)線上的優(yōu)秀選手。</h3><h3><br></h3><h3><b> 張宏志(時稱張凰芝)代表下壟鎢礦,在全區(qū)表演的三場比賽中,以每小時平均選出廢石1245.4公斤,合格礦損失率只有0.96%的優(yōu)異成績,榮獲優(yōu)秀選手第一名。</b></h3> <p class="ql-block"> <b>她是心紅手巧的好工人,還是教育孩子的好媽媽。</b>大兒子段建江,1961年讀小學因貪玩留級。張宏志心里非常難過。開始只知道氣,氣不過就打,打也不解決問題。這時,她深深感到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張宏志把孩子拉到身邊,沉痛地說:“建江呀!你爸爸6歲就給地主放牛,12歲就上錫礦山當童工,我從小也在礦山挑煤賣,我們從早累到晚,一碗飯都吃不上,大年三十因交不起房租還被地主逼到門外過年。要是解放前,你死了父親,我?guī)е銈冃置萌?,討飯都沒有地方討,早該餓死了,現(xiàn)在你托黨和毛主席的福,吃得飽,穿得暖,有書讀你不好好讀,你對得起誰?”一席話說得孩子直流熱淚。從此,孩子再不貪玩了,天天準時上學,認真學習,尊敬老師,熱愛勞動,團結同學。1963年加入了少先隊,1964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學校老師再三表揚說這是家長教育得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宏志同志把孩子從小就培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大孩子讀小學二年級開始,每逢星期天要跟她一道上山砍柴。女兒建蓮六歲時就會量米做飯,還會照顧弟弟。屋內外衛(wèi)生,全由孩子們自己打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宏志,1980年提前退休,由下鄉(xiāng)知青小兒子段建科頂替;大兒子段建江(原礦辦司機)1973年高中畢業(yè)后,父親屬因公死亡職工由礦補員招工;女兒段建蓮(我小學到高中同學、同屆下鄉(xiāng)知青)1980年招錄礦勞動服務公司大集體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16年4月,張宏志(原名張凰芝)因病逝世,享年81年。</b></p> 婦產天使:康韻梅 <p class="ql-block"><b> 康韻梅,浙江寧波人。婦產科主治醫(yī)生,曾任下壟鎢礦職工醫(yī)院黨支部書記,是1985、1986、1987連續(xù)三年的礦勞動模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7年前,她那雙接生過無數(shù)個新生命的手,把我的兒子帶離母胎,一聲啼唱出世來<b>,給了我初為人父的驚喜和一生幸福的榮耀。</b>在下壟方圓百里,提到康韻梅醫(yī)生,沒有人不為她<b>視事業(yè)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b>的品行所贊嘆。<b>她不笑不說話</b>,工作時,總是面帶微笑,百叫不厭,話語輕柔、細致體貼,讓很多病人和家屬深感安慰和放心,夸她是扎根礦山的“<b>婦產天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0年秋,年滿15歲的康韻梅,在父母工作居住地江西贛州市全南縣中學初中畢業(yè),考取江西南昌鐵路衛(wèi)校;1962年秋,升學江西護產學校助產醫(yī)士班;1964年秋,中專畢業(yè)分配下壟鎢礦職工醫(yī)院,直至1995年10月退休,從事婦產科三十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b>她常和同事說,婦產科的累是名聲在外的,尤其是產科,一個病人關乎兩條生命,背后一大家子人的悲歡。面對患者一張張渴望得到幫助的面孔,我們只有用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才能無愧于她們對我們的信任,無愧于我們神圣的職業(yè),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稱號。</p> <h3></h3><h3> 從醫(yī)三十多年,她始終堅持<b>“對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賤富貴”</b>的原則,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門診坐診,對每一個病人她都深入細致地檢查診斷治療,對病人如親人,在病房工作期間,也是認真負責對待每一個住院病人,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季,無論值班與否,只要病人需要,她都會盡快地出現(xiàn)在崗位上。</h3><h3><br></h3><h3> 產房里,面對產婦每一次的陣痛帶來的呻吟,她都會耐心細致地解釋和鼓勵,實施導樂分娩。工作中她不怕臟,不怕累,面對羊水、血水裹著的血糊糊新生兒,做好清洗、護理工作,有時為了搶救窒息的新生兒,她不顧有被感染傳染病的危險,馬上直接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好幾次,產婦在未到醫(yī)院途中就分娩了,她立即赤手抱起血淋淋的新生兒送往產房救治。</h3><h3><br></h3><h3> 1977年,她提升礦醫(yī)院住院部主任兼任婦產科。1979年至1985年,她先后參加了礦七次派出的手術、醫(yī)療小組,與同伴為大余縣河洞、內良、新城、橫江鄉(xiāng),崇義縣揚眉寺、龍勾鄉(xiāng)等地一千余名農婦施行結扎手術。</h3><h3><br></h3><h3> 1991年起,她擔任醫(yī)院黨支部副書記、書記仍兼管全礦婦產科工作,承擔“傳、幫、帶”的任務,使年輕醫(yī)師盡快成長起來。但不管多累,她都擠出時間門診坐診、住院查房,即使逢年過節(jié),遇到危、急、重病患者搶救,只要接到電話通知,便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搶救病人。</h3><h3><br></h3><h3> 有一個寒冷冬天的凌晨,她在睡夢里接到住院部值班醫(yī)生電話,有一產婦難產,急需剖宮手術。她二話不說,急匆匆趕到醫(yī)院為產婦做手術,雖然一夜無眠,又冷又餓,但看到礦工妻子母子平平安安,她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滇t(yī)生利用中午、晚上、周末、節(jié)假日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的事例有許多,但她始終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h3><h3> </h3><h3> </h3> <p class="ql-block"> 1995年10月,康韻梅醫(yī)生退休了,但她憑借關愛之心和精湛的醫(yī)術,被外地醫(yī)院婦產科聘用而聲名鵲起。<b>“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恒,讓生命閃電劃過天空,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lt;/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修注:2021年7月6日,康韻梅病逝贛州,享年77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