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我們的楊浦濱江》</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部分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1986年前的楊浦濱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的楊浦區(qū)行政區(qū)劃圖</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86年前的楊浦區(qū)黃浦江</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86年前楊浦區(qū)工廠分布圖</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閘北發(fā)電廠,軍工路4000號。前身為閘北水電公司,建于1911年。1914年改名為閘北水電廠。1928年在現(xiàn)址始建電廠。1956年改名為閘北發(fā)電廠。1986年有職工2344人。產(chǎn)值1.33億元。(1986年資料。以下同。)</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上海柴油機(jī)廠,軍工路2638號。前身為中國農(nóng)業(yè)機(jī)械公司吳淞總廠,籌建于1947年4月。1949年改為吳淞機(jī)器廠。1953年改現(xiàn)名。有職工9459人。1986年產(chǎn)值萬1.58億元。</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共青森林公園,軍工路2000號。占地117萬平方米。1956年為共青苗圃。1982年改名為上海共青森林公園。</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海機(jī)床廠,軍工路1146號。前身為中國農(nóng)業(yè)機(jī)械公司總廠,建于1946年。1953年定名為上海機(jī)床廠。1986年有職工6500人,產(chǎn)值5814.7萬元。</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海電纜廠,軍工路1076號。前身為建于1945年的中央電工器材廠上海分廠。1946年遷現(xiàn)址。1949年改名為上海電線二廠。1957年定名為上海電纜廠。1986年有職工4780人。產(chǎn)值3.26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機(jī)械學(xué)院,軍工路516號。占地21.33萬平方米。前身為建于1952年的上海工業(yè)學(xué)校,設(shè)于原滬江大學(xué)校址。1960年改為上海機(jī)械學(xué)院。教職工1826人。學(xué)生3563人,研究生348人。(1986年資料)</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復(fù)興島</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復(fù)興島上有海洋漁業(yè)公司、漁輪修造廠、漁品加工廠、東海制藥廠和中華造船廠等廠家。</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海洋漁業(yè)公司,復(fù)興島共青路486號。1986年有職工9412人??偖a(chǎn)量12.9萬噸,產(chǎn)值1.02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華造船廠,復(fù)興島共青路130號。前身為1926年創(chuàng)建的大中華造船機(jī)器廠,1930年遷復(fù)興島現(xiàn)址。1953年成為首批公私合營單位,改為中華造船廠。1986年有職工6088人。產(chǎn)值10818萬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定海橋</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定海路楊樹浦路口。右側(cè)為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現(xiàn)在為上海國際時尚中心)</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楊樹浦路2866號。原為日本大坂東洋紡織株式會社的上海工場(1921年建),1936年改名為裕豐株式會社。1946年改名為中國紡織建設(shè)公司第十七棉紡織廠。1949年改今名。1986年有職工9564人。產(chǎn)值3.04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樹浦路和隆昌路、騰越路周邊地區(qū)。</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楊樹浦發(fā)電廠,楊樹浦路2800號。前身為上海工部局電氣處新廠,籌建于1910年,1913年正式運行發(fā)電。1929年為美商上海電力公司。1950年12月30日,改名為楊樹浦發(fā)電廠。1986年有職工2308人,發(fā)電量17億千瓦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第十二棉紡織廠,騰越路195號(楊樹浦路口)。前身為1920年的日商大康紗廠。1946年改名為中國紡織建設(shè)公司第十二棉紡織廠。1986年有職工7666人。產(chǎn)值2.19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樹浦煤氣廠,楊樹浦路2425號。前身是英商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楊樹浦工場,建于1932年夏,1934年8月建成投產(chǎn)。1952年12月改為楊樹浦煤氣廠。1986年有職工2206人。1986年</b><b>產(chǎn)煤氣2.93億立方米,占全市供氣量的1/3。</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海制皂廠,楊樹浦路2310號。前身為英商倫敦利華公司中國肥皂公司,建于1923年。1952年改名為上海制皂廠。1986年有職工2140人??偖a(chǎn)值2.28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第九棉紡織廠,楊樹浦路2086號。該廠由3家國營廠和1家私營小廠合并而成。1949年10月,先由14棉和制麻二廠合并,定名為上海第九棉紡織廠。1952年,永民紗廠并入。1958年,十棉廠并入。1986年有職工9712人??偖a(chǎn)值2.4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樹浦路和松潘路、寧國路周邊地區(qū)。</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海電站輔機(jī)廠,東區(qū)楊樹浦路2200號,西區(qū)楊樹浦路1900號。前身為美商慎昌洋行所屬工廠。1953年改為上海鍋爐廠。1980年改為上海電站輔機(jī)廠。1986年有職工4000余人,總產(chǎn)值7102萬元。</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S,楊樹浦路1578號。原為1924年日商籌建的明華糖廠。1946年6月,改為中央化工廠籌備處上海分廠。1949年8月,由華東工業(yè)部接管。1950年1月改今名。1986年有職工2098人??偖a(chǎn)值15255萬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楊樹浦路和江浦路、丹東路周邊地區(qū)。主要有水產(chǎn)一批 、江浦冷凍廠、第一毛條廠等廠家。</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海第一毛條廠,楊樹浦路1056號。1915年前,華商在此創(chuàng)辦絞花局。1915年,被英商收買,改稱楊樹浦紗廠。1921年,改屬怡和紗廠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1月,由華東紡織管理局接管,定名為上海裕華東棉毛麻紡織。1964年5月,改名為上海毛條廠。1966年8月改今名。1986年有職工3309人。產(chǎn)值2.33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樹浦水廠,楊樹浦路830號。建于1883年,原為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1952年11月20日改為楊樹浦水廠。1986年有職工951人,全年制水量為3.86億多噸,占全市總供水量的33.6%,保障了上海市6區(qū)1縣近200萬人的生活和工業(yè)用水。</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第五毛紡織廠,楊樹浦路670號。該廠前身是英商怡和紗廠,始建于1896年。1911年改屬怡和紗廠股份有限公司。1921年后簡稱老怡和。1954年1月由華東紡織管理局接管,定名為上海棉毛麻紡織廠。1964年5月改名為上海裕華毛紡織廠。1967年改今名。1986年有職工3861人。產(chǎn)值8591.5萬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船廠修船分廠。</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天章記錄紙廠,楊樹浦路408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86年,楊浦區(qū)還有浦東滬東街道的濱江地區(qū) ,東至東溝港,西到榮成路。主要有滬東造船廠、4805廠、民生裝卸公司上海糧油儲煉倉庫新華裝卸公司上糧八庫等企業(yè)單位。</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滬東造船廠,浦東大道八號橋。占地90萬平方米。該廠前身為英商馬勒機(jī)器造船廠,1928年建于復(fù)興島。1938年10月,在現(xiàn)廠址建新廠。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由日本三井造船廠侵占經(jīng)營??谷諔?zhàn)爭勝利后,租賃給上海招商局。1952年8月,改為滬東造船廠。1986年有職工12899人??偖a(chǎn)值3億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篇第一部分照片為《楊浦區(qū)地名志》刊用照片。由該書攝影毛德明、孫愛民、蘇春生、李唯、張解放、陸楨麗、姜永遠(yuǎn)、夏云鵬、崔春華、錢伯興,以及各基層單位攝影師共同拍攝。所有照片都是自己原作親攝,網(wǎng)絡(luò)上流傳的掃描復(fù)制照片,都是第二手第三手的。編者特在此向上述攝影師表示衷心感謝。</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建國前工業(yè)建設(shè)的發(fā)展過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843年上海開埠后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貿(mào)易中心,接著帝國主義國家開始進(jìn)行資本輸出,國內(nèi)有識之土亦提倡實業(yè)救國以富國利民。本區(qū)地境有著優(yōu)越的地利條件,瀕臨黃浦江下游,距吳淞口約16公里,水上運輸十分便捷,沿江蘆葦叢生的灘地售價低廉,是理想的設(shè)廠地區(qū),故為殖民者覬覦。1863年境域西南部淪為美租界,接著與英租界合并稱公共租界,筑楊樹浦路,溝通了與租界金融和商業(yè)中心的聯(lián)系,為興建工廠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878年官督商辦上??棽季衷跅顦淦忠詵|選址籌建。1890年投產(chǎn),占地300畝,擁有紗錠27000枚,布機(jī)530臺,是全國最早的機(jī)器棉紡織廠。1893年10月遭受火災(zāi)。1894年恢復(fù)開工改名華盛紡織總廠。1880年英商自來水公司在楊樹浦路南側(cè)籌建水廠,1883年6月29日落成制水。1890年我國第一家機(jī)器造紙廠倫章造紙廠(現(xiàn)天章記錄紙廠)建成投產(chǎn)。1895年馬關(guān)條約允許外商在華設(shè)廠后,英商率先于1896年建怡和紗廠。接著德商相繼建有瑞瑢船廠、瑞記紗廠和科發(fā)藥房工廠。1913年4月13日工部局電氣處新廠(今楊樹浦發(fā)電廠)建成運行發(fā)電。自1878年至1913年止是本區(qū)工業(yè)的初創(chuàng)時期,設(shè)有棉紡、繅絲、造船、造紙、啤酒、制藥、發(fā)電和水廠等工廠20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節(jié)選自《楊浦區(qū)地名志》專文:《楊浦區(qū)工業(yè)發(fā)展與城市比的關(guān)系》)</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楊浦區(qū)地名志》這篇撰寫于三十多年前的專論,全面地闡述了楊樹浦工業(yè)區(qū)建國前后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特別是建國后楊浦工業(yè)的規(guī)模,行業(yè)和產(chǎn)品的飛速發(fā)展。還提到楊樹浦路工業(yè)帶的形成。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節(jié)選自《楊浦區(qū)地名志》p276。)</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部分</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天的楊浦濱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濱江段已經(jīng)于今年9月28日開放!新開放的濱江段與之前開放的楊浦大橋以西2.8公里濱江岸線連通,組成了無敵江景(秦皇島路-定海橋),也首次讓大家走近沿江7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筑和數(shù)百件工業(yè)遺存。電站輔機(jī)廠、制皂廠、楊樹浦煤氣廠、楊樹浦發(fā)電廠等百年工業(yè)遺跡,已經(jīng)揭開神秘面紗?。〒?jù)新民晚報網(wǎng)信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濱江是楊浦的會客廳,上海的會客廳,也是世界的會客廳。這里是上海國際時尚中心。</b></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國際時尚中心。過去的上海第17棉紡織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原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浦貨艙——公共藝術(shù)作品之一。理查德?威爾遜創(chuàng)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輕舟過隙——公共藝術(shù)作品。向陽創(chuàng)作。</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兒童游樂場。小朋友在這里會樂不思家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朋友的樂園。</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籃球場、羽毛球場,青年人的最愛。</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大橋一橋飛架浦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7年10月1日,楊浦濱江2.8公里楊浦大橋以西貫通段正式對外開放,首日便迎客2萬。</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綠之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濱江的設(shè)計者匠心獨具,讓欄桿、路燈、座椅都留下了獨特的百年工業(yè)遺存的細(xì)節(jié)。你看,這位美女對這個別致的座椅愛不釋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樹浦港泵閘,楊樹浦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從秦皇島路游船碼頭到楊浦大橋的2.8公里楊浦濱江,這里創(chuàng)造了許多上海和中國工業(yè)的“第一”,十里洋場的水、電、煤等均從這里輸送,為上海城市的崛起和社會生活的進(jìn)步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這里講述著昔日的黃浦碼頭、百年水廠楊樹浦水廠、上海船廠舊址、英商怡和紗廠舊址、東方漁人碼頭等百年工業(yè)的“浦江故事”。</b></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東方漁人碼頭,楊樹浦路1088號。1938年是上海最大的水產(chǎn)品批發(fā)加工市場。</b></h1> <h3>東方漁人碼頭寫字樓為上海新的標(biāo)志性城市濱水區(qū),它位于黃浦江兩岸開發(fā)主要地帶,緊鄰北外灘區(qū)域,與陸家嘴金融區(qū)、北外灘郵輪、航運中心相銜接,以高水準(zhǔn)的"海洋文化"和"漁文化"為主題,融合人文歷史、浦江美景、親水綠地,集海洋文化博覽、世界海鮮特色餐飲、國際旅游服務(wù)、高端商務(wù)辦公等功能于一體,其建成后將成為市民、游客、企業(yè)積極參與的"全天候"、"不夜城"式國際濱水公共活動中心。(據(jù)東方漁人碼頭公眾號介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們的父輩。</b></h1> <p class="ql-block">照片為國際漁人碼頭和楊樹浦水廠濱江地區(qū)。(圖為楊浦濱江展覽照片)</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楊樹浦水廠及以西地區(qū)。(圖為楊浦濱江展覽照片)</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濱江獨具匠心的還有,在濱江留下了“百年”歷史的痕跡。如數(shù)字“1883、1925、1950”等原汁原味的年份。</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從毛麻倉庫向東看。下面近處有陰影處是上海船廠的船塢 ,上面可以看到東方漁人碼頭大樓和楊浦大橋的遠(yuǎn)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濱江既是以水岸相依,三道相隨(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溝通濱江的水岸空間,又是展示楊浦的百年工業(yè)文化,展覽上海城市空間藝術(shù)的大舞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麻倉庫,楊樹浦路468號。這段時間(9月29日—11月30日)這里作為主展館正在舉行《上海城市空間藝術(shù)季》展覽。</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上海城市空間藝術(shù)季的主展區(qū)毛麻倉庫樓頂遠(yuǎn)眺美麗的陸家嘴高樓群。</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浦濱江西段的美麗風(fēng)光。</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第二部分的照片由錢伯興、李俊、徐曉光、朱乾華、鄭柏林、馮月梅和王愛鳴等友情拍攝。編者特在此特向上述攝影人員表示衷心感謝!</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記:在舉國歡慶建國70周年的日子里,我們5.5公里的楊浦濱江全線貫通了!我們生活、工作在楊浦濱江的楊浦人,個個欣喜若狂!作為在三十多年前曾經(jīng)和幾個攝影師三次上飛機(jī)鳥瞰拍攝楊浦濱江的我,更是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三十多年前的楊浦濱江盡快地介紹給大家。在這里,我要衷心感謝《楊浦區(qū)地名志》的編輯和攝影師!我還要衷心感謝今天不辭辛勞,友情拍攝今天楊浦濱江的攝影師們!再次謝謝你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