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心若無塵,清風自來</h3> <h3><br></h3><h3>什么是藝術?畫自己愛畫的畫</h3><h3><br></h3><h3>我覺得,藝術作品確實不是人人都能懂。往往好的藝術,需要好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h3><h3><br></h3><h3>在輝煌的演奏大廳演奏小提琴,確實不需要懂不懂,大家肅然起敬,我也肅然起敬,。那就是“我懂藝術”了。</h3><h3><br></h3><h3>同樣還是那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打扮成賣藝的演湊世界名曲,肯定不會有多少欣賞者的。也不會投以肅然起敬的目光的。</h3><h3><br></h3><h3>當然,真正懂藝術的藝術家,也是也會肅然起敬的。</h3><h3><br></h3><h3>這就是說,對藝術的欣賞,即需要一定的欣賞能力。同時,真正懂得藝術的人并不多。</h3><h3><br></h3><h3>因為真正懂得藝術的人不多,所以,就給一些制造“皇帝的新衣”的“藝術家”提供了生存空間,甚至大行其道的理由。</h3><h3><br></h3><h3>他們就是要利用“藝術”的名義,故弄玄虛,騙取錢財。</h3><h3><br></h3><h3>真正的藝術家,有自己的思想訴求,表達的是自己心中的精神世界,這些藝術,真的不需要“懂”,一看就能看得出來是一種內(nèi)心的描述。</h3><h3><br></h3><h3>比如,梵高地位底下,一生也沒有賣出去一幅畫。而且,他的繪畫也不是討好誰,而是自己的心中的熾烈的一團火。</h3><h3><br></h3><h3>他的自畫像、向日葵、星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h3><h3><br></h3><h3>所以,他死后他的繪畫還是能夠感動人。</h3><h3><br></h3><h3>而有的畫家,活著的時候大有叱咤風云之勢,但是死后卻寂寞無聲。</h3><h3><br></h3><h3>因為,藝術也有平庸和杰出的創(chuàng)造性之分。</h3><h3><br></h3><h3>平庸的藝術,也會被人們認為非常了不起,但是,由于藝術家的社會地位,藝術追求不同,一些真正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也往往被認為一文不值的。</h3><h3><br></h3><h3>比如,齊白石的畫,一開始也是被罵的一文不值的,而且,那些罵齊白石的畫家,也不是無知之輩,而是很有造詣的大畫家。</h3><h3><br></h3><h3>但是,這些畫家的眼睛里,不完全是藝術,他們甚至用“野狐禪”來形容齊白石的畫,現(xiàn)在看來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h3><h3>謝赫“六法”教你看懂中國畫!</h3><h3><br></h3><h3>“六法”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是賞析、掌握中國畫的基本原則。謝赫是中國第一個繪畫理論家,擅長肖像畫和仕女畫。所謂“六法論”是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摹寫六個方面。 </h3><h3><br></h3><h3>1、氣韻生動</h3><h3><br></h3><h3>氣韻生動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畫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度韻致,顯得富有生命力。氣韻,原是魏、晉品藻人物的用詞,如“風氣韻度”、“風韻遒邁”等,指的是人物從姿態(tài)、表情中顯示出的精神氣質、情味和韻致。</h3><h3>當然,要表現(xiàn)出藝術形象的生動性、真實性,即氣韻,也與其他五法分不開的。氣韻生動離不開構圖立意、筆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個整體。其他五法同時也離不開氣韻生動,否則,也就成為了缺乏靈魂的純技術性的東西。</h3><h3><br></h3><h3>2、骨法用筆</h3><h3>骨法原來是指人物的外形特點,后來泛指一切描繪對象的輪廓。</h3><h3><br></h3><h3>用筆,就是中國畫特有的筆墨技法。骨法用筆總的來說,就是指怎樣用筆墨技法恰當?shù)匕褜ο蟮男螤詈唾|感畫出來。如果把氣韻生動理解為“神”,那么也就可以簡單地把骨法用筆理解為“形”了。因此,氣韻生動和骨法用筆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的描寫借助于筆墨寫出來,而寫形又不過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現(xiàn)“神”,這與顧愷之的“以形寫神”的表現(xiàn)客體的法則是一致的。</h3><h3><br></h3><h3>3、應物象形</h3><h3><br></h3><h3>應物象形就是畫家在描繪對象時,要順應事物的本來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現(xiàn)出來。</h3><h3><br></h3><h3>描繪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觀事物作為依托和憑借,不能隨意的主觀臆造。但是,作為藝術,也可以在尊重客觀事物的前提下進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張。這可以說是一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方法。</h3><h3><br></h3><h3>4、隨類賦彩</h3><h3><br></h3><h3>隨類賦彩是指色彩的應用,指根據(jù)不同的描繪對象、時間、地點,施用不同的色彩。</h3><h3><br></h3><h3>5、經(jīng)營位置</h3><h3>經(jīng)營位置就是指構圖。</h3><h3><br></h3><h3>經(jīng)營是指構圖的設計方法,是根據(jù)畫面的需要,安排調用形象。即通過所說的謀篇布局,來體現(xiàn)作品的整體效果。中國畫歷來重視構圖,講究賓主、呼應、虛實、繁簡、疏密、藏露、參差等種種關系。</h3><h3><br></h3><h3>6、傳移摹寫</h3><h3>傳移摹寫就是指寫生和臨摹。</h3><h3>對真人真物進行寫生,對古代作品進行臨摹,這是一種學習自然和繼承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h3><h3><br></h3><h3><br></h3><h3>自“六法論”提出后,中國古代繪畫進入了理論自覺的時期。后代畫家始終把“六法”作為衡量繪畫成敗高下的標準。從南朝到現(xiàn)代,“六法”被運用、充實、發(fā)展,從而成為中國古代美術理論最具穩(wěn)定性的原則之一。</h3> <h3>黃春雷</h3><h3>字天山老童,號昆侖飛鴻,國家一級美術師,職業(yè)畫家。師從于中國著名彩墨山水名家曾剛先生?,F(xiàn)為曾剛彩墨山水畫院會員。中國彩墨山水藝術協(xié)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聯(lián)盟書畫藝術委員會會員。東方文明傳播總會專職畫家,藝術部副部長,新疆分會主席。中國民俗文化傳承保護研究會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專職畫家。黑龍江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專職畫家。生于美麗的天山腳下,孔雀河畔,現(xiàn)住新疆烏魯木齊市,90年代從事美工,美術設計,平面廣告策劃。自幼喜愛繪畫,國畫傳統(tǒng)基本功扎實,長期堅持戶外寫生足跡遍布新疆天山南北,并不斷學習專研中國山水畫歷代名家的傳統(tǒng)技法,傳統(tǒng)筆墨基礎堅實。其作品曾多次參加展覽并長期被海內(nèi)外人士所喜愛和收藏。</h3> <h3>《夢江南》四尺豎幅138*69</h3> <h3>《夢江南》四尺豎幅138*69</h3> <h3>《藏寨雄風》120*96厘米</h3> <h3>《藏寨雄風》120*96厘米</h3> <h3>《瑞雪山居圖》四尺豎幅138*69厘米</h3> <h3>《瑞雪山居圖》四尺豎幅138*69厘米</h3> <h3>《龍嘯》四尺豎幅138*69厘米</h3> <h3>《龍嘯》四尺豎幅138*69厘米</h3> <h3>《龍嘯》六尺斗方96*90厘米</h3> <h3>《龍嘯》六尺斗方96*90厘米</h3> <h3>《春夏秋冬》四條屏96*60厘米x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