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昨天的大雨讓今天的清晨有了一絲涼意,我們一行人早早來到會場,期待今天的精彩!</h3><h3> 幾天的學(xué)習(xí)雖然有些疲憊,但是會場的激情感染著我們,因為我們都是新教育的種子。</h3><h3><br></h3><h3>朱永新</h3><h3><br></h3><h3>我是一粒種子</h3><h3><br></h3><h3>一粒新教育的種子</h3><h3><br></h3><h3>我來自理想與激情催開的花兒</h3><h3><br></h3><h3>我無法選擇我落到怎樣的土壤</h3><h3><br></h3><h3>富饒還是貧瘠,北國還是南方</h3><h3><br></h3><h3>無論把我埋得多深,我終將穿越泥土</h3><h3><br></h3><h3>向著明亮的那方</h3><h3><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晨誦開啟</font></h3> <h3> 伴隨著一曲我們熟悉的《向著明亮那方》伴奏, 被稱為"颶風(fēng)"的郭明曉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走進晨誦,與黎明共舞!</h3> <h3> 全國新教育種子計劃常務(wù)執(zhí)行長,新閱讀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省諸城市教體局教科所所長王元磊主持了上午的學(xué)習(xí),他談到的“眼中有人 ,心中有愛。讓你的教學(xué)與課堂流淌著人性的光芒。讓人民教育落地生根?!边@是對新教育的一種深刻理解,也是我們新教育人應(yīng)該銘記在心的話。</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示范課</font></h3></h3> <h3> 沈克學(xué)江蘇省昆山中學(xué)高級教師,蘇州大學(xué)歷史系畢業(yè),長期致力于歷史教學(xué)與人文教育的研究。他給我們帶來一節(jié)高中歷史示范課,讓我們大家站在另一個視角去了解歷史,了解甘地,懂得甘地,在歷史的血痕中走近甘地。</h3> <h3> 孩子們在老師激情的介紹中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形成過程,在叩問中發(fā)散學(xué)生思維。</h3> <h3> </h3><h3><br></h3><h3> </h3> <h3>言說未盡促思考,精彩報告論人文。</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講座</font></h3></h3> <h3> 王志庚——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主任、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ISSN國際中心理事,他帶來的關(guān)于人文閱讀中的職業(yè)啟蒙與教育的講座引發(fā)了我們深深的思考。</h3> <h3> 王老師從國外到國內(nèi),從幼兒園到高中,逐步闡述人文閱讀中職業(yè)的啟蒙。</h3> <h3> 王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明白,應(yīng)該通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為切入點,讓孩子了解周邊生活經(jīng)常接觸到的職業(yè),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了解各種職業(yè),激發(fā)他們的學(xué)習(xí)動機,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職業(yè)意識和志向,跟他一起以科學(xué)、理性的思維一起規(guī)劃未來。</h3> <h3> 王老師為我們推薦了一些關(guān)于職業(yè)啟蒙的童書,孩子們在閱讀這些書的時候,能夠從書里去尋找相應(yīng)的職業(yè),看看這個職業(yè)到底要做些什么?是一個什么樣的工作狀態(tài)?我國兒童職業(yè)啟蒙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越早幫助孩子了解相關(guān)知識,孩子就越容易建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讓他們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少一些迷茫和困惑,多一些堅定和快樂!</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講座</font></h3></h3> <h3> 下午首先是李西西老師給我們帶來了題為《電影課和人文活動》的講座。他開始就用一個十分有趣的電影短片《神奇飛書》激發(fā)了老師們的聽課興趣。西西老師隨后總結(jié)的電影課堂的“五個一”也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h3> <h3> 電影,理想世界的影子,生活世界的鏡子,心靈世界的自我。它具有比單純的文字更直擊人心的力量。</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榜樣教師人文教育敘事</font></h3></h3> <h3> 來自河南的趙麗老師在自己學(xué)校不是新教育實驗校的情況下:</h3><h3> 她——自費坐一天的火車硬座參加新教育的培訓(xùn)會;</h3><h3> 她——頂住來自學(xué)校的壓力,給家長們耐心解釋,在自己班級里開展“喜閱說寫”課程;</h3><h3> 她——沉下心來思考,將整本書閱讀和說寫結(jié)合起來,幫助班級孩子們的成績大幅度提升!</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講座</font></h3></h3> <h3> 藍玫老師從“家校社關(guān)系”、“遵循的原則”,“解決問題的方法”三個方面,結(jié)合具體的事例詳細解讀了“家校共育中的人文”這一話題。</h3> <h3> 童喜喜老師著重分享了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孩子們注意力的持久性,激發(fā)想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針對教師如何引導(dǎo)家長營造家庭愛閱讀的氛圍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h3> <h3> 每顆心,都是不滅的火種。從此處啟程,我們奔向新人文教育的遠方。<br></h3><h3> 心為火種,生生不息。<br></h3><h3> 點亮自己,照亮他人。</h3><h3><br></h3> <h3>文字:何靜 婁麗敏</h3><h3>照片:張文利 李耀芳</h3><h3>審核:宋丹丹 李彥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