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艱難的跋涉,最后的天路

樂山

<h3>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騎行,翻秦嶺,走絲綢之路於5月27日到達南疆重鎮(zhèn)喀什,這里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之地。</h3><h3> 有人說沒有到過喀什就不算真正到過新疆,喀什在馬可波羅的游記中譯為可失合兒國,古時也稱疏勒??κ彩蔷S語喀什噶爾的簡稱,含意有玉石集中之地,其語源有突厥語,古伊斯蘭語,波斯語等演變而成,主要信奉回教,</h3><h3> 老城附近有著名的艾提尕爾清真寺。600年前的高臺民居,夜市等景點。這是老城區(qū)著名的休閑茶館,真正的維吾爾族風情。</h3> <h3>這就是座落在老城區(qū)廣場一角的艾提尕爾清真寺。</h3> <p>喀什街景。來到喀什好像是踏上了另一個國度,處處充滿的是有別于內(nèi)地的異域風情。真有北疆看風景,南疆看人文,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喀什了,不到喀什真不能算到過新疆。</p> <h3>干凈的街道。</h3> <h3>漂亮的建筑。</h3> <h3>喀什的夜市,各種小吃。</h3> <h3>和善的維吾爾族居民。</h3> <h3>這是我在喀什住宿的青年旅館。它正座落在老城區(qū)中心,在喀什老城區(qū)閑逛非常方便,也更貼近當?shù)厝说纳睢?lt;/h3> <h3>這是一幫愛徒步的老外,也住進了老城這個青年旅館,和國內(nèi)的徒步愛好者一起溝通,交流,其樂融融。</h3> <h3>喀什老街的茶館,建筑風格十分漂亮。</h3> <h3>每天茶館里聚集了不少的維吾爾族居民在此吹拉彈唱,喝茶,消磨著時光,也有不少游人慕名前來體驗風情。</h3> <h3>自娛自樂小巧的劇院,上演著當?shù)厝讼矏鄣母鞣N小節(jié)目,相當於我們內(nèi)地的折子戲之類吧,但內(nèi)部裝修也是別具風格。</h3> <h3>小劇場的內(nèi)部。</h3> <h3>喀什的景點真正的老城,高臺民居。</h3> <h3>據(jù)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我參觀時已是殘垣斷壁,墻體也已斑駁不堪,正在維修,整舊如舊,在過兩年可能會恢復老民居的模樣吧。</h3> <h3>喀什的另一去處香妃墓,這是當?shù)匾患液苡忻募易迥梗还彩俏宕?2人葬與此。香妃是其中一員名叫伊帕爾汗是乾隆帝的愛妃。死后據(jù)民間傳說歷時三年運回老家喀什安葬,因從小身上就散發(fā)一種香味,故人稱其為香妃。 但據(jù)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回老家,而是葬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內(nèi)。</h3> <p>告別了喀什,兩天的騎行來到G219,新藏線的起點葉城。葉爾羌的簡稱,因葉爾羌河而得名。碩大的門樓橫跨公路,門樓中間O字代表著新藏公路的起點從這里開始。</p><p> 所以騎行愛好者都會在這標志性的門樓下拍照留影,他們將從這里踏上世界屋脊漫漫天路的旅途,經(jīng)受著各種不可預見的艱難。</p><p> 但凡到這里者除了特殊的情況,一般都會一往直前的。但據(jù)說真正成功者不到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見新藏線的艱難,我個人理解主要還是高原反應太甚。\</p> <p>門樓正中顯示的0,告訴我這就是G219,新疆到西藏的起點處。我們從這里將騎向世界屋脊。</p><p> 新藏線即新疆葉城開始到西藏拉孜縣城2138公里止,完成G219線。在拉孜縣城接上G318直到拉薩。</p><p> 據(jù)說新的G219線新疆段將延伸到新疆的喀納斯,南段將延伸到廣西東興,全長競有一萬多公里,介時將會成為自駕者的挑戰(zhàn)路殘,或許也會有騎行勇敢者去追逐。</p><p> </p> <p>不管前路有多難,譜是要擺一下的,人也還是要有一點精神才行,敢於把困難踩在腳下才能算真正的勇者。</p><p> 實際上人生也會有很多的艱辛和磨難,命中注定了的亊,只有靠坦然去面對,或許成功,或許失敗,自己都走過,經(jīng)歷過,這才是生命的意義。</p> <h3>白天鵝賓館是網(wǎng)上騎友們推薦的聚集地,獨行到此者都可在這找到全國各地來此聚集的騎友,根據(jù)各人情況相邀成行。</h3><h3> 此賓館離門樓處3公里,我也找了半天才找到,主要是我記錯了賓館名稱。</h3><h3> 這是我們開始的五人,由于各種原因,中途聚聚散散,最終在拉薩相聚也只有華安。</h3><h3> 我們在拉薩街頭平靜地閑逛著,然后黙黙地分手道別,我們的下一次騎行是哪里,不知道,或許我們會再相見。</h3><h3> 愿華安兄弟一切安好。我還期待著與藝隆兄弟相見,只可惜我們擦肩而過了,后會有期吧。</h3> <p>岀發(fā),向我們心目中的天路前進,向世界屋脊出發(fā),未知的艱難在前方迎接著我們。</p> <p>當看到阿里的指示牌,騎行者都知道這決不是一條輕松的天路。我們將從這里騎向世界屋脊之巔,被譽為死亡之路的天上阿里獅泉河。</p> <h3>這是我住宿的第一個村,阿克美其特村。今天騎行106公里從葉城出發(fā),其實都是緩上坡,到達村里我們找到村支書請他幫忙解決住宿問題,以前騎友到這里基本上都是在公路邊村里的一個舞臺上搭帳露營的,</h3><h3> 現(xiàn)在據(jù)說維穩(wěn)不允許在舞臺上搭帳了,村支書把我們安排到一戶塔吉克族村民家中住宿,由于語言不通,無法交流,但這戶人家人很好,家里也很整潔安排我們吃住僅每人收了60元。</h3> <h3>村民家的客廳。</h3> <h3>這是這戶人家的小孩,恰逢六一兒童節(jié)村里大概組織孩子們表演節(jié)目,看見這個塔吉克的小孩真可愛。隨手拍了這張照片。</h3> <h3>第二天早早起床翻越新藏線的笫一個大坂,我們叫山頂,西藏叫埡口,總之是翻過第一座大山吧。藏語稱為猴子也翻不過的山。</h3> <h3>第三晚我們就開始露宿在這個廢棄的道班房子里,第一次露宿感覺十分恐怖,因為新藏線上傳說有狼,甚至還咬死過兩個騎行者。</h3><h3> 我們找了間還算干凈一奌的房間搭好帳篷,睡之前找了一段鐵絲網(wǎng)把門封好又將自行車堵在門口,就這樣忐忑不安地度過了一個夜晚,這就是有名的204道班實際它在206公里處,也不知網(wǎng)上為什么稱204道班。</h3><h3> 這是大多數(shù)騎友都會住的一個地方,實際上我們下午3點多就到了此地,按理說是可以往前到麻扎兵站的,由于已經(jīng)定好計劃,也不知翻越麻扎大坂有多大難度,所以也就在此住下了。</h3><h3> 結(jié)果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是有了故亊。</h3> <h3>廢棄的204道班。后面山上有黃羊?qū)鐩]。</h3> <h3><br></h3><h3><br></h3><h3> 挑一間稍干凈窗戶完好的搭設(shè)帳篷。</h3><h3> 早上起來睡在另一個房間的騎友不見了,在他睡的房間,帳篷和駝包也不見了,然而地墊卻仍在地上,岀門一看院子里他的自行車孤零零地擺在那兒,人卻不知了去向。</h3><h3> 向他的同伴打聽據(jù)說是晚上看見狼他跑了,感覺奇怪,人跑了還帶走了駝包,卻又扔下了車子,他的同伴也不能自圓其說,我們也不想細問,據(jù)我分析可能是他本人晚上感到心虛,或是看到了黃羊或野狗之類誤認為是狼,心里再也不踏實了,怱忙收拾了行李攔車去了前面的麻扎兵站找有住宿的地方去了,而司機可能又不能帶他的自行車,所以只好將車扔在了院子里。</h3><h3><br></h3><h3> 這一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們都不清楚,最終他第三晚和我們分手,據(jù)說是打道回府,回到了葉城零公里,最終也沒有完成他的新藏之旅。</h3><h3> 許多人由於各種原因,滿懷豪情而來卻剎羽而歸最終也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看來新藏線確實是十分艱辛的,此言不虛。</h3> <h3>講完了故事,繼續(xù)岀發(fā)去翻越本該昨天就可翻越的大坂。</h3> <h3>麻扎大坂上一遍荒涼。麻扎藏語是墳墓的意思。</h3><h3> 翻過達坂下山就是麻扎兵站很遺憾攻略上記住了在這里可以看到k2,即著名的喬戈里峰,到這里時也不知什么原因競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待記起時卻早以離開此觀察點數(shù)十公里了。</h3><h3> 這是在新藏線上留下的第一個遺憾。</h3> <h3>黑卡大坂在303公里處開始6公里爛路坑坑洼洼,汽車碾壓成的塵土競有三,四十公分厚簡直沒法走,如果碰上雨雪天那就真是無法走完這艱苦的6公里了。每當汽車駛過卷起的塵埃鋪天蓋地,叫人無法忍受,但你還是得忍受啊,不然又有什么辦法呢。顧及不了了,只求趕快到達山頂,哎,這坑人的6公里據(jù)網(wǎng)上說已經(jīng)存在多少年了,真不知各種天氣情況下騎友們是如何艱難地熬過這一段的。</h3> <h3>看,汽車走過卷起的塵埃,我也無法顧及了,只希望能盡快走完這段,到達山頂。</h3> <h3>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兩大山脈在此相擁,形成新藏線上著名的康西瓦大坂。</h3><h3> 翻過康西瓦大坂連續(xù)8公里上好的筆直油路下坡直達康西瓦烈士陵園和當年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前線指揮所。有人說不到康西瓦,就不算是真正上過高原。</h3> <h3>座落在康西瓦的康西瓦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76位當年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犧牲的英烈和后來為修筑新藏線付出生命的27位戰(zhàn)士,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今天走到這里需要的可能不是邊境證而是護照了。</h3><h3> 說來也巧當我走向陵園時高原風還呼呼地刮著,甚至行走還十分困難,當我祭拜完畢,跨上寶馬拼命趕路時風卻逐漸地減小下來,因為網(wǎng)上說從康西瓦到紅柳灘這55公里路上幾乎每天下午準時的逆風,想騎行到紅柳灘是十分困難的,卻不知今日我競有這等福利,是英烈們的關(guān)照?</h3><h3> 約17點順利到達紅柳灘,兩個多小時后華安也安全到達,不過看他狀態(tài)很差提岀要在紅柳灘休整一天,只好我又和他分手。</h3><h3> 印度軍曾占領(lǐng)過阿克賽欽,在這里設(shè)有46個哨所。62年的那場戰(zhàn)斗,年輕的生命捍衛(wèi)了國土的尊嚴,至今中國軍人仍駐守在這高原缺氧地段,著名的三十里營和康西瓦兩個哨所,表現(xiàn)著中國軍人的忠誠。向他們致敬。</h3> <h3>從紅柳灘到這個大坂40多公里上坡,下午2點多鐘到達山頂,下面就是著名的阿克賽欽盆地,一個有爭議的地方,但現(xiàn)在實際由中方控制,這里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這里雖是一個盆地海拔高,但很平坦,機械化重裝部隊可以從這里直搗印度新德里,當年中國軍人在此筑路,印方就曾提岀抗議。在我們的國土上修路想抗你就抗吧,只是這里的戰(zhàn)略地位中國軍人是不會放棄的,所以我們也樂得在此逍遙。一睹阿克賽欽那里荒涼的美。</h3><h3> 62年的中印之戰(zhàn)使我們今天能到達這里,這要感謝中國軍人奪回和守住這3萬多平方公里的阿克賽欽,向中國軍人致敬,向長眠在康西瓦的中國軍人致敬。</h3> <h3>駐守在高原上軍人的豪情,令人熱血賁張。</h3> <h3>翻越黑卡達坂的山路,一路上坑坑洼洼布滿灰塵。騎行十分艱難。</h3> <h3>舊時的賽圖拉哨所,這里離印度不到100公里,62年這里曾是中,印軍隊爭奪和廝殺的戰(zhàn)場,如今這里硝煙散盡,但中國軍人仍在這高寒之地盡忠報國,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的我們理應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軍人,請記住三十里營,康西瓦這些著名的前沿哨所和許多不知名的哨所,是他們默默的在保衛(wèi)著我們的安寧。</h3> <h3>下奇臺達坂就是美麗的阿克賽欽盆地,</h3> <h3>這原始,這蒼涼用筆墨真唯以描述,沿途走過阿克賽欽,一路同行的騎友只有贊嘆,一路雖艱辛卻真是不虛此行。</h3> <h3>尤如行走在月球上般,我喜愛這種原始而又蒼涼的美。</h3> <h3>這幢白色的房子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一個孤零地呆在阿克賽欽的一個廁所。為什么要拍它,這里就是網(wǎng)上傳說的狼曾在此咬死一男一女兩個在此搭帳的騎車人,路過此地我曾進去查看地上或墻面是否還有遺留的血跡,沒有找到。但沿路都有人講述這個恐怖的故事,也增加了我們的畏懼心理,一路上小心翼翼。</h3> <h3>見到這個門樓知道終于要走岀新疆段進入西藏了,以后的情況會慢慢地好起來,至少可以不用搭帳露營了,雖然條件還是很差,在這里拍照耽誤了一些時間風也漸漸地越來越大,繼續(xù)走吧,前面的住宿點就是新藏線上聞名遐邇的死人溝,現(xiàn)在改名叫泉水湖了。</h3> <h3>從見到阿里的門樓,又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逆風,飄雪,冰雹的洗禮艱難地熬到了泉水湖檢查站,這里除了公安檢查站,旁邊就僅有一間藏人搭的板房了,外間可以睡6人,里間是藏人開的小賣部也僅有泡面和礦泉水之類,接待能力也就6,7人,人一多還不知到哪里住宿呢。</h3> <h3>清晨的泉水湖。從前就叫死人溝。</h3> <h3>死人溝的名字雖然很恐怖,但風景還是不錯的。</h3> <h3>為什么這里又叫死人溝呢?這也是新藏線上最危難的一段,這里的含氧量只有百分之四十五。</h3><h3> 據(jù)傳當年一支三十多人的解放軍先遣隊從這里尋找進藏的道路,晚上在此露宿時第二天全部遇難,分析其主要原困就是高寒,極度缺氧造成的。我的厄運也從這里開始。晚上睡覺時窗戶打開,我正對著窗口結(jié)果一夜大雪早起就開始頭疼,咳嗽,感冒降臨到我了,要知高原上感冒可是要命的事啊。仔細觀察其實我的臉是腫的,其后每天的騎行手,腳,臉都呈現(xiàn)著腫的狀態(tài)。</h3> <h3>早起踏著雪痕騎車岀發(fā),這里不是久留之地。癥狀開始岀現(xiàn)嗜睡,全身無力,蹬車腿發(fā)軟,我知道由于感冒的原因高原反應開始在我身上岀現(xiàn),自已也不免擔心起來。`</h3> <h3>不久開始翻越著名的界山達坂,也就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處,所以稱界山大坂。</h3> <h3>翻過這個大坂就將進入西藏的第一個村松西村。</h3> <h3>進入松西村之前的十幾公里記得也是逆風吹得人前行異常困難。</h3><h3> 松西村是進藏的第一個小村莊在新疆與西藏交界處??梢哉f遠離新疆,也遠離西藏,條件就可想而知了。</h3><h3> 住在藏民開的小店子里,反正我們基本上也適應了沒水,沒電,沒信號的艱苦環(huán)境,到達目的地隨便弄點吃的就合衣而睡,稍好點的就用水瓶里熱水燙燙腳,但我觀察藏人老板也和我們一樣甚至就在地上鋪一個墊子就行。</h3><h3> 條件就是這么艱苦,藏民生活也是這樣,我們也無法去計較了,看各位的心里承受能力吧。</h3> <h3>閑逛在天邊的藏羚羊。</h3> <h3>天路美景。</h3> <h3>這應該是海抜最高的一處達坂,它比界山還要高,只不過沒有界山達坂那么有名氣。</h3> <h3>還記得17年網(wǎng)上瘋傳的那張我們邊防軍人腳踹印度兵的那張照片嗎。那就是在班公湖。</h3><h3> 今天終于來到這里。班公湖長150公里,面積604平方公里,它三分之二由我國控制,三分之一屬印度控制,奇怪的是我方控制的這邊水質(zhì)清徹,甘甜,魚,鳥共生。而印度控制的那邊湖水澀口屬咸水湖,沒有魚類及鳥。如一潭臭水般,世上的事也就這么奇怪,同一個湖競有兩種境況,其實這種情況的湖泊西藏還有幾個。</h3><h3> 班公湖印語的意思就是一小塊草地。而西藏語是稱為措木昂拉仁波湖,意為長的仙鶴湖。</h3> <h3>這里就是我方控制的美麗的班公湖新藏公里沿湖邊修建二十多公里讓我們飽覽了班公湖的美景,且景點又不收費,人員也稀少。</h3> <h3>在班公湖觀景臺游人與班頭雁和諧相處,游人將食物捻碎拋向空中,班頭雁們撲向天空精準地吞食著拋向空中的食物,游人們不停地拋食,烏兒們不斷地起飛降落不停地呑食著,在這里充份體現(xiàn)了人鳥合一的快樂。</h3> <h3>班頭雁飛舞的英姿。后面的藍天白云,班公湖抅成了一副天然和諧的美景。</h3> <h3>下面三張照片羅列在一起,正應了骨灰級的騎友們的順口溜來表達新藏線的艱難,死人溝里睡過覺。</h3><h3> 這是死人溝唯一一間能提供給騎友們的板房,人一多還真沒法接待,不過死人溝是以前的叫法,現(xiàn)在改名叫泉水湖了。這是門前的湖水,清晨的湖水很美。</h3><h3> 這地方是一條長的峽谷地形,兩邊都是高山極度缺氧,據(jù)說不及平原的百分之五十。</h3> <h3>界山達坂撒過尿。</h3><h3> 圖片是模擬的請勿誤解。主要意思還是表達騎行者到過鋪設(shè)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h3><h3> 這也是騎行愛好者的終極目標。</h3> <h3>最后就是班公湖里洗過澡。</h3><h3> 由于感冒我沒在湖里洗澡,但也象征性地洗了手,洗了腳,也算實現(xiàn)了騎行者們“死人溝里睡過覺。界山達坂撒過尿。班公湖里洗過澡?!钡尿T行終極目標吧。</h3><h3> 當然其實在西藏還有很多不為人之的地方,我們是無法去探索的,只好讓它存在于我們的追夢之中,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qū)崿F(xiàn)這些夢想,但或許也只能在夢中了,有些是需要付出生命代價的。</h3> <h3>天上阿里,藏西秘境。阿里地區(qū)重鎮(zhèn),美麗的獅泉河。</h3> <h3>獅泉河的街景。住宿在這里上樓幾乎都是二步一停,三步一喘,稍一用力就會有一口氣接不上來昏昏欲死的感覺,趕忙停下大口連續(xù)吸氣調(diào)整呼吸,由于本身就感冒,仿佛感覺生命幾乎就要終結(jié)在這天上阿里,藏西秘境之地。感謝生命的堅強。</h3> <h3>可惜我只是路過,沒有在此扎營,一覽美麗的夜空。但給我的感覺是滄涼的地方都是美麗的,一種原始的,原生態(tài)的美。包括夜的星空。在內(nèi)地現(xiàn)在晚上幾乎就見不到星星了。</h3><h3> 我曾見過西藏,新疆的星空,感覺那里的星星都是碩大無比的,尤其是在晴朗的夜晚。</h3> <h3>終于見到了它的尊容,神山岡仁波齊。</h3><h3> 它被譽為世界的中心據(jù)傳這里是印度教濕神婆的住所。西藏苯教的發(fā)源地。藏傳佛教也是在這里興起。旁邊的瑪旁雍措,據(jù)說就是藏傳佛教那時給起的名,意即永恒不敗的碧玉湖泊。</h3><h3>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國籍,不同的文化在這里都能和睦相處,向神靈致敬。</h3><h3> 所以岡仁波齊也成了一處世界上罕見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的神山。每天轉(zhuǎn)山的人流不斷。他們堅定著自已的信仰一圈一圈地朝拜著,一圈一圈地祈禱著,我們只是跟隨者。用我堅強的毅力一天徒步完成了53公里的轉(zhuǎn)山,耗時14小時。</h3><h3> 藏民說轉(zhuǎn)山一圈,在佛的世界里即可洗凈一身的罪孽,重生了干凈的自己,果真是這樣嗎?我不知道。</h3><h3> 山我是艱難地轉(zhuǎn)過,是隨著人流不停的走著。</h3><h3> 轉(zhuǎn)山的途中我體會著朝拜者的艱辛,在海拔5600多米的卓瑪拉山口感受著他們的那種興奮,目睹了那滿山搖曳著的經(jīng)幡,它承載了朝拜者們多少地期盼與祈禱,愿神山能護佑它的每一個子民。丶</h3> <h3><br></h3><h3> 清晨4點開始隨著轉(zhuǎn)山的人群深一腳淺一腳,在黑暗中摸索著前行,對我們來說無關(guān)信仰,不可與藏民的轉(zhuǎn)山同語。</h3><h3> 慢慢地天色開始放亮,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到岡仁波齊了,看清晨的陽光灑滿山峰,觀看只有在高原上才能見到的日照金山景像。金光撒滿了岡仁波齊山峰,據(jù)說這也是很難見到的。</h3> <h3>藏民們,哦,不僅僅是藏民,帶著他們的信仰和虔誠,一路轉(zhuǎn)山,一路匍匐。</h3> <h3>跨過溪流,越過冰川,抱著一顆虔誠的心祈禱神靈的護佑。</h3> <h3>向海拔5648米的卓瑪拉山口行進,我是靠著幾版巧克力和葡萄糖液維持著我的體力堅持著。競?cè)粵]有掛在海拔5648米的高處。</h3><h3> 又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堅強?;蛟S是神山的護佑。</h3> <h3>快到山口了,山口那搖曳的經(jīng)幡已歷歷在目。</h3> <h3>接近山峰處掛滿了經(jīng)幡,藏民們解釋,當轉(zhuǎn)山者離開時經(jīng)嶓就是向神山致敬的象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的搖動,替代他們朝拜神山。</h3><h3> 那場景,那氣氛,不身臨其境難以感受藏民的虔誠和信仰,當然也不僅是藏民,它是一座跨種族,跨國籍,跨文化的世界神山,朝拜著眾多。</h3><h3> 在卓瑪拉山口藏民們不停的嗬嗬聲不斷地傳來,全然不懂。只是在心底祝福他們扎西德勒。</h3> <h3>三大圣湖之瑪旁雍措。這里就是玄裝在大唐西域記中稱之為西天瑤池的地方。</h3><h3> 至此西藏三大圣湖我均涉足。高原上的湖泊個個美麗,都會讓人留連。</h3> <h3>離岡仁波齊不遠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瑪旁雍措。永恒不敗的碧玉湖泊。這是藏傳佛教給她的命名。</h3><h3> 這其中也有一段西藏苯教和藏傳佛教之間的凄美故事。</h3><h3> </h3><h3> </h3> <h3>是這位云南車友幫助我完成了欣賞瑪旁雍措,向您表示感謝,減少了我的辛勞。希望我們能有機會再相見,正如我們拜見神山一樣,好人必將有好報,愿您一切順利。</h3> <h3>新藏線即將結(jié)束。通往拉孜縣城的公路,天空湛藍美麗,路邊己布滿了綠色。</h3> <h3>這是網(wǎng)上說的G219終點。</h3> <h3>不過我還是發(fā)現(xiàn)了已涂鴉得不見面目的它,應該它才是終點,這里離縣城還有7,8公里路吧。進拉孜縣城就是G318線了。</h3> <h3>岀拉孜縣城幾公里又遇見了這塊里程碑,不過它立在這里卻費了我不少時間,因為以前來過我就在附近尋找,打聽那個500O公里的標志墻,競?cè)粵]有人知道,真是奇怪,由于這里人少且語言又不通,折騰了很久才問到一個養(yǎng)路工,他告訴我這是重新勘定的5000公里里程碑,至于那堵墻他也說不清楚,怎么辦只好放棄,卻又不甘。</h3> <h3>卻不知競在近50公里外的地方又遇到了。</h3><h3> 這里就是我兩年前來過的地方,從上海人民廣場到這里G318整整5000公里。</h3><h3> 一群熱心的上海人在此樹墻立碑,多少年倒也成了一道景觀。</h3><h3> 這次為了找它終于搞清楚了目前這里是4952公里,距重新勘定的5000公里里程碑整整相差了48公里,在此也向騎行者予以糾正。 不知以后這個景觀是否要遷移,還是作為過去讓它存在,我不知道。</h3> <h3>沿著G318直接到了拉薩,放棄了原計劃的走浪卡子線的安排,因為40冰川我以無力前往,羊湖之前我以去過,再去羊湖也就沒必要了。</h3><h3> 走西藏會留下很多的遺憾,我理解西藏太美,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遂人心愿。</h3><h3> 對于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僅僅只是來過,看過。但卻無法去理解,去了解它。</h3><h3> 西藏對我來說是個謎,但我深深地愛上這神密的土地,甚至在夢中。</h3> <h3>又見拉薩。又見布達拉。天空還是那么美麗。</h3> <h3>拉薩河依然在靜靜地流淌。</h3> <h3>瑪吉阿米的故事仍在流傳。</h3> <h3>大昭寺前磕拜的人群也依然不斷。</h3> <h3>藏民們依然過著悠閑的日子。</h3> <h3>我也完成了我這次的騎行回到了我的城市,但騎行卻給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記憶首先在那世界之顛高海拔,高缺氧的蒼涼之地修建的天路,我們騎行都是相當?shù)钠D難,但這天路的建成又該怎么去評價呢,是我們的國力?是筑路者的無畏?是軍人的忠誠?</h3><h3> 總之在我騎行的路上我總在思考這個問題,何許都有。所以當我與行駛的軍車相遇時,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舉手向他們致以我真誠的敬禮,心底默默的感謝和祝福他們,愿他們在這高寒缺氧的戊邊之地保重身體。</h3><h3> 國家不應忘記他們,人民應該記住他們。所以當我們路過康西瓦烈士陵園時都會去祭拜烈士的英靈,在這里我同樣灑下了代表我心愿的烈酒,愿英烈們安息在這高寒缺氧的康西瓦甚至他們的家人都無法來此看望他們。</h3><h3> 但軍人們不會忘記他們,但凡軍車路過都會鳴笛致敬或祭掃,騎行者也是如此。人民沒有忘記他們,長眠在康西瓦的英烈們。</h3><h3> 新藏線是如此的艱難,荒涼,美麗??梢哉f共同走過新藏線的騎友都應該成為生死之交的朋友兄弟。</h3><h3> 一路上互相照顧,吃的,喝的都是共同享用,在那幾百公里的無人區(qū)傳言說常有野獸和狼的岀沒,大家在一起互相照應走過雪山,走過草地,走過荒涼,走過恐懼。我們應該記住生死路上的互相照應,檢討自己的是與不是,難道這不就是我們?nèi)松膶氋F財富嗎。</h3><h3> 我感謝給過我?guī)椭乃型姓吆吐啡?,是他們的幫助讓我完成新藏之旅,我永遠記住軍人們給我們水和食物,好心的歺館老板給我份量充足的食物,松西村大車司機給我藥品,同行者在無人區(qū)互相分配水和食物,在最困難的時候,藏民們的無私幫助,人性在這荒涼之地卻得到了升華,這是我永遠要銘記的。</h3><h3> 感謝所有能看到這篇文章的騎友,祝你們在騎行路上或?qū)⒁ど闲虏鼐€時平平安安,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扎西德勒。</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