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人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弊x書,是認識世界的開始;旅行,是感受世界的方式。</h3> <h3> 一年一度的長途旅行,今年我們選在暑假期間。詳細行程:長沙—上?!K州—濟南—天津—北京—張家口—呼和浩特—巴彥淖爾—額濟納—哈密—吐魯番—達坂城—烏魯木齊—安集海大峽谷—獨山子—獨庫公路(全程)—天山大峽谷—庫車—輪臺—塔克拉瑪干沙漠—且末—若羌—紅柳灘—阿爾金山—茫崖翡翠湖—柴達木盆地橫穿—都蘭—茶卡鹽湖—青海湖—西寧—蘭州—岐山—寶雞—漢中—神農(nóng)架—長沙。</h3> <h3>7月19日出發(fā),大約24天,全程13000多公里。將穿越大漠戈壁、草原山丘、雪山湖泊……<br></h3> <h3>先生因臨時工作安排,須轉(zhuǎn)道先到上海,完成工作后,23號從蘇州出發(fā),往北京方向,當(dāng)晚住天津市。晚上夜游楊柳青古鎮(zhèn)。</h3> <h3> 24號一早從天津出發(fā)到北京。從G7新高速的起點出發(fā),經(jīng)張家口(下高速,慕名游覽了一趟“青泉戰(zhàn)國紅交易市場”然后繼續(xù)上高速)、烏蘭察布,當(dāng)晚住呼和浩特市。</h3> <h3>G7高速全程途徑北京-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臨河)-阿拉善(額濟納)-酒泉(馬鬃山)-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h3> <h3>25號的行程:呼和浩特—額濟納。新G7高速從呼和浩特、包頭開始,一直到巴彥淖爾(臨江市)與京藏高速G6是并作一條高速的。</h3> <h3>“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自巴彥淖爾開始,行車方向右邊(北向)就一直與陰山并肩隨行,一直到納林湖,陰山山尾沉降到了戈壁灘上,兒子應(yīng)景,不斷回放兒時閱讀過的文史,龍城飛將衛(wèi)青、霍去病,飛將軍李廣……一路上成為我們在戈壁公路上奔馳的話題。</h3> <h3> 內(nèi)蒙的太陽落山時間是8:45分左右。與內(nèi)地相差2個多小時時差,這樣每天的行程時間可以延遲到晚上9點。</h3> <h3> 26號一早就前往額濟納胡楊林。它是世界僅存三處之一的胡楊林自然保護區(qū),且是保護最為完整的。額濟納胡楊林層林盡染是在十一國慶前后,現(xiàn)在游客了了,從一道橋到七道橋,遇不到其它游客。途中偶遇“東歸圣地”,兒子讀過土爾扈特東歸史,探尋心所致,一路沿指示牌尋覓到了東歸土爾扈特后代隱秘在胡楊林中的農(nóng)莊。</h3> <h3>胡楊是生長在沙漠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fēng)沙,有很強的生命力。夏季的胡楊林雖沒有秋季絢麗的金色,但它枝繁葉茂、根系發(fā)達顯示了頑強的抵抗力。</h3> <h3>大約九點半,我們離開額濟納胡楊林,出發(fā)前往哈密,走G7高速,過馬鬃山,當(dāng)晚入住哈密市。</h3> <h3>途中的黑鷹山服務(wù)區(qū)內(nèi)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停車休息的人也很少。</h3> <h3>可愛的兒子,為了顯成熟,還留起了小胡子,G7高速上車不多,先生讓兒子練習(xí)開一段路,把車停到1999路段牌旁。</h3> <h3>G7高速途中100多公里跨過甘肅省,中間有個馬鬃山鎮(zhèn),坐落在中蒙邊境,屬甘肅酒泉市。</h3> <h3>沙漠中的橫風(fēng)勁猛,有時候突然一陣大風(fēng)過來,自駕的時候必須集中精力!兩只手緊緊握住方向盤!因為橫風(fēng)就像是有人在和你搶方向盤一樣!一個不注意,就直接吹得車身漂移直線車道!先生不敢讓孩子開車,自己降低車速!握緊方向盤!高度集中注意力!</h3> <h3>沿途到哈密服務(wù)區(qū)之間有一百多公里的無人區(qū)。跑長途,我們習(xí)慣每次遇到加油站,就及時加滿油,即便是無人區(qū)也不用擔(dān)心。</h3> <h3>27號早上我們駕車進哈密五堡魔鬼城景區(qū),穿越景區(qū)大海道看古堡群。</h3> <h3>哈密魔鬼城東城景區(qū)</h3> <h3> 魔鬼城戈壁上烈日曬得皮膚火辣辣的疼,我們不得不都戴上了防曬圍脖。</h3> <h3>五堡魔鬼城再向西行,就是神秘的大海道了。</h3> <h3>父子倆準(zhǔn)備挑戰(zhàn)單車獨闖進大海道……</h3> <h3>大海道是無人區(qū),單獨一臺車闖大海道,又是一種挑戰(zhàn)。</h3> <h3>行進大海道的途中既沒人,也沒有同行的車輛,茫茫戈壁,只遇到過一臺陸巡迎面而來。兩車交匯時,都主動停車招呼問候,甚是親切。到核心景區(qū)約八十多公里,前面五、六十公里還有臨時的沙石路面,越野車開在上面高低起伏顛簸不停。進入峽谷地段,曾經(jīng)的河灘地段,沙石路面就完全沒有啦,接下來的行程靠對前車留下的車轍痕跡跟進,有時候連我們參照并亦步亦趨的車轍痕都看不清或者很凌亂。</h3> <h3>相對于東邊的哈密魔鬼城來說,大海道的雅丹地貌更加雄偉壯觀。</h3> <h3>越往西行,哈密雅丹地貌的特點就越鮮明、突出,路兩邊不時閃現(xiàn)出大大小小的山丘,這些山丘由泥石、砂巖堆積而成,經(jīng)過千年風(fēng)蝕日曬,表面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有規(guī)則的橫紋,像千萬冊古老的書,一頁頁書寫著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輪回。</h3> <h3>雅丹地貌是指風(fēng)對干旱區(qū)的湖積或沖積平原吹蝕,形成的地面支離破碎的壟槽地形,維吾爾語稱雅丹,意謂具陡壁之小丘</h3> <h3>億萬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殼的運動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但這滿地的泥石和流沙依然見證著過去的歲月……</h3> <h3>遍布碎石和流沙的道路崎嶇難行,遇到沙丘,先下車看過另一邊坡度,行至沙丘頂峰慢收油門慢速駛下。</h3> <h3>車子經(jīng)過了一個沙丘,不久又遇到一個更高的沙丘,穿越行進途中,偶爾遇到雅丹地貌的山體滑坡、崩塌、就會在必經(jīng)的路途堆起沙堆如小山,先生每次都提前下車,確認車輛通過性,然后使用低速四驅(qū)快速并勻速通過。每次闖過,都擔(dān)心車輪陷入沙中,又因為單車前往,此次大海道核心景區(qū)穿越,還是有一定的冒險因素。</h3> <h3>大海道景觀壯麗,絕美,讓我們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以后能有機會在這里露營!</h3> <h3>烈日下的戈壁、在一路追隨車轍前行穿越大海道的穿越行程,不僅是一種挑戰(zhàn),更是一種享受。從大海道穿出來,進入有標(biāo)號的公路上后,輕松的心情,愉悅地哼起歌來……</h3> <h3>出來已是黃昏,挑戰(zhàn)成功后的先生,興奮勁緩過來后,疲憊的狀態(tài)畢露……當(dāng)晚我們就住在哈密農(nóng)墾13師的賓館,離高速了墩休息站很近。</h3> <h3> 28號早上從哈密出發(fā),上午參觀了高昌故城。</h3> <h3>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火焰山南麓、吐魯番市三堡鄉(xiāng),總面積200萬平方米,歷經(jīng)西漢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國、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鶻等時期,時間跨度長達1400年左右。</h3> <h3>高昌故城呈長方形,周長5.4公里,分外城、內(nèi)城、宮城三部份。外墻基寬12米,墻高11.5米,夯士筑成。</h3> <h3>全城有九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紀(jì)末的戰(zhàn)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筑物消失無存,目前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內(nèi)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guī)則的方形小城堡,當(dāng)?shù)厝朔Q“可汗堡”。</h3> <h3>兒子身后是排房遺址,房屋平面多呈南北狹長的長條形,以半地穴式最多,部分房址保存有拱形房頂,房址內(nèi)保留有灰炕、壁爐、灶炕、灶臺等遺址。</h3> <h3>西南大佛寺保存還算完好</h3> <h3>中心塔殿遺址,位于西南大寺西部正中,是寺院的主體建筑。這是塔殿中部的方塔形中心柱,柱身南部有佛龕。</h3> <h3>遺址墻腳下的生意人彈起了冬不拉,似乎在述說這里的故事……</h3> <h3>從高昌故城出來,到達火焰山景區(qū),正值中午,烈日當(dāng)空,確實太熱。人頭攢動的景區(qū),我們走馬觀花般經(jīng)過,驅(qū)車半個多小時到達四十一度高溫的吐魯番,下午參觀吐魯番博物館即離開,經(jīng)風(fēng)車大地達坂城,到烏魯木齊市,完成G7高速全程。</h3> <h3>晚上我們?nèi)チ藝H大巴扎,它是一座集旅游觀光、民族商貿(mào)、餐飲、民族藝術(shù)展示、零售五大業(yè)態(tài)為一體的旅游觀光景區(qū),是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大巴扎。</h3> <h3>“巴扎”是阿拉伯語“市場”、“集市”的意思。此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巴扎”是土耳其共和國的伊斯坦布爾大巴扎,而新疆國際大巴扎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比伊斯坦布爾大巴扎多9000平方米,堪稱“世界第一大巴扎”。</h3> <h3> 這里由6個樓群組成,各色小吃、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很多沒見過的商品,很容易刺激游客的購買欲。</h3> <h3>G7新高速,它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它就像美國的66號公路,是獨屬于勇敢自駕者的朝圣之路。</h3> <h3>旅行中我們遇見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樣的風(fēng)景,遇到不一樣的事,戰(zhàn)勝種種困難,這些都會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經(jīng)歷,去過,看過,我們的閱歷越來越豐富,視野也越來越開闊了。</h3> <h3>29號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fā),經(jīng)呼圖壁、石河子,在大盤雞的發(fā)源地沙灣下高速。安集海大峽谷位于沙灣縣安集海鎮(zhèn)以西的天山北坡,網(wǎng)傳關(guān)閉了,此處是有安全隱患的不收費景區(qū)。我們之前做了行程計劃,所以還是下高速,繞道前往,輾轉(zhuǎn)并問路,順利到達游客稀少的安集海大峽谷。</h3> <h3>在一片草原中間,隱藏著一條長達數(shù)三十公里、深達四五百米深的大峽谷,稍不留意就會錯過。</h3> <h3>安集海大峽谷是在安集海河長期的沖刷下,沖出一道深深的裂痕而形成的規(guī)模宏大的地質(zhì)奇觀。</h3> <h3> 此處非常規(guī)景區(qū),一路過來,我們問路時發(fā)現(xiàn),連本地人知道也不多,到達時,很少游人,拍攝危險系數(shù)較大,站在山頂往谷底看,背脊發(fā)涼。</h3> <h3> 在峽谷遇幾位旅友,先生幫他們拍個合影,人少的小眾景點,每每遇到其它游客,互相都會有禮節(jié)性的微笑或者交流,這也是跟人頭攢動的旅游景點人擠人煩不同之處……</h3> <h3> 峽谷下面的公路,經(jīng)過煤礦后,可以抄近路走國防公路S101前往鹿角灣、進入獨庫公路,當(dāng)?shù)厝颂嵝盐覀?,該路段風(fēng)景大美,但是路況很差,易陷車,單車前往不可取。兒子性格穩(wěn)重,及時發(fā)聲:探險不是冒險,這么單車獨行,界定為冒險,全家同時確定放棄。安集海大峽谷參觀結(jié)束,返程省道,再進高速,前往獨山子獨庫公路零起點。</h3> <h3> 下午2點到達獨山子0起點,從這里開始進入號稱“最美最險的”獨庫公路。</h3> <h3> 獨庫公路從獨山子到庫車,縱貫天山南北,全長561公里,過半以上地段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川峽谷,連接了眾多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h3> <h3> 獨庫公路地形特殊,急彎陡坡較多,有280多公里的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受天山山區(qū)冬季降雪、結(jié)冰等自然因素影響,一年僅開放五個月,每年9月底到次年5月會實行長達7個月的冬季交通管制。</h3> <h3> 獨庫公路由解放軍工程某部用了9年時間修建而成,在長達9年的公路建設(shè)中,有上百名解放軍戰(zhàn)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長眠于喬爾瑪烈士陵園。因此,這是一條英雄之路。</h3> <h3> 獨庫公路以北疆油城獨山子為起點,由北向南沿奎屯河的干支流向天山深處盤旋上升。一面傍山,一面臨河,公路地勢甚為險要。其中有叫作“老虎口”的一段險路。</h3> <h3> 天山上流下來的冰河激流</h3> <h3>越往山頂開,天山上的冰雪看得越清晰</h3> <h3>公路上也有不少的騎行挑戰(zhàn)者</h3> <h3>天山上的天然滑雪坡,下車體驗滑雪的人還真不少</h3> <h3> 到達天山山頂埡口,再往前主要就是下坡公路啦。</h3> <h3> 天山頂上碧綠的湖水躍入眼前,湖水中還有一座蒙古包,一瞬間感覺進去了仙境……</h3> <h3> 過喬爾瑪,已是晚上6點多,我們決定就在當(dāng)?shù)啬撩竦姆壳埃萜荷下稜I。</h3> <h3> 露營地旁流淌著從天山下來的激流,河水甚是冰涼,</h3> <h3> 露營處碰到同樣帶孩子出來旅游的幾個家庭。大家都忙著一起準(zhǔn)備晚餐,先生與孩子一起去溪水旁清洗碗筷。</h3> <h3> 同樣的旅程,讓大家聊著聊著就成了朋友,大家一起共進晚餐。</h3> <h3>其中兩家的女孩因為同樣的愛狗喜好成為了好朋友</h3> <h3> 午夜的露營地,開始大風(fēng)大雨。我們車旁一臺全新未上牌北京朋友的車發(fā)動了,我醒來問了一句,太冷,你們要離開吧。車主跟我說:下大雨,風(fēng)向轉(zhuǎn)了,我移動一下車,幫你孩子的帳篷多擋一面風(fēng)。</h3><h3> 這是一次旅途的感動!也更讓孩子感受真善美。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你付出笑容,就會得到笑臉,孩子,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多為他人付出,也是幸福的……祝愿好人一生平安!</h3> <h3> 旅途中遇到的好心人,讓喜歡動漫的兒子,也體會到現(xiàn)實生活中人性的美好。</h3> <h3> 30號天剛亮,我們道別新朋友往那拉提草原,一路上高山草甸,牛羊成群,初升的太陽照在山頂,天山的冰河流經(jīng)山腳……</h3> <h3>松林青翠,河水清碧</h3> <h3> “那拉提”是蒙古語“太陽”的意思。這里雪山和草原交相輝映。藍天白云雪山,蒙古包點綴在草原中。</h3> <h3>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qū),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羊群遍布在草原上,好一派祥和的景象。</h3> <h3> 從那拉提草原出來經(jīng)過巴音布魯克草原景區(qū),烏云密布,一場大雨即將到來……</h3> <h3> 雨越來越大,行駛前方視線模糊,只能低速行駛。不一會兒就開始下冰雹啦,嗒嗒的冰雹打在了車窗玻璃上,又都滾落在地上,我們卻不感到害怕。</h3> <h3>天開了,雨也漸漸小了,前方堵了很長一段。</h3> <h3> 旅行中遇到的大雨,遇到的大堵車,我們感到的不是狂躁,不是埋怨,心態(tài)平和得當(dāng)一種風(fēng)景,一種經(jīng)歷。雨過天晴,看見了陽光,我們便會微微的一笑。那是一種燦爛,一種心底的釋放。車上播放著的正是“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h3> <h3>一路向前車子經(jīng)過大小龍池,龍池瀑布。</h3> <h3> 直到眼前出現(xiàn)大片的紅褐色的巨大山體,雄偉壯觀、波瀾起伏、猶如人間仙境。長達五千米長的曲折狹長的山谷,這便是到了庫車大峽谷。</h3> <h3> 庫車大峽谷位于新疆庫車縣北方的64公里處,深處天山山脈環(huán)繞之中。由紅褐色巖石經(jīng)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fēng)刻雨蝕形成。</h3> <h3> 因時間已是晚上8點多,天色漸晚,我們沒有進入景區(qū),在景區(qū)大門外拍幾張到此一游,也算留下遺憾?;蛟S就是下次再來的理由。</h3> <h3> 約9點,我們到達獨庫公路的終點庫車。當(dāng)晚住在庫車縣城。</h3> <h3> 獨庫公路中4座高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路經(jīng)5條河流,擁有世界惟一的防雪長廊,全國海拔最高的哈希勒根公路隧道。這不是一條平凡的路,沿途景色很美,讓人有再來的想法。</h3> <h3> 31號上午父子倆參觀庫車王府和附近維吾爾族、回族居民老城。下午我們出發(fā)往輪臺,游覽輪臺的胡楊林公園。</h3> <h3> 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紀(jì)活化石”——40余萬畝的天然胡楊林。</h3> <h3> 沙漠里的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h3> <h3> 游覽完胡楊林公園,下午就在輪臺住下,找遍網(wǎng)絡(luò)上的酒店,沒找到帶空調(diào)的賓館,雖然溫度不是太高,但還是有些悶熱。</h3> <h3> 8月1號早上我們從輪臺出發(fā),穿越塔里木沙漠公路。沙漠公路貫穿號稱“死亡之?!钡乃死敻纱笊衬?。</h3> <h3>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在古時候號稱是進得去出不來的地方,貿(mào)然進去就是九死一生。</h3> <h3> 國人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戰(zhàn)天斗地的特質(zhì),硬是在如此惡劣的沙漠中開辟出一條通道。塔里木沙漠公路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條公路,乃奇跡般的存在。</h3> <h3>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輪臺縣以東,跨過塔里木河,穿越茫茫大漠中的塔中油田,南至新疆和田地區(qū)的民豐縣。</h3> <h3>全長500多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又稱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公路。它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第一條公路,我們從輪臺到塔中,再轉(zhuǎn)往且末,當(dāng)晚住且末。</h3> <h3>8月2號早上8:30我們從且末出發(fā),兒子開車,往若羌方向,過阿爾金山出疆,時間匆匆,留下未去塔什庫爾干、中巴公路的遺憾,也為下次新疆之行留一個理由。</h3><h3> </h3> <h3>一路區(qū)間測速檢查站,還有壓路機在修路,不時就有擁堵,先生從泥路穿越過擁堵段……</h3> <h3>過紅柳溝1—4號橋,翻過阿爾金山,到兩省交界的檢查站,出新疆進人內(nèi)蒙的忙崖鎮(zhèn)。</h3> <h3>在青海與新疆交界的茫崖花土溝鎮(zhèn)有著中國真正的天空之鏡---茫崖翡翠湖,由于花土溝海拔3000米左右,我們多少都有些高原反應(yīng)。</h3> <h3>8月3號早上,溫度很低,我們穿上厚衣服去游覽茫崖的翡翠湖。</h3> <h3>“翡翠湖”位于茫崖花土溝鎮(zhèn)西南側(cè),南依巍峨的昆侖山,北靠阿爾金山,是一個富饒的人工鹽湖。鹽湖的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屬硫酸鎂亞型鹽湖,底部有石鹽層,一般厚5米,最厚達9·68米,湖中盛產(chǎn)鋰 鉀肥 芒硝等鹽化物。</h3><h3><br></h3> <h3>這片大小不等,形態(tài)迥異,深淺不一鹽池中的高濃度鹽水,是經(jīng)歷多年的鹽湖開采而形成的采坑。鹽床由淡青、翠綠以及深藍的湖水輝映交替、晶瑩剔透,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翡翠湖”。</h3> <h3>游覽完翡翠湖,我們走S303,穿過柴達木盆地往青海方向。S303是川藏中線,是一條很美的路線。在沒有川藏南線、北線的年代,它是從四川唯一進藏的線路。沿途我們碰到進藏朝拜的藏民。</h3> <h3>沿途沒有縣城,只有一個烏圖美仁小鎮(zhèn)可以吃中飯,因很多馬蜂圍著我們從鹽湖、戈壁灘出來,還帶著鹽份的車身,沒敢下車。一路到達格爾木市,當(dāng)晚住在格爾木。</h3> <h3>8月4號,我們出發(fā)往都蘭,經(jīng)過茶卡鹽湖,到達青海湖。</h3> <h3>青海湖長105公里,寬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huán)抱</h3> <h3>青海湖的油菜花開了,這是青海湖最美的季節(jié),游人很多,去湖邊的路口都有當(dāng)?shù)鼐用袷杖脒^路費,價格也就一人10元。</h3> <h3>青海湖岸邊有遼闊的天然牧場,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h3> <h3>進景區(qū)的車輛越來越多,搶道出景區(qū)的路,一下子堵了有10公里,越堵越狠,我們到西寧的賓館已將近晚上12點……</h3> <h3>8月5日中午我們從西寧出發(fā),經(jīng)蘭州,往天水方向,當(dāng)晚住天水市。</h3> <h3>8月6日我們到達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游玩,這里的游客眾多,一人寬的步梯上,前面人的臀部正對著后面人的臉部……</h3> <h3>一人寬的踏步和兩人寬的過道,有時有人停下來背靠欄桿拍照,旁無分路,后面的游客就只能停下腳步,輔警就不停在喊,“不要拍照了,不要擠!注意安全!”……</h3> <h3>大眾景點這種摩肩接踵的浩浩蕩蕩的眾多游客,讓兒子對旅游景點選擇的觀念發(fā)生了改變,自駕游還是走小眾線路,旅途辛苦,但是總能有意外的收獲,累并快樂著!沿途的風(fēng)景更美,風(fēng)景在路上。</h3> <h3>也許一千個人對旅行有一千個態(tài)度,但不管怎樣,旅行過程中留下的那些記憶,才是最有意義的東西。</h3> <h3>8月6號下午我們到達岐山,當(dāng)晚住在岐山縣城。岐山縣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fā)祥地。商末,周部族由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屬區(qū)。</h3> <h3>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周公廟,周公廟是為紀(jì)念周公旦而修建的專祠,地處周原。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并制作禮樂。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成王的叔父,攝政7年,讓位于成王。下午參觀周原博物館。</h3> <h3>8月7日我們從岐山縣出發(fā)到寶雞,參觀青銅器博物館,當(dāng)晚入住寶雞市。</h3> <h3>8月8日我們計劃從寶雞到漢中,行程是212省道到大散關(guān)——秦嶺梁——鳳縣——柴關(guān)嶺——張良廟——留壩——漢中。</h3> <h3>走陳倉道到大散關(guān),翻過秦嶺梁后參觀張良廟,往漢中方向,到漢中市參觀博物館,尋找拜將壇。</h3> <h3>大散關(guān)為周朝散國之關(guān)隘,故稱散關(guān)。中國關(guān)中四關(guān)之一。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陜咽喉”、兵家必爭之地。</h3> <h3>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當(dāng)年韓信拜將后給劉邦獻計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道"就是沿途的公路。從益門堡開始過大散關(guān)后,很長段路都是伴隨國道的寶成鐵路?,F(xiàn)在穿行在秦嶺之間的寶成鐵路就是在陳倉道的故道上修建的。</h3> <h3>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guān)嶺。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h3> <h3>劉邦不拘一格用人才,在漢中城南,筑臺設(shè)壇,祭天拜將。韓信被拜為大將后,統(tǒng)帥三軍,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謀,北出漢中,定三秦,百戰(zhàn)百勝,輔佐劉邦統(tǒng)一全國,成就了帝業(yè)。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fā)祥地,亦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h3> <h3>這段旅程都是有關(guān)人文歷史方面的參觀游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作為鋪墊,喜歡讀歷史書的兒子一路上興致勃勃,時不時還會給我講講典故。</h3> <h3>參觀了拜將壇后已是下午4點,而后上高速往南,當(dāng)晚住西鄉(xiāng)縣城。</h3> <h3>西鄉(xiāng)一晚的大雨,第二天清早全城滿是積水。8月9日我們從西鄉(xiāng)縣出發(fā),一路上大雨不?!?lt;/h3> <h3>一直到女媧的故鄉(xiāng)平利,雨才停下,想必是女媧在她的故鄉(xiāng)補天……</h3> <h3>先生繞下高速,想讓我們多看看沿途的風(fēng)景,帶我們走神龍架景區(qū)公路</h3> <h3>過了神龍架的野人洞景區(qū)不久,天又開始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沿途的風(fēng)景也越來也模糊……</h3> <h3>雨下得太大,山上的泥石沖了下來,突然幾塊泥打在窗上,我們遇上泥石流了……</h3> <h3>地面上滿是泥石,對面的車停止不敢前行。先生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必須馬上離開,我們快速繞過前行。路遇泥石流,我們并沒害怕,而是冷靜干脆地選擇撤離,一路向前。</h3> <h3>車子一直迎著雨前行,外面天色已晚,視線也越來越模糊,右邊還有高山,先生集中注意力,握緊方向盤,我與兒子也都一起看著前方的路,大家齊心協(xié)力,終于上高速了。</h3> <h3>高速上還是下著大雨,還好路上隧道不斷,每進入一個隧道就能緩口氣。一路緊張前行,一直到宜昌雨才慢慢停歇。當(dāng)天晚上連夜開回了家。這一天連續(xù)行車二十小時,是整個路程中最辛苦的一天。</h3> <h3>回想這段旅行,讓我們意識到世界的遼闊和自己的渺小。世間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的風(fēng)景,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桶l(fā)現(xiàn)。 旅途中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遇見形形色色的風(fēng)景,讓我們記憶深刻,會有種不虛此行的感慨,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更懂得珍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