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4年3月6日我們老弟兄三自山西省長治市出發(fā)開始了我們此次長途自駕游之旅,當天跨過黃河繞行西安穿越秦嶺行程800公里到達陜西省的漢中市。</p> <h3> 3月初,秦嶺南坡的油菜花已開始見黃</h3> <h3> 漢江夜景。</h3> <h3> 第二天我們出漢中一路南下進入到了四川省,途經(jīng)廣元,綿陽,德陽到達省會成都,</h3> <h3> 我們在成都停留兩天品嘗了正宗的川味美食后,沿著被國人贊譽為天路的雅西高速繼續(xù)向南,經(jīng)雅安,西昌,攀枝花,跨過金沙江進入到了云南省。</h3> <p class="ql-block"> 進入云南后我們在永仁駛離京昆高速轉(zhuǎn)走s216省道,行至南華再轉(zhuǎn)走杭瑞高速。</p> <p class="ql-block"> 沿杭瑞高速我們來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的云南驛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 云南驛從古至今一直都是連接滇西和緬甸的交通要沖,為歷代的軍事重鎮(zhèn)。是漢代云南縣和魏晉云南郡的故地,又因元,明,清三代設(shè)置云南驛站而得名。云南驛古鎮(zhèn)如今已被列為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云南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 1936年4月中旬由賀龍率領(lǐng)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軍團長征時曾路經(jīng)云南驛,部隊以該村作為集結(jié)出發(fā)地一舉奪取了祥云縣城,使這支疲憊之師得到了短暫的休整和補充。</h3> <p class="ql-block"> 二戰(zhàn)期間,云南驛是滇緬公路上一個重要的物資轉(zhuǎn)運站。在村外不遠處有座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老機場,這座老機場是專為大名鼎鼎的美軍飛虎隊修建的,當年它不僅是面對滇西戰(zhàn)場和東南亞戰(zhàn)場最前沿的中國軍用機場,而且還是駝峰航線上最重要的支撐點。這也就成了日軍的眼中釘,日本空軍的飛機對這座機場進行過多次的狂轟濫炸,為了確保這座機場的運轉(zhuǎn),在整個戰(zhàn)爭期間我國軍民為此付出了近千人的傷亡。</p> <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在云南驛村口傍還能看到當年修建機場時使用過的大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60年代在老機場的不遠處我軍修建了能起降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新機場,機場建成后我父親出任了該場站的第一任政委,當時我們隨著父母就住在距云南驛村南僅1公里處的原美軍飛虎隊的兵營中,我們之所以來到此處就是為了故地重游。 </p><p class="ql-block"> 說來挺有趣的,第二天一早我們駕車從縣城直奔原來的軍營大門口,正趕上門內(nèi)翻修道路未見哨兵,我大哥駕輕就熟地把車開到辦公樓前,此時正好樓內(nèi)走出一位中校軍官,我大哥便迊了上去自我介紹:我們父親是該場站的第一任政委,我們兒時曾在此生活過,今特地從山西而來想故地重游望領(lǐng)導同意。那位中校不僅同意了還客氣地說:我有急事去場站不能相陪,派個戰(zhàn)士給你們帶路。我們說:這兒我們熟就不麻煩了,我們自己走走看看就行。得到同意后,我們首先去看我們兒時住過的房子,但房子早已重建找不到過去的影子了,隨后我們來到軍營中的制高點~后山坡上,原來山坡上的休養(yǎng)所(衛(wèi)生院)也不見了蹤影,現(xiàn)在成了一片樹林。就在此時有位戴著紅袖標的中尉軍官和兩名戰(zhàn)士廵羅路過,高聲地喝問道:你們是干什么的?我們趕緊走下山坡進行解釋。那位中尉聽后讓兩名戰(zhàn)士先行,自己卻熱心地陪著我們在軍營中轉(zhuǎn)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我們邊走邊聊,告訴他這兒原來是警衛(wèi)排的宿舍,那兒是汽車連的修理所;這邊原來有個小禮堂,那邊有個防空洞;我們的子弟小學在哪,哪里是我們和地方孩子們的戰(zhàn)場;當年部隊出過什么趣聞軼事。同時也回憶了兒時的我們在營房中的池塘中是如何站在二戰(zhàn)時遺留下的航彈尾翼上跳水玩的。一幫子小屁孩又是如何在我大哥的帶領(lǐng)下各自偷出父親的佩槍,排著隊在地方孩子們面前顯擺的,為此當天夜里營房的家屬區(qū)內(nèi)訓斥聲和哭聲一片。</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直轉(zhuǎn)到了中午,中尉興致不減非留我們到食堂就餐,還說邊吃邊聊,被我們婉言謝絕了,最后一直把我們送上車,并來了個標準的軍禮。</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可愛的中國軍人,當他得知你和他曾在一個部隊待過或在同一座軍營中住過,這就夠了,他和你之間就有了一種特殊的親切感,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軍人結(jié),戰(zhàn)友情吧!因此處是軍事重地我們未留下照片。</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們在云南驛街上用了午餐,餐后沿著古鎮(zhèn)的青石路漫步而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南驛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早在“云南”二字出現(xiàn)前,云南驛就是一個古老的驛站,所以民間流傳著“先有云南驛后有云南”的說法。</p><p class="ql-block"> 這條穿村而過被馬蹄踏出深深印記的青石古道,在它的上面曾經(jīng)走過多少騾馬早已無人知曉。</p> <p class="ql-block"> 史料記載在馬幫最昌盛的年代,村中這條古驛道的兩側(cè)擁擠著40多家馬店和20余家客棧。 </p><p class="ql-block"> 其中照片上的這座院落是全國目前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馬店,現(xiàn)已成為云南馬幫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內(nèi)三進兩層的樓房相互通連,樓下栓馬,樓上堆貨住人,走進這里人們可以領(lǐng)略到最具云南特色的馬幫文化。</p> <h3> 我們到達時,正好碰上孫紅雷和海青在此地拍攝電視連續(xù)劇《二炮手》,在博物館門前導演康紅雷正在給孫紅雷說戲。我們本想拍張照片但被工作人員制止了。</h3>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驅(qū)車趕到了距祥云縣城60公里的大理古城。</p><p class="ql-block"> 兒時的我曾多次跟著父母到過下關(guān),那時候這座城市還不叫大理市,而是稱為下關(guān)市。我們隨著父母游覽過一次大理古城和古城傍的崇圣寺,而我大哥因病在大理14軍醫(yī)院住院期間跟著同室病友偷著跑出去趕過聞名遐邇的大理三月街。</p> <p class="ql-block"> 風花雪月大理城。</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風,花,雪,月四個字分別對應(yīng)的是大理的四大風光景致:下關(guān)風,上關(guān)花,蒼山雪,洱海月。</p> <p class="ql-block"> 早春日麗迊遠客,</p><p class="ql-block"> 十里古城展新顏。</p> <p class="ql-block"> 大理崇圣寺(俗稱三塔寺)</p><p class="ql-block"> 背負蒼山面對洱海,不由得讓我想起人們對蒼山和洱海的贊美:</p><p class="ql-block"> 蒼山不墨千秋畫,</p><p class="ql-block"> 洱海無弦萬古琴。</p> <p class="ql-block"> 千秋畫,</p> <p class="ql-block"> 萬古琴。</p> <h3> 白墻灰瓦一面墻的白族民居</h3> <h3> 傳統(tǒng)的民族手工藝制品~蠟染</h3>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城將我們帶回到兒時的記憶。</p> <h3> 告別大理我們驅(qū)車沿s217省道經(jīng)鶴慶到達麗江古城。</h3> <p class="ql-block"> 房前屋后清溪繞,</p><p class="ql-block"> 舊巷老街小橋多。</p> <p class="ql-block"> 綠滿池塘百媚艷,</p><p class="ql-block"> 風柔栁舞景色幽。</p> <p class="ql-block"> 循香近水踏春行,</p><p class="ql-block"> 小巷編織似迷宮。</p> <p class="ql-block"> 遙望玉龍瓊山峻,</p><p class="ql-block"> 近觀古城楊柳亭。</p> <h3> 位于麗江古城中心的木府,即是木氏土司的宅院,同時也是土司衙門。</h3> <h3> 木氏家族歷經(jīng)元,明,清三個朝代,是大研古城(麗江史稱大研)的政治統(tǒng)治中心。</h3> <h3> 盡管木府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其奢華與恢宏不亞于當時的任何一座王公貴胄的官邸。所以有“北有故宮,南有木府”之說。</h3> <p class="ql-block"> 玉輦曾經(jīng)從容處, </p><p class="ql-block"> 殿堂依舊游人來。</p> <h3> 納西古樂起源于14世紀,不僅是云南最古老的音樂,也是中國和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h3> <p class="ql-block"> 撥動琴弦聞古樂,</p><p class="ql-block"> 納西服飾今猶存。</p> <p class="ql-block"> 離開大研古城前往省會昆明。</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昆明住了兩天看望了多年未見面的表哥后駕車沿著滬昆高速進入到了貴州省。</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抗戰(zhàn)公路二十四道拐就位于貴州省黔西南晴隆縣城南郊1公里處。</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我們隨父母離開云南時曾路經(jīng)此地,那時的二十四道拐這段公路就已經(jīng)被棄用了,在繞行時司機還專門指著24道拐向我們介紹過,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就知道了這段公路和它的歷史了(從北京去云南時我們?nèi)沂浅孙w機從貴陽到的昆明,故未經(jīng)過此處)。</p> <p class="ql-block"> 為了親身體驗24道拐公路,我們在晴隆下了高速并在縣城內(nèi)住了一天。</p><p class="ql-block"> 在到達晴隆縣城的當天我們便駕車來到距縣城近在咫尺的二十四道拐,從山上的第24拐一直下到山下的第1拐。</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道拐的路面至今還保持著二戰(zhàn)時的原始狀態(tài),未鋪設(shè)瀝青或水泥路面。</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又沿著一條新建成的觀景公路向?qū)γ娴纳缴像側(cè)ィ@條觀景公路坡度之陡彎道之急一點也不遜色于二十四道拐,而且拐的數(shù)量上也遠遠超過了24拐。</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來到山上時,觀景臺尚未竣工,但站在未完工的觀景臺傍還是能將對面的24道拐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現(xiàn)在來到此處觀景是要購買門票的。</p> <p class="ql-block"> 黃果樹瀑布風景區(qū),位于貴州省安順市的關(guān)嶺和鎮(zhèn)寧之間。</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60年代我們隨父母轉(zhuǎn)業(yè)離開云南路經(jīng)此地,站在公路上便可目睹大瀑布的全景,那時公路傍有一條窄窄的石板山道可通往谷底,瀑布的來水量比現(xiàn)在要大得多。當年我們順著那條山道下到河邊,在瀑布對面嬉戲時陣陣水霧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黃果樹大瀑布早已成為全國5A級風景名勝區(qū)了,其主要由三個景區(qū)組成,分別為:大瀑布景區(qū),陡坡塘景區(qū),天星橋景區(qū)。三個景區(qū)不單獨售票,中間有區(qū)間車接駁。</p><p class="ql-block"> 我個人認為游覽的最佳線路先后順序依次為:陡坡塘,天星橋,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陡坡塘景區(qū),該景區(qū)主要的景觀就是個陡坡塘瀑布,游覽一圈用時1個小時就足夠了。</p><p class="ql-block"> 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片頭中那師徒四人踏水而行的畫面就是在此取的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跟著我們又來到了天星橋景區(qū),這是三個景區(qū)中面積最大的一個,位于大瀑布的下游,沿河而行,急流、深澗、瀑布、奇石、深潭、溶洞、時不時地給你帶來一份驚喜,只是有些辛苦全程走下來需要近4個小時左右。在這個景區(qū)的半程設(shè)有一個觀光車停靠站,許多游客走到此處誤以為已走完了景區(qū)的全程便搭車返回,當然也有受不了勞累的游人就此止步了,這樣一來大多數(shù)游客到此便紛紛乘車而去。但他們不知的是天星橋景區(qū)真正的精華部分洽洽都集中在了后半程。</p> <p class="ql-block"> 我們兄弟三人是當天少數(shù)走完全程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銀鏈墜潭瀑布。多數(shù)游客在此前就已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我們便來到了天星洞?!√煨嵌词亲烊恍纬傻娜芏矗磧?nèi)景致變幻無窮真可謂:</p><p class="ql-block"> 萬千氣象今人嘆,</p><p class="ql-block"> 鬼斧神工歷萬年。</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能走到此處的游客不足百分之十五,而隨團的游客能來到此處的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導游們?yōu)榱耸r,省力,省心,往往走到中途便率團折返了,更有些無良的導游領(lǐng)著游客們在大瀑布和陡坡塘兩個景區(qū)前轉(zhuǎn)上一圈,拍上兩三張照片便率團匆匆而去,這就算是游覽了黃果樹瀑布景區(qū)了。</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驗提示:在國內(nèi)所有正規(guī)旅游景區(qū)的游客服務(wù)中心或售票處均為游客免費提供景區(qū)的導游圖,游客可按需自行去取或向工作人員索要,游覽前最好認真讀取導游圖上的信息并規(guī)劃好游程路線后再行出發(fā)。</p> <p> 游覽完天星橋景區(qū)后從溝底乘坐纜車上到公路上,再搭乘接駁車返回,我們便來到了大瀑布景區(qū)。</p> <p> 相隔40多年后再次來到大瀑布前我們兄弟感慨不已,</p><p><br></p><p> 七絕</p><p> ——重游黃果樹瀑布</p><p> 兒時隨父走滇黔,</p><p> 勝境空閑驛道邊。</p><p> 今日山河依舊在,</p><p> 天翻地覆換新顏。</p><p> </p> <p class="ql-block"> 出貴州省省會貴陽市,我們繞行來到遵義,參觀了遵義會議舊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經(jīng)銅仁出黔入湘,我們便來到了鳳凰古城。</p> <p class="ql-block"> 千里沱江穿城過,</p><p class="ql-block"> 鳳凰城內(nèi)故事多。</p> <h3> </h3> <p class="ql-block"> 風雨廊橋跨兩岸,</p><p class="ql-block"> 游船棹搖江中行。</p><p class="ql-block"> </p> <h3> </h3> <p class="ql-block"> 沿江漫步舟船錯,</p><p class="ql-block"> 吊腳樓臺影參差</p> <h3> </h3> <p class="ql-block"> 古城夜色景更美</p><p class="ql-block"> 燈火燭光散滿江</p> <h3> </h3> <p class="ql-block"> 廊橋倒影水中映,</p><p class="ql-block"> 隔江遙望萬戶明。</p> <p class="ql-block"> 告別鳳凰古城,我們驅(qū)車前往張家界。</p> <p class="ql-block"> 途中出吉首市不遠便來到了矮寨大橋。</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四項世界第一的特大橋。</p> <p class="ql-block">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駕車沿著大橋下的老路那條著名的德夯公路走了個來回。</p> <h3> 張家界森林公園。</h3> <h3> 張家界森林公園由天子山,袁家界,楊家界,十里畫廊,金鞭溪,黃石寨等景區(qū)組成。</h3> <h3> 天子山景區(qū)。</h3> <h3> 景區(qū)內(nèi)的賀龍公園。</h3> <p class="ql-block"> 人間傷疼猶未忘,</p><p class="ql-block"> 道路迂迴上云臺。</p> <p> 袁家界。</p> <p class="ql-block"> 俯看千峰奇景秀,</p><p class="ql-block"> 壑靜崖寂罩青衣。</p> <p> 楊家界。</p> <p class="ql-block"> 那時前往楊家界的索道和區(qū)間車公路勻未完工,我們只能搭乘往返于天子山和袁家界的擺渡車在中途下車步行前往。</p> <p> 金鞭溪。</p> <p class="ql-block"> 金鞭溪水鳴翠鳥,</p><p class="ql-block"> 覽勝尋幽畫中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游覽張家界森林公園的黃石寨。</p><p class="ql-block"> 傳說漢代張良的師傅黃石公曾在此處修道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當?shù)厝擞蟹N說法,“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由此可見黃石寨在張家界森林公園中所處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一山都是景,</p><p class="ql-block"> 信步此山中,</p><p class="ql-block"> 人生幾回至,</p><p class="ql-block"> 難得留知音。</p> <p class="ql-block"> 在結(jié)束了張家界森林公園的游覽后,我們沿二廣高速途經(jīng)湖南省的津市,湖北省的荊州,荊門,襄陽,河南省的南陽,洛陽一路向北返回長治,</p><p class="ql-block"> 自此我們兄弟三人途經(jīng)八省用時26天的長途自駕游順利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 因為此次出游主要的目的是故地重游,所以行前我們并未作任何規(guī)劃便匆匆上了路,中途經(jīng)常是頭天晚上住下后才商量后兩天的行程和路線,好在是自駕游靈活性較大能根據(jù)情況及時調(diào)整行程得以拾遺補缺。同時也從這些不確定中品償?shù)搅俗择{游的好處和不一樣的樂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