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重走知青路——感恩近半世紀前恩人的最美晚歺 2017.5.元元寫于辰溪 修于2019.7.12.

元元

<p class="ql-block">  近半個世紀前,我們曾經(jīng)是下放到思蒙林場(現(xiàn)伍家灣)知青,一天,我們四個十六七歲知青一次到修溪口出差回來的路上,因路途艱辛饑餓,在深山老林中被一農(nóng)戶家救助,給我們做了可口飯菜,這頓可稱得上全世界最美晚歺,解除了我們饑餓疲乏之苦,使我記憶終生。這次為了尋找恩人,驅(qū)車前往修溪鄉(xiāng)牛欄坪村,以了卻多年心愿。</p><p class="ql-block"> 我攜郭孝華同學及科室同事今天再走這段知青路,重溫近半世紀前的知青情懷,看望并感恩曾救助過我們的老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四十六年前,我和郭孝華,王曉東,陳廣發(fā)下放在思蒙林場個多月,有一天我們思家心切,借到修溪口出差的機會當晚偷回孝坪,探望父母家人,當晚還跑到學校去見老師同學,并一起開心地彈琴唱歌。次日清晨我們四人從孝坪步行走到修溪,下午又每人挑一擔蓑衣(一種穿在身背后勞動時摭雨的雨具)回林場,路途遙遠,爬山涉水從早走到天黑,直到伸手難見五指,在距林場最后一座大山前,大約從早至晚走了八十多里路,且每人挑著體積較龐大的蓑衣,實在走不動了,饑餓難忍,在一農(nóng)戶門前倒下,是我(l6歲多一點)鼓起勇氣拍開了房門,向那戶農(nóng)民夫婦告知我們是山那邊的知青,請求一歺飯。那戶主約五十來歲,二話不說,給我們做了全世界最美晚歺。飯后我說我們沒有錢,我?guī)ь^大家依次摘下胸前的毛主席像章送給了他們,以做飯資,晚飯后戶主并按排我們留宿,次日天蒙亮就出發(fā)了,由于當時是在晚上,點的松油燈,恩人的面貌記憶不深。離開農(nóng)戶家爬到山頂,在松林中觀山下,云霧繚繞,一片云海,分外壯觀妖嬈。</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下放一年多有幸返城讀了書,成了一名醫(yī)生,工作雖忙,但心中一直惦念那戶曾施舍我們四位知青的最美晚歺的恩人,四十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在尋找那戶人家,直到退休被辰溪縣人民醫(yī)院返聘,才有機會和時間去打聽恩人現(xiàn)在何方?由于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達,終于從網(wǎng)上地圖確定那個地方一一牛欄坪。去年我攜同事根據(jù)導航開車前往。當年從修溪到伍家灣是不通公路的,現(xiàn)在公路村村通,一直通到牛欄坪打止。反復尋找并初步確認最靠近大山邊的那戶人家,當年是夜晚,尋找確實增加了難度。當時也很巧,給我?guī)返木褪嵌魅思业膶O子。打聽到戶主當年是生產(chǎn)隊長,育四兒二女,恩人己仙逝,當時無語許久,心存感念,也只能感恩他的后人了。</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好不容易等到郭孝華從北京回來了,相約再去那里,幫我見證一下。</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開車再次前往修溪鄉(xiāng)牛欄坪村。見到了當事人的后代,他們非常淳樸,好客,熱情,飯菜不減當年,喝了美酒并吃了純綠色的食品紅薯、雞蛋、三月泡等。我們再往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山路,巳經(jīng)荒蕪無法行走。</p><p class="ql-block"> 從與恩人家交談中了解到牛欄坪的公路是他們砍伐了山上的松樹換錢修的路,現(xiàn)在每天還有班車通達縣城,且有零擔車運商品菜蔬來賣,交通生活方便多了,但原來兩百多人的村子現(xiàn)在只有三、四十人了,成年人大多在外打工,青少年多在外讀書,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在留守。</p><p class="ql-block"> 從恩人及其后代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農(nóng)民純樸、善良的品行淵遠流長,并在代代相傳。那里勘比世外桃源,不受外界非文明之污染,那里山好水好人更好。在母親節(jié)日里,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的感恩一——感恩曾經(jīng)幫助過我的人。我覺得人要常存感恩之心,與人為善,人生才會快樂,愿快樂永遠與大家同行。</p> <h3>這是修溪到思蒙林場(楊池界)有兩條路走,一條從椒坪溪往百泥灣或神頭溪上山到林場,另一條從修溪沿小溪經(jīng)牛欄坪走近道翻山到神頭溪,再上林場。當年我們四人從修溪挑簑衣就是走的牛欄坪的路。</h3> <h3>這個圖上看,那天我們四個知青同學從早上6點從孝坪步行出發(fā),沿馬路走到辰溪縣城,不做任何休息,又沿沅江河走到修溪,吃了一歺飯,下午3點接著每人擔12件簑衣從修溪口出發(fā),沿溪走小路(當時沒公路)往思蒙林場(楊池界)方向出發(fā),當晚約9點半,到達牛欄坪,因無月亮星星,伸手不見五指時才在一農(nóng)戶家門口停了下來,算算應該走了八十多里路,且后面二十多里還挑著東西,道路崎嶇可見那天我們是多么的辛苦和勞累。</h3> <h3>這是當年那戶好人家</h3> <h3>作者近照</h3> <h3>這是我科同亊,一起來陪同我尋找恩人,告誡年青一代一個人要常懷感恩之心,才能做一個品位高尚的人。</h3> <h3>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再嘗了恩人家種的紅薯,格外香甜。</h3> <h3>這是恩人生前像,當時任當?shù)卮箨犻L。</h3> <h3>現(xiàn)在上山的路已荒蕪,而原來遍山松林已被砍伐,畄下一片灌木。</h3> <h3>現(xiàn)在仍保留烤火地爐。</h3> <h3>我們試行往過去走過的路爬過去,但雜草叢生,已無人再行走了。當年我們從這里翻山過去就到了神頭溪了。</h3> <h3>那時(2017年)的我。</h3> <h3>原來的石板路也被雜草掩蓋。</h3> <h3>郭孝華在攝影</h3> <h3>回憶當年。</h3> <h3>這是當年恩人的下一代,兒子兒媳。我和郭孝華開車前去的。</h3> <h3>這是老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