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5月19日</h3><h3>晚十點,我們在北京機場2號航站樓集結(jié),跟隨北京“五洲行”旅行社的團隊出國旅游。</h3> <h3>2018年5月20日</h3><h3>凌晨2點,我們乘坐首航的JD459次航班(波音737),直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里斯本和北京的時差是6小時!</h3> <h3>2018年5月20日</h3><h3>經(jīng)過11個小時的飛行,上午9點,航班安全降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波爾特拉機場。葡萄牙位于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側(cè),面積9.2萬平方公里,人口1041萬。15~16世紀(jì)成為海上強國,先后在亞非美洲占領(lǐng)大量的殖民地。</h3> <h3>首都里斯本,位于葡萄牙的西部,瀕臨大西洋。這是屹立于海邊廣場的“海洋發(fā)現(xiàn)紀(jì)念碑”,它是為紀(jì)念葡萄牙人300多年的航海歷史而建造的。</h3> <h3>位于里斯本海邊,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貝林塔”,它擁有近500年的歷史,象征著葡萄牙人的海上霸主。</h3> <h3>里斯本,著名的“陸止于此,海始于斯”的羅卡角。</h3> <h3>站在羅卡角,眺望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呼吸著清新的海風(fēng),令人心曠神怡。這里曾被評為“全球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h3><h3><br></h3> <h3>羅卡角(LOCA),記載精確經(jīng)緯度的紀(jì)念碑。</h3> <h3>這里是里斯本的帝國廣場。半年以后,也就是 2018年12月4~5日,習(xí)近平主席訪問葡萄牙,葡萄牙總統(tǒng)曾在這里舉行盛大歡迎儀式。</h3> <h3>這是葡萄牙皇家騎兵儀仗隊,正在訓(xùn)練,可能最近有迎賓活動。</h3> <h3>照片背景是,位于里斯本帝國廣場一側(cè)的,圣熱羅尼姆斯教堂,始建于12世紀(jì)。</h3> <h3>里斯本市區(qū)一瞥。</h3> <h3>2018年5月21日</h3><h3>西班牙南部城市,卡門的故鄉(xiāng)~塞維利亞,文學(xué)巨著《唐吉訶德》就寫于該城。</h3> <h3>世界文化遺產(chǎn),著名的塞維利亞大教堂,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就葬于此地。</h3> <h3>美麗端莊的塞維利亞大教堂外景。</h3> <h3>塞維利亞大教堂建于15世紀(jì)初。公元711年,北非的摩爾人,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占領(lǐng)了西班牙南部,并統(tǒng)治了其800多年。所以,教堂建筑雖是哥德式,但有伊斯蘭的風(fēng)格在內(nèi)。</h3> <h3>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是為1929年在此召開的世界博覽會建造,是摩爾復(fù)興建筑的縮影。這是一個270℃的圓形廣場,造型非常獨特美麗。</h3> <h3>有人稱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是歐洲最美麗的廣場。</h3> <h3>西班牙廣場中心的噴泉。</h3> <h3>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的拱型回廊。</h3> <h3>塞維利亞~斗牛場,始建于18世紀(jì),是西班牙歷史最悠久的斗牛場。</h3> <h3>由于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強烈反對,這里已不再舉行斗?;顒樱蛔鰹檫z跡,僅供參觀。</h3> <h3>塞維利亞~黃金塔,建于13世紀(jì)初,所以其建筑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fēng)格,由于塔的外層最早涂有金粉,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故名。15~16 世紀(jì),西班牙人從美洲掠奪回來的黃金白銀,就是用船首先運到此地。</h3> <h3>這是塞維利亞的市中心大街,背景的拱門,當(dāng)?shù)胤Q之為“小凱旋門”。</h3> <h3>樂隊在演奏優(yōu)美的吉普賽音樂。</h3> <h3>街心的小廣場,名字想不起來了。</h3> <h3>塞維利亞下榻的酒店,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h3> <h3>這是團友和大巴司機的合影,西班牙帥哥,小伙子曾是國家短跑運動員。</h3> <h3>2018年5月22日</h3><h3>乘車前往位于歐洲最南端,歐洲人稱之為“世界盡頭”的英屬地直布羅陀。它的面積只有6.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萬。直布羅陀海峽長90公里,寬12~44公里不等,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戰(zhàn)略意義十分重要。</h3> <p>美麗的直布羅陀海峽。</p> <h3>西班牙的直布羅陀,1704年被英國占領(lǐng),至今未歸還。旅游中巴上的英國國旗。</h3> <h3>直布羅陀的城門。</h3> <h3>照片背景是直布羅陀巨巖,高426米,又稱之為“海格力斯之柱”。</h3> <h3>直布羅陀市景。</h3> <h3>具有英國風(fēng)情的電話亭。</h3> <h3>這么小的城市居然還有公交車。</h3> <h3>直布羅陀海邊的炮臺。</h3> <h3>直布羅陀的地標(biāo)。</h3> <h3>直布羅陀海邊的歐羅巴點燈塔。</h3> <h3>2018年5月22日下午</h3><h3>從西班牙最南部的阿爾赫西拉姆港,乘坐摩洛哥的渡輪,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北非摩洛哥的丹吉爾港。</h3> <h3>渡輪懸掛著的摩洛哥國旗。</h3> <h3>渡輪船尾。渡輪上游客很少,一打聽,原來是我們正趕上穆斯林的齋月。2018年的齋月是從5月16日~6月15日(今天是5月22日)。齋月白天全天禁食,日落才能吃東西,所以阿拉伯人沒有急事不出門。</h3> <h3>摩洛哥王國,位于非洲大陸的西北部,西臨大西洋,北臨直布羅陀海峽。面積45.9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信奉伊斯蘭教。</h3> <h3>2018年5月23日</h3><h3>摩洛哥的第一站,前往離丹吉爾港114公里的,夢幻之城~舍夫沙萬。它是摩洛哥的旅游勝地,迷人的藍(lán)色小鎮(zhèn)。清新的藍(lán)色,安靜的小巷,純樸的民風(fēng),仿佛童話般夢幻。</h3> <h3>照片是舍夫沙萬小鎮(zhèn)的名片。</h3> <h3>舍夫沙萬小鎮(zhèn)的清真寺。</h3> <h3>幽靜的小巷,曲曲彎彎,錯綜復(fù)雜,很是容易迷路。</h3> <h3>小鎮(zhèn)的民居。</h3> <h3>小鎮(zhèn)的小商販。</h3> <h3>好喜歡這張摩洛哥風(fēng)情的油畫“背水的女孩”,想買一張帶回去,一直沒找到。</h3> <h3>小鎮(zhèn)被紅色城墻包圍著的古堡。</h3> <h3>舍夫沙萬小鎮(zhèn)唯一的一家中餐館~山水中餐館。</h3> <h3>團友們和山水中餐館兩位年輕的老板合影。記得好像是我們山西老鄉(xiāng),他們不遠(yuǎn)萬里來到這里開餐館,也太不簡單了!</h3> <h3>2018年5月24日</h3><h3>摩洛哥的第二站,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菲斯古鎮(zhèn),建于公元九世紀(jì)。在這里,人們好像回到了1000年以前,毛驢仍是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h3> <h3>老城區(qū)中據(jù)說有999條大大小小的街道,錯綜復(fù)雜,一不小心就會迷路,所以領(lǐng)隊一直督促大家緊跟地導(dǎo),一旦迷路很難找到團隊。據(jù)說以前有個年輕的女游客,在這里旅游時迷了路,三年后家人才找到她,這時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這個故事有點兒嚇人吧?這是我們團的地導(dǎo)和我們團友在親密交談,她可是英語老師?。?lt;/h3> <h3>參觀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古蘭經(jīng)經(jīng)學(xué)院。</h3> <h3>古蘭經(jīng)經(jīng)學(xué)院,建于公元857年,從此菲斯古城進入黃金時代,大批的學(xué)生和學(xué)者來到這里學(xué)習(xí)和定居,促進了古城的繁榮,有“非洲的雅典”之稱。</h3> <h3>古蘭經(jīng)學(xué)院建筑的墻面,用的石膏鏤空材料,非常精美漂亮,具有典心的阿拉伯建筑風(fēng)格,嚴(yán)禁游客用手觸摸。</h3> <h3>菲斯古城內(nèi)分布著數(shù)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商店,其中以馬賽克、銅器、地毯、皮革等手工作坊最有特色,展現(xiàn)了最古老的手工工藝。</h3> <h3>精美的瓷器、銅器和燈具。</h3> <h3>參觀馬賽克和陶器工廠,都是純手工制造。這里的人非常喜歡用馬賽克裝飾家里的墻面和地面,是一種富貴的象征。此工廠非常喜歡中國游客,有中文提示。</h3> <h3>工人在瓷器上,手工繪制圖案,所以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工藝品。</h3> <h3>精美的瓷器和馬賽克。</h3> <h3>想買個大一些的瓷器,路途太遙遠(yuǎn)了,放棄吧!</h3> <p>這是我愛人在這家工廠買的鑲銀瓷瓶,純手工制作,要價150歐元,最后以100歐元成交。留做紀(jì)念吧,此物獨一無二,有升值空間!開個玩笑!</p> <h3>2018年5月24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三站,伊斯蘭古都城~梅克內(nèi)斯。它是摩洛哥四大古皇城之一,又稱為“黑色皇城”。這是因為,300多年前,阿拉維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曾建立一支全部由黑人組成的軍隊,他們驍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故名。</h3> <h3>這里是古代摩洛哥皇家馬廄,是300多年前,由阿拉維特王朝建立。據(jù)說可以同時容納兩萬匹戰(zhàn)馬同時飲食休息,可見其當(dāng)時軍隊的強大!馬廄在1775年的大地震中損毀,頂面多已坍塌,但墻壁還厚實堅固。</h3> <h3>300年前的摩洛哥皇家糧倉,高大寬敞,涼爽通風(fēng)。</h3> <h3>2018年5月24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四站,北非諜影之城~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這個名字,還是我在年輕時,在電視上看一部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知道的,劇中男女主角的演技,給人留下深刻的映像。具體是什么時候,記不得了,應(yīng)該是1978年中美建交以后吧?由此才了解到北非的摩洛哥這個國家。當(dāng)時還弄不懂,摩洛哥怎么是個阿拉伯國家?</h3> <h3>卡薩布蘭卡市景。</h3> <h3>卡薩布蘭卡市景。</h3> <h3>這是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的劇照,男主角是亨弗萊.鮑嘉,女主角是英格麗.褒曼。</h3> <h3>《卡薩布蘭卡》電影中的“里克咖啡館”。</h3> <h3>太喜歡這部電影了,在“里克咖啡館”門前留個影吧!旅游回來,在iPad上又認(rèn)真看了一遍,映像更深刻了!</h3> <p>2018年5月25日上午</p><p>游覽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清真寺,伊斯蘭世界第三大清真寺,目前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建筑面積兩公頃,長200米,寬100米。室內(nèi)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屋頂可起閉。</p> <h3>寺外的長廊。</h3> <h3>寺內(nèi)共有25扇門,都是用鈦合金材料制成,可防海水腐蝕。</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在1987年8月開建,耗資5億多美元。內(nèi)部裝飾非常精美,尤其是鏤空石膏裝飾,制作精細(xì),美輪美奐,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fēng)格。</h3> <p>寺內(nèi)支柱上的裝飾,讓人驚嘆不已。</p> <h3>寺內(nèi)頂面的雕花木質(zhì)裝飾。</h3> <h3>高大的圓廳。</h3> <h3>圓廳內(nèi)的方形立柱,內(nèi)設(shè)升降電梯,供國王和高級人員使用。</h3> <h3>教徒做禮拜前,用于洗手的蓮花池。</h3> <h3>寺內(nèi)的地面常年供暖,做禮拜時,清教徒們脫鞋進來后都席地而坐。</h3> <h3>這是卡薩布蘭卡的邁阿密海濱大道。</h3> <h3>迎著海風(fēng),漫步于此,瞭望藍(lán)色大海,讓人心曠神怡。</h3> <h3>哈桑二世廣場,又名鴿子廣場。</h3> <h3>2018年5月25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五站,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以前總以為摩洛哥首都是卡薩布蘭卡。</h3> <h3>背景的建筑就是摩洛哥的皇宮,只能遠(yuǎn)觀,不能靠近。</h3> <p>摩洛哥皇宮前的廣場。</p> <h3>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寢。</h3> <h3>陵墓入口處的皇家騎兵,身著鮮艷奪目的軍服。</h3> <h3>哈桑塔外觀。</h3> <h3>拉巴特的烏達(dá)亞堡。始建于1195年,它建在大西洋峭壁上的古堡。</h3> <p class="ql-block">此次旅游,因去的地方較多,照片也很多,很難編入一個“美篇”中,故只好分為上、下兩篇,從摩洛哥的丹吉爾港開始,一直到西班牙的馬德里,均編入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