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p><p class="ql-block"> 今年好想,怎么那么好想回天津老家,想見我的大哥大嫂、姐姐姐夫,想見我那35年前曾經(jīng)朝夕相處、并肩戰(zhàn)斗過的我所熟悉的新聞廣播戰(zhàn)線上的每一個人??磥碚媸恰叭诉^五十午過晌”啊,一晃自己也到了回憶追昔的年齡了… </p><p class="ql-block"> 2015年5月14日中午,外甥女婿驅(qū)車前往北京西站接到了我以及我的締造者一一86歲高齡的母親,還有我的杰作一一年方27,身高1米 85,蘭州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畢業(yè),陽光帥氣,風(fēng)華正茂的兒子。提及這些是為了說明:1980年12月我孑身一人調(diào)入蘭州時,我的母親剛過50,而我在周圍更多的大人們眼里,僅僅是個剛脫乳臭的黃毛丫頭。殊不知,我已經(jīng)是在天津鬧了7年革命的老同志啦!</p><p class="ql-block"> 京津路旁,紅花綠樹,賞心悅目,景色惟美。高聳的樓盤錯落有致,樓頂上“新雙街”醒目的大紅字一直拽著我的頭,拽著我的眼睛,拽得我心臟怦怦直跳,熱血沸騰。要知道,就是在這里,當(dāng)我35年前離津之際,時任雙街公社廣播站男主播的柴守亭大哥特邀我與其對播,共同錄制了新聞、文藝等綜合類的數(shù)套節(jié)目,足夠站里用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柴兄笑呵呵風(fēng)趣地說:“你人到了異地他鄉(xiāng),可你美妙的聲音卻留在了我們這里”……</p> <p class="ql-block">(二) </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拜過兄姐,隔日我便心急如焚地直奔雙街鎮(zhèn),去尋找柴守亭大哥,這是我希望能及時聯(lián)系到各位老師和同事的第一捷徑,但新雙街近年來大片新建的高層樓群,不曉得哪扇門窗是他家的。我隨即踏入一超市,店主人熱心指點(diǎn)并夸獎到:“你的記性真好,我這門店就是過去雙街公社的地址,他們現(xiàn)在搬到馬路對面天橋以東去了”。 </p><p class="ql-block"> 順著店主人手指的方向,我徒步直奔,足足走了三、四公里,當(dāng)老遠(yuǎn)看到雙街鎮(zhèn)人民政府的牌扁時,似乎看到了“老廣播”們張張熟悉的面孔,激動和興奮溢于言表。收起陽傘,擦凈汗珠,報告門衛(wèi),求見故友。可未曾想,今天是5月16日星期六,機(jī)關(guān)公休。年輕的保安剛來月余,沒聽過我要找的老同志姓名,于是我心機(jī)一動,去隔壁派出所獵取尋人對象。然而,由于近年來連續(xù)大面積的拆遷改造,人員流動四面八方,派出所對有些人家暫時也失去了新近準(zhǔn)確的聯(lián)系方式。我既然千里迢迢,從蘭州跑到了天津,找到了雙街,又怎能一無所獲,空手而歸?!于是,我出入于鎮(zhèn)政府和派出所之間,好不容易碰上了兩位值班人員。真是自助、人助加天助,這兩位聽我道明來意,熱情接待并幫忙東西打聽。碾轉(zhuǎn)反側(cè),首個跟我通上話的是北郊區(qū)人民廣播電臺年輕有為、帥氣十足的小哥郭維生,陸續(xù)我又和刁淑玲、柴守亭通了電話。郭維生一一我心目中的明星人物,此時正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聽我報上姓名,35年前的印記,竟沒讓我聽出他有絲毫的忘卻和陌生。他連忙找一方便處停車,與我感慨交流,并告知著名美女主播柴忠玲火速聯(lián)系我,之后便有了盤山拜師等令人難忘的精彩之行!</p><p class="ql-block"> 滿懷感激之情,謝過幫助我的幾位朋友,心潮澎湃地繼續(xù)趕路,去拜見柴守亭大哥。今天真是休息日,不屬鬧市的街道上很少過往出租車,偏巧鎮(zhèn)政府后院一企業(yè)單位開出輛小轎車,我順勢一擋,向文質(zhì)彬彬的小師傅說明我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請他捎腳,我付費(fèi)。小師傅爽快答應(yīng),并將我多送一程,免收車費(fèi),還祝我一切 順利,心想事成! </p><p class="ql-block"> 多么美好的風(fēng)土人情,多么值得令人贊賞的世間親情,多么豐厚的文化底蘊(yùn)!啊??故鄉(xiāng)!難怪令我魂?duì)繅衾@,念念不忘,因?yàn)槟鞘且环綗嵬粒幻}親情,一派文化!那是一支頌歌,是我的青春歲月! </p> <p class="ql-block">(三)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個好日子!今天真是太幸福!!2015年5月20日15時30分,路邊林蔭道上,一輛尾號598(我就發(fā))的小轎車戛然停在我的身旁,林逢水、靳淑君、郭維生、柴忠玲幾位師兄弟姐妹同時現(xiàn)身我的眼前,噓寒問暖,熱烈握手,深情擁抱。此時,太陽微笑,天空湛藍(lán),樹葉搖曳,愛意拂面。身著赤、青、藍(lán)、白、綠五色服飾的我們五人圍成梅狀,欣喜若狂,不知用何語言來感謝上蒼,她賜予了我們35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的深切感悟。35年,人生不短的生命旅程,日復(fù)一日的15時30分,此時此刻,只有我們一一曾經(jīng)清純無限、充滿斗志,而后分別良久、天各一方的廣播知音,才會重重地感謝重逢,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相約,去天津薊縣盤山腳下探望德高望重的編播導(dǎo)師邢永波。120公里的路程,集名記、名攝、名嘴為一體的車廂內(nèi),一路行進(jìn),一路述說,一路歡歌,一路笑語。相逢是緣,相聚是福,一張張燦爛的面孔,仍舊透露著青春,洋溢著活力,彰顯著不老的年華!</p><p class="ql-block"> 邢老師高大魁梧,憨態(tài)可掬,待人和善,頗具學(xué)者風(fēng)度。他畢業(yè)于天津師范大學(xué),天生一副磁性嗓音,其聲線穿透力極強(qiáng),發(fā)音鏗鏘有力,吐字字正腔圓,節(jié)奏勻稱,氣口巧妙,無人能及。他對工作一絲不茍,嚴(yán)肅認(rèn)真,多年來為北郊區(qū)廣播系統(tǒng)培養(yǎng)了大批編播人才,貢獻(xiàn)卓著。這些桃李弟子儼然已成為他生命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他,聽說我回到津城,毅然要來看望我這個不出眾的丑小丫,我怎敢擔(dān)當(dāng)?!老師、師母及師祖家人住別墅小區(qū),忙在院中支鍋搭灶,為我等弟子做香噴噴的特色津餐一一貼餑餑熬魚!</p><p class="ql-block"> 豐盛的大餐如滿漢全席,在輝煌的燈火下,看著垂涎,吃著香甜。席間,大家時不時演繹著說學(xué)逗唱等小節(jié)目,歡樂開懷,笑聲滿堂??</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酒是那樣的甜,今天的飯是那樣的香,今天的人是那樣的親,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陶醉,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今夜有約,今夜難眠。在邢老師的安排下,每人十分鐘向大家匯報各自的工作及生活情況,然后留兩分鐘“答記者問”。我是遠(yuǎn)方特殊的來賓,不限時間,暢所欲言。這溫馨的情景,這歡快的氛圍,至今想起仍凝結(jié)著師生之間別樣的幸福感!之后邢老師即興賦詩一首: </p><p class="ql-block"> 斗轉(zhuǎn)星移,</p><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轉(zhuǎn),</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即逝三十五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個往復(fù)的春秋冬夏,</p><p class="ql-block"> 一萬兩千七百七十五個難以入眠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是那濃濃的廣播情愫,</p><p class="ql-block"> 把每個廣播人緊緊相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p><p class="ql-block"> 難以扯斷的那條銀線,</p><p class="ql-block"> 就是再過七千三百天,</p><p class="ql-block"> 老廣播們依然如故,</p><p class="ql-block"> 相互呼喚奮勇直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翌日清晨,在神清氣爽的邢老師帶領(lǐng)下,我們漫步郁郁蔥蔥的著名風(fēng)景區(qū)中國.盤山,欣賞名景,合影留念,喜笑歡顏,不亦樂乎!</p> <h3>師生添加通訊錄</h3> <h3>師母露一手貼餑餑熬魚</h3> <h3>舉杯同慶,幸福安康</h3> <h3>喜笑歡顏,快樂無比</h3>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 自古軍營出俊才!學(xué)長林逢水曾任部隊(duì)文書。35年前,而立之年的他被人們稱為“小林子”,如今銀發(fā)不少。這些年他付出的艱辛真的讓人心酸心庝!工作上,林兄始終獨(dú)擋一面,堪稱模范。他的文風(fēng)手法細(xì)膩,無可挑剔。近10年來,動手動筆的好習(xí)慣,讓他獲得“博客十年”金牌得主。人們常說幸福不分高低,大致相同:老人健康,孩子聽話,自己平安能干有成就;而不幸卻是各種各樣,形形色色。18年前,嫂夫人因意外車禍致殘,至今生活不能自理,是林兄及家人夜以繼日、無微不至的陪護(hù)照顧,才使嫂嫂能堅(jiān)強(qiáng)地承受著痛苦煎熬并與傷痛抗?fàn)?。林兄和家人的事跡先后被天津日報、今晚報和天津電視臺報道,并收錄天津日報編纂的《凡人善舉》叢書。除了授課、寫作是一把好手外,林兄的攝影攝像技術(shù)趨于完美。此次回津,林兄與眾師生陪伴晝夜,拿出絕手技藝,為大家留下了終身難忘的美好影像。</p><p class="ql-block"> 學(xué)姐靳淑君,我們相識近40年,如今依然是那樣的溫文而雅,賢淑善良。她高挑的身材著青色套裝,更顯高貴優(yōu)雅,從容淡定,無以比擬的美!其蜜糖般的音質(zhì)清純甘甜,是主播中的高人。</p><p class="ql-block"> 學(xué)弟郭維生、學(xué)妹柴忠玲,臺里標(biāo)志的一對金童玉女,首次播音就轟動全區(qū),令人贊嘆不已,其一半成就屬天賦和自身努力,另一半不多贅述,當(dāng)屬導(dǎo)師邢永波培養(yǎng)教育指導(dǎo)的結(jié)果。</p> <h3>學(xué)長林逢水</h3> <h3>從左至右:林逢水、柴忠玲、靳淑君、邢永波、王文艾、郭維生</h3> <h3>(上集完,請看中、下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