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父親節(jié)—懷念父親】</p><p>已改名【父親是一本書】</p> <h3> 前 言</h3><h3> 親愛的老父親,我的生命里流淌著您的血液,容顏上打刻著您的烙印,感情中包含著您的風貌,生活中蕰藏著您的影子!</h3><h3> 紙短情長筆拙意遠</h3><h3> 以此緬懷父親情懷!</h3> <p>父親是一本寫滿真愛的書!</p><p><br></p><p>父親用他一生的善良、無私、奉獻、豁達和開朗的榜樣精神,永遠激勵教育著子女們誠實做人,認真做事。</p><p><br></p><p>我的父親,在2002年3月(享年85歲),離開我們己將近十八年了,每每想起淚花總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一直想為父親留下些文字,但每當提起筆來,卻不知從何寫起!</p><p>借此父親節(jié)來臨之時,整理思緒,收拾記憶,謹以此篇聊表對父親的懷念之情!</p> <h3>一、父親家史</h3><h3> 父親祖籍在江蘇如皋</h3><h3> 在很久年以前,我爺爺一擔兩籮筐,一頭大伯',一頭二伯挑著來到江南,落腳常州金壇五葉歐諸村。我三伯、父親和姑媽都是在這邊生的。</h3><h3> 那時的農(nóng)村普遍都很困難,再加上外來戶,奶奶右腿是殘疾,想過上順暢曰子談何容易,好在村民們並無過多岐視,相安無事十多年。</h3><h3> 在我父親七、八歲時,爺爺因勞累過渡,撒手人寰,家中頓時塌了天、蹦了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在九歲那年,無奈去鄰村有錢人家當放牛娃,只為糊口飯吃。</h3><h3> 父親從此失去父愛,失去童趣,其中艱辛誰人能知?!</h3><h3> 大伯因家中窮一直都未娶上媳婦,后年齡大了才娶了遠村一寡婦,帶過來一女兒,自已并無子嗣。</h3><h3> 二伯稍大些有遠大目標和信仰,跟著陳毅去茅山當了新西軍,抗曰打游擊(對外只能說在上海做生意),那時跟著共產(chǎn)黨是要殺頭的。后來二伯不知在那次戰(zhàn)爭中犧牲,尸骨無存。</h3><h3> 三伯發(fā)育不健全,終身未娶。</h3><h3> 姑媽尚小,家中重擔就落在了剛成年的父親肩上,十六歲開始在夲村潘老三家打長工,從此過著被剝削的奴隸生活,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當家作主。</h3> <h3>二、父親經(jīng)歷</h3><h3> 父親1917年生,屬馬(我也屬馬,整整大了三輪)</h3><h3> 父親夲姓丁,后才改姓周(過中原因慢慢道來)</h3><h3> 到了父親該婚娶年齡,像他們這種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人家,想想都是奢侈。</h3><h3> 那時我外公在村上小有名氣,家有二畝桑田,到了季節(jié)時期,養(yǎng)蠶採桑很是繁忙。母親那時只有十二、三歲,小姨也只有十歲左右,幫不了多大忙,家中無男丁,處事很艱辛。</h3><h3> 父親是全村共認的勞動好把式,高高的個子,人也長得帥氣,外公看上想招婿入贅,與奶奶相淡一拍即合。</h3><h3> 父親從此有了自己的家庭。</h3><h3> 大伯也已四十多歲,有人相談遠村有一寡婦帶一女孩,想娶過來,但無房無地怎能生存?</h3><h3> 我外公是一開明人士,平時又樂于好施,發(fā)話:既然己是一家人,就將僅有的四間廂房,分兩間給老大結(jié)婚安頓,還給予一畝桑田,由他自己安排渡日。</h3><h3> 夲來這種日子能持續(xù)下去,大家都能安穩(wěn)幸福!</h3> <h3> 但是,當時曰夲人侵華戰(zhàn)事吃緊,為了方便他們侵略,到處亂抓壯丁,修橋、鋪路、筑碉堡,我父親正當身強力壯,難勉逃此厄運。</h3><h3> 但憑我父親聰明機智,成功勇敢擺脫了三次抓丁之厄......</h3><h3>第一次:</h3><h3> 湖頭村南有座橋,人們都叫它大石橋,是公路從金壇通往溧陽、宜興;水路長蕩湖通往隔湖(如今叫西太湖)、無錫、蘇州、上海交通要道。日夲人在石橋上筑了調(diào)堡,需增派人員把守,就到處抓丁,充當皇協(xié)軍做炮灰、漢奸,一時烏煙瘴氣、雞飛狗跳。父親在一次回家路上,不辛被抓個正著落入魔掌,一路上父親都在動腦子,找機會逃跑,到天將傍晚走到湖邊,乘看守不備,輕輕地悄無聲息滑入水中,在蘆葦水草掩護下,等了二、三個小時,天完全黑了才逃回家中。</h3><h3> 當時已是十月晚秋,湖水很是冰涼,父親用超人的毅力,堅持到了勝利。</h3><h3>第二次:</h3><h3> 隔年父親正在地里干活,聽人叫了一嗓子“抓壯丁了”,扔下鋤頭撒腿就跑,在親戚家躲藏了三天,才幸免遇難。</h3><h3>第三次:</h3><h3> 曰夲鬼子早已投降,蔣介石打起了內(nèi)戰(zhàn),共產(chǎn)黨的部隊,解放大軍勢如破竹,眼看就要打過長江解放南京,淮海戰(zhàn)役開戰(zhàn)在即,國民黨為了垂死掙扎,補充兵力死守長江要塞,提出一個新花樣“派壯丁”,也就是每戶有二男必派一名壯丁。</h3><h3> 我父親兄弟四人,老大年齡巳大,老二已犧牲,老三發(fā)育不健全,我父親萬不能逃避得了派壯丁的,其實父親那時已有三十出頭,已為人父,早巳過了服兵役年齡,但國民黨才不管這些呢!再加上村上偽保長為他們賣命,誰家情況摸得一清二楚。我父親還是被逼攤上這件倒霉的事,我父親豈能甘心,明的反抗家人要跟著吃虧。就跟著部隊一路走一路盤算,尋找機會,因有了上次的逃跑經(jīng)驗,父親心中還是不慌的。當時部隊來到江陰地區(qū),長江邊上前面有片蘆葦蕩,父親乘人不備,梭地一下竄進蘆葦叢中,當時部隊情緒低落亂烘烘,誰也不想管那么多,估計逃跑的決否我父親一人。</h3><h3> 回到家后,為了避免再被派上壯丁,從此父親就隨我外公姓周了。偽保長們也不是那種鐵桿漢奸,睜一眼閉一眼就過去了。</h3><h3> 父親用智慧和勇敢贏得了人生。為我們樹立了為人處事的標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h3> <h3>三、父親,家的脊梁</h3><h3> 父親出生貧寒,艱苦的生活磨煉出他的堅強意志,懂得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腳踏實地去跋涉。這一點我的性格中鏤刻著父親的風骨,在我人生低谷時,就是學到了父親不畏艱辛,敢于挑戰(zhàn)人生的精神,才從迷茫中找到出路挺過來了。(這是題外話)</h3><h3> 父親在我們的記憶中,心靈手巧動手能力很強,那時家里窮,兄妹們都要讀書,日常開支很大,生活拮據(jù),家里好多簡單的家具、木、竹制品,平時從未學過,憑著他的聰明才智,總是動手制作。大哥在他的熏陶下耳濡目然,也學會了制作一些小玩意。</h3><h3> 父親還是一個吃得了苦、耐得了勞的人。</h3><h3> 記得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因資源匱乏,人人肌不裏腹,面露菜色,當時我們一家七口,也是同樣狀況。但父親忍肌挨餓,總是為我們兄妹多留些食物,還經(jīng)常出去找些野味填補下,因此,我們家也沒像其他人家那么糟糕。</h3><h3> 父親平時舉止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家人敬老愛幼之美德,特別是小哥哥,那時只有八、九歲,到了飯歺時把米湯喝完,悄悄地轉(zhuǎn)到外婆身后,將僅有的幾粒米倒到她碗里。我當然是全家人照顧得最多的那位。這份濃厚的親情,我將深深地埋在心底。</h3><h3> 父親在我們幾個心目中,除了不會燒飯做家務,其它無所不能,特別農(nóng)活是一把高手,還精通水路船舟。任何事都能安排妥妥貼貼。艱辛的勞動磨練,成就了一付硬身板。</h3><h3> 人吃五谷豈能無病,年輕時雖無大礙,但小病疼癢還是少不了,記得父親長年累月,跟泥巴打交道光腳板,常患腳疾,特別是冬天腳底干裂,像小孩嘴巴鮮血淋漓,晚上用以前的土辦法,把松香油燒燙,(那時沒有潤膚霜,也不會去看醫(yī)生)滴在傷口上“吱吱”作響,疼痛程度可想而知。每當看到這種情景,我的心就像貓抓一樣的感覺。</h3><h3> 后咨詢知情人士,是因為腳長期不出汗,所以開裂。那時小哥已在部隊,帶回一雙解放軍高幫膠鞋,整天穿在腳上逼著出汗,后才有所好轉(zhuǎn)。</h3> <h3> 八、九十年代農(nóng)村土地承保,責任到人保產(chǎn)到戶,那時父親己有匕十多高齡,但我家分到二畝多地還是要種的,我們兄妹幾個基夲上都不在身邊,兩個哥哥因工作事務、家事繁忙,也不能?;丶?guī)兔?,我離家最遠,也只能農(nóng)忙時偶爾回來幫點忙而'已,到是姐姐、姐夫常來父母處幫忙恪盡孝道,但她們自家也有一攤子事需處理,也不能全身心地注入,為難她們了。這樣田間管理的事,還是以老父親為主,有時再苦再難也要扛下來。</h3><h3> 就這樣老父親在他八十五載人生路上,灑下多少辛酸和汗滴,用他堅挺的脊梁為家撐起了一片天!</h3> <h3>四、父親榜樣精神</h3><h3> 父親是我們兄妹最尊敬、最崇拜的偶像,又是一本精美厚重的書卷,其中的人生哲理,使我們受益終身,永遠難忘。</h3><h3> 父親從未上過學,也不識字,但對那些古往英雄豪杰的故事,講起來頭頭是道、娓娓動聽,每到農(nóng)閑,持別是夏季晚上乘涼時,都要給我們講《三國演義》、《岳飛傳》、《楊家將》、《水滸》等,講得多數(shù)是愛國、孝道、奉獻和英雄的故事,后來連我們的子女輩們,都愛聽他講這些故事。</h3><h3> 就這樣父親的精神熏陶,不知不覺中為我們灌輸正能量榜樣思想,父親的這種人生態(tài)度和精神風貌,在曰常生活中,時刻影響和打動著我們的心靈。</h3><h3>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做不了偉人,但要做好人!他做到了,我們兄妹四人也學到了。</h3><h3>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村民們都要把我們兄妹,當作他們教育子女的樣板。</h3><h3> 敬愛的父親,您對我們的教育和愛,比山高,比海深,縱然用盡世間最美的語言,也說不盡您為我們付出的一切。</h3><h3> 父親我們愛您!</h3> <h3>五、父親威信</h3><h3> 父親離開我們已十八年了,父親在他八十五載人生中,可謂對得起國家這個大家,也為我們小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收獲了敬重和威望,雖然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在親朋好友及同村老鄉(xiāng)們中,至今提起父親的名字,都會豎起大挴指,說聲“是好人”!</h3><h3> 父親為人正直、公道正派,在村里具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因此,父親經(jīng)常承但著鄰里關系調(diào)節(jié)人、和紅白喜事知會人。雖然這些都是村人平常小事,但處理好了,從小的方面說促進家庭鄰里和睦;從大的方面說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h3><h3> 特別是紅白喜事,往往是費心、費時、費力還不討好,但父親正派耿直,從不占便宜,一般都能協(xié)調(diào)處理好,因此,深得村人的信任。</h3> <h3> 父親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使我學會了善良和豁達,在我十年社區(qū)居委工作時間內(nèi),同樣深得居民們的信任和尊重。</h3> <h3> 總之,父親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生活中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勝利的航程。</h3><h3> 就這樣父親一步一個腳印,雖然沒有什么豐功偉績,無聲無息地生活著,但我們卻覺得他是偉大的,他的這種偉大,就蘊含在平?,嵤碌狞c滴之中。</h3> <h3>六、父親晚年生活</h3><h3> 父親的晚年生活,總得說還是幸福的。</h3><h3> 只是子女們都不在身邊,不能時時相伴盡孝。</h3><h3> 父親辛勞一輩子,到老也該享享福了!所謂亨福也只是閑來看看電視、釣個魚、與同鄉(xiāng)們聊聊天。哥哥們要接去同住,而總是舍不得離開夲鄉(xiāng)故土眾鄉(xiāng)親。</h3><h3> 父親看電視從來不打瞌睡,總是神采奕奕、專心致志,完了還講得頭頭是道,為了讓父親看電視時更舒服,哥哥特意為他老人家準備了專椅。我和小哥還合資購買一臺二十一寸彩電,(那時彩電還未普及)可他老人家用了還不到兩年,就離我們而去,一想到此,不由人悲從中來,淚流滿面。</h3> <h3> 父親做什么事都是認認真真,耐心細致,就連休閑釣魚也是如此,有時根夲沒有魚咬鉤,但一等就是半天不動窩。有時我說他“釣不著早點回家息著,怪累的,平時又不太愛吃魚”</h3><h3>他卻笑笑:等的是那份感覺。</h3><h3> 父親平時沒多少嗜好,不喝酒,煙也抽得不多。后耒因氣管炎經(jīng)??人裕瑹熞膊怀榱?,我怕他釣魚寂寞,就經(jīng)常買來單晶冰糖讓他消遣,可能是平時食用過多,有一次一夜之間掉了六顆牙齒,牙口不好吃東西也不香了,也怪我沒提醒他一次不能食用過多。哥哥為他按了假牙,因不習慣扔了三次,后來才慢慢習慣。</h3> <h3> 父親對人生名利得失看得很淡,也很開明通情達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總是對我們說:“人老總是要走最后那條路的,沒關系,那樣我就可以去陪你們的爺爺奶奶了”。他說得是那么的輕松,可我們聽了心中卻是那么的沉重和心酸。</h3><h3> 記得有好幾次住院,出現(xiàn)非常狀況,母親把我們兄妹幾個立即召回,我是最遠的,交通也不是十分方便,只能騎電動摩托車需三、四個小時,心急火燎趕過來,遠遠卻聽到父親朗朗的說話聲,完全沒事人一個,這樣連續(xù)三次,心中不勉有些怨言,就笑著對父親說:“老爸,你這么嚇人考驗我”。后父親交待母親:等人橫下來再通知。如今想想真后悔,那時我怎么那么混呢?!</h3><h3> 這點要向姐姐學習,姐姐在父母的最后日子里,一直陪伴在身邊,無怨無悔盡孝道。在這里我要道一聲:姐姐你辛苦了,我們感謝你!</h3> <h3> 我親愛的老父親,出身貧寒,童年苦難無助、少年迷茫無奈、青年動蕩求索、中年奮斗務實、老年牽掛守望,構(gòu)成了他平凡一生的歷史畫卷。</h3> <h3>七、懷念父親</h3><h3> 悠悠父女情,濃濃慈父愛</h3><h3> 父親的愛是含蓄的、寬厚的、也是不會隨意表達出來的,然而那寬廣無邊的父愛,它會讓我們一生一世忘不了。</h3><h3> 縱然是丹青高手,也難以勾勒出父親那堅挺的脊梁;</h3><h3> 即便是文學泰斗,也難以描寫出父親那博大的胸懷;</h3><h3> 即使是海納百川,也難以包羅盡父親對兒女們的關愛!</h3><h3> 我的這支拙筆又怎能描述得清,對父親的思緒萬千?!</h3> <h3>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也是最疼愛我的人,雖然父親從未說出口,但我己感受過。我的記憶中,父親再苦再累,也從未見他掉過眼淚,可就在我去上煤礦學校,外婆和父親來送我,當車子來接我們時,外婆當時就掉下眼淚,父親背過身去,我己感覺到他在擦淚,可當時我太幼稚了......感覺不到父親的愛是多么的厚重。</h3><h3>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作為女兒,在您生前做得太少太少了......曾徑忙碌和疏忽是我內(nèi)疚的理由??扇缃瘢恢细赣H你可知否,女兒我拙劣筆尖未及成字,卻淚已潸然,這篇文字寫寫停停,始終表達不出內(nèi)心的那份,崇敬和思念之情。</h3><h3> 路塌了、橋斷了可以重新修造,燈熄了可以重新點燃,唯有人的生命氣息斷了再不能喚回!留給兒女們的,只是深深的思念和刻骨的痛楚。</h3> <h3>八、后語</h3><h3> 親愛的老父親,如果真有來世,我愿還做您的女兒,那樣就可彌補我沒有恪盡的孝道!</h3><h3> 失去方知珍惜,有些事明明還在心底,卻覺得漸漸地越來越模糊,有的東西會在你身體里、記憶中一點點地流逝......</h3><h3> 朋友們:乘我們現(xiàn)在思路還清晰,為前輩們留下些什么吧!</h3><h3> 愿天下所有的兒女們,能在父母有生之年,給予更多的愛和孝。</h3><h3><br></h3><h3> 謝謝!</h3><h3><br></h3><h3>文字:原創(chuàng)</h3><h3>圖片:來自網(wǎng)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