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絕四種標準格式</b></h1>
說明:“平”表示用平聲字;“(平)”表示可用平聲也可用仄聲字;“仄”表示用仄聲字;“(仄)”表示可用仄聲也可用平聲字。
第一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第二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第三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第四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王涯《閨人贈遠》
花明綺陌春, 柳拂御溝新。
為報遼陽客,流芳不待人。
?
(摘自中華詩詞學會詩詞吾愛網 2017-3-30)<br></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律四種標準格式</b></h1>
第一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范例: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第二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第三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第四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李商隱《風雨》
凄涼寶劍篇, 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 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 消愁斗幾千。
(摘自中華詩詞學會詩詞吾愛網 2017-3-30)<br></h3> <h3>附錄 七絕四種標準格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七絕四種標準格式</b></h1>
第一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二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第三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竇鞏《南游感興》
傷心欲問前朝事, 惟見江流去不回。
日暮東風春草綠, 鷓鴣飛上越王臺。
第四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摘自中華詩詞學會詩詞吾愛網 2017-3-30)<br></h3>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七律四種標準格式</b></h1>
<h3>第一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范例: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第二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陸游《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第三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第四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范例: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摘自中華詩詞學會詩詞吾愛網 2017-3-30)<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