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端午節(jié)是一個十分難忘的節(jié)日,因為端午節(jié)也是父親的誕辰日。</h3><h3>父親的家鄉(xiāng)在云南麗江石鼓鎮(zhèn),石鼓鎮(zhèn)是一神奇的地方,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因鎮(zhèn)上有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石鼓位于玉龍縣北部V形的底部區(qū)域,在著名的長江第一彎地帶。</h3><h3>登臨石鼓鎮(zhèn)之后的山頂,長江第一灣盡收眼底。石鼓小鎮(zhèn),面臨江灣,背倚青山,一座座民宅依坡勢層層疊疊地排列,田園、水色、山勢,一派秀麗山水,農(nóng)家景致。</h3><h3>父親年輕時就離開家鄉(xiāng),到昆明求學,以后參加了革命,解放后又忙于工作,一直沒有回去過,一晃就是40年,我未曾謀面的爺爺奶奶早已過世,而父親思鄉(xiāng)的心緒與日俱增,于是我和大妹陪伴父親決定回老家一趟,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回老家。</h3><h3>那是1986年4月。旅游還不盛行,交通也不便捷,從昆明到麗江要兩天的車程,中途在大理過一夜。我們坐上開往麗江的長途汽車,一路上,父親興奮不已,不顧旅途疲勞,向我們講述著記憶中的家鄉(xiāng)和家人,以及父親年輕時的經(jīng)歷,終于在第二天晚上到達麗江大研鎮(zhèn),下榻在父親的堂妹家。這是一座新建的四合院,是我的姑媽姑父準備為兒子結婚建的新房,磚木結構的瓦房,坐北朝南、向陽而居。門窗雕刻,圖案清晰,自然質(zhì)樸、彰顯了獨具特色的納西民族民居建筑風格。天井內(nèi)種植了很多植物花草,顯得寧靜和諧。門前穿流而過的小橋流水,和院內(nèi)寧靜的花草樹木融合在大自然之中,營造了小城靜謐、古雅、和諧的氛圍。</h3><h3>我們每天徜徉在大理石或鵝卵石鋪墊的小道上,藍天白云,皚皚玉龍雪山、潺潺流淌的泉水,正直春天,柳綠花紅,花香鳥語,充滿了詩情畫意,呈現(xiàn)出一幅幅的畫面感,讓人深深地陶醉在這迷人的古鎮(zhèn)和多姿的風情之中。這是父輩生長和夢魂縈繞的地方,我也由衷地理解了父親為什么鐘情和眷念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難以割舍的親情。</h3><h3>走親訪友之中,深深感受了納西族的熱情好客和淳樸。在麗江,我們親身感受到了納西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氛圍,“四合院,小橋、流水、人家”,身臨其境,感受著生活的休閑,淳樸的親情,由衷地感嘆麗江美絕人寰的自然景觀以及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麗江古城,真是匠心獨運,把麗江古城打造得別具一格。而對富有神奇色彩的東巴文化,洞經(jīng)古樂為之震撼,也深深的吸引著我。</h3><h3> 在親戚們的家中,多處可見周霖的真跡國畫。周霖、納西畫魂,著名國畫家,書法家、詩人。1960年,為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山水巨制《金沙水拍云崖暖》《玉龍金川》兩幅巨畫作品。郭沫若贊其“詩、書、畫三絕”,特題詩:“石鼓聲聞到鳳城,龍?zhí)讹L物活生生。山水引自源頭處,天外飛來有鹡鸰。60年代,周老先生赴北京舉辦個人畫展,途經(jīng)昆明曾到家中做客,榮幸地謀其一面。但那時小,知道是位畫家,至今當時的情景仍印象深刻??上Ю袭嫾乙堰^世。</h3><h3> “麗江壁畫”,是明代領主經(jīng)濟繁榮,納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結晶。這些壁畫分布在白沙,大研鎮(zhèn),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鎮(zhèn)的十多處寺廟中,是于明出至清乾隆年間陸續(xù)制作完成的。壁畫融漢、藏、納西文化,有幸領略了白沙、大研鎮(zhèn)等處的濃郁特色的壁畫。</h3><h3>納西族是一個崇仰文化,思想開放、善于學習的民族,博采眾長,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體,麗江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熏陶了納西人的人文精神。父親自小在這種文化的耳渲目染中,熱愛繪畫藝術。然而參加革命后沒有機會付之踐行。</h3><h3>離休后的父親拿起了畫筆,自學國畫。父親的畫傾注了他對家鄉(xiāng)的一往情深和深深眷念。納西族的基因在父親身上得予顯現(xiàn),剛毅,不屈,執(zhí)著,不懈地追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深深地銘刻在我們心中。</h3><h3>父親離休后從事書畫學習和書畫工作近20年,作品多次在省內(nèi)外書畫報刊選載,并在北京等省內(nèi)外舉辦的書畫展選展、獲獎和收藏,藝術成就載入《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家大辭典》等辭書。出版了《安朗與馬麗書畫選集》。曾任云南省老干部書畫協(xié)會常務理事,昆明市老干部書畫協(xié)會副會長,麗江地區(qū)老干部書畫協(xié)會顧問,云南民族畫院特邀畫家。中國老年書畫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員等。</h3><h3>父親雖然離我們而去,但留下的這些字畫, 融于字畫之中的靈魂是永恒的。</h3><h3><br></h3><h3><br></h3><h3><br></h3> <h3>長江第一灣,當年紅軍從此渡江北上抗日?,F(xiàn)有紅軍渡江紀念碑。</h3> <h3>歷盡滄桑青不休,幾枝翠竹最可人,高風亮節(jié)春常在,清影堪作君子魂。</h3><h3>這是父親一生的自我寫照。</h3> <h3>人生自有胸中竹</h3> <h3>不可一日無此君</h3> <h3>展翅</h3> <h3>果滿神州</h3> <h3>但求畫中有花香</h3> <h5> 凌寒梅俏 春色動透月 馨香滿神州</h5> <h3>紫霞生輝</h3> <h5>神州處處花如潮</h5> <h3>金沙天塹</h3> <h3>齡高欲清健 貴有歲寒心</h3> <h3>紅梅競俏 遍地春光</h3> <h3>燕歸正是春暖時</h3> <h3>空谷日有暗香飛</h3> <h3>西山龍門</h3> <h3>待到重陽日 時來就菊花</h3> <h3>閑情</h3> <h3>霞光萬里 松鶴之舞</h3> <h3> 碩果</h3> <h3>碩果滿架秋光艷 萬紫千紅玉滿香</h3> <h3>巍巍玉龍春常在 雪映山花格外紅</h3> <h3>稚月成展</h3> <h3>梅花爭春</h3> <h3>荷花</h3> <h3>長壽蜜桃愿意天下老人共享</h3> <h3>田園情趣</h3> <h3>樂趣</h3> <h3>昆明湖上</h3> <h3>愿天下老人與松鶴同壽</h3> <h3>玉龍山寨</h3> <h3>母親早年參加革命,離休后喜愛書法,喜歡隸書,楷書。母親的字也有些招式,一筆一劃,認真書寫。實在是難能可貴。</h3> <h3>高風亮節(jié)</h3> <h3>我的父親</h3> <h3>我的母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