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新西蘭,在最美的秋天遇見你

櫻桃小丸子

<h3>這里有冰川、峽灣、雪山、湖泊、火山、地熱等眾多的自然景觀,這里有彩虹、星空、極光等神奇瑰麗的天象,這里是鯨魚、海豚、海豹、企鵝、海鳥等野生動物的天堂,這里更是蹦極、高空跳傘、噴射快艇、叢林探險等戶外運動的勝地,這里就是南太平洋上的島國,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100%純凈新西蘭。</h3><h3><br></h3><h3>這個四月,我們離開北半球百花競放的春天,投入新西蘭南島秋天的懷抱,在這里我們捕捉“世界星空遺產(chǎn)”保護區(qū)蒂卡波湖的璀璨星空、走進南島最美麗的湖泊--普卡基湖、欣賞皇后鎮(zhèn)絕美的湖光山色、邂逅魔戒小鎮(zhèn)格林諾奇斑斕的秋色、擁抱呆萌國寶--羊駝、徒步穿越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一路走來,我們與純凈相伴,與秋色相約,邂逅一場秋色與純凈碰撞而出的視覺盛宴。</h3><h3><br></h3><h3>我們將從南島的門戶基督城開始新西蘭的秋日之旅。</h3> 基督城 <h3>基督城是新西蘭僅次于奧克蘭和惠靈頓的第三大城市,是南島最大的城市和南島的門戶,也是最具英國色彩的“花園城市”。教堂廣場是基督城的中心,廣場正中的天主教堂在2011年的大地震中被部分損壞,是城市的一道創(chuàng)傷。經(jīng)過近年的恢復重建,城市已從地震的陰霾中走出來,居民們的笑容重新綻放。</h3> <h3>總長約14公里的雅芳河從基督城蜿蜒而過,河上有37座風格各異的橋梁,河岸兩旁綠草如茵,植滿了白楊、梧桐、垂柳等樹木,花壇錯落其間,被秋色暈染的雅芳河猶如一幅清新雅致的水彩畫,如想賞景,泛舟河上是最好的。</h3> <h3>乘上充滿英國風情的復古電車,可以穿梭整個城市中心和重要風景區(qū),是不是有種穿越的感覺。</h3> <h3>基督城共有公園八百多座,位于市中心西側(cè),面積達165公頃的海格利公園(Hagley Park)是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茂密的樹林、清新的空氣吸引了眾多當?shù)鼐用竦酱顺颗?、散步和騎行。我們在南島的第一個清晨,也來到公園蹓跶,竟非常幸運地目睹了一次河畔日出,我們趕緊定格下這稍縱即逝的美麗瞬間,心想這是否預示著新西蘭秋日之旅將會是一路順利且精彩紛呈的,當時的我們是既興奮,又充滿了期待。</h3> 蒂卡波湖 <h3>離開基督城,我們向南行駛,穿行在湖光山色之間。第一個進入我們視野的是這個乳藍色的湖泊,它纖塵不染、清麗脫俗,猶如一塊閃亮順滑的藍色綢緞,鑲嵌在南阿爾卑斯群山之間。因為南阿爾卑斯山脈的積雪融化注入湖里,山上的礦物質(zhì)也隨之被沖刷下來,累積在湖底,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美輪美奐的乳藍色,最精準的描述是“湛藍的湖水中倒進了乳白色的牛奶”,這個乳藍色的湖泊就是南島最著名的蒂卡波湖,有人說它像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湖”,以湖泊的形狀、顏色和四周的雪山也有幾分神似,但最攝人心魄的是這兩個湖泊的純凈和靜謐。</h3> <h3>在蒂卡波小鎮(zhèn)的制高點約翰山上俯瞰蒂卡波湖,景色美不勝收。</h3> <h3>建于1935年的石質(zhì)教堂--好牧羊人教堂,教堂和蒂卡波湖在一起形成絕佳的風景,是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地,許多新人選擇在這里辦婚禮。</h3> <h3>夕陽西下,蒂卡波湖倒影著玫瑰金色的雪山,夢幻而迷人。</h3> <h3>蒂卡波小鎮(zhèn)因為是世界上罕有的“世界星空遺產(chǎn)”保護區(qū)而備受攝影人的追捧,蒂卡普湖畔約翰山上的約翰山天文臺是世界四大最佳觀星勝地之一。</h3><h3><br></h3><h3>我們到訪當天,天空晴朗無云,正適合拍攝星空。當夜幕降臨,天空中繁星點點,閃耀的銀河從頭頂流淌而過,銀河中最引人注目的南十字星如同北半球的北斗星,照亮人們前行,我們還偶遇了來自廣西的老鄉(xiāng),甚感親切。</h3><h3><br></h3><h3>略有遺憾的是,好牧羊人教堂附近突然出現(xiàn)的光源影響了正常的拍攝。這讓我們想起有人說,其實在純凈的新西蘭,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觀賞和拍攝星空的。當你夜晚行駛在周圍沒有光污染的公路上,猛一抬頭就可以看到浩瀚的星空和閃耀的銀河。只是在蒂卡波小鎮(zhèn),人們心心念念的是以好牧羊人教堂作為拍攝星空的前景的這一經(jīng)典場景。雖然我們第一次拍攝不是那么完美,但當時景致的壯觀和震撼卻深刻于記憶當中,難以忘懷。</h3> 普卡基湖 <h3>與蒂卡波湖同樣來自冰川并以運河與之相連的是另外一個乳藍色的湖泊--普卡基湖,它們你中有我,顏值不分上下。我們沿湖的東岸朝庫克山的方向行駛(戶外騎行的路線),沿途人跡罕至,我們獨享了這份視覺盛宴。</h3> <h3>公路一側(cè)突然出現(xiàn)的一個小湖,雪山、牧場和牛群倒影湖中,寧靜祥和的田園牧歌景象,令人陶醉。</h3> <h3>當車行駛到普卡基湖的最佳觀景臺“彼得瞭望臺”,只見水天一色的湖泊宛如仙境,簡直完美的令人窒息,平靜的讓人不忍心打擾,我們只有屏住呼吸,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捕捉、用相機去定格下這一絕世勝景。<br></h3> <h3>連綿不斷的南阿爾卑斯山脈守護著普卡基湖,如戀人般相依相偎,亙古不變。</h3> <h3>觀景臺正對著新西蘭的最高峰--庫克山,這里也是庫克山的最佳觀景點。</h3> 瓦納卡湖 <h3>從普卡基湖來到瓦納卡湖,湖畔一排金黃色的鉆天楊明亮耀眼,美不勝收。</h3> <h3>世界上再沒有一棵樹能像瓦納卡這棵“孤獨的樹”讓世人為之矚目了,這棵樹孤獨地立于水中,已然成為瓦納卡湖的標志性景觀,也是新西蘭明信片和宣傳照片中的經(jīng)典場景。每當日落或入夜時分,湖邊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攝影人,只為拍攝到一張日落時或星空下“孤獨的樹”的照片,這時“孤獨的樹”并不孤獨。</h3><h3><br></h3><h3>此時“孤獨的樹”與岸邊金黃色的鉆天楊相映成趣,竟也有別樣的美。</h3> <h3>碧藍的瓦納卡湖舒適悠閑,既無瓦卡蒂普湖的熱鬧,亦無普卡基湖的高冷,是個動靜皆宜的地方。喜歡靜的可以在湖邊散步、坐著發(fā)呆、看書或賞景,喜歡動的可以參加徒步、騎行、登山、劃皮劃艇等活動,不失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h3> <h3>到了“徒步天堂”新西蘭,一定不能錯過那些精彩紛呈的徒步體驗,我們安排的第一次徒步就是在瓦納卡湖附近的艾蘭山(Mt. Iron)徒步。瓦納卡湖坐落于阿斯帕靈山國家公園的門戶地帶,是多條徒步線路的起點,其中徒步海拔僅545米的艾蘭山是交通最方便(距瓦納卡小鎮(zhèn)僅1.5公里),最輕松的一條徒步線路(上升高度200米),因而也成了當?shù)厝隋憻捄湾薰返暮萌ヌ帯?lt;/h3><h3><br></h3><h3>整條艾蘭山徒步線路都位于一個私人牧場里,步道是未鋪裝的沙土路,兩側(cè)的山坡上有稀疏的草叢和灌木林,樹林下不時有野兔出現(xiàn),甚至在一處靠近民居的山坡上聚集了一大群的野兔,因為離我們太遠,感覺就像是密密麻麻的黑點在移動。據(jù)說野兔常常偷吃居民家的糧食,但當?shù)鼐用癫粫λ鼈?,這里已成了野兔的理想棲息地。</h3><h3><br></h3><h3>隨著蜿蜒向上的山路,視野漸漸開闊,近處的瓦納卡鎮(zhèn)和遠處的瓦納卡湖、湖泊周圍的雪山盡收眼底。我們在走了大半的路程后,竟然迷路了,因為當時已近黃昏,我們決定不再登頂,而是原路返回。</h3> <h3>位于瓦納卡湖東南方向的艾蘭山,適合上午順光或傍晚日落時拍照。我們返程經(jīng)過拍日落的最佳地點,在那守候了一段時間,當天云層較厚,太陽始終未能破云而出,我們只好遺憾地返回。我們一邊走,一邊仍然不甘心地看著日落的方向,希望有奇跡出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已經(jīng)落到了山下,此時在夕陽余暉照耀下,厚厚的云層被染成了淡淡的金色,顏色逐漸加深,最后成了明艷的金黃色,如火燒云般布滿整個天空,非常震撼。我們停了下來,接著一陣猛拍,直到云層顏色變淡,我們才結(jié)束拍照,繼續(xù)下山。雖然沒有壯觀的日落,但是目睹了晚霞勝景也讓我們心滿意足了。</h3><h3></h3> 海因斯湖 <h3>南島的湖泊星羅棋布,既有網(wǎng)紅打卡地的蒂卡波湖、普卡基湖、瓦納卡湖和瓦卡蒂普湖,也有一些只有當?shù)貞敉鈵酆谜卟胖赖男”姾?。在從箭?zhèn)前往皇后鎮(zhèn)的路上,竟隱藏著一個新西蘭“最上鏡的湖泊”--海因斯湖(Lake Hayes),湖水清澈如鏡,山巒樹林倒影其中,清麗脫俗。沿近8公里的環(huán)湖步道漫步,可以全方位欣賞湖泊的美麗。雖只是驚鴻一瞥,卻讓人不經(jīng)意間喜歡上了它的寧靜和與世無爭。</h3> 本莫爾湖 <h3>在小鎮(zhèn)特威澤爾附近,有個本莫爾湖(Lake Benmore)如私藏的秘境,知者甚少,但顏值甚高。湖泊以湖水之清澈、湖岸樹林之繁茂和環(huán)境之幽靜而令人傾心。我們沿著湖岸拍攝將近一個半小時,在即將離開之時,一個完美的鏡像映入眼簾,平靜如鏡的湖面倒影著藍天白云、青色山巒和金黃色的樹林,堪比天空之鏡,令人嘆為觀止。如此絕美鏡像已可媲美最美湖泊普卡基湖了。</h3> 阿維莫爾湖 <h3>緊鄰本莫爾湖的阿維莫爾湖(Lake Aviemore),同樣以湖水碧藍清澈和湖岸景色秀美而令人驚艷。</h3> 小鎮(zhèn)特威澤爾 <h3>為了庫克山國家公園徒步(后來因為陰雨天氣而放棄),我們來到了小鎮(zhèn)特威澤爾(Twizel)。建于1960年代的小鎮(zhèn),最開始是為修建上懷塔基電站的工人提供住處,電站建成后成為了小鎮(zhèn)。現(xiàn)在是探索庫克山國家公園和麥肯奇盆地的方便基地,也是爬山、滑皮劃艇、滑雪、騎馬和徒步旅行的良好場所。在盛夏時節(jié),這里游客爆滿,度假村和露營供不應(yīng)求。小鎮(zhèn)中心很小,騎車繞一圈只要5分鐘。我們住宿在小鎮(zhèn)附近的汽車營地,只是覓食和采買食品會來到小鎮(zhèn),卻意外發(fā)現(xiàn)小鎮(zhèn)的楓樹已開始泛紅,秋色漸濃。</h3> 魯瓦坦尼瓦湖 <h3>我們所住的汽車營地,正對著一個仙境般的湖泊-魯瓦坦尼瓦湖(Lake Ruataniwha),此時一道彩虹橫跨天空,倒影湖中,這是我們此行看到的第一次彩虹。</h3> <h3>據(jù)說魯瓦坦尼瓦湖與蒂卡波湖、普卡基湖相通,在陽光照射下也呈現(xiàn)出夢幻的乳藍色,我們到時適逢陰雨,無此艷遇。但雨后的湖泊清澈透明,湖邊的樹木五彩斑斕,樹葉上滴著露珠,仙境般的景致卻也美的清新靚麗。</h3> <h3>湖岸森林茂密,湖水碧藍清澈,湖中水草清晰可見,竟有九寨神韻。</h3> <h3>湖邊的松樹林里,佇立著十多棵高大的楓樹,楓葉的顏色由嫩綠、淺黃到鮮紅依次漸變,色彩斑瀾,與碧藍清澈的湖水交相輝映。</h3> <h3>松樹上的松果個大新鮮,上面粘著乳白色的膠狀物,低垂枝頭,觸手可及。只是諾大的一片松林,卻未見一只松鼠,莫非它在和我們躲迷藏。</h3> <h3>松林里草地上露出許多形狀奇特、顏色鮮艷的蘑菇,有的像一片披薩餅,有的像一片心形面包,有的像撒了芝麻的漢堡包,可愛又充滿童趣。</h3> <h3>正在我們聚精會神拍攝之時,森林里傳來了清脆悅耳的鳥鳴聲,隨后一只小鳥在我們身邊飛來飛去,不一會兒它竟呼朋喚友,引來了十多只同類,它們?nèi)徊活櫸覀兊拇嬖冢瑫r而繞著我們飛,時而棲息樹枝上與我們對望。這種鳥有著像扇子一樣張開的尾巴,棕黃色的腹部和滴溜溜的小黑眼珠,如同森林里的小精靈,在這里愉快的生活著,當有人到訪,它們也友善相待,與人們相處和諧。它們因為扇形的尾巴而得名扇尾鴿,棲息在新西蘭全境,數(shù)量非常多,人們在旅行途中常會見到,可如此近距離的接近,也只有這一次了。</h3><h3><br></h3><h3>名氣不大的魯瓦坦尼瓦湖,竟給了我們最大的驚喜,清澈透明的湖水,幽靜的松樹林,累累的松果和鮮艷的蘑菇,還有那些可愛有趣的扇尾鴿,是一處純天然原生態(tài)的所在,更是一處無人打擾的世外桃源,見證著新西蘭100%的純凈。</h3> 奧豪湖 <h3>離開魯瓦坦尼瓦湖,我們驅(qū)車前往南島的精髓所在--皇后鎮(zhèn)。途中去看了一下奧豪湖,只見湖面寬廣,湖水呈乳藍色,湖岸上灌木叢生,湖對岸的山峰頂部被白云覆蓋,很是壯觀。與湖泊平行的是一條可供騎行的公路,因此大多戶外騎行者知道此湖。與之前清新秀美的湖泊相比,奧豪湖更為大氣壯美。</h3> 粘土懸崖 <h3>離開奧豪湖,我們開過一段砂石路,眼前一段黃土峭壁拔地而起,尖聳直立直插云端,上面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植物,峭壁下灌木叢生,這種奇特的山型讓人想起了阿爾卑斯山脈最美的山峰--位于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這就是新西蘭著名的粘土懸崖(Clay Cliff),懸崖對面是廣闊平坦的河灘濕地,與之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令人疑惑這個懸崖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皇后鎮(zhèn) <h3>提到新西蘭,國人最熟悉的莫過于皇后鎮(zhèn)了。小鎮(zhèn)被南阿爾卑斯群山環(huán)抱,毗鄰新西蘭第三大湖--形如閃電、寶石藍色的瓦卡蒂普湖,坐擁絕美的湖光山色,它是蹦極的發(fā)源地,有著眾多探險游樂項目的“探險之都”,它有與鐵達尼號同年建造的恩斯洛蒸汽船,它也有吃貨必打卡的“巨無霸漢堡”--Fergburger和各種頂級海鮮,小鎮(zhèn)因此成為旅行者心目中,新西蘭最著名的小鎮(zhèn)和網(wǎng)紅打卡地。</h3><h3><br></h3><h3>小鎮(zhèn)清晨湖上兩道奪目的彩虹,在空中足足掛了一個半小時,這也是我們看到的時間最長的彩虹了。</h3> <h3>清晨沿著瓦卡蒂普湖畔漫步,眼前是湛藍的天空、山腰的白云、寶石藍的湖水和金黃色的樹林,一切是如此的純凈柔和,令人心曠神怡。</h3> <h3>碼頭一帶的周末集市,在金黃鮮紅的樹下擺放著當?shù)厝耸圪u手工制作品的攤點,大到服裝服飾,小到相框卡片餐具,品種繁多,玲瑯滿目。如有興致,在這里淘一淘心中所愛,一定會大有收獲。</h3> <h3>黃昏時分,碼頭一帶又成了街頭藝人表演的場所,他們來自世界各地,用他們的才藝豐富了這個小鎮(zhèn)的生活。這位彈吉他的大叔來自智利,來小鎮(zhèn)已經(jīng)十幾年了,每天下午他都會帶著他心愛的牧羊犬到這里表演。大叔邊彈邊唱,牧羊犬乖乖地趴在他的身邊,每當大叔彈唱到歌曲中一個固定的段落,牧羊犬會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發(fā)出汪汪汪的叫聲,非常有趣,讓圍觀者忍俊不禁。</h3> <h3>這個荷蘭小伙子在湖邊擺賣他的蜜汁炒堅果,味道超贊,我們和他聊了一會,離開時和他合影留念。晚上我們在小鎮(zhèn)的商業(yè)街上蹓跶,還巧遇了他,原來晚上他會把攤點從湖邊轉(zhuǎn)到商業(yè)街上,那里晚上人氣更旺。不知下次再去皇后鎮(zhèn),是否還能品嘗到他的蜜汁堅果呢。</h3> <h3>夕陽西下,山峰和云層被抹上了玫瑰金色,游船??堪哆?,人們匆匆歸家,我們在湖邊欣賞著日照金山,休閑而愜意。</h3> <h3>搭乘天際纜車(Skyline Gondola)登上海拔795米的鮑勃峰觀景臺是觀賞小鎮(zhèn)全景的最佳方法。我們?yōu)榇藘纱蔚巧嫌^景臺,捕捉到了皇后鎮(zhèn)最經(jīng)典的明信片式景致--陽光明媚的午后、夢幻迷人的黃昏和流光溢彩的夜色。</h3><h3><br></h3><h3>從清晨色彩艷麗的雙道彩虹到黃昏時分的日照金山,再到燈火璀璨的夜晚,皇后鎮(zhèn)每時每刻都充滿了驚喜,而你也不知道下一刻還會有什么驚喜在等待著你。</h3> 瓦卡蒂普湖 <h3>新西蘭南島的湖泊,有的純凈靜謐,有的清麗脫俗,有的艷麗多姿,但大氣而不失秀美的非瓦卡蒂普湖莫屬了。瓦卡蒂普湖是新西蘭第三大湖,形如閃電,色如藍色寶石,鑲嵌于南阿爾卑斯群山之間。我們從皇后鎮(zhèn)出發(fā),沿著六號公路往西北方向開往小鎮(zhèn)格林諾奇,瓦卡蒂普湖一直在車行的左側(cè),絕美的湖光山色一直填滿我們的雙眼,堪比一場美到極致的視覺盛宴。而這段僅僅48公里的公路,也成了新西蘭最美的景觀公路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景觀公路之一。<br></h3> <h3>當天天氣超級給力,天空藍的讓人醉氧,湖水閃著藍寶石般的光澤,環(huán)抱湖泊的南阿爾卑斯群山向遠方延伸,天空中飄動著大片的白色云彩,儼然一幅瑰麗的風光畫卷。在最佳觀景臺Bennetts Bluff Lookout遠眺這一壯美場景,你一定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新西蘭是地球的凈土,南島是新西蘭的象征,皇后鎮(zhèn)是南島的精髓,那么瓦卡蒂普湖就是皇后鎮(zhèn)的靈魂了。</h3> <h3>有一段湖岸上倒伏著若干枯木,樹干上還殘留著橙紅色的樹枝和松果,旁邊佇立著高大的松樹和金黃色的鉆天楊,與碧藍清澈的湖水相互映襯,畫面感十足。我們興奮不已,趁著下午充足的光線,過了一把拍照癮。我們還打趣說,這個地方很上鏡,會不會是下一個大片的拍攝地呢。</h3> 小鎮(zhèn)格林諾奇 <h3>在新西蘭,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zhèn)曾是電影《魔戒》、《霍比特人》的重要外景拍攝地,因為電影的上映而一夜成名,它就是位于瓦卡蒂普湖最北端,距皇后鎮(zhèn)48公里,被譽為“魔戒小鎮(zhèn)”的格林諾奇(Glenorchy),并被稱為最具“中土世界”氣質(zhì)的地方。</h3> <h3>我們沿著六號公路驅(qū)車從皇后鎮(zhèn)來到格林諾奇,剛從車上下來,眼前強烈的色彩沖擊瞬間讓人亮瞎眼,美到哭。燦爛的陽光、湛藍的天空、褐色的山巒、金黃色的樹林、紅色的房子,仿佛上帝打翻的調(diào)色盤,顏色搭配的恰到好處,在任何位置和角度觀看,都是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讓人嘆為觀止,它甚至完美的有些不真實。<br></h3><h3><br></h3><h3>小鎮(zhèn)的標志性景觀--150年歷史的紅房子,據(jù)說有很多新人到此拍攝婚紗,也是游人的網(wǎng)紅打卡地。<br></h3> <h3>一百多年歷史的木棧橋也是小鎮(zhèn)的標志性景觀。</h3> <h3>我們沿著湖岸邊走邊拍,還不斷變換著位置和角度來拍。也許拍出的照片有些雷同,但只有不斷咔嚓才對得起這絕世美景。足足拍了三個多小時以后,我們依依惜別小鎮(zhèn),但仍意猶未盡。只可惜這次未能在小鎮(zhèn)住宿,讓我們一次拍個夠。這片上帝遺留人間的仙境,適合住下來,慢慢地賞,慢慢地拍,才會不辜負它啊。</h3> 努吉特角燈塔 <h3>離開格林諾奇,也結(jié)束了我們對南阿爾卑斯山脈間湖泊和小鎮(zhèn)的探訪,后半段的行程將沿著東部海岸線行駛,邂逅海洋野生動物,領(lǐng)略千姿百態(tài)的海岸景觀。</h3><h3><br></h3><h3>當我們沿海岸線一路前行,來到奧塔哥東南海岸上最獨特的地貌之一--努吉特角,在其陡峭山岬上佇立的一個燈塔進入我們的視野,它就是建于1869年的努吉特角燈塔(Nugget Point Lighthouse),至今仍在指引著海上的航船航行。燈塔正對著一望無盡的太平洋,當你站在燈塔前方,就仿佛來到了世界盡頭。</h3> <h3>當天天氣晴好,天空湛藍、大海蔚藍,海天一色。海角延伸處礁石林立,這一帶還是海豹、海獅、黃眼企鵝、塘鵝的棲息地,當時有成群的海獅在岬角下的海水里游泳嬉戲。燈塔日落非常壯觀,可惜當晚我們要趕往但尼丁住宿,沒有足夠的時間守候,無緣這一絕世美景了。</h3> 達尼丁 <h3>達尼?。―unedin)位于新西蘭南島東南海岸,是南島第二大城市,也是南島最大港口、交通和商業(yè)中心。英國蘇格蘭人于1848年最早涉足這個城市,它有著南半球保存最好的愛德華七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建筑群,且沿襲了蘇格蘭的許多傳統(tǒng),而被譽為“新西蘭的愛丁堡”。在這里可以觀賞世界上最罕見的企鵝和難得一見的新西蘭海獅,還可以參觀唯一的陸地皇家信天翁孵育基地。</h3><h3><br></h3><h3>啟用于1906年的達尼丁火車站,宏偉而富麗堂皇的建筑成為了網(wǎng)紅打卡地。</h3> <h3>成立于1869年的奧塔哥大學是新西蘭第一所大學,它有全新西蘭第一所醫(yī)學院,并且是南島的醫(yī)學研究中心。大學的鐘樓不僅是整座大學的地標建筑,也是達尼丁的經(jīng)典地標之一。</h3> <h3>來到達尼丁的游客都會去走一走這條世界上最陡峭的街道--鮑德溫街(Baldwin Street),據(jù)說它的坡度為35%,比通常斜度最多不能超過25%的普通道路還高出10%,住在附近的居民每天上下一次都是極好的鍛煉了。每年夏季在此舉辦的充滿樂趣的達尼丁藝術(shù)節(jié),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3> 摩拉基大圓石 <h3>在離達尼丁不遠的小鎮(zhèn)奧瑪魯南方的摩拉基海灘上,每當退潮時分,就有50多個巨大的石頭露出海面,這些巨型的“石蛋”形狀滾圓,內(nèi)結(jié)構(gòu)神奇,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有2.2米,最小的直徑有30厘米,它們被稱為“摩拉基大圓石”(Moeraki Boulders)。據(jù)科學家研究,這些大圓石形成于六千五百萬年前,是飽含會結(jié)晶的鈣與碳酸鹽微粒的海底沉積泥,經(jīng)過四百萬年一點一點慢慢形成的。但對于巨石為何生的如此滾圓,科學家提出了多種說法,卻仍無定論。</h3> <h3>經(jīng)過幾百萬年海水雨水的侵蝕,巨石有的很光滑,有的即將裂開,有的已經(jīng)徹底裂開,里面或是空的,或是堅硬的化石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如此神奇的圓石散布在海灘上就像天外來客,被稱為“世界十大奇觀之一”,摩拉基海灘也成為了“世界最神奇的海灘之一”。</h3> 阿卡羅阿 <h3>離開達尼丁,我們來到了小鎮(zhèn)阿卡羅阿,小鎮(zhèn)位于基督城東南方向的班克斯半島之上,坐擁一個天然的港灣--阿卡羅阿港,景色宜人。因為是新西蘭唯一的法國移民聚居地而被稱為“法式風情小鎮(zhèn)”,是一個小眾的度假勝地。</h3><h3><br></h3><h3>我們在小鎮(zhèn)外的一家民宿安排好了住宿,就打算去小鎮(zhèn)拍攝??僧斕焯鞖怅幊?,沒任何光線,于是我們放棄了小鎮(zhèn)拍攝,只是在港灣附近蹓跶了一下。這時岸邊一群白色的海鳥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它們體型細小苗條,有紅色的鳥喙和腳,當我們靠近它們時,海鳥們同時展翅高飛。</h3> <h3>原來這些鳥就是新西蘭最常見的紅嘴鷗,它們分布在新西蘭的每一個角落,從北島到南島,從繁華的城市到人跡罕至的離島,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有著海鷗共有的特性--喜歡搶食,如果你手中拿著面包片、餅干條,你一定要小心哦。<br></h3> 莎瑪拉羊駝牧場 <h3>我們離開阿卡羅阿港灣,前往班克斯半島參觀南島最大的莎瑪拉羊駝牧場(Shamarra Alpaca Farm),這是最讓人期待的行程了。</h3><h3><br></h3><h3>羊駝原產(chǎn)于南美國家秘魯、智利的高原地區(qū),野外適應(yīng)能力強;它外形像綿羊,卻是駱駝科動物;它身材和頸部修長,長相乖巧;它性情溫順脾氣好,伶俐而通人性;它的毛以質(zhì)量和色澤的獨一無二而聞名于世,具有很好的保暖和耐磨損性能,是羊毛的更高檔替代品,有“軟黃金”的美譽,它可是新西蘭國寶級的萌物哦。</h3><h3><br></h3><h3>在參觀和親近羊駝之前,牧場的女主人安雅女士會向游客介紹牧場和羊駝生長的概況及接觸羊駝的注意事項。據(jù)介紹,整個牧場有羊駝70多頭,羊駝懷胎11.5個月,每胎僅產(chǎn)1仔,因此繁殖率很低,新西蘭人對它們格外珍惜,他們不會宰殺羊駝,而是讓它自然死亡。</h3><h3><br></h3><h3>站在安雅身旁的是屢獲選秀冠軍的明星羊駝,它的身價不菲,超過20萬新西蘭元,每次配種收費1000美金,可它完全沒有明星架子,非常的溫順乖巧,游客們爭相和它合影留念。</h3> <h3>當你靠近羊駝時,你可以撫摸或環(huán)抱羊駝的脖子,卻不可以觸碰它的頭和屁股,不然它會很反感的離開,甚至向你吐口水,不過溫順的它是不會傷害你的。</h3><h3><br></h3><h3>我們來之前下了一場雨,羊駝身上的毛濕漉漉的,頭頂毛發(fā)微卷,脖子摸起來很順滑,它們很聽話的任你撫摸,或讓你貼近它的臉,非常的溫順乖巧。<br></h3> <h3></h3><h3>參觀牧場的每一個人都會爭相和明星羊駝合影留念,我也當然不會錯過。當時和明星羊駝臉貼臉的那一刻,既緊張又興奮,生怕羊駝寶寶一個心情不好,對我大吐口水,因此我的臉頰只是輕輕地觸碰了一下它的臉,就趕緊閃開了,幸好老茂抓拍下了精彩的一瞬。</h3><h3></h3> <h3>當你端著一盆草食走近羊駝,立刻會有三四只羊駝過來搶食,它們互不相讓,唯恐錯過了一頓美味大餐。</h3><h3><br></h3><h3>在我們和羊駝親近拍照中,一個小時的參觀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離開時都有些依依不舍,也許每個人都期待有機會再來抱一抱這一國寶級的萌物吧。</h3> 凱庫拉 <h3>離開阿卡羅阿,來到位于基督城和皮克頓之間的龍蝦小鎮(zhèn)凱庫拉(Kaikoura,毛利語中Kai是食物,koura是龍蝦)。小鎮(zhèn)坐落在凱庫拉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是將皚皚雪山、青青草原和碧海藍天、黑色沙灘完美結(jié)合在一起的觀景勝地。它也是新西蘭海洋野生動物的門戶,也是少數(shù)幾個可以在一天之內(nèi)看遍鯨魚、海豚、毛皮海獅、信天翁和多種遠洋海鳥的地方。</h3><h3><br></h3><h3>清晨在民宿前看到的無敵海景,壯美雪山與遼闊大海相依相偎。</h3> <h3>海上日出,朝霞滿天。</h3> <h3>在龍蝦小鎮(zhèn)可以隨船出海釣大魚,捕龍蝦,撈到的龍蝦只要符合新西蘭漁業(yè)規(guī)定均可免費帶走。我們沒有時間去海釣,就在餐館里點一份新鮮味美的姜蔥焗龍蝦,那飽滿Q彈的蝦肉,怎一個鮮字了得。</h3> <h3>作為新西蘭海洋野生動物門戶的凱庫拉,有5000多只新澳毛皮海獅(New Zealand fur seal,毛皮海獅屬下的一種海獅,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南岸和新西蘭南島沿岸)生活在沿岸地區(qū),這里的毛皮海獅聚居區(qū)被評為新西蘭第三受歡迎的地標式旅游景點。</h3><h3><br></h3><h3>當時我們并未前往毛皮海獅聚居區(qū),而是沿著海岸公路向北行駛了20公里,來到一處巖石海灘(另一處毛皮海獅保護區(qū))。只見海浪沖擊著巖礁,巖石灘上聚集了幾百只毛皮海獅。有的在巖石間的水坑內(nèi)游泳嬉戲,有的慢悠悠地在巖石上爬來爬去,也有的懶洋洋地躺在礁石上曬太陽,它們喜歡巖石多的海岸和海島,因為這種地方是乘涼的好去處。</h3> <h3>之前一直對海獅和海豹傻傻分不清,別看它們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海豹體型圓潤,頭圓頸短;眼大且萌;只有耳洞,沒有外耳;四肢較短且毛茸茸的,長有指甲,像貓爪;不能站立,只能將身體貼地匍匐前進,游泳也是匍匐著游的。而海獅體型修長,脖子較長;有一對外耳;四肢光滑且較長,像魚鰭;可以憑借四肢支撐身體站立,游泳是抬起身體的;海獅因為頭尖且可以抬起身體,成了海洋館的頂球明星,而海豹只能出現(xiàn)在“海報”里了。</h3><h3><br></h3><h3>正躺在巖石上曬太陽的毛皮海獅寶寶,皮膚光滑順溜,呆萌可愛。當時我們只能從公路旁的觀景臺向下觀望,無法靠近。即使你可以靠近,也要注意不能靠近10米以內(nèi),一是為安全考慮,二是不要驚擾它們,不要阻擋它們逃回海里的通道。</h3> 尼爾森 <h3>離開凱庫拉,我們來到了位于南島北端的城市尼爾森(Nelson)。尼爾森北隔塔斯曼灣和庫克海峽與首都惠靈頓遙遙相望,是新西蘭的地理中心。</h3><h3><br></h3><h3>這里因為集中了全國的藝術(shù)家和藝廊而成為遠近聞名的藝術(shù)家之城。這里景色宜人,陽光充足,每年的日照時間有2500多個小時,被譽為“晴朗的尼爾森”,是新西蘭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它的周邊有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和尼爾森湖國家公園、卡胡朗吉國家公園三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公園,眾多游客以這里作為中轉(zhuǎn)站前往國家公園,去探訪海岸、森林和山谷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嘗試海上皮劃艇、急流泛舟、攀巖、徒步等戶外探險活動。</h3> <h3>我們在尼爾森停留一個晚上,第二天將前往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徒步。</h3><h3><br></h3><h3>午后我們沿著海邊步道漫步,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藍天碧海,景色宜人,讓人仿佛置身于藍色的地中海之濱。如此晴好的天氣,讓我們對第二天的徒步充滿了期待。</h3> 塔斯曼國家公園徒步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第二天,天氣依舊晴好,我們離開尼爾森,前往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建立于1942年12月的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位于南島的西北方,地處南島陽光最多的塔斯曼大區(qū)。公園面積230平方公里,是新西蘭最小的國家公園,但卻是游客人數(shù)最多的。因為這里有璀璨的黃金沙灘、碧藍的海水和壯觀的海景,適合進行海上皮劃艇運動和沿海岸線的徒步,被譽為“徒步和皮劃艇的天堂”。<br></h3><h3><br></h3><h3>公園南端凱特里特里港(Kaiteriteri)的無敵海景。</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在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的海岸邊,從瑪拉豪(Marahau)到分離角(Separation Point)之間的塔斯曼灣海岸,以及從分離角到塔卡卡(Tanaka)小鎮(zhèn)之間的黃金海岸上有一條亞伯·塔斯曼海岸步道(Abel Tasman Coast Track),因擁有森林和海岸交錯的美景而在新西蘭最著名“九大步道”中列于首位。環(huán)保局標稱該步道的全長為60公里,穿越全程大約需三到五天。</h3><h3><br></h3><h3>如要欣賞森林和海岸交錯的美景,你既可以沿海岸步道徒步,也可以沿海岸線乘坐水上出租或蕩槳皮劃艇。水上出租(Aqua Taxi)是一艘可以承載十多個人的快艇,按照固定的時間表往返于塔斯曼西側(cè)的幾個海灘(海灣)之間,共有六個停靠點,每個停靠點都可以啟程徒步前往另外的??奎c再上船。你可以根據(jù)當天的天氣、潮汐、你的體力及后續(xù)行程的安排等因素選擇徒步的起始點和再上船的??奎c和時間。我們打算乘坐水上出租部分徒步海岸步道。這樣既體驗了海岸徒步,也節(jié)省了時間和體力,還可以以海上和陸地上不同的角度欣賞風景。</h3> <h3></h3><h3>我們來到了瑪拉豪Aqua Taxi接待處,購買了船票。我們計劃的行程是:乘坐瑪拉豪11:00出發(fā)的水上出租,12:00到第三個??奎c巴克灣(Bark Bay)下船。從那開始徒步到第五個??奎c阿瓦羅阿海灣(Awaroa),趕下午3:00從阿瓦羅阿返回瑪拉豪的最后一班船,用3個小時徒步完成11.8公里,平均每小時需要走4公里,考慮到要預留休息、午飯和等船的時間,還有我們背負著沉重的照相器材爬很長的陡坡,這個徒步是不可能完成的。這都是后話,當時的我們并未意識到,以至于后面險象環(huán)生,幸好有驚無險,安全返回。 我們在瑪拉豪Aqua Taxi接待處上的水上出租,然后會被農(nóng)用拖拉機牽引從接待處出發(fā),經(jīng)過一段公路后送入附近的海灣。<br></h3><h3></h3> <h3>快艇下水后向南行駛,來到凱特里特里海灘接上在那里等待上船的乘客,然后折返向北。在“劈開的蘋果”巨石(Split Apple Rock)短暫停留拍照后繼續(xù)向北行駛。</h3><h3><br></h3><h3>“劈開的蘋果”是位于瑪拉豪與凱特里特里之間,離岸邊不遠的一處島礁,因為在島礁的上面有一塊從中間裂開的巨大的圓形花崗巖而得名,這是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沿海岸線游覽的游客的必打卡處。離開“劈開的蘋果”,水上出租繼續(xù)向北行駛,一路上,海風吹拂,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h3> <h3>水上出租在12:00抵達巴克灣--我們計劃下船和開始徒步的地方,司機大叔和我們再次確認我們回程上船地點和時間,還給我們指點步道的起點。我們涉水上岸,徒步開始時走了一段冤枉路,后來問了一位住在岸邊小屋的女士,才找到正確的徒步步道,正式開始我們今天的徒步,此時已是十二點十五分。</h3><h3><br></h3><h3>回望巴克灣,金色的沙灘,碧藍的海水,偶見海鳥在沙灘上踱步,還有徒步到此和從這里下船徒步的游人,原生態(tài)的海岸風貌一覽無余。只是徒步時間有限,前路未知,我們不敢久留,加快腳步前行。</h3> <h3>我們到達徒步的目的地之前,需要經(jīng)過離巴克灣2.8公里的湯加采石場(Tonga Quarry),和湯加采石場再往前1公里的昂塔胡提海灘(Onetahuti Beach),全程3.8公里。</h3><h3><br></h3><h3>我們穿行在南半球溫帶雨林和生長著新西蘭特有植物的叢林之中,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途中偶爾透過樹林可以遠眺附近的海面,海岸和森林交錯的美景讓徒步也變得輕松起來。</h3><h3><br></h3><h3>沿途的溫帶雨林中生長著大量的銀蕨樹,它新生出的嫩蕾呈彎曲狀,毛利人稱之為初露。銀蕨因為其堅韌的生命力體現(xiàn)了新西蘭的民族精神,而成了新西蘭的國樹,也是新西蘭的國家標志之一,在人們胸前的襟章、產(chǎn)品和服務(wù)的標記上等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銀蕨的圖案,新西蘭航空的公司標記就是用的銀蕨圖案。</h3> <h3>開始的徒步還算輕松,但很快一段很長的陡坡就幾乎讓我想放棄徒步了。當時背著沉重的照相器材幾乎是一步一挪地往上走,到后面已是氣喘吁吁,每走幾步就停下休息一下,可那長坡仍然未到盡頭,這時我們已在懷疑以這樣的步道和我們的行走速度,是否還有足夠的時間走到計劃的目的地了。就在我已筋疲力盡之時,走在前面的老茂在喊著:快點,前面的海灣快到了。我就像拿到了救命稻草,拼盡最后的體力,終于爬過了這個長坡,這時的我累的幾乎想癱倒在地上。幸好后面的步道坡度不大,盡管走的慢,但總算勝利在望,我們來到了湯加采石場。此時已是下午1:15了,我們用了一個小時走完了2.8公里。<br></h3><h3><br></h3><h3>但棘手的問題來了,從湯加采石場到我們原先計劃的目的地--阿瓦羅阿海灣還有9公里,按照這樣的山路和我們當時的體力,即使不停下來吃午飯和休息,至少還需要3個小時,到了阿瓦羅阿也已經(jīng)下午4:15了,而末班船的時間是3點,看來不得不放棄徒步前往了。我們查了一下水上出租的時刻表,老茂靈機一動,他說我們可以試著問水上出租接待處,是否可以讓下一班向北行駛并于2:45在昂塔胡提海灘??康拇游覀円黄鹎巴⑼吡_阿海灣,這樣我們既趕得上時間,也沒錯過阿瓦羅阿的游玩??墒俏覀兊氖謾C沒辦法打國際電話,正在我們一籌莫展之時,一位徒步經(jīng)過此處的亞裔女孩了解了我們的困境,立即幫我們打電話詢問水上出租接待處,經(jīng)過一番溝通,接待處同意了我們的請求,這時我們才松了一口氣,總算有驚無險。我們感謝了那位女孩,離開湯加采石場,繼續(xù)徒步前往離這1公里的昂塔胡提海灘。</h3> <h3></h3><h3>比起上一段徒步,這段路路程短且坡度不大,走起來輕松了許多。我們才走了不到20分鐘,綿延超過一公里、呈月牙形的昂塔胡提海灘已出現(xiàn)在眼前,碧綠清澈的海水、金色的沙灘、林立的礁石和岸邊茂密的樹林織就了一幅原生態(tài)的海岸風光畫卷,這應(yīng)該是此次徒步所走過的長度最長、彎度最優(yōu)美、景色最旖麗的海灘了。我們加快腳步,朝沙灘奔去。</h3><h3></h3> <h3>昂塔胡提海灘是水上出租的??奎c,也有環(huán)保局規(guī)劃好的露營地。當時除了我和老茂,還有幾個到此露營的老外,他們隨船帶來了皮劃艇,估計是到此度假的。他們可以在海上劃皮劃艇,休息了就在海邊坐著,一邊吹著海風,一邊燒烤,一邊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悠哉悠哉,自在而愜意。</h3><h3><br></h3><h3>未被開發(fā)的海灘保持著最原始的風貌,不時看到海鳥或山林里的野雞在沙灘上蹓跶,有只野雞還跳上我們放置背包的石桌,正往那打開的背包里翻找,看是否有食物可吃,它的鼻子真靈,我那背包里還真是有一包面包片,我趕緊趕走了它,不然待會兒我們可要餓肚子了(剛才一直趕時間徒步,連午餐都還沒時間吃呢)。</h3> <h3>海灘對面的小島是湯加島(Tonga Island),據(jù)說在小島周圍常見海豹。小島附近的海域還是以小島名字命名的湯加島海洋自然保護區(qū)(Tonga Island Marine Reserve),它是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的主要景區(qū),有著豐富的野生物種與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如果劃著皮劃艇繞行其間,還有可能看到成群的海豚、海豹和企鵝,而我們無緣此偶遇了。</h3><h3><br></h3><h3>因為離下一班船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我們在沙灘上盡情的玩耍拍照。或走進海水里玩水,或站在礁石上拍照,或在海灘上撿拾貝殼,或只是坐在海灘上發(fā)呆賞景。正在我們玩的盡興之時,一艘快艇朝這里開了過來,我們一看時間,已經(jīng)14:20了,估計這就是開往阿瓦羅阿灣的最后一班船了。老茂趕緊走過去和船上的司機溝通,司機說他接到了水上出租接待處的通知,可以帶我們?nèi)グ⑼吡_阿灣,我們連聲道謝。</h3><h3><br></h3><h3>從船上下來十多個乘客,卸下了好幾大包行李和三個皮劃艇,估計他們也是打算在這里露營度假的。卸下了行李,我們和另外幾個乘客于14:35上了船前往阿瓦羅阿灣。</h3> <h3>20分鐘后,我們到達阿瓦羅阿灣。司機和我們說,這里只停留10多分鐘就返程了,讓我們注意時間。</h3><h3><br></h3><h3>這里也有金色的海灘和碧藍的海水,只是當時拍攝海水是逆光的,完全拍不出海水碧藍的效果。不過可以想像,如果光線合適,這里一定會是另一番美麗的景象。</h3><h3><br></h3><h3>我們在15:10離開阿瓦羅阿灣,返回瑪拉豪。在途中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快艇正在行駛途中,馬達聲突然停止了,快艇也在海面上打轉(zhuǎn)。我們正在疑惑,是不是附近有什么動物,停船讓我們觀賞拍照。再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水面上漂著一個礦泉水瓶,一個乘客正朝外傾斜著身子,用手去抓那個瓶子,當時周圍的人都在提醒他要小心,在這個乘客抓起瓶子的剎那間,船上頓時響起了興奮的叫聲和鼓勵的掌聲,此時快艇啟動繼續(xù)往回開??戳诉@一幕,我們很是感動,大概重視對環(huán)境的保護已經(jīng)深入到了這個國家每一個人的心中,甚至也影響了到訪的游客,人們自覺的維護著環(huán)境的純凈。唯有如此,這片地球最后一片凈土才得以永久地保持下去。</h3><h3><br></h3><h3>這次徒步是此行很重要的一個行程,雖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也仍然圓滿完成了。第二天我們將前往告別角和華拉里基海灘、拱門島,進一步探索南島北部原生態(tài)的美。</h3> 華拉里基海灘 <h3></h3><h3></h3><h3>我們離開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晚上住宿在南島最北端的小鎮(zhèn)科靈伍德(Collingwood),小鎮(zhèn)安靜秀美,可以輕松前往黃金灣一帶風景區(qū)。 第二天一早,我們從小鎮(zhèn)出發(fā),驅(qū)車半個多小時來到華拉里基海灘(Wharariki Beach)外的停車場,再從停車場穿過一個牧場和一個沙丘,華拉里基海灘就出現(xiàn)在了眼前。海浪不斷拍打著岸邊的巖礁,我們踩在細軟的沙灘上,涉水嬉戲,享受著這一片原始沙灘的寧靜。<br></h3><h3></h3><h3></h3> 拱門島 <h3>吸引人們前來華拉里基海灘游覽的就是海灘附近一處類似于拱門的島礁--拱門島(Archway Island),它是南島北部海灣的重要標志性景觀。</h3><h3><br></h3><h3>日出或夕陽下的拱門島是攝影人的至愛,也時常出現(xiàn)在新西蘭的明信片和旅游畫冊上。如想拍攝日出時分的拱門島,凌晨五點就要從科靈伍德出發(fā),大概6點以前可以抵達海灘,趕上拍攝6點半的日出,前提是當天需是晴好天氣,如日出加上漫天朝霞更是完美了。我們到訪當天天氣晴好,可惜我們沒有早起,也無緣這一絕世美景了。據(jù)一位觀看了當天日出的老外說,當天的日出很壯美,不過他沒拍照,他認為只是用眼睛去欣賞也很滿足了。我們很是羨慕,也有些遺憾未能親眼目睹此勝景。</h3> 告別角 <h3>從華拉里基海灘往東不到兩公里,就是南島的最北端--告別角(Cape Farewell),它是一處形似象鼻山的巖礁,是被海水侵蝕而形成的地貌景觀。</h3> <h3>環(huán)保局在懸崖邊上修建了觀景臺,從觀景臺走向右邊的山坡頂處,告別角及四周的美景一覽無余。巖礁佇立于碧藍清澈的海水之上,不時可見海豹海獅在水中游泳嬉戲。</h3> <h3>沿著山頂步道繼續(xù)往東走,到了另外一處坡頂上,在那可以俯瞰附近的海岸風光,也是典型的海水侵蝕地貌,極目遠眺,極遠處的告別沙洲依稀可見。</h3> 告別沙洲 <h3>離告別角不遠,還有一條長35公里、寬平均800米的狹長沙洲--告別沙洲(Farewell Spit),它是由于西海岸巖盤被侵蝕成沙粒,再被海流裹挾而來,不斷堆積后所形成的。因為在1770年航行至新西蘭的英國人詹姆斯·庫克一行,最后從這里離開回國的,故將其命名為“Farewell"(意思是“告別,再見”)。</h3><h3><br></h3><h3>人跡罕至的沙洲前端成了海鳥的棲息地,生活著90種以上的海鳥,如今是世界重點保護濕地和鳥類保護區(qū)。游客可以沿步道探索告別沙洲,最遠可達4公里處,或者參加四驅(qū)越野車的團隊游進行深度探索。</h3> 噗噗泉 <h3>離開“告別沙洲”,我們來到了離卡卡鎮(zhèn)僅7公里的蒂懷科魯噗噗泉(Te Waikoropupu Springs),當?shù)厝擞H切地稱之為“噗噗泉”,泉水的水源來自塔卡卡河。這是新西蘭一天出水量最大,透明度最高的泉眼,泉水的能見度深達63米,名副其實的清澈見底。因為當?shù)氐拿藢⒅顬閼鸦眨╓aahi Tapu)的圣泉,此處嚴禁接觸水體。</h3><h3><br></h3><h3>陽光照耀下的噗噗泉碧藍幽深。</h3> <h3>水下的砂石和水生植物一覽無余。</h3> 皮克頓 <h3>位于南島東北部、夏洛特皇后峽灣深處的港口小城皮克頓(Picton)是我們南島之行的最后一站,它是南、北島間橫渡庫克海峽的渡輪抵離的重要海上交通要地,是南島通向北島的門戶。它的周邊被列為馬爾堡峽灣沿海公園,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分布著大量海灣和小島。第二天我們將從這里乘坐渡輪前往位于北島南端的首都惠靈頓。</h3> <h3>當我們來到小城皮克頓,燦爛的陽光頓時將我們包圍,只見碧空如洗,海水蔚藍,綠草如茵,棕櫚樹環(huán)繞濱海步道,讓人仿佛置身于溫暖的地中海之濱。</h3> <h3>從海邊的綠地公園拾級而上,盡頭是一個白色的建筑,這是為了紀念皮克頓那些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并為國捐軀的英雄們而修建的,讓后人不要忘記現(xiàn)在的和平來之不易。</h3> <h3>第二天一早,我們沿著海邊漫步,只見一大群紅嘴鷗正悠閑地站在海邊步道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它們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戀上了這個陽光明媚、風景如畫的港口小城了。</h3> 庫克海峽 <h3>我們于早上10:30乘坐島際人公司(InterIslander)的渡輪從皮克頓出發(fā),橫跨庫克海峽前往惠靈頓--我們此行的最后一站。</h3><h3><br></h3><h3>庫克海峽(Cook Strait)位于新西蘭南島和北島之間,溝通了南太平洋和塔斯曼海,是海上交通貿(mào)易的重要航道,因為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沿途景色宜人,乘渡輪橫跨海峽是聞名遐邇的風光之旅,我們也是慕名而來。</h3> <h3>渡輪內(nèi)部設(shè)施齊全,環(huán)境舒適,航程三個多小時。前半段航程主要行駛在狹窄的峽灣之間,兩側(cè)海岸曲折,海峽水流湍急多變,兩岸的山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和灌木,陽光照耀下的海水碧藍深邃,不時有快艇飛馳而過,據(jù)說還有海豚、海獅等野生動物在海峽內(nèi)出沒,不過我們卻無緣看到。</h3><h3><br></h3><h3>沿途宜人的景色吸引著我們不斷走出船艙,到船頭的甲板上賞景拍照,之后因為刮起了強勁的西風,人幾乎站立不穩(wěn),仿佛隨時都會被風刮倒,我們這才回到船艙中避風。</h3> <h3>過了這一片島礁,渡輪就駛出了峽灣,進入一望無際的遼闊海面,直到抵達惠靈頓之前,一直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的就是一成不變的海天一色和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了。</h3> 惠靈頓 <h3></h3><h3></h3><h3></h3><h3></h3><h3>我們乘坐渡輪橫跨庫克海峽,來到位于北島南端的新西蘭的首都--惠靈頓。它是新西蘭的第二大城市,是往來南北二島的交通樞紐,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國家首都。由于惠靈頓瀕臨海灣,加之地勢較高,時常受到海風的侵襲,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風,因而有“風城”之城。 惠靈頓是個依山傍海的城市,市中心集中在惠靈頓港周邊、直徑2公里的范圍內(nèi),出乎意料的狹小。我們利用兩個半天的時間,穿行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到訪了這個城市的幾個著名建筑--修建于1840年的惠靈頓圣保羅大教堂、新西蘭最大的木質(zhì)建筑--舊政府官邸和惠靈頓的標志性建筑--蜂巢狀的國會大廈。<br></h3><h3><br></h3><h3>我們到訪惠靈頓圣保羅大教堂時,適逢每周日10點舉行的大教堂合唱圣歌的儀式,在莊嚴肅穆的教堂里聆聽優(yōu)美動聽的圣歌合唱,仿若天籟之音,令人動容。</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1902年開通的大紅色纜車是惠靈頓的知名風景線,它連接著陡坡上的住宅區(qū)Kelburn和鬧市區(qū)域,沿途可以從車內(nèi)欣賞美麗的街景。我們乘坐纜車前往凱爾伯恩觀景臺,飽覽惠靈頓海港的迷人風光。</h3><h3><br></h3><h3>人們常說,如果在“風城”惠靈頓,你沒有碰上刮風的天氣,你就是到了一個假的惠靈頓。我們抵達惠靈頓的當日,天氣晴好,藍藍的天上飄著潔白的云朵,我們還在慶幸我們此行的好運氣,一路上常有藍天白云相伴,只是在庫克山一帶遇上了陰雨天。誰知第二天一早風云突變,一場狂風驟雨來襲,讓我們見識了“風城”的威力,一路相伴我們的兩把雨傘也在狂風的肆虐下報廢了。</h3><h3></h3> <h3>我們結(jié)束了惠靈頓的游覽,于中午來到惠靈頓機場,我們將從這里乘坐新西蘭航空的航班飛往基督城,再從基督城飛往廣州,結(jié)束此次的新西蘭秋日之旅。</h3><h3><br></h3><h3>我往候機室的窗外望去,一架新西蘭航空飛機機尾上的銀蕨標志格外醒目。這種與恐龍同時期的古老植物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然能夠在新西蘭的國土上大量生長,正是這個國家原始自然純凈生態(tài)的最好見證。</h3> <h3></h3><h3>當詩情畫意的秋季和原始自然的純凈相遇,將融合成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浩瀚無垠的星空、純凈靜謐的湖水、原始野生的動植物、豐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秋色斑斕的小鎮(zhèn)......,旅途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驚艷和驚喜,我們驚艷于它近乎完美的景色,驚喜于旅途中多姿多彩的體驗。這是一個此生必去一次的地方,更是一個去了讓你想留下來的地方。 新西蘭,在最美的秋天遇見你。<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