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5.20我們四個老太坐高鐵出發(fā)去西安游玩,這是我第一次坐高鐵出門。</h3> <h3>“滾滾紅塵帝王都 悠悠歲月百姓城”。西安,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里充滿了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她既是享譽國際的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也是備受旅行者喜愛的旅游城市。這里既有瓊樓玉宇皇家宮殿,又有回民街、永興坊一大堆讓人看到名字就流口水的美食。</h3> <h3>不過作為一個經(jīng)常連朝代都分不清楚的“歷史學渣”,我還是借著做美篇的機會,補習了一些知識點,精神還是很可貴的啊?!皩W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保持讀書和旅行總有一個在路上。</h3> <h3>第一站——兵馬俑</h3> <h3> 西安,號稱“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幾千年沉淀的歷史,使它與雅典、開羅、羅馬一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h3> <h3>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fā)現(xiàn)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里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h3><h3>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筑,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筑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墻。墻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墻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禹斨量拥變炔康目臻g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筑。</h3> <h3>一號坑的發(fā)現(xiàn),緣于當時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h3><h3>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四周各有五個門道。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墻間隔。</h3><h3>九條過洞內排列著戰(zhàn)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zhàn)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zhàn)車,每輛戰(zhàn)車后有御手一名,車士兩名。</h3> <h3>看到兵馬俑身上的“身份證”嗎?標明每一尊兵馬俑所在的位置等信息。</h3> <h3>古代稱“四馬一車”的兵車為“一乘”(shèng)。</h3><h3>所以我們會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h3> <h3>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h3><h3>二號坑的發(fā)掘,則是考古學家們通過科學勘探發(fā)現(xiàn)的。</h3><h3>二號坑是以弩兵方陣、戰(zhàn)車方陣、騎兵陣和車、步、騎混合方陣等四個相對獨立的小方陣,有機結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軍事陣營。如果說一號坑是傭多,那二號坑則盡顯兵種多、車輛多、造型種類多、陣營形式復雜、建筑結構復雜等鮮明特點。</h3> <h3>沒來西安之前一直以為兵馬俑出土就是一尊尊成型的,秦兵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種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惟一一尊未經(jīng)人工修復的。</h3> <h3>兵馬俑一開始并不是這般灰蒙蒙的模樣,人家也是“色彩斑斕”的呢!可是由于當時的考古技術不夠先進,加上兵馬俑確實年代久遠,古人選用的也都是天然礦物顏料,穩(wěn)定性不夠高,很多顏色便隨著時間脫落了;殘存的顏色,一經(jīng)挖掘,接觸空氣,不到十秒就變成白灰了。</h3><h3>這是考古專家們當時在現(xiàn)場第一時間抓拍到的“彩色”跪射俑。</h3> <h3>二號坑還把一些珍貴的兵馬俑陳列展出,方便游客近距離觀看。</h3><h3>跪射俑</h3><h3>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通常位于軍陣最中心的位置。</h3><h3>這尊跪射俑被稱為“兵馬俑中的精華”、“鎮(zhèn)館之寶”。</h3><h3>對比一下跪射俑和陜西省的地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h3> <h3>三號坑是最小的,里面的兵馬俑相對而立,便于商議軍情,所以推斷三號坑是一、二號坑的總指揮部!</h3> <h3>南方的文官,北方的武將,陜西的黃土全是埋皇上。秦始皇兵馬俑作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西安,甚至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h3><h3> 這座耗費無數(shù)人力物力財力的帝陵,奢華龐大得讓人無法想象。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它有過生動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馀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lt;/h3><h3> 1974年秦始皇陵被一個農民偶然發(fā)現(xiàn)并發(fā)掘后再也沒有進行過挖掘活動,因為早期當兵馬俑剛出土時,每個都披著紫色鎧甲和戰(zhàn)袍,精美絕倫,但幾分鐘后卻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幕,兵馬俑身上五彩的顏色開始脫落,最后完全消失不見。</h3><h3> 秦始皇陵的發(fā)掘,是考古界中的一大驚喜,但更多的還是遺憾,并且這種遺憾是根本無法挽回的。</h3><h3> 跪射俑是館中唯一保存完好不經(jīng)修復的兵俑,能這么近距離地觀賞到幾千年前的寶貝,足矣。</h3> <h3>西安之旅第二站——華清宮</h3> <h3>貴妃池,是海棠湯的俗稱,因供楊貴妃沐浴而得此雅稱。池內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這里也是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集結地。</h3> <h3>御湯</h3> <h3>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時許,張學良、楊虎城兩位蔣軍為了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介石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wèi)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后來被搜山部隊發(fā)現(xiàn),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這里便是打響“西安事變”第一槍的前沿陣地。</h3><h3>該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fā)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解放后,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為了緩和兩岸關系,再次易名為“兵諫亭”。</h3><h3><br></h3> <h3>蔣介石藏身的地方,我也來一張</h3> <h3>知道這里是哪嗎——華清宮里的廁所,哈哈,故意把洗手間三字拍虛哈</h3> <h3>小憩也不忘再來一張</h3> <h3>華清宮中的走廊里來一張</h3> <h3>西安古城的三大寶貝在華清宮里都有呢,都有哪三大寶貝呢</h3> <h3>西安古城的第一大寶貝——藍田玉,我們身后的大柱子就是用藍田玉做的。</h3> <h3>逛珠寶店的時候我自己還買了一個藍田玉的美容滾子呢</h3> <h3>西安古城的三大寶貝之二——柿子樹,據(jù)導游說這里的柿子是有黑棗樹和柿子樹嫁接而成的,熟透的柿子特別小,特別甜,所以當?shù)厝税阉小耙豢谖?。可惜現(xiàn)在沒有成熟,還綠油油的呢。</h3> <h3>西安古城的第三大寶貝——石榴樹,石榴花也是西安的市花。</h3><h3>在回民街我們還買了石榴汁喝呢,只可惜是加了冰塊的。在旅游車上導游還把柿子膏賣給了我們,西安人還是挺會做買賣的啊。</h3> <h3>西安之旅第三站——西安城墻,西安的寶貝大多在地下,地上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大概就數(shù)歷經(jīng)幾百上千年屹立不倒的城墻、鐘樓鼓樓和大小雁塔了,所以不到古城墻上走一走怎么能算到了西安!</h3> <h3>灰黑的城墻,大紅的燈籠,古色古香的角樓,不管什么樣的造型都很有味道。</h3> <h3>城墻上的每一塊磚都在和你訴說它的前塵往事!</h3> <h3>城墻上四個老太玩瘋了</h3> <h3>你相信是已經(jīng)退休了的大姐嗎?年輕吧</h3> <h3>這個妹子最小,她可是我們出游的好策劃師,好理財師呢,東跑西顛的事都是她來做,一路上對我照顧有加!!</h3> <h3>這個姐姐出游之前準備好充分呢,每次出游都帶滿滿一大袋子吃的,回家路上的都足夠吃,哈哈,有這樣的姐姐貼心吧!</h3> <h3>真瘋狂啊</h3> <h3>西安之旅第四站——鐘樓鼓樓</h3> <h3>城墻附近的鐘樓和鼓樓是西安標志性建筑,最美還是夜景。我們沒有登樓遠眺,遠看就已經(jīng)被驚艷到了。</h3> <h3>西安之旅第五站——陜歷博,這里免費但是不免票,姐妹兒前一天晚上從網(wǎng)上購票,聽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人多到你要崩潰,就算是花30元買大唐珍寶館的門票,也要在烈日下排隊幾個小時。這里的寶貝都是從陜西的地下挖出來,更多的是西周、秦,漢、唐時期,種類繁多,每一件精致到讓你愛不釋手,流連忘返,不能不感嘆咱們祖先的技藝高超。</h3> <h3>唐三彩</h3> <h3>彩繪儀仗俑</h3> <h3>青釉提梁倒注瓷壺</h3> <h3>鑲金獸首瑪瑙杯</h3> <h3>西安之旅第六站——回民街,作為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qū),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區(qū),也是來西安必去的地方。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我們自然不愿錯過這個地方。</h3> <h3>幾枚吃貨</h3> <h3>作為一枚吃貨,來西安旅游的原因其實很單純——除了來看兵馬俑,就是為了那些好吃的,比如酸湯水餃、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兒,想想就口水直流。</h3> <h3>作為西安市內的一張名片,回民街由好幾條街組成,是吃貨們的天堂,你可以來感受一下這里的人山人海。這里的飯菜比咱們家里還便宜呢。</h3> <h3>一個姐姐買了一個</h3> <h3>頭去西安老公就告訴我買兩袋牛肉干,沒兩天的功夫就吃了一袋了,哈哈,可見非常好吃</h3> <h3>李記攪團,用玉米面做的,攪在菜里面是攪團,用漏勺漏成四五公分長放菜湯里叫漿水魚魚,我個人是這么理解哈</h3> <h3>世界遺產——羊肉泡饃</h3> <h3>味道還可以哈,以前認為跟家里吃的羊湯泡餅絲類似,嘿嘿</h3> <h3>鴛鴦餅</h3> <h3>樊記臘汁肉夾饃,一人一個真香,我們吃的是豬肉的哈</h3> <h3>吉尼斯之最318種餃子,以下我只是拍了幾種</h3> <h3>看著就漂亮,精致,怎么舍得張嘴咬上一口</h3> <h3>我有個疑問,假如讓我吃我要吃幾屜才能吃飽呢,哈哈</h3> <h3>永興坊,原為唐朝魏征府邸舊址,是抖音讓永興坊的“摔碗酒”火了。個人感覺永興坊相比回民街的嘈雜,環(huán)境要好很多。這里的每一條巷子里有著最全的陜西小吃,陜北、關中、陜南……來這里,一次性就可以把全陜西都品嘗到??上О滋斐鋈ネ?,晚上來一次能吃多少呢,我們只恨自己眼大肚子小啦!</h3> <h3>摔碗酒——十元三碗</h3> <h3>這家biangbiang面還獲得了專利呢,我們四個怕吃了一樣東西再也吃不下別的,這個biangbiang面我們就買了下面的一碗</h3> <h3>一碗就這么多,我們沒吃就拍了啊。感覺像媽媽做的大片湯,哈哈</h3> <h3>這么一大盆酸菜魚你們四個吃的了嗎?真的好吃,比咱們家飯店做的可是好吃多了</h3> <h3>竟然在回民街上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一個院落</h3> <h3> 西安之旅第七站——大雁塔</h3> <h3>大雁塔因建在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jīng)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jīng)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shù)和高度又有數(shù)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h3> <h3>晚上的大雁塔,壯觀</h3> <h3>西安之旅第八站——小雁塔,即“薦福寺塔”,位于西安城南薦福寺內,與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低于大雁塔,故稱“小雁塔”。</h3> <h3>個人認為小雁塔比大雁塔漂亮哈</h3> <h3>希望自己永遠快樂!??!</h3> <h3>雁塔晨鐘——薦福寺的鐘樓懸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大鐵鐘,高3.5米,口徑2.5米,重10噸。它原是武功崇教禪院故物,后來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間又被發(fā)現(xiàn)挖掘出來,每天清晨敲鐘,聲聞數(shù)十里,鐘聲洪亮,塔影秀麗,“雁塔晨鐘”遂成 “關中八景”之一。</h3> <h3>西安之旅第九站——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為背景,以唐風元素為主線,以體驗消費為特征,著力打造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旅游、商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消費天堂。大唐不夜城的主題廣場以大雁塔為依托,北起玄奘廣場、南至唐城墻遺址公園、東起慈恩東路、西至慈恩西路,貫穿玄奘廣場、貞觀文化廣場、開元慶典廣場三個主題廣場。<br></h3> <h3>漫步在大唐不夜城,看著燈火通明下的大唐街市,看著一組組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仿佛自己就在大唐 ,那一世的繁華,那滿腦的唐詩,那滿身的浪漫情懷!</h3> <h3>歷經(jīng)千年,夜色中的西安城云移風影動,愈發(fā)古樸璀璨。在這里大唐的風骨,大唐的遺韻完美再現(xiàn)。</h3> <h3>大唐不夜城的貞觀文化廣場是其整個廣場的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劇院、西安音樂廳、曲江美術館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組文化藝術性建筑組成。</h3> <h3>我們走來<br></h3><h3>----觀賞大唐不夜城雕塑</h3> <h3>貞觀紀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標性雕塑,由李世民騎馬像組成及周圍的附屬雕塑組成:中間,李世民威武端跨高頭大馬之上手,抖韁繩欲勒馬前行,意氣風發(fā);四周,號手、旗手各半的24人儀仗隊、鼓手2人及文臣武將各3人緊密相隨。碑體正面雕刻“貞觀之治”四字,背面為貞觀政要名錄數(shù)百字。</h3> <h3>武后行從雕塑:中間被擁簇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則天。該組雕塑以唐代仕女畫家張萱的《皇后行從圖》為藍圖,連接在貞觀廣場和開元廣場之間,上承貞觀之興,下啟開元之盛,完整地展示大唐盛世氣象。</h3> <h3>“開元盛世”主題雕塑共分三層,最高一層基座上是“唐玄宗李隆基”。高4.59米,取意為九五之尊,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圓形龍壁前,帝王風范盡顯。第二層是唐玄宗最器重的6位重臣及20個番邦使節(jié)。第三層42個樂俑手持各種樂器盡情演奏,壯美恢弘。</h3> <h3>我坐在</h3><h3>街心水榭</h3><h3>看著你</h3><h3>從唐詩三百首中走來</h3> <h3>柳宗元</h3> <h3>李白</h3> <h3>這個雕塑霸氣不,玄奘法師取經(jīng)歸來,三個徒兒相伴左右</h3> <h3>大唐不夜城里</h3><h3>除了</h3><h3>熙熙攘攘</h3><h3>霓虹燈彩</h3><h3>還有</h3><h3>詩和未來</h3> <h3>光華璀璨,美輪美奐</h3> <h3>心若年輕,何懼歲月催人老?</h3> <h3>是我嗎?哈哈</h3> <h3>不夜之魅</h3> <h3>大明宮遺址公園只是回賓館的路上匆匆而過,沒有拍我們四個人的照片</h3> <h3>盛唐時期“千宮之宮”的大明宮,如今成國家遺址公園</h3> <h3>大明宮遺址公園立著多種多樣的銅鏡雕塑</h3> <h3>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lt;/h3> <h3>追夢之月光</h3> <h3>公園里有山有水,漂亮極了</h3> <h3>阿房宮、未央宮、大明宮、芙蓉園……都已經(jīng)成為傳說;周幽王、秦始皇、漢武帝、唐明皇……不過滄海一粟,誰都抵擋不住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曾經(jīng)屬于他們的王朝也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不變的是西安這片沉默的土地,依舊用她最寬廣的胸膛包容著數(shù)千年的滄桑。</h3> <h3>各種美食的誘惑,原始田園風光旖旎,遠眺或者登高,氣勢恢宏的場景讓人由衷贊嘆。歡歌笑語中渾然不覺的辛苦,酷暑的考驗,時間過得很慢又很快,除了開心和快樂,沒有更好的選擇,在路上,莫辜負最好的時光,莫錯過最快樂的伙伴。但愿我們N年后拿出照片,來回憶來想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