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瀨戶內(nèi)海是位于日本本州、四國和九州之間狹長的一條海峽,面積19500平方公里,氣候溫暖少雨,自古以來作為交通的大動脈起著重要作用。各種船只往來于島嶼之間,連接著各個島嶼間的固有文化和美麗的風景。</h1><h1>我將漫旅瀨戶內(nèi)海,帶著一顆從容的心去體驗各島嶼的藝術館、美術館、頗具家庭氛圍的美食店、鄉(xiāng)村民宿,靜靜享受另一種生活之美,旅行 = 藝術 = 生活</h1> <h1>8天行程:上海 -- 高松市 -- 小豆島 -- 高松市 -- 直島 -- 玉野市 -- 倉敷奧特萊斯 -- 高松市 -- 上海<br /></h1><h1>從上海出發(fā)飛行約兩小時抵達高松市。到達高松我看到的第一個藝術作品,是日本知名藝術家大巻伸嗣的代表作,兩個高達8米的彩色柱,氣勢非凡的佇立于高松港。<br /></h1> <h1>乘琴電去"仏生山溫泉"</h1> <h1>建于1968年的仏生山溫泉,后被岡生平大師改造成摩登簡約的風格, 從外表看像一座藝術館,完全顛覆了你對一般溫泉和澡堂的想像。</h1> <h1>這里被稱為"50米圖書館"</h1> <h1>泡溫泉后可以在這里休息、看書</h1> <h1>浜海道居酒屋 · 晚餐</h1> <h1>海膽、蟹斗、牡丹蝦、海螺,之鮮之美~</h1> <h1>酒足飯飽,散步回酒店</h1><h1>高松城</h1> <h1>高松港</h1> <h1>清晨從高松港坐渡輪去小豆島,渡輪行駛在波光粼粼,靜謐美麗的瀨戶內(nèi)海上……</h1> <h1>船動風起,坐在甲板椅上眺望海面的光,我的內(nèi)心也跟著平靜起來,總覺得比起繁華的東京和大阪,心靈深處要安放在這種小地方才有味道。</h1> <h1>行駛1小時到達小豆島,??客燎f港,一下船就看到韓國藝術家崔正化的雕塑作品 "太陽的饋贈",作品用小豆島盛產(chǎn)的橄欖為創(chuàng)作來源,在港口設置一個金色橄欖葉花環(huán),葉子上還刻有島上孩子們的留言,表達對未來的夢想。</h1> <h1>小豆島是瀨戶三千個島嶼中第二大島。富饒的大自然,悠久的歷史,鄉(xiāng)土美食和傳統(tǒng)風俗,我將在這里感受她獨一無二的魅力,我想我會慢慢的愛上小豆島。</h1> <h1>石之繪手紙</h1> <h1>雕塑"赤之犬"</h1> <h1>小豆島最有名的是醬油,踏上小豆島聞到的不是咸咸的海風味,而是鮮鮮的醬油味。</h1> <h1>小豆島因盛產(chǎn)大豆和黑豆成為日本重要的醬油之鄉(xiāng),小豆島人愿意用三四年的時間來釀造一瓶醬油,在追求快節(jié)奏的時代很難想象。</h1><h1>《一得庵》專營各式醬油和醬料</h1> <h1>參觀丸金醬油紀念館</h1> <h1>最著名的丸金醬油,用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工藝制造醬油,我們參觀醬油制作全部過程,也嘗了各種味道的醬油。</h1> <h1>奶味濃郁的醬油冰淇淋,真是好吃到爆的醬油冰淇淋!<br /></h1> <h1>橄欖樹是香川縣的縣樹,也是小豆島著名的特產(chǎn)之一,因小豆島的氣候與地中海地區(qū)相似,所以日本引進的第一棵橄欖樹就種在小豆島上,也就有了橄欖公園。</h1> <h1>橄欖公園依山傍海風景美麗,這一區(qū)域的屋舍就散落在橄欖樹林里,游走橄欖公園,感受橄欖的歷史和魅力。</h1> <h1>面對廣闊無垠的瀨戶內(nèi)海,風景這邊獨好</h1> <h1>"幸福的橄欖色郵筒" 代表和平、安樂、智慧和勝利</h1> <h1>橄欖園是電影《魔女宅急便》攝影地,大風車前女兒拿著掃帚,跳躍著穿越進入《魔女宅急便》的原型里。</h1> <h1>希臘式風車<br /></h1> <h1>《橄欖枝下的攝政王》- 日本藝術家清水久和的作品,象征年輕與活力。</h1> <h1>《二十四只眼睛》電影村</h1><h1>作者壺井榮是小豆島最有名的作家,電影講述了一個女老師和12個孩子的美麗而質樸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備受大家的喜愛。為拍攝電影而建造的街道外景地,重現(xiàn)了海島小魚村的風貌。</h1> <h1>《二十四只眼睛》場景</h1> <h1>晚餐在"味彩"餐廳,天婦羅、醬拌黃瓜和有濃郁上海本幫味的紅燒魚。<br /></h1> <h1>清晨,我獨行高見山森林??????運動公園</h1> <h1>游覽《小豆島之戀》</h1> <h1>《小豆島之戀》一座精致的大竹屋,由臺灣著名裝置藝術家王文志設計,他聯(lián)合臺灣技術團隊和當?shù)厝?,用約5000根竹子共同編制完成。</h1> <h1>陽光透過竹片灑落在竹屋內(nèi),會有一片亮燦燦的光點,非常夢幻</h1> <h1>"中山千枚田" 以湯船名水為水源,延伸到陡峭山腹中,800多個大小梯田連在一起,像波浪一樣起伏被稱為"日本梯田百景"。<br /></h1> <h1>迷路街道 大約在680年前,土莊本町一帶的島主為了防止海盜的入侵,特意把這里的街道建得錯綜復雜,因而得名"迷路街道"。</h1> <h1>在迷路街道405CAFE歇腳</h1> <h1>初夏穿行于錯綜復雜的街巷,各色紫陽花相伴</h1> <h1>沿海徒步尋覓千年橄欖樹</h1> <h1>樹齡1000年的橄欖樹,2011年由日本"植物獵人"西畠清順從西班牙運回,種植在小豆島。</h1> <h1>天使之路 一條每天只會出現(xiàn)兩次的神秘之路,僅在退潮前后的三小時浮現(xiàn)于海面,一直通向對面的余島。小路只有100米長,兩邊沾附著青綠色的藻類,路面濕答答的。這路就是一個迷你版的法國"圣米歇爾山",潮漲則路沒,潮退則路出。</h1> <h1>山頂觀景臺上有個銅鐘,銅牌上刻有桂由美題字"戀人之圣地",據(jù)說敲響銅鐘會實現(xiàn)??愿望。</h1><h1>(桂由美-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h1> <h1>瀨戶內(nèi)海海水清澈,碧藍的海水配上沙洲若隱若現(xiàn),煞是好看。</h1> <h1>隨著夜幕降臨,小豆島都變得神秘夢幻起來,紫色與橙色的光線交相輝映~</h1> <h1>站在余島遠眺,璀璨的晚霞與群山、暮色融為一體</h1> <h1>詩情畫意<br /></h1> <h1>從小豆島回高松市,吃了咖喱牛肉烏冬面,高松最好的烏冬面店"鶴丸"晚上8點開門。</h1> <h1>高松乘渡輪去直島,直島是瀨戶內(nèi)海最文藝的一個島,渡輪抵達直島,登上直島宮浦港,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座藝術車站《海の站》,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wèi)共同設計。<br /></h1><h1>世界建筑界最高的"普立茲克建筑獎"評委主席說這建筑"纖細而有力,確定而柔韌。"</h1> <h1>《海の站》除了一些鏡子之外,沒有任何墻體,這些鏡子將海面的風景映照于中,使整個空間充滿透明感,這就是妹島和世的建筑風格,簡約、冷靜、精致。</h1> <h1>直島在瀨戶內(nèi)海地勢高起的海岬上,環(huán)境純潔、大海浩瀚、陽光充沛、景色優(yōu)美。</h1><h1>直島擁有瀨戶內(nèi)海標志性的黃南瓜和優(yōu)秀的博物館與藝術裝置,是每一位來到瀨戶內(nèi)海旅行的人都會選擇的目的地。英國著名旅游雜志《旅行家》曾評選該島為"世界上最值得旅游的7個文化名勝"之一。</h1><h1>我們?nèi)胱‰x宮浦港很近的民宿,</h1><h1>古樸村落,讓人沉浸</h1> <h1>在燒杉原木屋旁休憩,愜意</h1> <h1>絕對的好咖啡,老板岡山人</h1> <h1>赤南瓜 - 草間彌生</h1><h1>創(chuàng)作于2006年赤南瓜,被安置在宮浦港邊,瓜身的部分波點是敞開的,人可以進出南瓜殼,一個互動感超強的公共藝術。</h1><h1>草間彌生這樣形容這個作品:"當太陽的紅色光芒往宇宙的盡頭探索,最后的化身就是直島上海中的赤南瓜。"</h1> <h1>赤南瓜內(nèi),光影世界更美妙!</h1> <h1>黃南瓜 - 草間彌生</h1><h1>1994年制作在直島的廢棄小碼頭上。陽光下黃南瓜顯得非常立體,仿佛漂浮在海面上。</h1> <h1>直島亭 - 藤本壯介</h1><h1>建筑內(nèi)部沒有任何柱子支撐,全由大約250塊不銹鋼網(wǎng)相互連接而成。白天通體半透明,如結晶體般閃著光輝。</h1> <h1>夜幕降臨,直島亭在夜色中姿態(tài)變化莫測,如夢似幻。<br /></h1> <h1>乘公車去李禹煥美術館,美術館建筑由安藤忠雄設計。</h1> <h1>李禹煥是韓國藝術家,他的作品充分利用了"點·線·面"的精巧構思,值得我們駐足觀賞</h1> <h1>安藤忠雄的美術館位于瀨戶內(nèi)海國家公園中,為了不破壞公園生態(tài),安藤忠雄將美術館近70%的建筑深入地下,并沿山丘坡度修建了入口,完美地將美術館融入到周圍的自然景色之中。</h1> <h1>俯瞰整座美術館,形如散落的七巧板(網(wǎng)絡圖片)</h1> <h1>美術館入口的小徑一側,有一片睡蓮,引領我走進地中博物館,走進安藤忠雄的建筑光影間,走進莫奈的幻妙色彩中。</h1> <h1>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建筑師</h1><h1>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筑,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guī)科班教育的他,開創(chuàng)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筑大師之一。</h1> <h1>安藤忠雄的整體建筑風格以灰色調(diào)為主,充分利用自然光與空曠的室內(nèi)環(huán)境與幾何線條,營造一種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美。</h1><h1>美術館內(nèi)不能拍照(網(wǎng)絡圖片)</h1> <h1>地中美術館內(nèi),美國藝術家瓦爾特·德·瑪利亞的作品《時間、永恒、沒空》,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具有嚴謹尺寸的作品空間,并在空間安置一個直徑2.2米的球體和27座鍍金的木制雕刻。展廳的入口位于東側,從日出到日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品的光影時時刻刻發(fā)生著變化。</h1> <h1>宮浦六區(qū) - 西沢大良的作品</h1> <h1>本村港碼頭 - 妹島和世和西澤立偉作品</h1> <h1>"家計劃"起源是由于直島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出外謀生,一些老人就捐獻出了自己的老房子,搬到交通更加便利的地方,于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將廢棄的房子改造成一個個獨立藝術裝置的藝術之家項目。</h1> <h1>直島大廳 - 建筑師三分一博志 </h1><h1>"家計劃"之一,三分之一博志花了兩年時間研究直島的風向、水文、光線,最終設計了這個有風洞的歇山式屋頂,并且讓建筑的一半,都埋在了地下。這建筑被冠以最佳公共建筑的稱號,成為當?shù)鼐用裼脕砼e辦聚會等活動的場所。(網(wǎng)絡圖片)</h1> <h1>角屋 - 宮島達男</h1><h1>"家計劃"之一,建筑有200年歷史了,藝術家宮島達男將原為榻榻米的地面挖成了一個注水淺坑,里面放了125個數(shù)字LED燈,以不同頻率倒計時。這些LED燈都是由島民自己調(diào)節(jié)的,表達了每個人心中時間的不同。</h1><h1>(網(wǎng)絡圖片)</h1> <h1>石橋 - 千住博</h1><h1>"家計劃"之一,由房齡約100年的民房正屋與倉庫改建后完成作品。</h1> <h1>南寺 - 安藤忠雄</h1><h1>"家計劃"之一,南寺是由安藤忠雄專門為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的作品"月之暗面"建造的。</h1><h1>南寺是一棟沒有窗戶的建筑,進入的瞬間就淹沒在黑暗中,我們聽著工作人員的輕聲提示,貼著墻小步挪動,摸到凳子,坐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前方出現(xiàn)了點點朦朧的光,其實光一直都在,要適應了黑暗才能感覺出來,參觀過程很覺奇妙,有一種獨享空間的感覺。<br /></h1><h1>詹姆斯·特瑞爾1943年出生于美國洛杉磯,是當今全世界最受尊敬、最熱門,也最神秘的藝術家之一。特瑞爾善于使用"光與空間"作為媒介,來表現(xiàn)與探索人們對于感知、感官刺激、空間轉換的視覺與心理反應。</h1> <h1>護王神社 - 杉本博司</h1><h1>"家計劃"之一,杉本博司對江戶時代以來祭祀的神社進行設計和改建。地下的石室通過玻璃階梯與正殿相連,使地上的光線可以照射進來,正殿和參拜堂可隨時參觀、參拜。</h1> <h1>地下梯(網(wǎng)絡圖片)</h1> <h1>看了地下梯轉身,又見主的神光?。ňW(wǎng)絡圖片)</h1> <h1>牙醫(yī) - 大竹伸朗</h1><h1>"家計劃"之一,大竹伸朗將曾經(jīng)的牙科醫(yī)院兼住宅建筑整體進行了作品化。室內(nèi)外拼貼了多種物品、廢舊材料、招牌、霓虹管等,創(chuàng)造出模糊朦朧的空間感。</h1> <h1>直島錢湯 - 大竹伸朗</h1><h1>他把一個普通的澡堂,改造成了一個"藝術澡堂",他充分利用島上廢棄工業(yè)產(chǎn)品、建材、船板、瓷磚,打造了瀨戶內(nèi)海上的南太平洋島國風情??腿丝梢砸贿呄丛?,一邊欣賞這里的獨特設計。從外觀上看它顏色非常鮮艷,主要的顏色是綠色,還有很多漂亮的瓷磚,側面看墻上有一個藍色的船底,掩藏在頗具東南亞風情的植物叢中。</h1><h1>瀨戶內(nèi)海跳島藝術之旅圓滿結束</h1> <h1>從直島乘船20分鐘到玉野市的宇野港,玉野JR車站一個作品車站<br /></h1> <h1>《舟底的記憶 》- 小澤敦志,他利用廢棄的日本軍艦船錨和瑞士船的螺旋漿,組合成巨型作品。</h1> <h1>《玉野黑毛豬》- 小澤敦志</h1><h1>由收集來的空飲料罐和寶特瓶等垃圾,以及居民家庭不要的廢棄物制作而成。</h1> <h1>《奔向終點的前方》- 小澤敦志</h1><h1>將棄置自行車藝術化,從而改造為全新的自行車??勺赓U,在玉野市騎行。</h1> <h1>旅途接近尾聲,我倆在宇野JR站為瀨戶內(nèi)海2019年國際藝術祭做宣傳。</h1><h1>搭乘 La Malle Setouchi 參加瀨戶內(nèi)海的國際藝術祭</h1> <h1>玉野乘火車到倉敷奧特萊斯,下午乘火車到高松</h1> <h1>面對大海?? · 高松</h1> <h1>烤肉店晚餐,牛肉刺身、烤牛舌、烤5A牛肉,濃濃的梅酒醉人!</h1> <h1>瀨戶內(nèi)海藝術之旅已過去一段日子,但是每每念及,仍感概萬千。</h1><h1>直島、小豆島,將藝術恰如其分地融入日常生活,人與藝術、自然和諧相處,讓人感動!在那里你會放下在喧囂城市中的煩躁,安靜地在藝術環(huán)境中生活,個中的愜意感覺真的很難忘卻。 </h1><h1> </h1><h1> ~ 全文完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