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步頻,步幅,配速三者之間是正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即不同的訓(xùn)練內(nèi)容隨著配速的提高步頻和步幅都是相應(yīng)增加的)例如,步頻的合理區(qū)間是160到200,有氧慢跑步頻160左右——馬拉松配速跑180黃金步頻——間歇跑沖刺跑步頻可達到200及以上。此處劃重點:配速越快,步頻越高,步幅越大。通過科學(xué)訓(xùn)練,步頻和步幅都可以提高,但是耐力運動步頻并非越高越好,目前公認的馬拉松黃金步頻是180!</h3> <h3>步幅因人而異,取決于身高但不局限于身高,因為隨著各項跑步能力的逐步提升,每個人的自然步幅都可以達到并超過自己的身高!例如:基普喬格身高167cm,去年柏林馬拉松的平均步幅是191cm;鄙人身高160cm,理論上講我也可以比肩喬神的步幅!</h3> <h3>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此處需要對自然步幅詳加闡述。自然步幅即人體在最自然的跑動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步幅。不有意小碎步,也不刻意跨大步。另外,觸地時間,送髖的意識,腰腹力量,髖部的靈活度,小腿提拉度,腳踝的力量和彈性等也直接影響自然步幅的大小。</h3> <h3>2018/6/10蘭州馬拉松</h3> <h3>2018/11/4南京馬拉松</h3> <h3>2019/3/31重慶馬拉松</h3> <h3>近期線上10km比賽</h3> <h3>鄙人目前的萬米PB38分鐘,平均步幅干到了150cm。不到一年的時間,隨著各項跑步能力的不斷提升,從117cm——150cm,我的步幅確實在逐漸增大。步頻貌似很不理想,原因是我的各項能力還有待繼續(xù)提升,按照步頻步幅正相關(guān)增長的規(guī)律,步幅超過身高指日可待!而事實是當(dāng)我沖刺跑時步頻也可以達到190左右,同時步幅估計也已經(jīng)超過160cm了!只是目前我的能力還不足以維持跑完42.195km罷了!</h3> <h3>初跑者其實不需要關(guān)心自己的步頻和步幅,只要自始至終堅持做好怎么舒服怎么來就OK了,前面已經(jīng)說過,不有意小碎步,不刻意跨大步。隨著各項跑步能力的逐漸提升,步幅會持續(xù)增大,步頻也會逐漸趨于合理。</h3> <h3>最后,再給初跑者一個友好忠告,國內(nèi)跑圈有一種叫作“小步快頻”的毒瘤跑法,這個萬萬不能學(xué),“小步快頻”的危害一言難盡,以后有時間了詳細闡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