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黃兗山爬游記

與光同塵

<h3><b>  黃兗(音zhi)山,我是在百度上看到這個名字的。涇縣第一高峰。海拔1174.8米,整個華東地區(qū)也是海拔比較高的山了。在我心里先入為主的印象其實是黃子山。估計這種誤傳首先源于本地人平舌音翹舌音不分的傳統(tǒng)文化???,很多以訛傳訛的故事就是這樣發(fā)生的吧。</b></h3><h3><b> 去年就仿佛聽見有人建議去黃子山玩。沒太在意。上一周(4月27號)去涇縣孤峰油紙傘廠玩,就有朋友發(fā)鏈接介紹黃子山杜鵑花開的文章,推薦我去。于是百度一下,發(fā)現(xiàn)山很高,半天不行,再加上27號主體行程沒安排,半天時間不夠就算了。然而圖片已經(jīng)讓我心向往之。</b></h3> <h3><b>  去涇縣當(dāng)天晚上,同去的王寧就發(fā)了這個視頻說是她辦公室小胡當(dāng)天去親自拍攝的。</b></h3><h3><b> 我一看就驚呆了。霧靄中的絢爛的花映紅整個山頭,呼嘯的山風(fēng),清脆的鳥鳴,山頂俯瞰的村莊田野……每一個點都是一個鼓點,清楚的敲擊著我心中的鼓面……</b></h3><h3><b> 16年開始我就念念不忘的湯公山高山杜鵑,被我一年一年的錯過了花開花落的時間,在看到這個視頻之時讓我下定決心今年一定得去看一次杜鵑花開。為什么?</b></h3><h3><b> 那人在花海之中令人震撼的大片泣血杜鵑,是我兒時對花朵美麗的全部想象,于今她們在高山之巔安靜的笑臉,就是“我在高崗上向下望”的聲聲入耳的召喚……</b></h3><h3><b> 我告訴自己,那兒凌絕頂那兒看花開,那兒就是和唯美春天的一場盛大約會??!</b></h3><h3><b> 我一定得去!</b></h3> <h1><br></h1><h1> 為了行程不因為不識路被耽誤,星期天補上周四的課時,我上完了課就去樓上找小胡。得到路線圖的文字說明:&nbsp;&nbsp;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zhèn),黃田唐村前頭山,想來的直接到榔橋鎮(zhèn),紅綠燈十字路口向東直走1200米,有條上山的岔路口,有路標(biāo)指示牌(黃子山歡迎你)直走3公里停車上山。</h1><h1> 然后知道了上面的視頻其實不是他拍的而是去年別人拍的。</h1><h1> 咨詢上山的路,他說:把車開到一個土停車場,就能看到指示牌。然后向東北方向,有蕪湖足跡戶外運動者系的絲帶指示上山的路――主要是<b><font color="#b04fbb">羊腸小路</font></b>。并且強調(diào)上山的路有幾處很難走一定要手腳并用。最好買登山杖拄著助力上山,并且預(yù)估時間,從停車場穿竹林到正式登山點要40分鐘,爬山兩個半小時。所以一定要早,最好在8點之前就到停車場。</h1><h1> 至于路線,五一人多。肯定不成問題,而且只要上去了就能看到花開,因為高山花期是5月中上旬……</h1><h3></h3><h1> 聽得我熱血沸騰,爬山的艱難我認(rèn)為我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山上能看到――杜鵑花??。</h1> <h1> ?。ㄟ@圖片是探路手機拍攝咨詢小胡用的)</h1><h1> 想來的人不少。但是最終能結(jié)伴而來的是我們師范同學(xué)我們寢室長14一家:包括她漂亮的女兒。另外是她妹妹妹夫四人。</h1><h1> 鑒于爬山的時間,我向14強調(diào)了登山的難度及其中飯解決的方式。至于我自己只覺得爬――不是問題,只要有人爬上去,我就一定能。中餐有點麻煩,背了相機就不愿背水和零食。不過因為渴望遠(yuǎn)方的山花爛漫的詩意,這也不是問題:帶了一袋六個法瑞滋面包,一根黃瓜,一個蘋果,一些小西紅柿??,兩個澳柑,水陽干子買了沒帶;加上一瓶礦泉水一瓶早起的綠茶水。說起來不多,拎起來已經(jīng)很重了。</h1><h1> 5月2日大家如約出發(fā)了:6點半從宣城出發(fā)。兩輛車8個人,宛陵湖邊匯合然后一路到?jīng)芸h廊橋鎮(zhèn)。到了鎮(zhèn)上,隔著車窗玻璃,向東就看到青山巍峨綿延,絕對高度明顯遠(yuǎn)遠(yuǎn)高于敬亭山。這種相對高度的仰視也讓我想起了青藏高原上橫亙的綿綿大山,只是那邊的山要么為雪白頭,要么袒露胸懷迎接藍天溫柔深沉的目光的撫摸。而這兒的山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悠悠情懷潛藏,青青衣袂層裹。</h1><h1> 計劃中可見的廊橋鎮(zhèn)唯一的紅綠燈也很快出現(xiàn)。 紅綠燈向東或者左拐進去,――進入鄉(xiāng)村稻田農(nóng)舍區(qū)域。再開車3公里――沒概念,但是看到一條路分岔,右拐直開。泥巴路越來越窄,越過稻田進入竹林,看不到人家。沒看到牌子,心里有點著急:路上既無游客又無農(nóng)人?難道有誤?</h1><h1> 我叫停了車。下來往前探路,拍下竹林中的路的圖片發(fā)給小胡并問他:這樣走對不對?得到肯定的答復(fù)。透過路邊的竹林又隱約看到人家,心定了。電話招呼后面的車開上來。果然土停車場一會兒就到了,到了才看到土停車場上已經(jīng)有五六輛車了。再回頭后面又有幾輛車跟上來了。幸虧來得略早,不然后面的車再進來停車已經(jīng)有問題了。</h1> <h3><b>  土停車場邊看到那塊指示登山的牌子,看到上面寫的是山名關(guān)鍵字:兗音zhi的寫法卻是當(dāng)?shù)厝说膶懛?,“山”下面是個“兌,”只是“口”上面是個倒八字要順過來。</b></h3><h3><b> 漲知識了。我看著那個字想。</b></h3><h3><b> 然后提醒大家這是沒開發(fā)的“野”山,最好在這兒唱一下旅途的歌。停車場邊有幾戶人家,有一家貌似廢棄了。</b></h3><h3><b> 等大家依次唱歌完畢。不知從哪兒竟然冒出來好幾撥人。中間一個30來歲的帶著帽子也拿著毛巾的女子很了解情況似的告訴我們最好找一個人帶路,我問她多少錢一次。她竟然澀澀的笑了說不知道。我說你也是游客,她又否認(rèn)了,――后來路途中有人說她是當(dāng)?shù)卮謇锱刹俊?lt;/b></h3><h3><b> 想來跟著她后面走應(yīng)該沒有問題吧。</b></h3><h3><b> 下午五點多下來時,我們又在這邊相逢,相逢一笑時,我就沒話找話:美女,你中途怎么把我們甩了?害我們差點下不了山……美女又現(xiàn)出早晨初見時的微笑:――我――不是有意甩你們,――我――我不是想甩你們的……</b></h3><h3><b> ――嘖嘖,涇縣“鬼子”中竟也有如此淳樸的鬼子啊。</b></h3> <h3><b>  “走過竹林樹林”就到正式爬山的地方了。我記著小胡的話。</b></h3><h3><b> 幾戶人家的后面就是毛竹林。茂竹修竹泛著新春的光澤,已經(jīng)升起來的早晨8點半以后的不急不躁的陽光的光芒穿過婆娑枝葉,讓竹林明明暗暗的光影交織出一首簡單質(zhì)樸的歌。竹林不密不疏,讓我很是訝異:是自然的選擇還是人工的選擇?春天新出的竹筍依然是竹筍模樣的也不多。一棵一棵高大的毛竹的腳下偶爾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不知是對游客還是對著她們依偎的竹子不停的閃閃眼,很像小時候不曾出過遠(yuǎn)門的我看到有客人來時的樣子。</b></h3><h3><b> 竹林清風(fēng),吹起竹韻清揚婉兮?抬起頭只敢飛快的望一望竹葉縫隙中湛藍湛藍的天空。</b></h3><h3><b> 我不敢放任自己的思緒。因為腳下厚厚的枯竹葉,踩起來柔柔軟軟,沙沙作響。這路讓我非常警惕,平路還好,只要略有上坡,這枯而不碎的竹葉路會非常滑。</b></h3><h3><b> 果然,有人走著走著就一滑。</b></h3><h3></h3><h3></h3><h3><b> 我們同行8人沒有一個帶登山杖。竹林雖然擋住了視線??墒峭\噲鎏ь^掉冠的感覺讓我們都意識到最好找一根樹枝竹枝做拐杖。這片毛竹林里好像拐杖不好找。</b></h3><h3><br></h3> <h3><b>  沉下心來走竹林路。聽身邊同伴說竹子這幾年價格的漲落:“前幾年還好,一根粗大的毛竹能換幾十塊錢……這兩年人工費暴漲,一根竹子賣到手的錢也多了……”走著走著竟然就很快走出竹林,來到高大樹木低矮的灌木交雜同擁的一條路上了。</b></h3><h3><b> 于是濃濃淡淡的香氣便隨之而來??墒锹愤呑畛R姷膮s是秋天田野上野菊花似的一種黃色的花。我不能準(zhǔn)確辨析到底是什么花什么香氣,不過我盡情的聳吸鼻子,感受這大自然的芬芳。有人說這兒夾雜著野蘭花的香,我只覺著這條路上的氛圍極似99年春天我去柏尖山里玩的感觸:不僅花香幽幽,還有流水潺潺??墒菂s又看不到流水。</b></h3><h3><b>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不知這密密的樹林里有多少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心里想著,走著走著時就看到一道清泉穿過眼前的路上,在路邊還有一個清清的水凼。禁不住讓我蹲下來洗洗手,這時傳來的一陣鳥鳴又讓人不禁抬頭追尋藍天下的那鳥兒的蹤影。</b></h3><h3><b><br></b></h3><h3><b> 大片的毛竹林雖然不見,可是路邊一些野竹筍子卻在我們腳邊憨憨的列隊歡迎行人。讓幾個勤勞的資深美女禁不住彎腰去扳筍子。</b></h3><h3><b> 春風(fēng)拂過的山野小路上有著我這種鄉(xiāng)下人的人生親切的記憶。所以我更喜歡的是這種讓思緒隨春風(fēng)撒歡的感覺(其實就是沒人家會過日子,懶????????????)所以對扳竹子的事就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帶袋子了嗎?山上很陡,一點點東西到時候都是累贅……??????</b></h3><h3><b> 說著時竟然在路漸寬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幾頭毛色油光水亮的黃牛。水牛的性子我是熟悉的,一般都比較老實厚道。黃牛卻并不熟悉,故此只敢和同行的小美女一樣拍照,卻并不敢摸它,也不敢喊別人撫摸它擺造型。心里暗暗揣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需要牛耕田了,這牛就是為了殺肉吃吧?一念至此,忽然覺得它們一生也挺不容易的……</b></h3><h3><b> 我記得小胡說樹上有蕪湖足跡戶外活動者留下的絲帶記號??墒菫楹我宦纷邅硪粋€沒見呢?</b></h3><h3><b> 不過前前后后人也挺多,還有當(dāng)?shù)嘏刹孔鰧?dǎo)游,我想路應(yīng)該不會有問題的。</b></h3><h3><b> 確實,上山的路是上山的路 ,這不是問題。問題是上山的路走了二十來分鐘的樣子以后,再向右一拐。路就越來越難走了。</b></h3> <h3><b>  越來越難走的山路越來越陡。走的時候必須伸手開始抓兩邊的樹木藤蔓。樹林很密,很高,看不到山的輪廓:不識此山真面目,只緣人在樹林中。幸好走在這兒,人聲更多了起來,要是一個人心里可能因為樹林把自己淹沒而發(fā)怵。其實我仔細(xì)看看腳下,這兒沒有一條老路的痕跡,有的只是人們剛剛踩出的新鮮的痕跡。幸好可能是因為樹林密了,樹下面雜草不太多,不然讓人很恐懼雜草里藏??。</b></h3><h3><b> 不過草不多的缺點就是,腳下的路更多的是裸露的黑土,也許是前兩天下過雨,這黑泥路又陡又濕又滑??粗械娜艘粋€一個紛紛在兩邊尋枯枝斷木做拐杖,我也開始用眼睛掃描起來。后悔忽視了小胡的忠告,帶登山杖。不過好在還有亡羊補牢的機會。也算很幸運,一會兒我就找到了一根帶著枝葉的斑竹,前面頭子看上去被削掉了,尖尖的 ,枝葉還略微泛青??磥硭蝗藯壷貌痪猫D―應(yīng)該不易折斷。于是我拾起來,把小枝子能弄斷的盡量弄斷,讓它顯得不那么原始。然后就開始一只胳膊?著裝食物的袋子,那只手騰出來抓爬山得力的支撐點:――樹,藤子什么的;另一只手拄著拐杖撐勁,并把相機包盡量往背后背,不然晃在胸前很是擋事。同時,每走一步,都要找好落腳點,不然往下一滑,你就吃不了兜著走:不會一滑到山底,但是兩旁枝枝丫丫的小樹藤蔓會劃過你你的身體……就這樣彎腰駝背的向上之子形的蠕動前進,讓你緊張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看準(zhǔn)了走穩(wěn)了,不要摔一跤……直線向上的邁步會讓人幾步路就會氣喘吁吁……當(dāng)然身上早已經(jīng)是熱汗岑岑了。</b></h3><h3><b> 就這樣走了不知有多遠(yuǎn),我估計有20來分鐘,大家終于都堅持不住一起要休息了。我很想拿出相機,可是大家即時宿營的地,要么靠著樹,要么倚著石頭,我怕相機拿出來拍照一不小心摔一跤,把相機摔慘了。再加上樹木密密的,除了眼前幾個人什么也看不見就想想算了。</b></h3><h3><b> 同行的小美女落在后面已經(jīng)開始吃不消,開始吐槽打退堂鼓了。因為我專心致志爬山,她在后面怎么走真是沒注意,等我和她阿姨姨父們坐下來才發(fā)現(xiàn)她在老媽老爸一前一后的連拉帶拽又是哄又是鼓勁的情況下小美女才堅持著……</b></h3><h3><b> 走山路,忌諱的就是長時間逗留,讓人越來越不想動。于是坐著吃吃喝喝補充一下能量,等到14一家也上來了,略做停留我們又開始前進了。</b></h3><h3><b> 可是這種 路,只有越來越陡。必須手腳并用必須喘著氣走,似乎遙遙無盡頭!</b></h3><h3><b> 小胡不是明明說,特別手腳并用的只有一小段,其他地方拄著拐杖就可以了蠻?</b></h3><h3><b> 唉,我們走的肯定不是一條路,越來越陡的路讓我騰不出手來電話咨詢,只好硬著頭皮向前!向前?。?lt;/b></h3><h3><b> 忽然想起鄧小平的故事里,他和他女兒的對話――</b></h3><h3><b>鄧榕問:爸爸,長征時,你在做什么?</b></h3><h3><b>鄧小平:跟著走!</b></h3><h3><b>……</b></h3><h3><b> 現(xiàn)在我?guī)缀踬橘肷仙降淖藙荩€得用力拄杖牽藤的手都已經(jīng)覺著抓出老繭子的時候,我也只能告訴自己:跟著走,跟著走!</b><b>跟著走都能走過二萬五千里,何況這一座山呢?然</b><b>后讓那紅滿山頭的絢麗景象快速閃過腦際以便增加前行的動力!</b></h3><h3><b> 當(dāng)然一代偉人做的絕對不僅僅是“跟著走”。只是我這種凡人此時只能一個念頭一心一意――跟著走,否則后果我不敢設(shè)想。</b></h3><h3><b> 路一會兒窄得僅容一人通過,一會兒又覺得樹林里處處是路。</b></h3><h3><b> 這時一轉(zhuǎn)眼我看到了一只小狗??隨它主人也爬上來了。想起七七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不能如此強度大的走路了。很奇怪它主人是怎么想的,帶這么小的狗爬這么大的山。我停下來看著它經(jīng)過,并且友善的打招呼:“嗨,你好小白”――以貌取狗,覺得它應(yīng)該叫小白,可是卻沒力氣去搭訕主人它叫什么了。并趕緊取出手機留下一張圖片。</b></h3><h3><b> 老劉同學(xué)還嫌我話多。現(xiàn)在這邊爬山我只有羨慕嫉妒恨那些比我還話多的人了。因為“前者呼后者應(yīng)”的場景一直上演著!可是為什么我就只覺得說一個字都很累人呢?</b></h3><h3><b> 在我覺得吃不消時,同行的人也提出來再休息一下吧。</b></h3><h3><b> 這個正合我意。趕緊找地方,也不管是石頭是泥地,先坐下來再講吧。</b></h3> <h3><b>  就這樣休息后低頭向前向前的邁進,然后再休息再邁進了三次之后。終于眼前豁然開朗,走出密密的樹林來到一面依然陡峭卻是一片被樹林包圍的亂石灘了。</b></h3><h3><b> 這讓我心情為之一振。因為聽人說,穿過亂石灘,離盛開的杜鵑花就不遠(yuǎn)了。</b></h3><h3><b> 亂石灘的石頭大小不一,有大的有一米多見方的個厚度也有六七十公分,小的就是河底的鵝卵石,不過最多的是個頭在一兩尺見方,厚度是幾公分到幾十公分的石頭。超大的也有,不多。</b></h3><h3><b> 石頭顏色發(fā)黑。黑,在我眼里就是時光的沉淀的結(jié)果了。聽講這石頭成灘已經(jīng)有上萬年的歷史。對于我這種地理知識――當(dāng)然不僅是地理知識――欠缺的人,很難想象n萬年前那是一場怎樣山崩地裂的山體滑坡事故。沒有這次事故之前,這兒的山是不是最高呢?能有多高呢?</b></h3><h3><b> 不過大自然既然選擇了她以海拔1174.8米的高度挺立在華東地帶,自然這就是最合適的高度??!不是嗎?</b></h3> <h3><b>  現(xiàn)在當(dāng)我站在這滿載著遠(yuǎn)古歷史記憶的石頭面前時,我看不到歷史的風(fēng)煙。我能看到的是一批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穿著花花綠綠衣服正散布在石頭灘的表面。</b></h3><h3><b> 一座未開發(fā)的“野”山啊,竟然也能見到這么多人。尤其是看到一些穿裙子的資深美女們,一些明顯年齡已是花甲之年的背單反相機的大爺大媽們在那兒或擺拍或休息或攀爬。頓時精神大震,</b><b>我就直接問自己:看看,他們都爬到你前面去了,你還擔(dān)心什么?你還爬不上去?</b></h3><h3><b></b><b> 這時耳邊還傳來抖音視頻常見的音樂聲:天上飛得是什么?鳥兒還是云朵?……花開的時候你就來看看我……我是一個好姑娘,哪個伙子不愛我……嘖嘖,這時聽到抖音咋覺得那么刺耳又好笑呢?循聲望去,只見這兒一簇那兒一群,正在表演著我非常熟悉的抖音里大媽拍照的經(jīng)典動作:唱歌揮手,或抖動絲巾,甚至一個方向翹腳……我不得不佩服,不得不羨慕嫉妒恨,我真是太笨了:我做事總是目標(biāo)單一,不敢兼及其他。這個地方,我只能顧念自己的安全。</b></h3><h3><b> 所以身邊的熱鬧我也不再多看,我只是暗暗的告訴自己――我肯定能爬上去!</b></h3><h3><b> 只是我必須由爬山坡的模式快速適應(yīng)爬石頭灘的模式。 這兒坡度目測一下,估計有的地方可達60度,一般地方至少也是40度以上。</b></h3><h3><b> 首先拐杖依然需要,但是動作必須更慢。不然你扎到石頭縫隙里拐棍,等你腳上去了,你回頭以為像泥巴地一樣抽出柺棍就走,可是不好,拐棍竟然抽不出來!如果你此時身體重心不穩(wěn),你就慘了。我就親自在后面幫一個人拔拐杖。</b></h3><h3><b> 其二,在石頭灘上行進,非??简炐拥馁|(zhì)量腳的力量。如果鞋子不好,不僅打滑而且容易崴腳。所以速度必須放慢,一步一步看準(zhǔn)地方去走。</b></h3><h3><b> 其三,你以為萬年前就有的石頭灘的石頭應(yīng)該不會再發(fā)生山體滑坡,這個想法也許是對的,可是一些石頭前面人在手腳并用的攀爬中卻極容易蹬的它們失去方向,然后不斷向下方滾落。所以前后距離不能太近,更不能在一條直線上,否則在陡峭的石頭灘上,滾落的石頭你就是看著它砸向你,你都跑不走,因為你每安全的走一步都是需要時間的。在被幾個小石頭飛快下落砸了我的腿,讓我感覺生疼之后,我閃到石頭灘靠樹林的附近行走。</b></h3><h3><b> 其四,這兒爬山,一定要有意識的走S形路線,否則會讓你用力過度。</b></h3><h3><b> 其五,在石頭灘上像我背相機俯身向前,相機危險。一定盡量把相機放在身后。</b></h3><h3><b> 不過和剛剛爬過的樹林里的路相比,這兒你可以隨便找一塊略微大一點的石頭坐坐。</b></h3><h3><b> 所以我爬了一會石頭灘,找到適應(yīng)爬石頭灘的感覺后就找一塊表面平坦一點的石頭,用手推推是否堅牢,確定堅牢,再看看幾米幾十米之外人家都坐得挺好。這才放下胳膊上重重的負(fù)擔(dān)也坐下來。</b></h3><h3><b> 也是等等14一家。前面她家老二老三們也坐下來了。</b></h3><h3><b> </b></h3> <h3><b>  真正的坐下才發(fā)覺石看上去亂石縱橫的地方,一塊一塊的石頭之間是以最恰當(dāng)?shù)姆绞浇M合著。猶如我們農(nóng)村用石頭碼出的房子墻裙。他們用看上去疏離其實又互相支撐的方式在這片山坡上才立足高處,看風(fēng)云變幻,看滄海桑田。曾經(jīng)它們一定覆蓋了這山坡上的一切樹木花草,而今歲月變遷,它們終于也能在找好自己的立足點之后,溫柔以待那些花草樹木的愿望,側(cè)身為那些生命力頑強的草木留出看藍天白云的空間。</b></h3><h3><b> 坐下之后,放下手中的包。我才正式拿出相機拍攝。照片似乎呈現(xiàn)不出山勢的險峻挺拔的氣勢,也不能展現(xiàn)石頭灘滄桑傲然氣概。</b></h3><h3><b> 不過我知道這兒海拔已經(jīng)有一定高度了,因為向下看,已經(jīng)是樹林掩映的村莊,呈梯田狀的水田在霧靄中呈現(xiàn)出全貌。讓我不由自主深呼吸,不由自主仰望藍天,想看看是不是自己已經(jīng)站在白云流浪的地方了。</b></h3><h3><b> 看看手機上的時間,發(fā)現(xiàn)從停車場到這兒我們已經(jīng)用時100分鐘了,此時已經(jīng)是10點20了。</b></h3><h3><b> 為了視野更開闊一點,我又用最快的速度向上,向上……然后停下來發(fā)了既能顯示亂石灘坡度游客基本面貌的朋友圈??此時已經(jīng)是十點四十七分了。?????????</b></h3> <h3><b>  </b><b> 等看到14一家也來到亂石灘。我就又起身向前。</b><b>那樣走走停停,我盡量跟著14家的老二夫婦。</b></h3><h3><b> 終于爬著爬著。石灘寬度降低,然后越來越窄,窄成一條路再次進入密林。我知道,亂石灘,我已經(jīng)走過了。</b></h3><h3><b> 回望下面,竟然看不到亂石灘的起點。我心里想想,估計這亂石灘有四五百米。</b></h3><h3><b> 進入密林的路又是有陡又滑。好在不太長,就到了山脊之上。更讓人興奮的是一株株高過我頭頂?shù)囊粎矃捕霹N花開始在路邊歡迎我們的到來了??。</b></h3><h3><b> 可是杜鵑花樹很精神,而花朵已經(jīng)是綠肥紅消了,山頂上面應(yīng)該和這兒不一樣吧?</b></h3> <h3><b>  如果航拍山脊是一定瘦削的??墒菍τ跁r不時可以兩個人相讓不困難山脊的路,我已經(jīng)覺得太好了,因為坡度不似那山坡陡滑。</b></h3><h3><b> 不過有幾個地方,依然是非常危險。上行下行的人,只能讓一人通過。而且坡度近似垂直,好在不長。</b></h3> <h3><b>  山脊上的行走,在越來越難時終于眼前豁然開朗了。終于不再是一抬頭只見疏條交映。而是鯽魚背似的山梁,上面零零散散的散立著先上來的人,也有的三五成群的在一塊稍微開闊的可以容幾個人并排走的有二三十米長的地方坐著自助用餐自拍什么的。</b></h3><h3><b> 到了!到了!到了山頭上啦!</b></h3><h3><b> 這聲音讓人頓時精神大震:哇哦,那最美的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呢?</b></h3><h3><b> 哇哦!我希望拍視頻時也能發(fā)出的快樂的尖叫沒有上演。山頭一叢一叢的映山紅樹有的密密匝匝并立,有的一株株顯示個性式的獨立山風(fēng)中……只是只有仔細(xì)看,才能尋到一朵一朵的花??,更多的是繁華落盡,花蕊猶存卻也半折斷,一片一片的殘紅或掛在樹上或落在樹下……我又錯過花開了!一年一年呀,無緣的我不是來得太早就是來得太遲?這就是一般人的共有的宿命吧?</b></h3><h3><b> 向兩邊的山頭看過去。西南邊的山頭就是在路上我向下來的人打聽的主峰,我們腳下的是2號高峰。目測2號高峰下去再爬上去應(yīng)該要30分鐘至一個鐘頭。看山跑死馬,我已經(jīng)不會眼高手低了。對面的山頭看上去坡度高于45度,直覺接近頂峰的地方有60度。一條羊腸小道從山頂掛下來,上面趴著一些人。他們正抓著路邊的草樹慢慢的蠕動著。</b></h3><h3><b> 對面的杜鵑花樹上的花依然紅艷艷的,可是也許角度問題,和視頻里的滿屏花朵比起來顯得清朗的多。</b></h3><h3><b> 從腳下向東北方向延伸的山嶺上,一叢一叢的映山紅也是強打精神的艷麗著。</b></h3><h3><b> 真正的綠肥紅瘦??!</b></h3><h3><b> 不免遺憾。</b></h3><h3><b> 可是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b></h3> <h3><b>  當(dāng)我慢慢的小心走到2號峰的最高處時,我的眼前的世界頓時一覽眾山余了。滿山的映山紅雖然沒有像視頻中的映山紅那樣排山倒海的美得讓人喘不過氣??墒俏以谏焦壤锷磉厖s發(fā)現(xiàn)了更多品種的花朵,黃色的,白色的</b><b>和杜鵑花一起點</b><b>綴在綠色的海洋里,讓人看到煙雨江南滋潤的連綿的青山嫵媚動人心魄之處。</b></h3><h3><b> </b></h3> <h3><b>  而讓我只覺得此行無憾的卻是站在這山崗上在西南方向看到完全迥異于山下的風(fēng)景:藍天下,一道一道的蔥蘢樹木覆蓋的山嶺由近及遠(yuǎn),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青綠色讓人想到富春江山居圖之類中國畫的壯闊,焦?jié)庵氐逶O(shè)色的層次美。這些山嶺安靜的延伸著,不見其發(fā)端不見其終端,只在延伸中仿佛與天相接……“連綿的山崗百里長呀,巍巍聳起像屏障……”難道這首歌就是在這兒即景生情的開始了深情傳唱</b><b>?</b></h3><h3><b> 什么是氣勢磅礴什么是波瀾壯闊什么是秀美怡人,此時都不足以表達此時我用眼光真切觸摸的山之美!</b></h3><h3><b> 東北邊,遠(yuǎn)處天山一色,是純凈的鄉(xiāng)下炊煙的藍色。只是他們和腳下的山一起,仿佛商量過似的,都側(cè)身留出一片山谷平地,讓村莊得以矗立其上,讓高山流水得以滋養(yǎng)那些村莊如藝術(shù)大師們親手堆出的一盆盆匠心獨運的盆景。</b></h3><h3><b> 山環(huán)水繞,煙火人家。不知當(dāng)年這些人家里有沒有專門的獵人在農(nóng)閑時節(jié)專門跑到山上打獵?不知有沒有人專門也做《捕蛇者說》里的捕蛇者專門在山上捉那據(jù)說最毒的毒蛇五步龍?</b></h3><h3><b> 大山如此蒼莽,樹木如此茂盛。想來這山林里我今日足跡不能到之處,必然有紛披的古木自帶滄桑的記憶挺立在適合自己站立的位置看這兒人來人往吧?</b></h3><h3><b> 它的身邊又有著多少珍禽的目光隨他一起探詢著這些不是鄰居的喧嘩的訪客呢?</b></h3><h3><b> 它的身邊又有著什么樣的經(jīng)常造訪的鄰居呢?豺狼虎豹?野豬麋鹿?據(jù)說這些動物皖南山區(qū)都曾經(jīng)有過啊!</b></h3><h3><b></b><b> 站在山頂,仰望藍天俯瞰大地。清風(fēng)拂面,鳥聲清脆,在大山的天然氧吧里,不知名的清香更是在清風(fēng)鳥鳴中讓人倍覺神清氣爽!</b></h3> <h3><b>  不知為何,青山逶迤之間,讓我忽然想起了皖南事變。當(dāng)新四軍在槍林彈雨里突圍時,就沒有從茂林那邊跑到這邊來?</b></h3><h3><b> 如果跑過來了,這重重山嶺,高高樹木應(yīng)該是他們最好的護身符吧?</b></h3><h3><b> 可是等我回到學(xué)校時,和來過的同事阿bing探討這個問題時,他竟然說15年他來時就是山下一位老人接待的,并且描述了項英被捕的事情,以及一些新四軍戰(zhàn)士就是被趕到這邊山頭上遇害的故事。</b></h3><h3><b> 我目瞪口呆。我太無知了!身在皖南,對皖南這邊的歷史風(fēng)云卻并無具體的了解。</b></h3><h3><b> 可是此時冥冥之中就覺得那場血雨腥風(fēng)曾經(jīng)殃及到這滿山杜鵑。耳畔不由得響起那首歌“……嶺上開遍喲映山紅……”</b></h3> <h3><b>  一般去一個地方,我都會百度了解。到了當(dāng)?shù)丶磿r發(fā)幾張手機圖片或者視頻,并且顯示地點。也是到此一游的另一種記錄方式。</b></h3><h3><b> 在這山頂之上,我自然也是無比流連,先360度的無死角留影。然后想用抖音拍長一點的視頻做到此一游的紀(jì)念時,抖音竟然打不開。原來沒信號!</b></h3><h3><b> 可是站在山頭卻是聽見抖音里常見的音樂不斷??!同行的美女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有的地方有一點信號,有的地方一點信號沒有……</b></h3><h3><b> 或許我手機不好,或許我站得點都不對。 我就只能相機留影,用相機再在不同的地方拍幾段視頻。(這段抖音是后來下山后做出來的)</b></h3><h3><b> 這兒本來就是一處野山??!</b></h3><h3><b> 如是在2號峰的山頭跑了幾個來回,終于再度等來了14一家。</b></h3><h3><b> 等我想看看時間已經(jīng)快一點了。剛上來時因為眼睛受不了眼前景的誘惑,竟然沒有去統(tǒng)計上山耗時具體的數(shù)字。不過估計一下應(yīng)該是11點半以后。</b></h3><h3><b> 解決中餐吧。拿出餅干袋子,發(fā)現(xiàn)竟然像在西藏一樣,袋子因為山高空氣稀薄鼓鼓囊囊的了。把能吃的能喝的都拿出來,中餐我?guī)У牟欢?,他們不少。眼睛心靈被震撼之后,對吃我的要求不高:就是想吃點咸的,我?guī)У哪莻€面包餅干不想吃也沒吃。水果吃了,另外在14的無私幫助下,我發(fā)現(xiàn)烀熟的土豆很好吃。</b></h3> <h3><b>  考慮到“上山容易下山難”,再加上考慮到自身的體力,爬一號峰往返及逗留的時間。想著今年沒有遇到杜鵑花最繁華的表演,明年應(yīng)該還會再來,就決定放棄登頂。</b></h3><h3><b> 于是山頂盤桓逗留到快兩點了。我們一行八人就一起下山。此時亦有也在這邊停頓就返程的,也有從一號主峰下來的。</b></h3><h3><b> 大家沿原路返回。山脊這段路沒有多大問題。可是等到了從亂石灘爬上的路時,有人說從亂石灘下,太陡也危險。一直順著山脊走應(yīng)該好走一些,這是另外一條路。</b></h3><h3><b> 可是等到山脊線走完,我們眼前卻沒有路了。</b></h3><h3><b> 而接下去下山的路才是今天我們走過的路的最大考驗。</b></h3><h3><b> 沒有路!有人開始返回準(zhǔn)備走亂石灘下去??墒乔懊嬗腥撕坝新?。只要有路,我是堅決不想走回頭路的。我心里也很納悶的是:怎么山脊上有路,怎么走著走著后面就沒路了?而等我從沒路的地方硬生生沿著有人走過的不太明顯的痕跡下山終于再到一條魚貫山腰的羊腸路上時,我知道了今天我們一行數(shù)人正在實踐“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并深深真正體會到這句話所蘊含的哲理。</b></h3><h3> </h3> <h3><b>  我們下山的路,由同行的小杜在前面開道?;蛟S老家在柏尖山,他有著攀山越嶺的經(jīng)驗。下山他發(fā)現(xiàn)沒有路之后,可是前面還是有人義無反顧的鉆入樹林,或許他認(rèn)為別人能走我們也能走,況且反正是下山,只要在下,就總能走下去吧!所以他就在前面喊:順著我們(他和夫人一起)走的路就行了。前面有人下去了!</b></h3><h3><b> 這話于我極有鼓動性。何必非要走老路?只要能下去不就行了?但是我知道這山脊延伸的方位直下會大大偏離我們來時的位置。不過在山下找停車場應(yīng)該問題不大。</b></h3><h3><b> 既然有了明確的目標(biāo),我就和14妹妹們迅速也毫不猶豫鉆入樹林。后面14家小美女和她爸爸慢慢行走熱烈交流的動靜漸漸沒有了。</b></h3><h3><b> 林子里沒有老路。只有前面有人走過在地上劃出的痕跡。</b></h3><h3><b> 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走這有痕跡的地方。因為密集的樹林里,要么樹樹木木密密匝匝,你無法選擇,要么藤藤蔓蔓纏纏繞繞,你無法選擇。而山勢的陡峭也超出了我的預(yù)期,有一些地方坡度尚可,而更多的地方坡度我直覺超過75度。別人走過的地方,有他們黑土地上踩出的能落腳的點,有抓過的一面倒的灌木小樹,或者一些樹木的枝丫.這樣你不用慢慢尋找一步踩穩(wěn)了下一步怎么踩。</b></h3><h3><b> 這時,下山的每一步都顯得那么讓人費神費力.</b></h3><h3><b> 大家除了專心致志的尋找可抓可踩的點,就是時不時一聲驚呼:哎呀,手又刮破了!</b></h3><h3><b>哎呀,衣服又掛住了……</b></h3><h3><b> 另外,一些陡滑的地方上下在一條線時,你踏松了石頭會滾下去,所以我們不斷需要提醒不要跟的太近,盡量不在一條線上。</b></h3><h3><b> 同時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的大家此時同舟共濟,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互相幫助。走下去的人會提醒后面的人,抓哪根樹枝好,或者踩在哪兒好。</b></h3><h3><b> 或許是因為前人留點,后人沾光;或許是我天生的平衡感就好,我在找點移動的路上,沒有太多問題,哪怕是必須什么也不抓,快速移動幾步再踩到一個安全的點,對我來說問題也不大,不過這需要你的臂力和感覺。在觀察之后能該出手就出手,迅速抓住樹枝或抱住一棵樹。不過有些只能抓裸露的樹根的地方,讓我下山洗指甲縫里的黑土,洗了好半天也沒洗干凈。不過一邊洗一邊想的是,用這土栽花一定很肥……?????????</b></h3><h3><b> 路上我看到更多的人在需要走幾步才能很好的踩穩(wěn)一個點時是抓住藤蔓樹枝,用屁股滑下來,站起身后,那衣服黑得我直覺根本洗不出來,回家就要扔掉。</b></h3><h3><b> 就這樣亦步亦趨,戰(zhàn)戰(zhàn)兢兢走了一段路之后。我才逐漸適應(yīng),這時下邊不斷有小杜夫婦二人鼓勵的聲音穿透林筲傳來:到了到了</b></h3><h3><b> 可是一次次鼓勁下去發(fā)現(xiàn)依然是竹樹環(huán)合,不見藍天。</b></h3><h3><b> 如是幾次,終于聽到他們的喊聲:這把真到了。</b></h3><h3><b> 隨著人聲的漸響漸鬧,我在這個“真到了”的激勵下,發(fā)現(xiàn)自己真到的是一條半山腰的羊腸小道。一撥一撥的人正從這道上走過。</b></h3><h3><b> 看到我們從路邊樹林里鉆出來,他們禁不住發(fā)問:你們怎么走的?這問題也是我們想問的。于是我們互相通報,他們得到的是關(guān)于我們下山的近乎傳奇的經(jīng)歷。我們得到的是他們走的就是山民們上一號山峰的一條路,更多的地方有路,盡管很多地方也陡得不得了。</b></h3><h3><b> 原來我們是一次野外生存體驗般的來爬黃子山!按照趨利避害原則,大家選擇出的上山的路才是“路”??!我對著心里的我說:不備好課就上課,你無語無語吧!……不過我一直是勇于接受事實的,所以心里的我立刻阿Q式的安慰我:每一種嘗試都是有意義的,這種模式的爬山或許這輩子你就只有這一次了,過程很重要的,這種爬“爬”“游”的滋味值得咂摸……</b></h3><h3><b> 而此時我們得到最有效的最安慰人的回答是,下山快了,不過前面還有幾個地方比較難走。</b></h3><h3><b> 于是開始在路邊等14一家。14,有一段路是和我們一起,不過為了等女兒她落下了。</b></h3><h3><b> 這時不斷有人沿著我們的路走出樹林,聽他們講路上一個小姑娘和她爸爸一道,估計走不下來了。因為那個小姑娘每一步都需要她爸爸又拉又拽。她媽媽在旁邊只能自保,只有語言上不斷安慰女兒……</b></h3><h3><b> 我這才回過神來:對我如此行走困難的地方,對有恐高的14,及她沒有爬山經(jīng)驗的女兒來說,爬上山爬下山,是一件多么多么痛苦的事?。《乙婚_始14還在我的視線里,后來我只顧跟著前面的14家老二老三向前向前,只覺得跟著走應(yīng)該問題不大。可是同一件事,我們面臨的困難其實是不一樣的。唉,千萬不要真下不來?????????唉,慮事不周一直是我的毛病?。?lt;/b></h3><h3><b> 心里少有的出現(xiàn)后怕的感覺。野山果然野性十足?。?lt;/b></h3><h3><b> 這時小杜挺身而出再回到山上去接14一家了。</b></h3><h3><b> 過程自然艱辛,不過總算是等來他們了。</b></h3><h3><b> 他們一家再來時,我就知道這兒會成為他們一家難忘的記憶了:每一個人身上都盡是黑黑的泥土,鞋子衣服都臟得不成樣子,……過程的艱辛我不敢問了,他們都是我發(fā)的視頻圖片才來的。好在路過的很多人都一樣的狼狽不堪。(下面有圖片??????)</b></h3><h3><b> 本來我坐在那兒,還甩甩胳膊腿,揉揉膝蓋,看到他們這樣,我只敢暫時無語并暗自慶幸:總算是平安下來了。?????????</b></h3> <h3><b>  順著腳下的山路一直走到停車場。中間有一個岔路通向不同的村莊,我們在曾經(jīng)居住這里的一個登山者的指引下,很順利的到達了我們停車的地方。</b></h3><h3><b> 這條路上發(fā)現(xiàn)了小胡說的蕪湖足跡戶外運動者留下來的絲帶。這后面的路亦有幾處需要蹲身下探,不過有了前面上山下山的經(jīng)歷,我們都已經(jīng)能輕松應(yīng)對了。</b></h3> <h3><b>  到達停車場已經(jīng)5點多了。不得不佩服我們這批人,竟然是回到出發(fā)的地點再去唱歌??磥磉@種野山的攀爬,身體差一差,就該有多少尷尬??啊</b></h3><h3><b> 走到這里――快到停車場時,小美女的抱怨似乎已經(jīng)隨風(fēng)而逝,她歡快的在夕陽下奔跑起來……</b></h3><h3><b> 我也長長吁了一口氣:世間何處不江湖?晚照如果一襟,豪情豈無一束?哪怕所有的疲累會深刻記憶!</b></h3> <h3><b>  離別的笙簫吹起時,斜陽的余暉正涂抹一層溫暖的橙色給所有渴望他溫情撫愛的你我他,那似乎被廢棄的房屋在他深情的注視下都似乎有了一層燈火人家的溫馨。吹來的清風(fēng)都似乎鍍上了一層金色,不然你看那邊水田上幾只飛起的白鷺逆風(fēng)翩飛在藍天綠樹的簾幕里,翅膀都在風(fēng)中泛出金色鱗光……站在停車場上環(huán)顧四周,山川攜手圍成搖籃,而彼時的我們在搖籃的中心,陽光拉長了我們的影子與我們嘻戲……</b><b> </b></h3><h3><b> 上車。離開。</b><b> 不能不再度回看身后的黃子山,此時藍天明媚溫柔,青山莊嚴(yán)沉靜――讓人想起看慣歲月變遷洞悉人間世態(tài)菩薩的智慧平和的微笑。她對我的魅力頓時只如初見!</b><br></h3><h3><b></b></h3><h3><b> 黃子山,今天一天我揮汗如雨,爬著上爬著下。我那么貼近你,可是又真的貼近你了嗎?</b></h3><h3><b> 斗轉(zhuǎn)星移中我是你滄海一粟都不是的記憶!而你卻是我一粟人生里滄海般的回響!</b></h3><h3><b> 所有的期待真摯的交流都不會是一場空白。人生緣分不同,相處時間亦有長短,未來或許不會按照我的期許重逢。可是我想說:余生漫漫,有你的記憶會陪伴!</b></h3><h3><b> 再見,黃子山!再見時愿我能被你溫柔以待!</b></h3><h3><b> ?????????</b></h3> <h3><b>  下山,大家都很狼狽???</b></h3> <h3><b>  14的朋友圈總結(jié)圖片</b></h3><h3><b> ??????</b></h3> <h3><b>我在指點江山,不是擺拍,是小美女的抓拍?????????</b></h3> <h3><b>  我和14在2號峰頂,擺拍??????</b></h3> <h3>人到哪兒,垃圾到哪兒??粗蛞欢鸦驇c白色垃圾,心里很是為大山難受。</h3><h3>很佩服有幾個環(huán)保主義者,下山時一邊走一邊撿垃圾帶下</h3><h3>我是中間的那個,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帶走。沒有多帶垃圾帶,不然我也可以處理一點垃圾</h3> <h1><b><font color="#ed2308">以下是小美女的朋友圈文字記錄</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font></b></h3><h3><b><br></b></h3><h3><b>一場很不華麗的冒險end??</b></h3><h3><b>?開始我媽講去一個沒開發(fā)的山海拔1175m滿山頭都是映山紅的時候,我還是很期待的。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就是景色特別美,我們就慢慢的走走拍拍。我并沒有意識到“沒開發(fā)”這三個字意味著什么[微笑]</b></h3><h3><b>?直到真正走進這座山,輸入法打不出來這座山的名字,微信定位也查無此山,我早就應(yīng)該拉響警報的。</b></h3><h3><b>?沒開發(fā)=?jīng)]有路,上山走的都是別人踩出來的路,泥巴路又濕又滑,只能攀著兩邊的樹枝慢慢走,還有很長很長一段的路全是碎石,手腳并用真的是攀巖[微笑]特別特別艱難的好不容易爬上了頂。看看風(fēng)景拍拍照,開心了一會會,就又去體驗了魔鬼地獄的下山路。</b></h3><h3><b>?本來覺得上山已經(jīng)非常非常難走了,沒想到下山的難度是上山的指數(shù)倍,下山可能走錯了路,仿佛是在自己開發(fā)路。我無法用語言形容到底有多難,我只記得我全程手腿都在發(fā)抖,特別害怕。腦子里面一會在自動播放“我是隔壁的泰山~我手上抓的是藤蔓~”一會害怕摸到??一會又在想摔下去的一百零八種姿勢,是會腦震蕩骨折還是直接翹辮子,一會又想著要是在這出事了不用上班了也不用考試了。</b></h3><h3><b>?每分每秒我都在想放棄,情緒都崩潰了強忍著眼淚和害怕甚至想報警求救,怎一個慘字了得。但是現(xiàn)實不允許我放棄,騎虎難下我第一次有了具象的感受,上不去下不來,原地放棄只能在山里過夜更恐怖。</b></h3><h3><b>?多虧我爹還有姨爹以及路人的幫助,一路摸爬滾打,鞋子衣服我整個人全都在泥里滾過,真的狼狽,跟上山的時候簡直不是一個人。</b></h3><h3><b>?最后好不容易下了山,從早上五點半出發(fā)趕路,到五點半下山,我完全沒有什么所謂的成就感,只覺得能沒有受什么大傷平安下來,就松了一口氣,仿佛劫后余生的感覺。</b></h3><h3><b>?從今往后,凡是“沒開發(fā)”“沒完全開發(fā)”的地方,都被我永久打入黑名單。你看到的,不會是原始的美,只會感受到各種原始的不便甚至危險。至于美,自顧不暇了都,那還能分神去亂看呢??</b></h3><h3><b>?好不容易傳完了照片,本來也沒拍幾張,還是被我爸優(yōu)越的拍照技巧給震驚了[微笑]管你多高總有100種方法能把你拍成一米五,永遠(yuǎn)在抓拍你講話亂動嘴的時候,我也是真的服氣[微笑]</b></h3><h3><b>?幸虧還有兩天假,我要好好躺兩天,誰都不能叫我出門[微笑]</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