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化傳習――聆聽古詩文中的文化脈動</h3><h3>一、古詩游戲,揭示詩題:</h3><h3>1.喜歡看電視么?我最喜歡看什么電視?</h3><h3>2.猜詩句</h3><h3>從十二宮格中猜一猜是什么詩句?</h3><h3>二、正確朗讀,讀出節(jié)奏</h3><h3>過渡:我們說三分詩七分讀,現(xiàn)在自己來讀一讀。</h3><h3>指名讀。</h3><h3>師:不僅讀正確了,而且讀出了節(jié)奏。是怎樣的節(jié)奏呢(出示節(jié)奏)是四三的節(jié)奏,一起來讀。</h3><h3>第二首詩也可以按這樣的節(jié)奏來讀,誰可以來讀。</h3><h3>三、比較感悟,整體告知</h3><h3>師:讀著這兩首詩,給你留下的感受是一樣的嗎?先來說一說《元日》給你留下的感受。</h3><h3>生:</h3><h3>師相機板書歡樂</h3><h3>再來說《清明》給你留下的感受。</h3><h3>生發(fā)言。師相機板書憂傷。</h3><h3>四、理解詩意,感悟詩情</h3><h3>師:同樣是寫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的感受,為什么?</h3><h3>(一)學習第一首</h3><h3>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這兩首詩描述的畫面吧,先來看第一首詩,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喜慶歡樂的畫面呢?</h3><h3>生:從第一句中,我看到了家門口小孩子們拿著鞭炮在放鞭炮的。</h3><h3>生:</h3><h3>從哪個地方看到了酒味?(可以改成,從哪里知道是喝酒呢?)</h3><h3>喝酒的時候,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呢?</h3><h3>生:</h3><h3>師:這些祝福的話就像春風,暖暖地送入了人們的心窩。</h3><h3>出示后兩句。</h3><h3>這兩句是誰來讀誰來說?</h3><h3>誰知道桃符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知道的。</h3><h3>讀注釋。說桃符的演變。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lián)。“新年納余慶 佳節(jié)號長春”生讀,教師解釋。第二幅對聯(lián)是根據(jù)這首詩改編的“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象更新”</h3><h3>出示圖片說習俗。</h3><h3>他們在過年期間還會做哪些準備呢?</h3><h3><br></h3><h3>(二)學習第二首</h3><h3>《清明》又向我們展示了怎樣憂傷的畫面呢?自由讀。先讀一讀,再說一說</h3><h3>生:清明前后,天上下著雨路上的行人,非常憂傷。</h3><h3>師:是呀,這是一個孤獨傷心的行人。</h3><h3>師:欲短魂什么意思?誰來解釋一下?說說自己的理解。</h3><h3>生發(fā)言。</h3><h3>師:出示中華詩詞網上的解釋,請生讀。</h3><h3>從這個詞能感受到悲傷憂傷,還從哪個詞能感受到悲傷和憂傷。</h3><h3>這雨紛紛明明寫的是環(huán)境,為什么能感受到憂傷的心情呢?這綿綿細雨打濕的是什么呢?</h3><h3>生:人的心情 衣裳 </h3><h3><br></h3><h3>全是28個字,可謂惜字如金,但是卻用兩個相同的字紛紛來描寫這綿綿不斷的細雨,它的目的是告訴我們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特殊的環(huán)境里,用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可以表達這種特殊的心情。</h3><h3>其實在第一首詩里也用到了這種疊詞的表達方法。聚焦“”</h3><h3>這兩首詩都是用疊詞的方法來表達不同的心情,像這樣的寫法我們稱作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機板書:)</h3><h3>這里這兩首詩還有其他的相同的地方呢?</h3><h3>出示學生的預習單。兩首詩都寫了酒。</h3><h3>兩位詩人為什么都寫到了酒呢?目的是什么呢?</h3><h3>詩人為什么唯獨要問酒家何處有?。?lt;/h3><h3>生:借酒消愁 暖身子</h3><h3>這是一杯什么酒?</h3><h3>暖身酒 暖心酒 更是一杯憂傷的酒。</h3><h3><br></h3><h3>那么在第一首中,這是一杯怎樣的酒?</h3><h3>祝福的酒 歡快的酒 幸福的酒</h3><h3><br></h3><h3>在我們古典詩詞中,有酒必有詩,無酒不成詩。雖然兩位詩人不約而同寫到了酒這種物象,還表達自己內心不同的情感,這就是寫酒的目的。</h3><h3><br></h3><h3>五、音樂比較,升華情感</h3><h3>過渡:景可以抒發(fā)內心的情感,物可以抒發(fā)內心的情感,音樂也可以抒發(fā)內心的情感?,F(xiàn)在我播放一段音樂,你覺得可以表達哪首詩的情感,</h3><h3>聽音樂吟誦詩</h3><h3><br></h3><h3><br></h3><h3>六、從《清明》中選擇詩句默寫下來</h3><h3>1..出示學生易錯字,自我發(fā)現(xiàn)端正抄寫。</h3><h3><br></h3><h3><br></h3><h3><br></h3><h3>樹立單元教學的意識</h3><h3>古詩高度凝練。</h3><h3>力求體現(xiàn)單元教學的目標</h3><h3>教學設計是理想和設計之間的橋梁。</h3><h3>第一步初讀兩首古詩讓學生說說兩首古詩給你留下的怎樣的感受。這是為了告訴孩子們接下來你要怎樣怎樣的一座橋讓學生有整體的感質</h3><h3>第二部緊扣兩首詩的一起一杯情感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并能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為搭橋的材料。第三步是學習搭橋的方法,組讀教學基本的策略就是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兩首詩,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通過比較讓學生賞析中華詩詞煉字造句的魅力,以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將語言思維文化都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我這一節(jié)課力圖體現(xiàn)大會的精神――文化傳奇與用實踐和精神成長的的目標。</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