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好多朋友對半手工紫砂壺其實都有誤解,常常把拉胚壺和模具壺當成半手,其實都是誤區(qū),我要在這里跟各位搗鼓清楚,別再有誤會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胚壺??</h3><h3> 先來說下拉胚壺,要將泥料變成能拉胚的稀釋程度,必定加入高嶺土和玻璃水,高嶺土是一種做瓷器的材料,燒成后瓷化比較嚴重,導(dǎo)致透氣性差,泡養(yǎng)后不易產(chǎn)生變化。拉胚壺制作成本低,工藝相對簡單,生產(chǎn)速度大大高于使用傳統(tǒng)手工工藝的紫砂壺,價格也相對較低。判別拉胚壺很簡單,壺內(nèi)壁必定有螺旋狀紋路。記住,是螺旋狀。這跟手工制作紫砂壺時竹片修刮而在內(nèi)壁、蓋內(nèi)和壺底留下的圈形的紋路是完全不同的。</h3> <h3>注漿壺的制作工序是將紫砂泥加入高嶺土和玻璃水、顏料等5-6種材料按的配方混合,攪拌成細泥漿、然后注入模具成形。其成形工藝簡單沒有多少手工成分,市面上價位較低的多是這種注漿壺,看上去很是細膩光亮,但在使用過程中就會慢慢變暗。由于加入了高嶺土和玻璃水,燒成后瓷化嚴重,它也不具備真正的紫砂壺優(yōu)異的透氣性和吸水性,用開水沖淋壺身觀察便可分辨。由于注漿工藝對材質(zhì)的要求,注漿壺無論里外都很細膩,無法看到明顯的砂質(zhì)顆粒。</h3> <h3>而化工壺更是可怕,可能添加了各種化學成為以達到各種泥色、質(zhì)感,用這種茶壺泡茶,加以100℃的沸水沖泡,感覺就是滿滿的一杯毒藥。</h3><h3><br></h3> <h3>??半手工壺??</h3><h3> 再說模具壺,就是身筒圍起來拍出大致的形狀再放進模型,規(guī)整成型,脫模后,再進行精修身筒。后面的步驟就和全手工是一樣的了</h3><h3>除此之外還有灌漿壺、化工壺,皆是有害的茶具,不能飲用。</h3> <h3>其實半手工壺也同樣有大量的手工成分,與全手工壺的區(qū)別就在于身筒成型的方式上。</h3> <h3>(半手工拍打后,放進模型擋胚)</h3><h3>由此可見,半手工一點也不簡單,程度上也能體現(xiàn)作者的制作功力。由于模具的應(yīng)用,(相對來講)半手工壺的壺身線條相比全手工壺要更規(guī)整更清晰。由于提高了紫砂壺的制作效率,半手工壺的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對于日常泡茶、把玩、欣賞和感受紫砂樂趣來講,半手工壺應(yīng)該是再合適不過了。</h3><h3>另外,有很多壺形(如各種筋紋器、魚化龍、汪寅仙的曲壺等)設(shè)計復(fù)雜、制作工藝難度大,基本上大多數(shù)都是要借助模具采用半手工工藝制作的,全手工制作的反而不及半手工制作的更有氣韻。另外,全手工壺遠遠比大家想像的難做。功力火候未到的作者,或者作者對某一壺形尚未有的悟性時,做出來的全手工壺無論形制規(guī)整還是氣度力度等等,都遠沒有半手工做出來的好。</h3> <h3>(全手工拍打)</h3><h3>全手工壺用泥片圍起身筒后,一個手墊在泥片內(nèi)側(cè),一個手拿竹拍子在外側(cè)拍打泥片,邊拍邊調(diào)整修飾慢慢成形。半手工壺用泥片圍起身筒后跟全手工制作時一樣,也需要先用竹拍子大致拍出一個壺的身筒(根據(jù)壺形不同該扁的扁該圓的圓,大小要與模具匹配),然后套上左右兩片半模箍緊,用手或工具伸進去把里面已經(jīng)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內(nèi)壁并修飾規(guī)整,簡稱擋胚。而其他部分如壺嘴、壺把、蓋鈕的制作過程,與全手工壺是一致的。</h3> <h3>一把壺的真正價值,在于這把壺的精氣神韻是否充足飽滿,壺形做得是否規(guī)整到位,比例搭配是否協(xié)調(diào),所用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細致清爽。只要這些要求都達到了,不管是否半手工制作成形,都是一把值得收藏的好壺!</h3> <h3>??更多精彩,請點擊二維碼,再次歡迎您的光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