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些日子,女婿的法國親戚邀請我們?nèi)ゼ依锕策M晚餐,他們熱情的款待并和我們聊天,關心我們在巴黎的生活,最后轉(zhuǎn)到了巴黎游玩的話題上來。法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非常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他們自豪的提到了巴黎圣母院、和許許多多巴黎古老的建筑...告訴我們這些古老的建筑都是巴黎地下挖出來的石頭建造的(巴黎地下是座空城)。建議我們?nèi)グ屠璧叵履寡ú┪镳^看看,那里的地下坑道詮釋了巴黎地下城的建成史。于是我和老姚乘地鐵3號線轉(zhuǎn)4號線(百度地圖導航),去了位于巴黎十四區(qū)丹費爾-羅什洛廣場附近的——巴黎地下墓穴博物館(又稱骷髏墓),它是法國巴黎一處著名的藏骨堂。</h3><h3><br></h3> <h3>丹費爾-羅什洛廣場路中間銅制的貝爾福獅雕像。</h3> <h3>早上9:30左右到達時,參觀的人們已排起了隊,還好但不算太長。</h3> <h3>巴黎地下墓穴簡介</h3> <h3>入口指示牌:箭頭向左是現(xiàn)場購票入口,箭頭指向右的是免排隊入口(網(wǎng)上預約29€/人)。進入地下參觀人數(shù)的放行是受限制的,每次放行200人,進去人數(shù)達到上限,工作人員隨即關閉入口的通道,視參觀結束上來的人數(shù),再補充放行另一批。預約的有時也要排隊,但可以優(yōu)先放行,等他們進入后有多余的空數(shù),現(xiàn)場購票的這邊可以放行進入幾個。我們運氣還不錯,不是周末人相對少點,只排了20分鐘左右。</h3> <h3>巴黎地下墓穴博物館的入口、所在區(qū)及地址。</h3> <h3>語音導覽只有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德語4種語言的解說。</h3> <h3>參觀劵13€/人,另語音導覽解說器租費5€/臺(沒有中文導覽解說,我倆省了10€)。</h3><h3><br></h3> <h3>展板都是法文,我們看不懂,多拍照回去請孩子們幫助翻譯。</h3> <h3>清理分類后的亡者尸骨</h3> <h3>一眼望不到頭的地下坑道</h3> <h3>骷髏??的歷史</h3> <h3>該地下墓穴原為地下石灰石采石場。1786年,巴黎爆發(fā)瘟疫,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wèi)生危機的問題,人們將埋在市區(qū)所有公墓中的尸骨轉(zhuǎn)移至此。此后作為一個公墓一直使用到1814年。現(xiàn)已開辟為博物館,有一小部分墓穴供公眾參觀。地下墓穴長達200英里(約為321.87公里),堆放著600萬具人類尸骨(目前開放參觀的僅2公里)。</h3><h3>當時發(fā)現(xiàn)的亡者尸骨堆積或分散在坑道里的現(xiàn)狀圖。</h3> <h3>亡者的尸骨整齊的排列在一起,構成了一面面令人毛骨悚然的墻壁。</h3> <h3>這里,大腿骨被排列成了較整齊的骨頭墻,碎骨頭用來填充,而頭蓋骨則在墻上鑲邊。</h3> <h3>地下坑道通風口</h3> <h3>被挖空的地下坑道</h3> <h3>從中世紀開始挖掘,最初是地下采石場的通道,巴黎圣母院、巴黎市區(qū)的石頭建筑,大都是在巴黎地下挖掘的石頭建造的。</h3> <h3>從地面到達地下墓穴的狹窄的旋轉(zhuǎn)樓梯,抓著鐵欄桿沿著臺階盤旋而下,光線逐漸暗淡,當數(shù)到一百三十級的時候就到了底。平均深度約20米左右,這是上來時拍的一段視頻。</h3> <h3>出口處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h3> <h3>紀念品也頗具特色</h3> <h3>參觀結束,附近一家日本料理午餐后,順廣場向西步行18分鐘左右,來到巴黎市中心的蒙帕納斯公墓。</h3> <h3>蒙帕納斯公墓中心花園,雕塑的右側(cè)是蒙帕納斯摩天大樓,它是巴黎市內(nèi)最高的大樓,也是巴黎的地標建筑。</h3> <h3>蒙帕納斯公墓是許多法國文藝知識界精英的安葬之處。是巴黎三大公墓之一(拉雪茲公墓、蒙馬特公墓)。</h3><h3>公墓入口處提供名人墓地導覽圖,用完門口歸還。上面標明了墓地主人的名字、身份、所在區(qū)域和墓地的編號,如果無文字障礙,可以很容易的找到。</h3> <h3>在柔和的午后陽光下,透著些許的溫暖,全然不見了墓地應有的蕭瑟,路兩旁很多經(jīng)年累月的家族墓地。為了找尋莫泊桑墓地所在,我們在26區(qū)這路間穿梭。</h3> <h3>莫泊桑所處年代畢竟更加久遠一些,墓的形制也頗有幾分典雅,墓碑正前面另有一塊小巧正方的潔白石板,或許是被當作了墓志銘,刻著莫泊桑在小說《一生》中寫下的一句話:“我們所見的一生,從不會如想象中那般美好,也不會如想象中那般糟糕”。</h3> <h3>在莫泊桑的墓碑前,仰慕者獻上的《漂亮朋友》(法語:Bel Ami) ,這是莫泊桑的第二長篇小說,在1885年出版。</h3> <h3>圣·桑之墓。圣·桑(1835.10.9ㄧ1921)法國音樂大師。精通作曲、指揮,且為鋼琴與管風琴演奏家,代表作品管炫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h3><h3>他的墓地真蠻難找的,我們在13區(qū)來回找了幾圈也沒能找到,我們不識法文?。×硪粚Ψ▏驄D也在找...</h3> <h3>偌大的蒙帕納斯公墓里,就圣·桑墓的上方開有3個小窗戶,還是老姚厲害,對照百度下載的照片,專找3個窗戶的,最終找到了。</h3> <h3>圣·桑家族墓地</h3> <h3>有人說蒙帕納斯公墓是最文學的公墓,許多名人作家葬在這,除了沿路口指示牌觀覽名人墓碑之外,這里普通人的墓碑也常引人駐足。有時是驚訝于主人的出生年份,有時是因為鑲嵌的美麗照片,有時是因為墓碑本身。</h3> <h3>蒙帕納斯公墓排名1號的是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1905ㄧ1980)等人的墓地,在此處供后人憑吊。</h3> <h3>最后要說的是 : 在西方,并不認為在墓地行走甚至游逛,是對死者的不尊重,尤其是在埋葬了多位偉大靈魂的巴黎,很多旅人將探訪墓園看做游覽巴黎必做之事。這里因長眠的名人們?yōu)楣挂齺砹巳缈椀挠稳耍缃竦拿膳良{斯公墓是巴黎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目前是免票進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