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過年啦</h3></font></h3> <h3>中國人每年都會過傳統(tǒng)約春節(jié),窮人窮過富人富過,而且還非常重視陰歷的大年三十,不管在什么地方,歷盡千山萬水也會趕回家和家人團圓,三十晚上睡覺前,我們這些不懂事不知愁的孩子,都會把大人給我們準備的新衣服、新鞋子提前放在床邊,大年初一早晨不用大人叫醒,就會被或遠或近劈劈叭叭的鞭炮聲驚醒,趕緊起床穿新衣、穿新鞋臭美,我們這代生長在計劃經濟時代的孩子,只有在過年了才有身新衣服穿,當時的大人經常說的口頭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h3><h3>初一早上吃餃子,一邊吃一邊媽媽會給個紅包,寓意是保佑自己的娃子平平安安,也叫壓歲錢,希望娃子們都慢慢長大,由大人在他們身邊無怨無愧的照顧他們。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不光有好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還有新衣服、新鞋子穿,可高興啦!當時比較流行的是女孩上身穿件花布衫,套在棉襖外面,下身是條藍色的褲子,腳上是媽媽提前做的棉鞋。</h3><h3>這鞋子是媽媽從夏天開始,從邊邊角角收集的零星碎布片開始備殼,這些碎布片是做鞋底用的材料,一層一層把小布片整整齊齊的糊在報紙上,再貼在墻上。夏天氣溫高,等干透了再繼續(xù)貼布片,這個活大概要花上好幾天時間才能把做鞋底子的材料備齊,下一步就是把備好的殼子按腳的大小尺寸剪好,在剪好的底板上面鋪一層新布,再用大針角固定好。下一步就開始用小針角納鞋底了,(就像戲文里花木蘭統(tǒng)兵臺詞,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痪湟矝]夸張,這樣的鞋子往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以前家家娃子都多,婦女都是沒事了手上拿個活,一邊說話一邊納鞋底,大的穿了小的穿,破了補上一塊布繼續(xù)穿,當時的大街小巷隨處都能看見穿補丁的人,根本沒有人笑話你,大家都是這樣穿的,穿補丁也是計劃經濟時期的時尚,出生在那個年代的我是這樣認為的。</h3> <h3>小娃子們都喜歡過年,能穿好看的新衣服還能吃平常吃不到的東西,最重要的還能收到壓歲錢??,那個時候感覺太幸福了,平吋大人給零化錢也是一分二分的,那個年代物價很低,錢真的值錢受用。拿著一分錢可以買截短點甘蔗,二分錢可以買一杯包谷花,家里雖然比較窮,但爹媽對<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還是比較寵愛,因為我在家里最小,天下老向著小,哥哥姐姐們處處也是讓著我呵護著我,家里兄弟姐妹眾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大的照顧小的,都很節(jié)儉還主動幫大人干家務活,特別主動有責任心,其實他們也都是沒長大的孩子??!</span></h3><h3>去拜年都是提兩包用黃粗紙包裝的本地糕點,外面用細繩纏著,本地糕點也是非常獨特,有糖稀和芝麻做好切成薄片的叫交切,用炒香的花生米外面裹上好多層糖,像豆豆一樣個子不大,吃起來外面甜里面香的叫花生占,還有外型像豆角的一種油炸食物,里面灌滿了糖稀,咬上一口會有香甜的糖稀流入口中,這才是正宗的豆角,不流糖稀是假的,還有一種用碎花生米加糖做成大塊大塊,在沒放涼時切成小厚塊的叫交切,這四種是地地道道的本地糕點,也是當時走親訪友最高級的糕點,去重要的人家里才會提,普通人家里也就提點混雜了多樣造型的餅干也不丟人。上門拜年小輩還要給長輩叩頭,年長的往往在小輩還沒叩頭身體已下去時順勢拉起來,給個紅包笑著嘴里說,恭喜娃子長一歲,當時的紅包普遍都是角票5毛錢,也有的給一塊錢,在那個計劃經濟時期己經不少了,當時一毛一分錢加張豆腐票可以買一份,一份豆腐是四塊能做一大盤,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三塊錢豆腐,紅薯五分錢一斤,大白菜二分一斤,拿了肉票買肉的價格是八毛錢一斤,普通疏菜統(tǒng)統(tǒng)幾分錢一斤,在貧困時期好多人吃不飽飯,能給你紅包的都是姑姑、姨媽、舅舅至親,一般人拜年是不會給的,那個年代太窮了,不是人家舍不得,真的是沒有寬余錢連自己家的日子都是緊巴巴的。</h3><h3><br></h3> <h3>大概在七十年代未,河口的中山公園還有不少的動物,花一毛錢買張門票就可以看所有的小動物了,春節(jié)期間公園的人也特別多。進門就看見上竄下跳的猴子,它會伸手找你要東西吃,你遞給它的花生它會剝殼,有些男人給它根煙它還會抽,猴子就是聰明。有需要拿出花手絹才肯展開翅膀比美的孔雀,旁邊籠子里有大狗熊??,臭氣熏天不喜歡它,它隔壁就是</h3><h3>野生的山羊,它瞪著一雙迷茫的眼睛默默的站在籠子里,不知道是在思考還是在發(fā)呆,前邊就是狼,因為名聲不太好它的籠子前竟連一個人也沒有,分外冷清,看來名聲很重要動物也一樣,。隔壁就是花山豹了,也沒人理它,兇狠的家伙,前方就是眼睛蛇了,它卷著身子正在冬眠,還有良種的雞??,在那個年代只有本土的雞,沒見過還能長這么大的雞,看見大公雞就想到要是能吃上這么大的雞腿該多美呀!想想就流口水啦,小孩子就是這么點出息老想著吃。</h3><h3>現(xiàn)在的飯桌上有葷也有素,還不想吃葷老想吃蔬菜葉子類,困難時期人人肚子里都沒有多少油水,大街上想找個胖子恐怕還要跑幾條街,現(xiàn)在的生活多好個個都不缺油,想找個廋子還待過細找,而找的廋子也不是真廋,至少他肚子里有油水,打眼望去大街上壯壯實實的人還真不少,沒有過去缺吃少油的虛腫發(fā)黃的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使我們一年比一年過的更好,感謝好領導好政策,感謝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親,特別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生育了那么多兒女的老人,真的不易?。~I給天下所有的父母,你們最偉大、你們辛苦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