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簡約的承諾,百年的堅守</h3><h3>——天益壽藥店 </h3><h3>陳惠玲/文 南風/圖<br> </h3><h3> 天益壽藥店,其前身為創(chuàng)立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天益壽藥局。相傳,藥店創(chuàng)辦人陳錦疇少年時從漳浦來漳謀生,在天寶堂藥店做伙計,因經營有方,受到老板賞識而成了乘龍快婿。后在漳州明清古街臺灣路141號另立門面創(chuàng)辦了天益壽藥局。 </h3> <h3>在陳錦疇的誠信經營下,天益壽藥局憑借著貨真價實的藥材和良好的信譽,在本地民眾間樹立了好口碑,名聲鵲起。據(jù)說當時無數(shù)藥店迅速崛起,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同一處方藥的價格也是相去甚遠。信奉天主教的老板陳錦疇一向注重信譽,對藥鋪秉承誠信經營,于是思考良久,想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辦法,在店鋪里面設“但、愿、人、少、病、不、慮、藥、生、塵”十個暗碼,一一對應一到十的數(shù)字,伙計按照暗碼進行收費。</h3> <h3>第二代掌門人陳庭俊又創(chuàng)新研制出“十全”“八珍”“杞菊地黃丸”“寶嬰散”“麻風丸”和“補脾米圓”等特有中成藥,名動八方。隨著藥局實力的增強,陳庭俊還合股開設了“天元號”錢莊,巧用流動資金囤積藥材,隨后又合資開辦了“光明電影院”(現(xiàn)“大眾電影院”)、“同德”布店等,自此天益壽藥局進入了鼎盛時期。</h3> <h3>1932年,陳氏家宅被地痞搶劫,隨后“天元號”錢莊倒閉,陳庭俊病故,一系列的災難令天益壽藥局陷入了困境。即便如此,陳氏后人仍繼續(xù)堅守“誠信守實”“貨真價實”的經營方針,保證藥材的貨真價實,在原有的經營范圍的基礎上,又兼營自制的“荔枝補酒”“參茸固本酒”等藥用酒類。為確保藥局信譽,另設“曉星”酒莊,專營藥用酒。在陳氏后人的努力下,天益壽藥局逐漸走出了困境。</h3> <h3>1950年,抗美援朝期間,天益壽藥局深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道理,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勇捐物資,拿出了其全部流動資金的三分之一,一次性認捐4500萬元,位居全市工商界第二位。</h3> <h3>民國時期的天益壽藥局包裝紙</h3> <h3>1956年,天益壽藥局并入公私合營制藥廠,歸屬漳州第二醫(yī)藥公司。直至2002年漳州鷺燕醫(yī)藥有限公司控股漳州市第二醫(yī)藥公司,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方式對天益壽進行改制,自此走上了現(xiàn)代之路。</h3> <h3>時光流轉,大浪淘沙,天益壽藥局已過百年而其質樸如初,于上世紀90年代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 而之所以天益壽能發(fā)展至今的秘訣,其實早已寫在了藥局的門匾兩側——“百年老店”“誠信守實”,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h3> <h3>誠信守實,這簡約而不簡單的四個字,便是天益壽藥店百年來對客戶的承諾,也是天益壽能夠成為“百年老店”的根本。</h3> <h3>參考文獻:1、林俊文 《漳州天益壽藥局》 《薌城文史資料》第十四輯2、吳明輝 《“天益壽”那些事兒》 “藝品日?!蔽⑿殴娞?lt;/h3>